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中班).doc

合集下载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范例(三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范例(三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采用各种爬行练习,教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四肢用力技巧。

2、增强幼儿四肢及躯干肌肉力量,提升动作的灵活性。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运动,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1、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及水果图片等设备。

活动过程:一、初始阶段1、组织幼儿分散站立在活动区域内。

2、进行热身活动,幼儿跟随儿歌的节奏,模仿小乌龟的动作,充分活动身体。

二、核心环节1、在软垫上,让幼儿自由展示爬行动作,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手膝着地和手脚着地的爬行方式。

2、设置不同高度的绳子障碍。

A、教师指导幼儿保持身体紧贴垫子,以通过绳子下方,并让幼儿尝试爬行。

B、根据幼儿的爬行情况,教师示范匍匐爬的技巧,教授手脚的正确用力方式。

3、利用梯子和轮胎,引导幼儿在立体空间中进行爬行练习。

A、鼓励幼儿通过梯子和轮胎进行爬行动作(包括上梯和下梯)。

B、激发幼儿创新性地使用梯子,发展多元玩法。

4、结合软垫、梯子和轮胎,进行“小乌龟摘果子”游戏,伴随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

三、结束部分1、播放轻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动作。

2、在音乐的伴随下,分享学习成果和游戏的乐趣,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

3、活动结束,幼儿有序离场。

设计意图:本活动立足于快乐体育教育,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器材,引导幼儿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中进行多元化的爬行练习,旨在增强幼儿背部、腹部和四肢肌肉力量及动作协调性。

设计时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1、提供不同类型的道具,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2、以小乌龟的形象贯穿活动,创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幼儿在玩乐中学习,学习中享受。

3、鼓励幼儿独立或合作创新使用梯子和轮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范例(二)活动目标:1. 着重培养幼儿的平衡、钻爬和推拉技巧,以增强上肢的力量和动作能力。

2. 通过轮胎游戏,让幼儿体验乐趣,提升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方案设计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方案设计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手脚着地及负重着地爬的能力,锻炼四肢力量。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在排队中互相谦让、等待的良好行为品质,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1、“彩虹桥”每人一个。

2、长、短部隧道各两个。

3、球及放置纸球的筐两个。

活动流程:准备操—小海龟爬—带壳爬—爱助人的小海龟—放松活动过程:1、师生一起做海洋世界操。

2、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可爱的小海龟。

(提出要求:手脚着地爬)。

3、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

(往前爬,往后爬,往左爬,往右爬,曲线爬,旋转爬)4、听信号各种方式爬。

5、教师引导:想一想,小海龟还缺了什么?(龟壳)6、幼儿背着龟壳(彩虹桥)听信号以各种方式爬行。

7、游戏:“爱助人的小海龟”。

内容:(1)海龟妈妈把海龟蛋下在了外面,海水涨潮要把蛋淹没。

小海龟们一起帮海龟妈妈把蛋拣回来。

(2)海水退潮后再把蛋送回去。

规则:(1)从各自的龟壳下钻出,爬过地道拿蛋,每次拿得越多越好,再从旁边爬回,将蛋放在自己的龟壳下。

(2)从各自的龟壳下拿出蛋,爬过地道将蛋送回原处,再从旁边爬回。

8、放松活动:小海龟长大变老了。

活动延伸:在孩子熟练掌握手脚着地爬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手脚爬和匍匐爬。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

教师在活动中突破了两点创新,其一,教师充分利用玩具“彩虹桥”的造型特点,生动并创造性地设计成海龟的壳,创造性地设计了负重手脚着地爬的锻炼,使整个活动设计浑然天成,前后呼应,而且对提高幼儿的四肢,颈肌的力量以及发展爬的能力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品德培养等方面,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其二,教师创造性地编排了“海洋世界”操,操节生动有趣,幼儿十分喜爱,它既与教育内容相呼应,同时又与准备活动相连接,可谓一举两得。

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层次清楚,衔接自然,每一个内容的出现始终围绕活动目标,同时注重个体差异,为孩子提供长短不一的布袋,并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且教师在活动中能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范本(3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范本(3篇)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范本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蹲跳、连续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2、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户外活动场地,荷叶若干,小虫子若干,配乐。

