坝体稳定计算书(2020年整理).pdf

合集下载

重力(低)坝稳定计算

重力(低)坝稳定计算

1.基本数据坝顶高程H顶(m) 2.5上游水位高程H上(m) 5.93坝底高程H底(m)0下游水位高程H下(m) 5.08坝下游起坡高程H1(m) 2.5泥沙高程H泥(m)0坝顶宽度B(m)2f'抗剪断摩擦系数0.5 r沙干(KN/m3)12c'抗剪断凝聚力(kpa)50坝上游坡比n0r砼(KN/m3)24坝下游坡比m2r水(KN/m3)10坝底宽度b(m)7r沙浮(KN/m3)8坝上游起坡高程H20内摩擦角Φ0基础摩擦系数f0.52.计算过程V1坝自重(KN)120V1坝自重的力臂(m)6V2坝自重(KN)150V2坝自重的力臂(m) 3.33V3坝自重(KN)0V3坝自重的力臂(m)7上游水平水压力(KN)175.8245上游水平水压力的力臂(m) 1.98下游水平水压力(KN)129.032下游水平水压力的力臂(m) 1.693333上游垂直水压力(KN)0上游垂直水压力的力臂(m)7下游垂直水压力(KN)258.064下游垂直水压力的力臂(m) 3.386667扬压力(KN)385.35扬压力的力臂(m) 3.59007泥沙水平压力(KN)0.00泥沙水平压力的力臂(m)0.00泥沙垂直压力(KN)0泥沙垂直压力的力臂(m)7.00水平力总和∑P(KN)46.79垂直力总和∑T(KN)142.71抵抗弯矩M1(KN.m)2312.47主动弯矩M2(KN.m)1730.98抵抗弯矩截面模量W(m3)8.17离坝底宽中点偏心距e-0.573.计算结果抗摩擦稳定系数K 1.52抗剪断稳定系数K´9.00抗倾稳定系数Fs 1.34最大应力σmax(kpa)30.43最小应力σmin(kpa)10.35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2.94坝顶高程H 顶(m)3716.6上游水位高程H 上(m)坝底高程H 底(m)3713.1下游水位高程H 下(m)坝下游起坡高程H 1(m)3716.6泥沙高程H 泥(m)坝顶宽度B(m)1f'抗剪断摩擦系数r 沙干(KN/m3)13c'抗剪断凝聚力(kpa)坝上游坡比n 0r 砼(KN/m3)坝下游坡比m 0.7r 水(KN/m3)坝底宽度b(m) 3.45r 沙浮(KN/m3)坝上游起坡高程H 23715.6内摩擦角Φ基础摩擦系数f0.6墙体容重γq (kn/m3)23挡土墙高(m)均布荷载q(kn/m2)0挡土墙顶宽(m)填土容重γ(kn/m3)19墙趾宽度(m)填土表面与水平线所成倾角β(°)0墙趾高度(m)填土内摩擦角φ(°)35墙踵宽度(m)填土与墙背间摩擦角δ(°)11墙踵高度(m)墙背填土高度H(m)4挡墙背侧常年水位高度(m)外荷载等带土土层厚度h 0(m )0挡墙外侧常年水位高度(m)基底表面与墙体摩擦系数μ0.45背坡坡比m 墙背与铅直线的夹角α1(°)19.29挡土墙基底倾角α0(°)地震角ε(°)3挡土墙基底水平投影宽度墙体的面积A(m2) 5.05挡土墙重心离墙趾的水平0(m)谷坊堤防。

大坝稳定计算

大坝稳定计算

1 G1 =10× G2 =3×2.3×10×1 U1 =1×1.85×6.5×10×1 U2 =0.5×(6.6-1.85)×6.5×10×1 P1 =0.5×3.6×3.6×10×1 P2 =3×3.6×10×1 P3 =0.5×1.85×1.85×10×1 Pn1 =0.5×6×2.4×2.4×0.36×1
yu──坝踵垂直应力,KPa; yd──坝趾垂直应力, KPa; W──作用于1m坝长上全部荷载在坝基截面上法向力的总和,KN; M──作用于1m坝长上全部荷载对坝基截面形心轴的力矩总和,KN• B──基底宽度,m; L──基底长度,m。
341.975)/161.908=1.06>[K]=1.05 计算得: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0.5× 合力偏心距e0=6.5/2-2.241=0.846(偏下游)<L/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83m
水平力(KN)
到o点的距离 (m) 3.250 4.200 5.350 3.250 4.333 1.200 1.800 0.617 2.400
力 矩(KN.M) 1747.200 42.000 369.150 390.813 668.958 77.760 194.400 10.553 14.930 2168.903 1346.861
水压力 泥沙压力
274.625
179.021
17.113 2.404
341.975 稳 定 与 应 力 计 算 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K
161.908
822.042
W 6 M BL B L2
地基应力以材料力学方法计算: yd
式中:σ σ Σ Σ m;
式中
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坝体砼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砼/弱风化砂岩f=0.5; Σ W──作用于坝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法向分值,KN; Σ P──作用于坝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值,KN;

