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ppt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

解决问题(加法)
口算
1+5= 6 7-7= 0 3+3= 6
4+2=6
7-5= 2 6-5= 1 7-6= 1 6+1=7 6+1= 7 7-3= 4
7+0=7 4+1= 5
看图说说图 的意思。
2 + 3 = 5 (只)
把岸上的2只螃蟹和河里 的3只螃蟹合并在一起。
左边有 4 只,信息 右边有 2 只。信息 一共有几只? 问题
?只
4 + 2 = 6 (只)
儿歌
左一半,右一半,大括号一拉合起来; 小问号,中间站,要求一共加起来。
?
送小企鹅回家
?只
2 + 5 = 7 (只)
左边有 2 只, 右边有 5 只。 一共有几只?
左边有2只企鹅,右边有5 只企鹅,一共有7只企鹅。
参观小金鱼
?条
左边有 3 条鱼, 右边有 3 条鱼。 一共有几条鱼?
3 + 3 = 6 (条) 两个3表示的
意思一样吗?
?只 6+1=7(只)
我从左右两 部分看的。
?个
6+1=7 4+3=7 5+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从物体颜色看的。 我从物体形状看的。
?朵
7朵
= (朵)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口算
1+5= 6 7-7= 0 3+3= 6
4+2=6
7-5= 2 6-5= 1 7-6= 1 6+1=7 6+1= 7 7-3= 4
7+0=7 4+1= 5
看图说说图 的意思。
2 + 3 = 5 (只)
把岸上的2只螃蟹和河里 的3只螃蟹合并在一起。
左边有 4 只,信息 右边有 2 只。信息 一共有几只? 问题
?只
4 + 2 = 6 (只)
儿歌
左一半,右一半,大括号一拉合起来; 小问号,中间站,要求一共加起来。
?
送小企鹅回家
?只
2 + 5 = 7 (只)
左边有 2 只, 右边有 5 只。 一共有几只?
左边有2只企鹅,右边有5 只企鹅,一共有7只企鹅。
参观小金鱼
?条
左边有 3 条鱼, 右边有 3 条鱼。 一共有几条鱼?
3 + 3 = 6 (条) 两个3表示的
意思一样吗?
?只 6+1=7(只)
我从左右两 部分看的。
?个
6+1=7 4+3=7 5+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从物体颜色看的。 我从物体形状看的。
?朵
7朵
= (朵)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专题 PPT

(1)安静独立地思考,想一想能有几种方法解决,把方法 写在本子上。 (2)利用学具跟组内同学说明你是怎样想得。
问题 几行 一行几人
(1)5×4×3=60(人)
先求一个方阵得人数
(2)4×3×5=60(人)
先求合并后一行得人数
先求一共有几列
(3)5×3×4=60(人)
先求合并后一列得人数 先求一共有几行
3、对数量关系式作用得认识
数量关系 指数学问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
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得关系。 理解数量关系是运用各种策略得主要目得 所在。
数量关系式 是应用题最简洁得数学模型,是
解决问题得核心所在。
熟悉基本得数量关系式有助于在解决较复 杂问题时选择合理得策略。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
技巧;强调思维训练价值;缺乏数学地思考现实问题得能 力。
现在:作为一种载体。学会基本得解题策略,发展应用
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 力。
2、内容选择
过去:内容偏多;加工度过高。 现在:削弱技巧性,增强现实性、趣味性、时代性、
探索性和适度开放性。
3、教材体系 过去:集中编排、一例一类,规范性强,成人味浓,孩子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每个方阵里有3排, 每排5只。
4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
比较一下,这5题有什么共同得地方?
1、聪聪每天从家到学校来回4趟,平均每趟要走 2千米,上学5天 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
扫帚
三年级发放扫帚的价目表
单价 3元
数量 每班4把
班级 6个班
总价 元
3、一只猫平均每天抓3只老鼠,照这样计算, 2只猫7天一共抓几只老鼠?