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名称:小蝌蚪变小青蛙。

教师:今天上课以前先跟老师来做小蝌蚪变小青蛙的律动吧。

“小蝌蚪游啊游,游啊游,游啊游。

啊!后腿长出来了。

啊!前腿长出来啦。

尾巴不见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尾巴不见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小蝌蚪变成大青蛙。

呱呱呱”引导幼儿做动作,注意节奏。

2、名称:小青蛙模仿操。

教师:现在小蝌蚪变成大青蛙了,我们一起再来做做青蛙操第____个8拍:青蛙五指张开手臂伸缩,同时两腿下蹲。

第____个8拍:五指张开在耳侧,半蹲的同时上半身转向左右观看第____个8拍:俯下四次做吃虫状。

第____个8拍:连跳四次叫“呱”二、主要活动1、引导和启发幼儿在蹲跳和连续跳。

1)教师:小青蛙们生活在池塘里,他们喜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看,我们身后的池塘里边有那么多的荷叶,小青蛙们怎样跳才能不落到水里去呢?请你们去试一试,从池塘这边跳到池塘那边去。

2)幼儿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到荷叶上试跳,教师注意观察。

2、重点讲解在荷叶上蹲跳的方法。

1)教师:刚才你们都在荷叶上跳了跳,你们是怎样跳的呢?现在来跟着老师来跳跳,双脚并拢,落地的时候双腿微微的弯曲,向前跳。

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跳荷叶吧!2)要求:排好队一个一个的跳,等前面的小朋友跳过了池塘,下一个小朋友才开始,跳完的小朋友从两边回去。

不能掉到池塘里面去了哦!3)把荷叶排成两排,让幼儿在荷叶上连续跳跃过池塘。

提醒幼儿规则,不能掉到池塘里去了。

三、游戏“小青蛙抓害虫”1、教师:池塘那边的农田里有许多的害虫,农民伯伯们想请小青蛙帮助他们把农田里的害虫都给抓走。

从池塘的荷叶上跳到对面的农田里的捉害虫,捉到害虫后从荷叶的两边走回来,把害虫放进筐子里边,然后再去桌不同的害虫,直到把害虫全部捉完。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官方版(3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官方版(3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官方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手脚着地及负重着地爬的能力,锻炼四肢力量。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在排队中互相谦让、等待的良好行为品质,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1、“彩虹桥”每人一个。

2、长、短部隧道各两个。

3、球及放置纸球的筐两个。

活动流程:准备操—小海龟爬—带壳爬—爱助人的小海龟—放松活动过程:1、师生一起做海洋世界操。

2、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可爱的小海龟。

(提出要求:手脚着地爬)。

3、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动脑筋在场地中用各种方式爬行。

(往前爬,往后爬,往左爬,往右爬,曲线爬,旋转爬)4、听信号各种方式爬。

5、教师引导:想一想,小海龟还缺了什么?(龟壳)6、幼儿背着龟壳(彩虹桥)听信号以各种方式爬行。

7、游戏:“爱助人的小海龟”。

内容:(1)海龟妈妈把海龟蛋下在了外面,海水涨潮要把蛋淹没。

小海龟们一起帮海龟妈妈把蛋拣回来。

(2)海水退潮后再把蛋送回去。

规则:(1)从各自的龟壳下钻出,爬过地道拿蛋,每次拿得越多越好,再从旁边爬回,将蛋放在自己的龟壳下。

(2)从各自的龟壳下拿出蛋,爬过地道将蛋送回原处,再从旁边爬回。

8、放松活动:小海龟长大变老了。

活动延伸:在孩子熟练掌握手脚着地爬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手脚爬和匍匐爬。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

教师在活动中突破了两点创新,其一,教师充分利用玩具“彩虹桥”的造型特点,生动并创造性地设计成海龟的壳,创造性地设计了负重手脚着地爬的锻炼,使整个活动设计浑然天成,前后呼应,而且对提高幼儿的四肢,颈肌的力量以及发展爬的能力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品德培养等方面,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其二,教师创造性地编排了“海洋世界”操,操节生动有趣,幼儿十分喜爱,它既与教育内容相呼应,同时又与准备活动相连接,可谓一举两得。

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层次清楚,衔接自然,每一个内容的出现始终围绕活动目标,同时注重个体差异,为孩子提供长短不一的布袋,并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且教师在活动中能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电子版(6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电子版(6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电子版活动目标:1、学习游戏“两人三足”,体验与同伴按节奏同步前进。

2、体验齐心协力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绑脚带子、沙包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准备活动回忆游戏《拍手游戏歌》,找到好朋友。