坝体稳定计算书

坝体稳定计算书

1坝顶高程及护坡计算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分别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①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②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③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考虑坝前水深、风区长度、坝坡等因素的不同,分别计算安全加固前后主坝及一、二、三副坝的坝顶高程。

计算波浪要素所用的设计风速的取值:正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倍;对于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根据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值采用15.2m/s计算。

主坝风区长度为886m,西营副坝风区长度为200m,马尾副坝风区长度为330m 采用公式法进行计算。

坝顶超高计算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在水库静水位的超高应按下式计算:y=R+e+A式中: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A——安全超高(m),对于3级土石坝,设计工况时A=0.7m,校核工况时A=0.4m;加固前坝顶超高的计算1.2.1计算参数各大坝计算采用的参数见表1.2.1.1~2。

表1.2.1.1 主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表1.2.1.2 西营副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1.2.2加固前坝顶高程复核各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1.2.2.1~2表1.2.2.1 主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从表1.2.2.1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主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程取17.39m,小于现状防浪墙顶高程~17.63m ,现坝顶高程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表1.2.2.2 西营副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从表1.2.2.2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西营副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程取17.125m,西营副坝现状坝顶高程~17.75m,无防浪墙,现有坝顶高程不完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马尾副坝,实际上是一个浆砌石防洪墙,墙后有约~3.0m宽的土坝,浆砌石防洪墙顶高程为16.50m,小于校核洪水位,所以现有坝顶高程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坝体稳定计算书

坝体稳定计算书

1坝顶高程及护坡计算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分别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①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②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③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考虑坝前水深、风区长度、坝坡等因素的不同,分别计算安全加固前后主坝及一、二、三副坝的坝顶高程。

计算波浪要素所用的设计风速的取值:正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对于非常运用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

根据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值采用15.2m/s计算。

主坝风区长度为886m,西营副坝风区长度为200m,马尾副坝风区长度为330m 采用公式法进行计算。

1.1坝顶超高计算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在水库静水位的超高应按下式计算:y=R+e+A式中: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A——安全超高(m),对于3级土石坝,设计工况时A=0.7m,校核工况时A=0.4m;1.2加固前坝顶超高的计算1.2.1计算参数各大坝计算采用的参数见表1.2.1.1~2。

表1.2.1.1 主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表1.2.1.2 西营副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1.2.2加固前坝顶高程复核各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1.2.2.1~2表1.2.2.1 主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从表1.2.2.1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主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程取17.39m,小于现状防浪墙顶高程17.41~17.63m ,现坝顶高程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表1.2.2.2 西营副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从表1.2.2.2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西营副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程取17.125m,西营副坝现状坝顶高程16.9~17.75m,无防浪墙,现有坝顶高程不完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拦水坝稳定性计算

拦水坝稳定性计算

3.408
3.408 11.98125
坝身浮重力G2=
11.36
11.36
21.3
坝身浮重力G3=
4.544
4.544 15.975
坝身浮重力G4=
34.08
34.08 51.475
背水面水平水压力= 7.082917 8.3374606 7.47453089
1/2背水面被动土压力= 7.0630568 7.0630568 7.0630568
3.408
3.408
11.36
11.36
4.544
4.544
34.08
27.264
22.5573475 8.740051991
7.0630568 4.520356351
1.875 0.3125
127.898715 86.51614375 32.9497184 15.44075951
3.88163302 5.603101563
2.30235539 2.140462429
满足
满足
-0.0142205 0.003942235
满足
满足
31.4239458 25.00432251
33.7406294 24.51626804
0.83333333
0.5
挡水面主动土压力= 1.8412708 2.0698784 2.06987844
挡水面上水重力1=
2.352
2.352 8.26875
挡水面上水重力2= 1.4868071 2.2375181 3.23965084
坝顶上水重力= 2.4780118 3.7291968 2.87968964
坝身浮重力G1=
坝稳定计算拦水坝1拦水坝2拦水坝4流量q131619坝宽b647水989898土内摩擦角282828土202020砌石242424坝高h080815基础埋深h111挡水面宽b106061125坝顶宽b2111坝后宽b3080815地基承载力r808080坝底摩擦系数040404坝顶水位高h00252858403805303029384588下游水位h下0202286703044242023507671挡水面水平水压力1158761587630625挡水面水平水压力24460421367125543719922409挡水面主动土压力1841270820698784206987844挡水面上水重力123522352826875挡水面上水重力21486807122375181323965084坝顶上水重力2478011837291968287968964坝身浮重力g1340834081198125坝身浮重力g211361136213坝身浮重力g34544454415975坝身浮重力g43408340851475背水面水平水压力70829178337460674745308912背水面被动土压力7063056870630568706305681抗倾覆验算

