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是()A. 青草B. 鲜花C. 蜜蜂D. 矿物质答案:D2.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A3. 下面关于细胞核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B.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C. 细胞核内含有RNAD. 细胞核内含有DNA答案:C4.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存在于()A. 细胞内B. 细胞外C. 细胞间隙D. 组织间隙答案:A5. 下列生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 蚂蚁B. 蜗牛C. 水螅D. 青蛙答案:C6. 下面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需要光、水和氧气B.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D.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葡萄糖答案:BCD7. 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 鲨鱼B. 鹦鹉C. 蝙蝠D. 蜘蛛答案:C8. 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生物进化是物种演变的过程C. 生物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D. 生物进化是生物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答案:D9.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A. 酵母菌B. 蘑菇C. 藻类D. 霉菌答案:ABD10. 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多样性包括人类活动的多样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细胞12.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叶绿体线粒体13.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______证据和______证据。
答案:比较解剖学生物学14. 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
答案:糖类1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2、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4、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5、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6、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7、下图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某一操作,这一操作滴加的液体是()A.清水 B.生理盐水 C.碘液 D.酒精8、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9、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不足B.温度太低C.没有胚乳D.胚被破坏了10、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1、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A.维生素A B.维生素BC.维生素C D.维生素D12、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13、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营养组织14、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A.小肠长约 5~6 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15、细胞最先开始分裂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17、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C.观察根毛——根尖D.观察子叶——种子18、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A.用皮肤呼吸B.肺不够发达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D.体温不恒定19、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20、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2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22、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有利于保护声带23、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24、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25、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A.蛋白质B.维生素C C.铁D.钙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 每题2分, 共50分)1.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 根瘤菌的作用是()A. 固氮B. 提供二氧化碳C. 提供水分D. 提供有机物2.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 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 还应补充( )A. 维生素 AB. 维生素 BC. 维生素 CD. 维生素 D3.“落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 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 合成有机物, 储存能量B. 分解有机物, 储存能量C. 合成有机物, 释放能量D.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5.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 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 被土壤吸收了B. 被植物直接吸收了C. 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D. 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6.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A. 机器人弹钢琴B.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 馒头上长出“白毛”8、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A. 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是鸟类特有的特征B. 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不利的C. 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D. 长颈鹿为躲避敌害快速奔跑, 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9、生态系统中, 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A. 能量输出B. 能量流动C. 能量交换D. 能量输入10、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A. 大豆种子萌发时, 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B. 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C. 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 又是新植物体幼体D.大豆种子与玉米, 水稻种子相比, 玉米, 水稻种子中没有⑥11.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A. 苔藓植物B. 藻类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12.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 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A. 白色B. 黑色C. 红色D. 无色13.在下列哺乳动物中,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 黑猩猩B. 猕猴C. 长臂猿D. 狒狒14.“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2、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
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B.C.D.4、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5、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6、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7、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8、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C.土壤的温度过低 D.土壤中水分不足9、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10、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11、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 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 D.以上三项都是12、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3、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15、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6、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17、大雨过后,山间小路上常常见到一些蚯蚓,这是蚯蚓()A.为了便于“饮水”B.为了便于呼吸C.为了便于取食D.喜欢生活在潮湿地面18、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子房内没有胚珠C.树冠高大和花朵鲜艳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19、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2024北京朝阳区初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初一(上)期末生物(选用)2024.1(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1.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中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 生物需要营养B. 生物能排出废物C. 生物能呼吸D. 生物能生长2. 同学们计划救治校园中的一株丁香树,因为它出现了生长衰弱、枝叶发黄的症状。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中国植物志》中查找丁香的栽培注意事项,这属于文献法B. 用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叶片发黄的症状,这属于观察法C. 制作叶片横切装片,在显微镜下寻找是否有虫卵寄生,这属于实验法D. 在校园内统计发病植株的数量,这属于调查法3. 为了探究鼠妇适宜的生活环境,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明采用的 10 只鼠妇,其大小、活力等情况可以不一致B. 没有必要进行 5 次实验,因为第 1 次实验已符合预期结果C. 可利用图 1 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D. 第 6 次实验的结果与前 5 次相比差异较大,此结果应该舍去4. 观察写有字母“ b” 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A. qB. dC. bD. p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下列目镜、物镜组合中,看到细胞体积最大的是A. 10×,40×B. 5×,4×C. 10×,10×D. 5×,10×6.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用的生物材料必须A. 形态规则B. 薄而透明C. 整洁干净D. 经过染色7. 观察细胞时,同学们看到图中甲、乙两种物像。