二、游戏《两人三足》1、提问:两个人有几只脚,怎样才能变成三只脚?2、现在老师要帮你们一对好朋友变成三只脚。

(教师帮助绑)绑好以后,自由练习。

3、教师集中,解决问题:刚才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让两个好朋友不摔倒?(把绑在一起的脚先开步,两个人嘴里可以喊口令1、2,先开步的脚口令为1,后走脚口令为2.)4、带着小朋友的好办法,再去自由练习。

三、幼儿比赛1、天冷了,我们要去运一些粮食,哪一组先把对面的粮食运完,哪一组就获胜了。

2、听口令,开始比赛1—____次。

四、结束活动1、教师给胜利的幼儿奖励。

2、幼儿背着粮食回家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电子版(二)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发现软棍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协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软棍每人一根,大塑料筐四个,大沙包、皮球若干,热身操磁带—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四散站立,要求幼儿不要影响到别人,别人也影响不到自己。

2、跟着音乐作热身操,重点活动脚部关节。

(二)基本部分1、幼儿站成四路纵队,一个一个接力跑到对面拿一根软棍。

2、幼儿自由玩软棍,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法。

如:用脚玩软棍,用下巴夹住软棍走:两人合作练习打枪;多人合作将软棍摆在地上,练习跳跃动作等。

3、教师有目的请玩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幼儿表演示范,其他幼儿跟学。

4、游戏:过小河(1)请幼儿把自己的软棍变成圈,站成四队,成体操队形散开,把软棍放在脚的正前方.幼儿站在软棍的一旁,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要求:①一次跳进一个软棍圈内,鱼贯地进行练习;②跳时不要碰到软棍,如果碰歪了,要自动修好。

(2)将软棍摆开,加大软棍间的距离,两队距离稍大,另两队距离稍小些。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五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五篇)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活动目标:1. 旨在通过游戏提升儿童走、跳、跑、钻等基本体能技巧,促进其身体灵活性。

2. 鼓励儿童运用创新思维,探索百变条的多种游戏可能性。

3. 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对运动的兴趣。

4. 设定并讨论游戏规则,让儿童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5. 旨在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

活动重点与难点:活动重点:利用游戏有效提升儿童走、跳、跑、投等基础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灵活性。

活动难点: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创新百变条的游戏玩法。

活动准备:所需材料包括若干百变条、单元筒、皮球以及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儿童伴随音乐进行自由动作,以热身身体,同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组合。

2. 引导探索:(1)教师引导: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百变条,让我们一起创造游戏吧。

你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吗?(2)分发百变条,鼓励每个儿童亲自尝试并探索其不同的玩法。

(3)教师观察并邀请个别儿童展示他们的创新玩法,以分享和启发其他儿童。

3. 游戏环节:智勇大闯关,解救懒洋洋。

在途中,儿童需巧妙通过“钢索”、“小河”、“山洞”和“大树桩”,以完成挑战。

4. 放松活动:带领儿童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捶腿,以舒缓身体疲劳。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二)活动内容:趣味球类游戏活动目标:1. 旨在让幼儿亲身体验通过身体控制球进行多样化的球类游戏,以培养其运动协调性和创造力。

2. 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共同进行运球活动,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皮球若干,确保每位幼儿均有一个球。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球环节1. 每位幼儿手持一个球,进行分散的玩球活动。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探索多种玩球方法,并相互交流学习。

二、移球游戏环节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一个人如何为球‘搬家’?”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搬运方法,如双手托球、单手与手臂夹球、两腿间夹球、抱球于胸前等。

2. 进而,教师提问:“两人合作时,应如何搬运球?”邀请两名幼儿示范运球方法,随后全体幼儿两两结对进行运球练习。

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优秀案例

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优秀案例

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优秀案例一、引言体育游戏是中班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培养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款2024年中班体育游戏的优秀案例,以此为参考,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体育游戏。

二、游戏名称:快乐接力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时间:20分钟。

游戏道具:几块不同颜色的地垫、球。

游戏规则:1. 将地垫摆放在场地上,每个地垫上标有一个数字。

2. 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不同的地垫上。

3. 游戏开始时,老师将球扔到场地上。

4. 每个小组的幼儿需要迅速将球传递到下一个地垫上的幼儿手中。

5. 接到球的幼儿需要喊出自己所站的地垫上的数字,并将球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6. 游戏结束时,传球最快并且没有出现传球错误的小组获胜。