坝体稳定性计算

坝体稳定性计算

坝体稳定计算一、水库水位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400400.5401.2二、下泄流量工况下泄流量相应下游水位P=322P=下泄流量相应下游水位三、库容总库容考虑开挖后建基面高程1.083E+09312四、地质C′f f′抗剪断凝聚力抗剪摩擦系数抗剪断摩擦系数(MP)0.40.50.85六、荷载计算(取1m坝长进行计算)1.自重w1=7873KN↓w2=13104KN↓w3=111440KN↓2.水压力PH138988KN→PH2490KN←Pv1794KN↓(水重度按9.8计算)Pv23215KN↓Pv3343KN↓3.泥沙压力PskH 1296KN →PskV 130KN ↓4.浪压力暂不计算5.扬压力扬压力包括渗透压力和浮托力两部分。

渗透压力是由上下游水位差H产生的渗流在坝内或坝基面上形成的水压力;浮托力是由下游淹没计算截面而产生向上的水压力。

u16938KN ↑u22911KN ↑u37736KN ↑u43095KN ↑↓↑→←w17873w213104w3111440PH138988PH2490Pv1794Pv23215Pv3343PskH 1296PskV130对截面形心力臂(m)自重水压力12.00025.773垂直力(KN)水平力(KN)荷载作用21.97315.2736.62745.5006.66022.32121.97342.094水压力泥沙压力抗滑稳定安全k=f(∑W-U)/∑P k= 1.46k′=(f′(∑W-U)+c′A)/∑P k′= 2.48坝体应力要求(1)运行期,坝体上游面最小应力要考虑两种控制标准:1.计入扬压力时要求应力大于零2.不计入扬压力时要求应力大于0.25rh坝体下游最大主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容许应力。

(2)施工期,坝体主应力不得大于混凝土容许压应力,在坝的下游可以有不大于0.2MP 的拉应力。

应力分析:u=1352.8kp 小于一般岩石极限抗压强度值30~40MPu=2209.7kp c20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19.5MPa 50年泥沙淤积高程淤沙容重内摩擦角扬压力折减系数3308KN/m300.30.55-0.51向为正建基面宽70.8。

堰坝计算稳定

堰坝计算稳定

330.48 1950.78 -768.83
力矩(t-m) (顺时针)2710.12
320.40
267.07
t-m) (顺时针)3190.99
399.67
267.07
279.79 4137.52 -756.70
-4.80 3.83 6.08 94.41 18.50 -4.80 44.80
垂直水压 力 动水压力 泥沙压力 扬压力 合计 总计
Pv2 Px Py ps1 ps2 U1 U2
102.48 55.39 55.39 55.99 19.78 358.53 90.84 781.43 449.37 440.91 262.96 向下 332.06 向右 177.94
3.9 16.3 0.22 4.77 2.83 0 3.08 3380.74 ∑M 56.05 902.86 12.19
设计水位情况下的稳定计算 荷载 自重 水平水压 力 垂直水压 力 动水压力 泥沙压力 扬压力 合计 总计 W1 PH1 PH2 PV1 Pv2 Px Py ps1 ps2 U1 U2 316.81 89.68 726.67 406.49 393.07 203.98 向下 320.18 向右 189.14 校核水位情况下的稳定计算 荷载 自重 水平水压 力 垂直水压 力 W1 PH1 PH2 PV1 21.39 垂直力(t) → ↑ 602.17 水平力(t) → ← 384.92 187.79 力矩(t-m) 对基础中心 的力臂(m) (逆时针)+ 1.7 1023.69 8.29 6.46 8.08 1213.12 172.83 37.51 55.99 19.78 15.79 71.2 37.57 垂直力(t) → ↑ 602.17 水平力(t) → ← 337.08 146.63 力矩(t-m) 对基础中心 的力臂(m) (逆时针)+ 1.7 1023.69 8.04 5.71 8.075 4.5 16.07 0.73 4.77 2.83 0 3.08 2675.63 ∑M 56.05 603.75 27.38 837.26 127.50