出现甲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 显微镜没有对好光B. 实验材料没有展平C. 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D. 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8. 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 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⑥C. 可通过转动①来更换物镜D. 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③9. 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植物根毛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 叶绿体和液泡B. 细胞壁和液泡C. 叶绿体和细胞壁D. 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10. 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由图可知,首先分裂的是11. 有关眼虫的说法错误的是A. 眼虫具有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B. 眼虫能在水中游动,属于单细胞动物C. 光照环境不利于眼虫生存D. 眼虫可以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12. 山楂植株的组织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A. 保护组织B. 机械组织C. 输导组织D. 分生组织13. 2023 年,西北农林大学培育了我国首批体细胞克隆牛, 破解了我国奶牛良种依赖国外的问题。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2分)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2. (2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3. (2分)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4. (2分)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叫做受精卵的结构开始的,受精卵是由什么结合而成的?5. (2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6. (2分)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应激性?7. (2分)绿色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8. (1分)植物的生长只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9. (1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10. (1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1. (1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可以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进行。
()12. (1分)种子萌发时,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13. (1分)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4. (1分)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5. (2分)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______及其______的总和。
16. (3分)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完成光合作用。
17. (5分)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______、能进行______、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能生长和______、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8. (10分)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9. (7分)请根据下列生物的特征,将它们归类到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并说明理由。
(1)蘑菇(2)鲫鱼(3)仙人掌20. (7分)描述一下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1. (8分)试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024年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2.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蘑菇B. 葡萄C. 蕨类植物D. 海藻3. 下列哪种细胞器负责蛋白质的合成?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4. 下列哪种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蚂蚁B. 酵母菌C. 鲸鱼D. 玫瑰5. 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体内的主要支撑物质?A. 蛋白质B. 纤维素C. 脂肪D. 糖类6. 下列哪种生物是分解者?A. 绿色植物B. 动物C. 细菌D. 藻类7.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腔肠动物?A. 海星B. 蜗牛C. 水母D. 蝎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储存在根部。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鸟类是恒温动物。
()5. 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 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
()7.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8.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9.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10.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2. 植物体通过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动物通过______呼吸,将氧气转化为能量。
4.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______中,它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5.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从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角度,解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带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 生 物 试 题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获取于()①卵黄 ②胎盘 ③脐带 ④母体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人体新生命诞生于图中哪个结构( ) A. ① B. ②C. ③D. ④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在母体内大约280天.请你写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胎儿从生命开始到呱呱坠地其间所经历的全部场所( )①睾丸 ②输精管 ③卵巢 ④输卵管 ⑤子宫 ⑥阴道. A. ④⑤⑥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4.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名称 操作或注意事项 目的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两支试管在37°温水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唾液中消化酶更好的发挥作用B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 的含量 始终使用一支滴管,并在每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干净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记录水蚤心率时重复三次使实验数据更准确D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检测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5.如图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箭头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密 封 线A. 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B. 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C.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为二氧化碳减少的动脉血D. 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6.下面关于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 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C. 消化主要是通过消化液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D. 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对食物的消化也能起作用7.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关这一结论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A.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适宜消化食物B. 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C.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D. 鼻腔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8.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A. 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 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C. 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D. 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9.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B. 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 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 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10.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B.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C. 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 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11.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地狐 大耳狐初一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简答题,40分。
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第Ⅱ卷的答案表中。
每题1分,共30分。
1.下面所列举的物体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 .蝴蝶、水B .大象、霉菌C .落叶、水仙D .空气、月季 2.成语“汗流浃背”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 .适应环境B .由小长大C .排出体内废物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能变异 ③生物具有遗传特性 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 .①③ B .③④ C .④③ D .④②4.《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A .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B .都能奔跑和运动C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 .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5.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