过去
问题 几行 一行几人
(1)5×4×3=60(人)
先求一个方阵得人数
(2)4×3×5=60(人)
先求合并后一行得人数
先求一共有几列
(3)5×3×4=60(人)
先求合并后一列得人数 先求一共有几行
3、对数量关系式作用得认识
数量关系 指数学问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
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得关系。 理解数量关系是运用各种策略得主要目得 所在。
数量关系式 是应用题最简洁得数学模型,是
解决问题得核心所在。
熟悉基本得数量关系式有助于在解决较复 杂问题时选择合理得策略。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
技巧;强调思维训练价值;缺乏数学地思考现实问题得能 力。
现在:作为一种载体。学会基本得解题策略,发展应用
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 力。
2、内容选择
过去:内容偏多;加工度过高。 现在:削弱技巧性,增强现实性、趣味性、时代性、
探索性和适度开放性。
3、教材体系 过去:集中编排、一例一类,规范性强,成人味浓,孩子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每个方阵里有3排, 每排5只。
4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
比较一下,这5题有什么共同得地方?
1、聪聪每天从家到学校来回4趟,平均每趟要走 2千米,上学5天 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2、
扫帚
三年级发放扫帚的价目表
单价 3元
数量 每班4把
班级 6个班
总价 元
3、一只猫平均每天抓3只老鼠,照这样计算, 2只猫7天一共抓几只老鼠?
过去
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ppt

按比分配的意义: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叫作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问题的解法: 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应先求出标准量一共 分了几份,再把比化成分数,用分数来解答。 ②采用平均分的办法先求出每份的具体数量,再解答 问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630km的两地 相向而行,经过4.2时后两车在途中相 遇。已知客车每时行80km,货车每时 行多少千米?
解决问题: (1)
120÷80-1=50%或(120-80)÷80=50%
7. (1)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120棵,梨树比桃 树多百分之几? (2)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比桃树多50%,梨树 有多少棵? (3)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比桃树多50%,桃树有 多少棵?
解决问题: (2)
80×50%+80=120(棵)或80×(1+50%)=120(棵)
工程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方法解读: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在单 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 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任意两种量求出第 三种量。
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按比分配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折扣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方法解读: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数量关系:商品现价=商品原价×折扣数。
利率问题
方法解读: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取款时银行除还 给本金外,另外多付的钱叫作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 分率叫作利率。 数量关系: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盈亏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 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 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 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按比分配问题的解法: 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应先求出标准量一共 分了几份,再把比化成分数,用分数来解答。 ②采用平均分的办法先求出每份的具体数量,再解答 问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630km的两地 相向而行,经过4.2时后两车在途中相 遇。已知客车每时行80km,货车每时 行多少千米?
解决问题: (1)
120÷80-1=50%或(120-80)÷80=50%
7. (1)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120棵,梨树比桃 树多百分之几? (2)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比桃树多50%,梨树 有多少棵? (3)果园里有梨树120棵,比桃树多50%,桃树有 多少棵?