重力坝应力与稳定计算

重力坝应力与稳定计算

10
9
校核洪水位
8
设计洪水位
7
正常水位
6
5 前填土 4
反弧段
后填土
3
2
1
0 -2 -1 0 1 2 3 4 5 6 7 8
-2 -1 0 1 2 3 4 5 6 7 8
0.000
0.000 0.900 0.330
0.100
0.006 1.000 0.401
0.200
0.020 1.100 0.478
淤沙压力(Kpa)
坝前土压力(Kpa)
37.39
37.39
37.39
37.39
坝后土压力(Kpa) -29.86 -29.86
-29.86 -29.86
浪压力(Kpa)
冰压力(Kpa)
反弧段离心分力
(Kpa)
地震荷载(Kpa)
2、 ∑W
垂直重力
坝自重
坝上水重
反弧段离心分力
扬压力
α
3 抗滑验算
4
抗剪断强度抗滑 安全系数(K')
-8.84 -3.86
0.00 221.67
-0.37 -0.73 -1.31 -0.13 -493.86
8.16 245.22
8.16 245.22
0.00 221.67
-0.37 -0.73 -1.31 -0.13 -497.73
7.23 246.14
7.23 246.14
式中:X----计算 点到中轴的距 离; J----计算截面的 惯心距
2.02
2.52 2.5
0.7
2110.33
2110.32 2110.3
2108.5
坝前土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位(m) 累积概率爬高 R(m) 风壅水面高度 e(m) 安全加高 A(m) 坝顶超高 y(m) 坝顶高程(m)
学海无涯
西营副坝加固前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正常蓄水位 设计 50 年一 校核 1000 年
地震工况
遇洪水
一遇洪水
13.50
15.29
16.23
0.543
0.933
0.494
0.002
0.004
简化毕肖普法计算公式为:
( ) K
=
(W
V
)sec

ubsec tg / +
(W V )sin
c / b sec +Mc /
1/
R
1+
tan
tan
/
/
K
式中:W——土条重量;
V——垂直地震惯性力(向上为负,向下为正);
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孔隙压力;
——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
1.3 加固后波浪护坡的计算
1.3.1 计算参数
各大坝上游护坡加固后计算参数见表 1.3.1.1~3。
表 1.2.1.1
主坝加固后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计算工况
水位(m)
坝前水深 (m)
平均水深 h (m)
风速 Vw (m/s)
吹程(m)边坡 m 糙率 K△ 超高(m)
正常蓄水位地
震工况
13.5
11.5
m2 +1 m
式中η——系数,对整体式大块面板取 1.0,对装配式护面板取 1.1;
hp——累积频率为 1%的波高,m;
b——沿坝坡向板长,m;
学海无涯
ρc——板的密度,t/m3, Lm——平均波长。 根据新疆水利水电程序集中《波浪护坡计算程序 K—5》的计算结果,各
坝砼护坡面板厚度见下表:
表 1.3.3.1
2.75
3.00
3.13
主坝 坝体出逸比降0.09 Nhomakorabea0.10
0.94
(0+175) 坝基出逸比降
0.01
0.01
0.21
渗流量
139
187
214
注:表中渗流量单位为 10-5m3/(s.m)。
主坝渗流出口均落在反滤体上游面。
马尾副坝在正常水位(13.50)时,水位低于坝基高程(14.30),不存在
渗流安全问题;在设计水位(15.29)和校核水位(16.23)时,计算成果见下
学海无涯
1 坝顶高程及护坡计算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XXXX),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 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分别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①正常蓄 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②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③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考虑坝前水深、风区长度、坝坡 等因素的不同,分别计算安全加固前后主坝及一、二、三副坝的坝顶高程。
8.12
设计 50 年一遇 洪水
15.29
12.79
8.46
校核 1000 年一 遇洪水
16.23
13.73
9.4
15.2
866
2
22.8
866
2
15.2
866
2
0.9
1.5
0.9
0.7
0.9
0.4
表 1.2.1.2
学海无涯 西营副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计算工况
水位(m) 坝前水深
平均水深 h (m)
0.9
0.7
校核 1000 年一 遇洪水
16.23
8.23
8.23
15.2
330
2.5
0.9
0.4
1.3.2 加固后坝顶高程复核
各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 1.3.2.1~3
表 1.3.2.1