三、游戏特点1. 注重团队合作:游戏中的幼儿需要相互协作,快速传球,并且喊出自己所站的地垫上的数字,要求他们密切合作,才能使球快速传递到终点,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培养身体协调:在接球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用手接住球,并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这不仅要求幼儿掌握用手接球的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准确判断球的速度和方向,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以确保传球的准确性。

3. 增强兴趣参与: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规则以及利用多彩的地垫和球,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将游戏设计成接力形式,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和紧迫感,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游戏改进及评价本款游戏设计简单易懂,能够很好地满足中班幼儿的发展需求。

然而,在具体进行游戏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

1. 增加难度:可以适当延长传球距离,增加球的数量,或者在传球过程中增加一些障碍物,以增加游戏的难度,使幼儿面临更多挑战。

2. 多样化道具:可以使用不同形状、颜色、材质的球和地垫,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不同的触感和视觉刺激,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目的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园中班幼儿增强体质,提升协作能力,增强彼此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同时也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内容1.每日热身体操在每次活动前,先进行简单的热身体操,包括扭转身体、摆动手臂、大跨步等基础的体操动作。

2.扔球游戏幼儿园中班幼儿喜欢玩扔球游戏,这种活动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手臂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幼儿园中班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5个人左右,一人手持球,其余人在远处等待接球。

玩家需要站在一定的距离内,同时扔球给对方,对方接住球后再将球扔回来,往返扔球不断进行。

当球落地或未接住时,玩家将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人获胜。

3.欢乐接力跑欢乐接力跑是幼儿园中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数个队,每队幼儿站成一列,并将队伍安排在跑道的起点。

每队幼儿持一根小棍子作为接力棒。

活动开始后,第一位幼儿将接力棒传到第二位幼儿手中,第二位传到第三位,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幼儿完成一圈为止。

第一个队完成跑步的队伍将成为胜者。

4.跳床比赛跳床比赛是一项受欢迎的室内体育活动。

游戏规则:将幼儿园中班幼儿分成两个组,每组幼儿一起上跳床表演自己的跳跃动作,评出最优秀的幼儿。

三、活动场地由于幼儿普遍比较活跃而且被玩具依赖性强,因此卫生与安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选用幼儿园内多功能活动室、操场等场地。

四、活动时间每天活动时间为30-60分钟,每次活动之间需要包含休息或去洗手间等部分。

五、注意事项1.在活动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和科学的热身,防止幼儿体力透支或受伤。

2.在活动时,需要有专业的教练或教师引导和监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活动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体能情况进行安排,避免过度运动,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六、结语通过体育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这种形式的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加强他们在团队中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中班)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奖励办法按具体情况定)规则:抛圈时脚不能超过前面规定的警戒线规定的警戒线。

2019-03-22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案一、占圈目的:1、提高幼儿反应的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中的注意力。

准备:若干只圈(不超过幼儿人数的一半);铃鼓一只。

过程:1、教师将圈四散地放在场地周围。

2、游戏开始,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在场地周围自由奔跑。

当教师用手拍铃鼓"两下"时,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两个人,幼儿应迅速去抢占圈,这时教师改为摇动铃鼓。

待教师铃鼓一停,若还没有占圈的幼儿则为失败者。

需暂停一次游戏。

然后继续游戏。

3、 3、当教师拍"一下"铃鼓时,表示一只圈只能站一个人。

若教师拍"3下",则表示一只圈可以站三个人。

4、一名、二名、三名在前面游戏中胜出的幼儿复赛中产生。

规则:(1)在占圈时教师用手摇动铃鼓,幼儿必需在场地周围跑,不得停下来或绕着一只圈跑。

(2)幼儿只需有一只脚踩进圈内,即表示已占了圈。

(3)当教师尚未发出占圈的人数之前:幼儿要保持安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人数与圈的数量来确定几人占圈,也可以随时调整圈数,以便适应游戏的需要。

二、套玩具目的: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观察、判断的能力准备:玩具数个,胶圈一个。

过程:教师将玩具小车或玩具动物分散摆放在场地上,幼儿安静地坐在场地的一端,教师依次叫每一个幼儿将胶圈抛向玩具,如果胶圈将玩具套上了,这个玩具就被这个幼儿拿下场,看谁套的玩具多谁就为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