解决问题: (2)
80×50%+80=120(棵)或80×(1+50%)=120(棵)
工程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方法解读: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在单 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 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任意两种量求出第 三种量。
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按比分配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折扣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方法解读: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数量关系:商品现价=商品原价×折扣数。
利率问题
方法解读: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取款时银行除还 给本金外,另外多付的钱叫作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 分率叫作利率。 数量关系: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盈亏问题
3.典型数学问题。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 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 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 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数学解决问题(4)人教版(共13张PPT)优秀课件

人
性
的
•
•
什
么
事
情
都
是
相
对
的
,
做
为
销
售
者
,
站
在
销
售
者
的
角
色
,
是
非
常
欣
赏
算
命
的
营
销
技
巧
;
同
时
作
为
管
理
者
,
思
路
决
定
出
路
,
计
划
决
定
目
标
的
价
值
•
•
按
照
逻
辑
倒
退
,
现
在
您
收
入
不
够
,
那
是
您
把
自
身
的
价
值
定
位
太
低
,
再
则
您
是
自
己
的
思
维
逻
辑
不
清
•
•
学
习
有
五
道
知
道
学
到
用
到
悟
道
得
到
,
5
个
环
节
取
其
适
合
自
己
的
精
华
祛
其
•
•
审
、
敲
、
我假设这条道 路长18km。
我假设这条 道路长30km。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件

交流讨论
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解 题经验,拓宽解题思路。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包括问题分 析、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等方面
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解析
课程重点在于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思路,难点在于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实现
例如,解决方程组时, 可以通过代数法消元或 代入法求解。
几何法
01
02
03
04
几何法是一种通过几何图形来 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 化为几何图形,然后利用几何
性质求解问题。
几何法适用于解决面积、周长 、体积等问题。
例如,求矩形面积时,可以通 过几何法计算长和宽的乘积。
逻辑推理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概述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实例分析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适用年级
小学中高年级
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和策略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 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 识
0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概述
解决问题的定义
解决问题
指在给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认 知过程,发现并利用已有知识、 经验和方法,找到满足某一需求 的答案或解决方案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占这杯水的 少克?
1 3
,这杯水有多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学以致用
比较一下再解答。
(1) 动物园里有长颈鹿65
只,山羊的只数是长颈鹿的
1 5
。
动物园里有山羊多少只?
(2) 动物园里有长颈鹿65
只,正好是山羊只数的
1 5
。动物
园里有山羊多少只?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情景导入2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
分约占体重的
2 3
,而儿童体
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4 。
5
我体内有28kg的水分,
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 的7 。
15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4 5
=
体内水分的质量
单位“1”的量是未 知的,可以列方程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探索新知
未知
体重
×
4 5
=
体内水分的质量
解:设这个儿童体重x千克。
x × 4 =28
5
x =28× 5 x =35 4
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易错提醒
错解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易错提醒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课件-问题解决-西师大

代数问题练习
01
题目2:一个数的(1/4)加上它的(1/6)等于 7,求这个数。
03
02
题目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8, 求这个数。
04
代数问题答案
题目1答案:9
05
06
题目2答案:24
几何问题练习与答案
几何问题练习
01
题目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厘米,长是a厘米,宽是多
少厘米?
02
题目2: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 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估解决 方案。
技巧
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 法、类比法等。
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
01Biblioteka 0203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家 庭收支、安排日程表等。
学科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
工作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财务分析、市 场调研等。
02
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方程求解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步 骤,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 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解析。
函数关系
分析函数关系式的建立,探讨函 数图像的绘制方法,理解函数的
增减性、极值等基本性质。
几何问题案例分析
图形性质
通过实例探讨图形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圆等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当堂检测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专题4 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 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熟 练地解决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 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学习目标
• 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并能提 出问题。(重难点)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精品PPT人教 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最初是关闭状态,按1次按钮是 开,按第2次按钮是关,显然,奇数次是开, 偶数次是关。13是奇数次,一定是开。
解答:开,因为第1次按钮是开,按第2次按 钮是关,显然,奇数次是开,偶数次是关, 200次后是关闭状态。
【思路点拨】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10分 母既是梯形的下底,又是阴影部分三角形 的底,4分米既是梯形的高,又是阴影部分 三角形的底。
解: 4×10÷2=20(平方分米)
培优训练
规律小结
1.倍数与因数型:在解决最多、最长和最大的问题,需要 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最小公倍数型:在解决“至少、正好、刚好、下次同 时”等类型的题目时,需要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3.奇偶性(开关灯问题): 解题技巧:①定开关。确定开关最初状态,即当时灯的
【例题2】一篮鸡蛋,3个一拿,5 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请你想一想, 这篮鸡蛋有至少多少个?
【思路点拨】既然每次拿出3和5个 都正好拿完,一定是3和5的倍数, 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
解: 3×5=15(个),至少有15个。
【例题3】小红家卧室的灯开关最初在关闭状 态。现在如果不断地开关,开关13次后, 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次 呢?
