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态理念推动绿色府谷建设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陕政办发〔2014〕137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陕政办发〔2014〕137号榆林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部署,结合国家不断深化各领域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在神木县府谷县开展省直管县试点的意见》(陕发〔2014〕5号)精神,围绕能源资源搞转化、围绕转化成规模、围绕规模促升级,进一步增强神府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发展动力,推进民企转型、产业转型和政府管理转型,搞活做强神府民营经济,经省政府同意,特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创新公共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要求,简化行政层级,提高运行效率,做到规划直接衔接、计划直接下达、项目直接申报、信息直接获得;加大对神府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项目的支持力度,凡省级确定的相关改革试点,优先安排在两县进行,推行“事后备案制度”;省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能,研究制定具体配套政策措施。
(省发展改革委)二、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市场化、公开公正公平、依法推进的原则,在神府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鼓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等双向进入、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选择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于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公私合作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积极推进中、省、市属国有企业在子公司层面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率先在新能源(光伏、风能)、装备制造、煤矿开采、资源深度转化等领域,与中、省、市属企业开展试点合作。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生态名县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生态名县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
在实践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名县建设,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理念体现到实际行动中。
生态名县作为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生态名县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大力拓展生态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生态优先,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整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探索利用自然资本的新路子,建设经济可持续的生态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是生态名县建设的重要目标。
绿色发展意味着向着生态优先、循环发展、低碳环保的方向加速转变。
在实践中,要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深入挖掘和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全面发展。
要推进绿色分类和垃圾分类,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环境改善。
推进生态名县建设需要高质量的发展。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推进创新,积极引进优秀的人才。
在实践中,要注重抓好“三个革命”,即科技革命、管理革命和制度革命。
“三个革命”是推动生态名县建设的保证。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提高政府治理的效能和民主性,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治理体系体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生态名县建设的关键。
只有坚持以生态为先,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长远稳定发展。
树立生态优先发展观念,让公众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助推生态名县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通知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14.07.07•【字号】陕建发〔2014〕229号•【施行日期】2014.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正文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通知各设区市建设规划局(住建局、建委)、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韩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神木县、府谷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为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促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建设和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向集约节约发展的转变,不断提升住宅品质,现就加快推进我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认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绿色、生态、循环和低碳的理念,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及绿色建筑建设工程标准,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居住小区。
当前,我省正处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能够有力推进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提高住宅建设中的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总体水平,对加快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一)开展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审认定工作。
为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省厅将推行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审认定制度,并对达到《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项目,颁发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认定证书。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认定,由开发建设单位自愿提出申请。
开发建设单位认真填写申报书和自评估报告(格式文本在陕西建设网下载),经所在地建筑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报省厅认定。
(二)加强对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政策扶持。
府谷县林业局 圈定九大造林重点 创建绿色生态名县

道 、 门 、 亭 、 水 工程 、 场 护栏 、 山 凉 上 广 喷 泉 、 览 馆 内 设 装 修 和 展 览 物 品 的 搜 展 集 、 出 ; 裸 露 地 段 补 植 补 造 , 带 展 在 以 状 和块 状混交 结合 的办法加 植花 灌木 , 面 向县 城 悬 崖 摹 刻 宣 传 大 字 等 。 目前 完 成 造 林 9万 亩 , 绿 化 景 点 2 2个 , 态 示 范 村 6个 , 栽 植 各 类 苗 生 共