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带 D .水分6.如图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和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 .水B .阳光C .空气D .温度7.近年来,持续的雾霾天气笼罩着全国10余个省份,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体现了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8.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A .秋风扫落叶B .鱼儿离不开水C .雨露滋润禾苗壮D .大树底下好乘凉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海洋生态系统B .生物圈C .淡水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 10.下列对图示的某校园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B .食物链:光→植物→虫→鸟→微生物C .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是可以循环的D .校园里所有的绿色植物组成生态系统11.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A .水稻和稗草B .青草与山羊C .害虫与青蛙D .松树与松鼠 12.a →b →c →d 是一条食物链,下面关于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 和d 是捕食关系B .b 和c 是消费者,d 是分解者C .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后,d 中的含量最多 13. 下列对右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中有3条食物链 B .该图中的细菌是捕食者 C .该图可表示一个生态系统 D .该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14.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C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所含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越多D .八河水库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动植物种类有关 C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食物链和食物网有关 D .动植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小16.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
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A .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B .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C .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D .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阳光 植物 昆虫 鸟细 菌17. 下图是某学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动作,图中正确的是18.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19.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画生物图时,较暗的区域要画阴影 B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C .若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0.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 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 之王”,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 A .细胞壁 B .液泡 C .细胞质 D .叶绿体 21.下图中细胞类型的转化过程称为A .细胞的分裂B .细胞的分化C .细胞的生长D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2.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能够独立生活B .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C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D .不能完成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23.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培育程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莉”羊的长相主要像绵羊AB.“多莉”羊的长相主要像绵羊BC.“多莉”羊的长相主要像绵羊CD.“多莉”羊的长相和绵羊A 、B 、C 都像A B C D24.下列关于人体四种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皮组织种类多,具有保护、营养等作用 B.神经组织能够传导神经冲动C.结缔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 D.肌肉组织具有连接和支持的作用25.下列农产品属于果实的是A B C D26.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A.一个西瓜 B.一粒西瓜籽 C.一块西瓜表皮 D.一棵西瓜苗27.“水瓜”的学名叫“丝瓜”,待其成熟干枯后,人们常常取出丝瓜络来刷碗或沐浴,这里的“经络”来自植物体的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28.下列有关人体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C.皮肤的表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 D.胃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29.下列属于保护组织的是A B C D30.许多鸟种在营巢时,若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置于巢外。
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蛋被天敌吃掉的比率。
下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所做的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蛋壳与蛋的距离被乌鸦吃掉的蛋(颗)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被吃掉的比率15cm 63 87 42%100cm 48 102 32%200cm 32 118 21%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B.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发现捕食的机会越大C.蛋壳离蛋越远,越能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D.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造成蛋被捕食的机会增大初一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答案表(30分)第Ⅱ卷(简答题40分)32.(7分)下面甲、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和图乙细胞中,代表植物细胞结构的是图_________;植物细胞因为有[ ]___ ______________,所以细胞能维持一定的形态。
(2)图甲和图乙细胞中,能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是[ ]______,被称为“遗传信息库”。
(3)图甲和图乙细胞中,均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动力车间”。
(4)图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5)西瓜中所含的大量糖分主要存在于结构[ ] _________________中。
(6)新鲜的菠菜放在水中,水不变色,而煮熟的菠菜放在水中,水会变成绿色。
这说明菠菜细胞中的[ ]______________被破坏了。
33. (8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环境达成了良好的默契。
(1)环境影响生物。
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阔叶树纷纷落叶,这主要是受______的影响;某森林中植物的分布是:顶层是高大的乔木,中间是灌木,下层是草本植物,决定森林中这种分布的因素是________;在夏日,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出洞口,使其产生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
上述三种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适应环境。
荒漠中的仙人掌与沙漠环境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海豹与寒冷海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衣被称为动植物陆地生活的“开路先锋”,原因是它能生长在岩石上,同时产生的物质能腐蚀岩石,使之形成土壤,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8分)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下面是本学期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进行 的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甲图的①②可知,出现①的原因是该同学在_______步骤中操作不正确 所致。
(2)乙图中,要想使视野中观察的图像发生由③到④的改变,需进行的的操作方法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要想使视野中观察的图像发生由⑤到⑥的改变,需调节图一中显微镜的[ ] 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4)丁图中,有A 、B 、C 、D 、E 、F 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 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都用________对 其进行染色处理,这样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______结构,正确的染色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观察叶片的主要组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下列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 面的临时装片 ②用肉眼观察叶片的表面 ③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④用放大镜观察叶的 结构。
依据科学的观察顺序,他的观察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9分)下图甲表示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图乙表示动物、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或器官,请分析回答。
①②③④ ⑤图一丁(1)图甲中,[1]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此过程中, _______先经过复 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因此使新细胞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2)图乙中,[b]与图甲中的[ ] _______层次相对应;[d]与图甲中的[ ] _______层次相对应。
(3)图甲中的[2]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经此过程形成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 图乙中的 [a]上皮组织和[ ]_______________都属于这个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