课后游戏
开火车
用具:无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 但是地点不能重复。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 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 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 “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 “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 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 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高(底)= 积×2÷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高(上底或下底)=面积×2÷(上底+下底)(高)
5.阴影部分的面积:用总面积减-空白部分的面积; 想办法求出阴影图形的计算面积需要的数据。
6.组和图形的面积:可以把组合图形进行分割,如 果分割,组合图形的面积=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 和,添补后的图形,组合图形的面积=添补后的 图形的面积-添补的图形的面积。
状态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②设奇偶。确定开关状态后,就设奇偶。若灯处
“开”状态,那么“关”就设为奇,开即为偶;若灯 处“关”状态,那么“开”就设为奇,关即为偶。
③看余数。利用公式“已知数÷2”余数为0即 为偶数,其他则为奇数。 ④得结果。
4.周长、面积
公式:平行四边开的面积=底×高 S=ah 高(底) =面积÷底(高) a(h)=S÷h( a)
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
课前游戏,知识导入
三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说 一个数,第二名同学要说出它的所 有的因数,最后一名同学要说出至 少三个倍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
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 运用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来解决一般的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例题1】有一堆西瓜与一堆木瓜,分别 为24个与36个,将其各分成若干小堆, 各小堆的个数要相等,则每小堆最多几 个? 【思路点拨】分别求出24和36的最大公 因数。 解: 24与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 每小堆最多是12个。
解答:开,因为第1次按钮是开,按第2次按 钮是关,显然,奇数次是开,偶数次是关, 200次后是关闭状态。
【思路点拨】阴影部分是一个三角形,10分 母既是梯形的下底,又是阴影部分三角形 的底,4分米既是梯形的高,又是阴影部分 三角形的底。
解: 4×10÷2=20(平方分米)
培优训练
规律小结
1.倍数与因数型:在解决最多、最长和最大的问题,需要 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最小公倍数型:在解决“至少、正好、刚好、下次同 时”等类型的题目时,需要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3.奇偶性(开关灯问题): 解题技巧:①定开关。确定开关最初状态,即当时灯的
【例题2】一篮鸡蛋,3个一拿,5 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请你想一想, 这篮鸡蛋有至少多少个?
【思路点拨】既然每次拿出3和5个 都正好拿完,一定是3和5的倍数, 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
解: 3×5=15(个),至少有15个。
【例题3】小红家卧室的灯开关最初在关闭状 态。现在如果不断地开关,开关13次后, 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次 呢?
课后游戏
开火车
用具:无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 但是地点不能重复。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 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 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 “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 “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 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 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高(底)= 积×2÷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高(上底或下底)=面积×2÷(上底+下底)(高)
5.阴影部分的面积:用总面积减-空白部分的面积; 想办法求出阴影图形的计算面积需要的数据。
6.组和图形的面积:可以把组合图形进行分割,如 果分割,组合图形的面积=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 和,添补后的图形,组合图形的面积=添补后的 图形的面积-添补的图形的面积。
状态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②设奇偶。确定开关状态后,就设奇偶。若灯处
“开”状态,那么“关”就设为奇,开即为偶;若灯 处“关”状态,那么“开”就设为奇,关即为偶。
③看余数。利用公式“已知数÷2”余数为0即 为偶数,其他则为奇数。 ④得结果。
4.周长、面积
公式:平行四边开的面积=底×高 S=ah 高(底) =面积÷底(高) a(h)=S÷h( a)
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
课前游戏,知识导入
三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说 一个数,第二名同学要说出它的所 有的因数,最后一名同学要说出至 少三个倍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
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 运用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来解决一般的实际问题。
知识讲解
【例题1】有一堆西瓜与一堆木瓜,分别 为24个与36个,将其各分成若干小堆, 各小堆的个数要相等,则每小堆最多几 个? 【思路点拨】分别求出24和36的最大公 因数。 解: 24与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 每小堆最多是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