护林 工程 。严格按 照作业 设计要 求 , 坚
持 生 态 效 益 优 先 , 依 靠 科 技 提 高 建 设 质 量 , 成 人 工 造 林 2 0 0亩 , 植 营 完 00 栽 养袋 油松或 侧柏 ,套笼 1 0万 个 , 其 中 三 北 防 护 林 建 设 任 务 10 0亩 。 00 四是 樟 子 松 基 地 建 设 。 大 昌 汗 和 在
化 , 标 准 、 质 量 完 高 高 成 府 木 公 路 2 公 里 5 和 大 庙 公 路 2 公 里 4 景 点绿 化 ( 虎 山 ) 五 绿 化 , 时在 府 准 、 同 沿
色
基
设 , 府 谷镇 荣 河书 院 、 高 川镇 灵 音 和 老 寺 、 瓜 乡 祖 师 庙 和 娘 娘 庙 、 水 镇 圆 木 清
今 年,府谷 县 圈定九 大造林 重 点 , 创 建 绿 色 生 态 名 县 , 力 打 造 一 张“ 倾 绿 色 生 态 名 片 ” 即 保 证 环 县 城 、 店 公 。 府 路 、 子 松 基 地 等 三 个 重 点 , 好 退 耕 樟 搞
还 林 、 然 林 保 护 、 北 防 护 林 、 色 天 三 绿 通道 、 态 示 范村 及景 点 绿化 、 矿企 生 厂
枣 面积 30 3 0亩 及 山 杏 嫁 接 改 良 1 0 50 亩。
府谷环境现状分析报告

府谷环境现状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府谷是陕西省渭南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南部,处于黄土高原与黄河湿地相交的地带。
府谷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是一个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府谷的环境状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对府谷市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环境问题分析1. 水污染府谷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包括渭河和各类小江小河。
然而,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化肥的过度使用,府谷市的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2. 大气污染府谷市的工业发展较为迅猛,但很多企业在工艺过程中存在排放污染物的问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尤其是冬季取暖季节,煤炭燃烧释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引发了雾霾天气。
3. 垃圾处理府谷市的垃圾处理方式比较简单,存在着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大、排放臭气和产生渗滤液等问题。
垃圾填埋场的合理利用和垃圾分类处理亟待推进,以改善府谷市的垃圾处理环境。
4. 生态保护府谷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湿地、森林和草原等。
然而,一些人类活动,如过度伐木、过度放牧和乱捕乱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还造成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加剧。
三、解决方案1. 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府谷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水质排放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化肥的管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2. 大气污染治理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和工艺排放。
加强大气监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引导居民科学防护。
3. 垃圾处理改善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大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力度,降低填埋场占地面积和环境污染。
鼓励采用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如焚烧、厌氧消化等方式。
4. 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违法乱采乱挖、乱放牧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我县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今年9月,我县纳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体系。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两山”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更是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以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战略,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坚持到底的决心,为进一步推动大气、水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围绕“破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本人通过数据采集、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广泛调研,报告如下:一、我县态环境治理基本情况(一)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构建了区域生态屏障。
我县境内有豫东最大水面的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和被誉为“河南塞罕坝”的亚洲四大人工防护林之一的申甘林带。
全县林地面积达38万亩,林木蓄积量280万立方米,年生长量达26万立方米,林木覆被率达30%,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以上,极大的发挥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抑制扬尘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全县水域滩涂总面积9.8万亩,其中鲲鹏湖水面面积1.47万亩,秋水湖水面面积1.5万亩,龙泽湖水面面积1.74万亩;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生态公园、国家级黄河故道水利风景区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境内林、水资源优势,统筹森林、湿地、河湖、耕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确定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黄河故道生态保护治理带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黄河故道生态走廊长达47公里的道路铺修、绿化施工、景观工程建设、桥梁架设和任庄水库清淤工程,着力构建融旅游度假、亲水养生、生态农业、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一体的生态建设。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邸超
【期刊名称】《建材发展导向》
【年(卷),期】2024(22)6
【摘要】生态建筑观将环保、可持续性、资源有效利用等原则融入设计,为建筑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该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建筑观的原则,包括可持续性、自然循环、节能和环境适应。
随后,分析了生态建筑观的优点,涵盖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
济效益和居住者舒适性。
案例分析展示了生态建筑观在绿色办公大楼、生态社区规划和零能耗住宅中的成功应用,强调了生态建筑观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指出它不仅创
造了更环保的建筑,还为建筑带来了更高层次的价值。
展望未来,生态建筑观将引领
建筑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环保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邸超
【作者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38.2
【相关文献】