水位(m) 累积概率爬高 R(m) 风壅水面高度 e(m) 安全加高 A(m) 坝顶超高 y(m) 坝顶高程(m)
2.3 计算断面选择和计算参数选取
本次设计根据坝体高度、长度、地质条件的不同,主坝选择了两个计算 断面,两个副坝各选择了一个计算断面,总 4 个断面进行渗流和抗滑稳定计 算复核。各土层地质参取均采用地质报告成果,详见表 2.4.2.1。
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2.4.1 渗流计算
渗流计算采用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编写的“水工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 Autobank v5.5(网络版)”进行,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法。主坝渗流出逸坡降、 渗流量计算成果见表:
1.1 坝顶超高计算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XXXX,坝顶在水库静水位的 超高应按下式计算:
y=R+e+A 式中: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 A——安全超高(m),对于 3 级土石坝,设计工况时 A=0.7m, 校核工况时 A=0.4m;
1.2 加固前坝顶超高的计算 1.2.1 计算参数
1.245 0.006 0.7 1.951 17.241
0.753 0.003 0.4 1.155 17.385
备注
从表 1.2.2.1 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主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程 取 17.39m,小于现状防浪墙顶高程 17.41~17.63m ,现坝顶高程满足现行规
范的要求。
表 1.2.2.2
14.823
17.041
17.226
从表 1.3.2.3 可以看出,校核工况下二副坝坝顶高程最大,所以坝顶高 程取 17.226m,小于加固后坝顶高程 17.30m,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1.3.3 护坡计算
西坑水库各大坝均采用砼护坡加固,面板厚度 t 按下式计算:
t = 0.07hp 3
Lm b
w c − w
表:
表 2.4.1.2
加固后马尾坝渗流计算成果表
坝别
计算工况
设计洪水为 15.29m
校核水位 16.23m
出逸点高程(m)
马尾副 坝
坝体出逸比降 坝基出逸比降
渗流量
14.18 0.07 0.03 25.3
14.18 0.16 0.04 48.5
学海无涯 注:表中渗流量单位为 10-5m3/(s.m)。
正常蓄水位地
震工况
13.5
4.5
4.5
15.2
200
2
0.8
1.5
设计 50 年一遇 洪水
15.29
5.29
5.29
22.8
200
2
0.8
0.7
校核 1000 年一 遇洪水
16.23
6.23
6.23
15.2
200
2
0.8
0.4
1.2.2 加固前坝顶高程复核
各坝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表 1.2.2.1~2
各大坝计算采用的参数见表 1.2.1.1~2。
学海无涯
表 1.2.1.1
主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计算工况
水位(m)
坝前水深 (m)
平均水深 h (m)
风速 Vw (m/s)
吹程(m)边坡 m 糙率 K△ 超高(m)
正常蓄水位地
震工况
13.5
11.5
8.12
设计 50 年一遇
洪水
15.29 13.29
西营副坝坝体很长,坝基高程为 15.00,不会发生渗流安全问题。 根据坝体颗分结果,该坝填土属重壤土,依据《水工设计手册 4 土石坝》 4-65 页,土石坝第六节坝体防渗结构,对于良好压实的壤土,允许渗透比降 为 4~6。因此,出逸点渗透破坏判断标准为:排水棱体以下出逸比降不大于 4,排水棱体以上坝坡及下游坝基表面的出逸比降不大于地质报告提供的容许 值,则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从计算结果来看加固后出逸比降、渗漏量,均在 正常范围,加固方案可性。
砼护坡厚度计算成果表
单位:m
正常工况 设计工况 校核工况
备注
主坝
0.063
0.113
0.063
2.坝坡渗流及稳定分析
2.1 计算原理和方法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XXXX),坝体抗滑稳定复核采
用简化毕肖普法。稳定渗流期应用有效应力法计算,施工期和库水位降落期
应同时用有效应力法和总应力法,以较小的安全系数为准。
风速 Vw (m/s)
吹程(m)边坡 m 糙率 K△ 超高(m)
正常蓄水位地
震工况
13.5
4.5
4.5
15.2
200
2.5
0.9
1.5
设计 50 年一遇
洪水
15.29
5.29
5.29
22.8
200
2.5
0.9
0.7
校核 1000 年一 遇洪水
16.23
6.23
6.23
15.2
200
2.5
0.9
0.4
学海无涯
表 2.4.1.1
加固后各坝渗流计算成果表
坝别
计算工况
正常蓄水位 13.50m
设计洪水为 15.29m
校核水位 16.23m
出逸点高程(m)
2.57
2.83
2.96
主坝 坝体出逸比降
2.58
1.04
1.14
(0+125) 坝基出逸比降
0.12
0.14
0.17
渗流量
100
142
164
出逸点高程(m)
表 1.2.1.3
马尾副坝加固前波浪护坡计算参数表
计算工况
水位(m) 坝前水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