1.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学生视域下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18•【字号】东政办〔2022〕63号•【施行日期】2022.04.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4月18日海东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青政〔2021〕80号)要求,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进一步凝聚绿色发展的共识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打造绿色低碳的核心抓手,推动产业融合新发展,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新体系,确保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具体目标到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产业比重大幅提升,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8%,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33万千瓦,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生态”理念推动绿色府谷建设
推进生态大建设实现绿色府谷新飞跃
建设大生态,就是要为通过退耕还林、种树种草、工矿企业绿化等途径持续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建设绿色府谷架桥铺路。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府谷摘掉了“黑三角”的帽子,也让府谷切实感受到生态治理带来的实惠,逐步走上了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轨道,如今的府谷,不论是公路两旁的丘陵沟壑,还是广场公园的公共绿地;不论是单位的办公区域,还是居民的住宅小区,放眼四望,满目皆为郁郁葱葱。
但局部改善、整体脆弱,仍是我县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府谷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更是把生态建设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从今年起,在过去大绿化的基础上,府谷尝试着把工业园区周边、主要川道和干线公路沿线的群众退耕地集中起来,由财政补贴、由政府实施,重新进行高标准、集中连片的补植绿化,然后逐步扩展到全县范围,努力做到建设一块、见效一块、使府谷变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大生态”发展理念,全民动员,积极投入,推进生态大建设,实现绿色府谷新飞跃。
截至6月底,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08亿元,完成新造林14.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约2000万株。
完成全市计划任务16万亩的90.63%。
绿色通道及环县城绿化工程初见成效当驱车行驶在府店路、府准路上,道路两旁成排的新绿一路延伸,令人心旷神怡。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打造绿色通道及环县城绿化工程,制定“当年见效、两年成型、三年提升”的目标。
今年,重点打造府店路、孤武路、神府高速公路、府准路、五虎山、神龙山等重点区域,见缝插绿,建设小景点,公路两侧可视范围荒山荒地、河道堤岸全部“地毯式”绿化。
目前,共完成育苗0.4万亩,栽植油松、樟子松、侧柏、新疆杨、圆柏、花灌木等各类绿化苗木120多万株。
企业绿化成为府谷林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能源企业成为府谷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能源企业绿化也是我县2011年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新民镇沙渠村村民刘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政府这次整治环境栽树,是对我们村民极大的一个好处,为什么呢,我们经济富裕了,出现了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的问题。
这次整治、栽树以后,我们山也绿了,水也清了,给我们农民生活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而记者也了解到,能源企业绿化不仅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而且给府谷林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府谷林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今年,我县的企业造林绿化工程实行“政府组织,林业规划,企业投资”的模式,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根据税收确定造林任务,按造林任务每亩1000元
完成投资,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处绿化景点,有绿化条件的厂矿企业,比如一些能源企业,厂区绿化率必须达到35%以上,树种首选油松、樟子松、侧柏、中槐、垂柳等乡土树种,乔灌草花相互搭配,争取创建10家“花园式企业”;没有条件的要进行异地造林,企业冠名。
目前共完成企业绿化造林3万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4万亩的75%。
樟子松基地建设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樟子松基地建设是对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思路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规模治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目前,全县共完成樟子松基地建设2.7万亩,完成投资2020万元;其中国营林场完成2.2万亩,孤武路完成0.5万亩。
神龙山森林公园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公园,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花坞阁中心广场展览馆,景观工程均已经完成。
登山栈道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
今年上半年完成绿化投资350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万多株,花卉4万株。
历年累计栽植苗木10万株。
同时,城建、林业部门正在组织人员积极进行公园的亮化美化工程。
文渊塔、花坞阁等景观已经成为公园的亮点工程之一,已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夜幕降临,极目远眺,神龙山灯光辉煌,美轮美奂。
府谷县城一处正在崛起的旅游景点已初具轮廓,即将成为点缀美丽府谷的龙腾图案。
近日,神龙山森林公园太
阳能亮化工程座谈会刚刚召开,代表着未来高科技的太阳能将为公园的亮化工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南治山”战略下实施的农区经济林和防护林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东治川、南治山、西搬迁”的农业发展思路,林业部门按照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重点搞好南部山区的经济林和防护林栽植工作,并取了较好的成绩。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郝家塔行政村列为我县首批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涉及林业项目有:计划在沟南新建苹果园500亩、梨园500亩、海棠园100亩、槟子园100亩,在沟北新建滴灌枣园500亩,滴灌大接杏树园500亩、滴灌大接桃树园500亩,栽植针叶防护林20余万株。
目前该示范园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行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本着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示范园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完成鱼鳞坑整地3000多个,修筑田间道路3公里,修整平地60余亩,已栽植枣树3000余株,杏树1000多株。
固本河川秀,绿涌万象新。
绿色新跨越中的府谷,群山争秀,溪水奔流,正成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绿洲。
绿色崛起的府谷,正在唱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绿色之歌,正谱写着再造秀美山川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