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时通】2014-2015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6节 光合作用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二课时练习( 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二课时练习( 包含答案)

第6节光合作用(1)1.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能,把和转化成储存着的有机物,并释放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转化和转化两个方面,即把简单的物制成了复杂的物,把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和,原料是和,产物是和。

光合作用的意义:,化学反应式:。

3.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1)为什么要把银边天竺葵在暗处放置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下盖严?。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

(5)实验使用银边天竺葵,此处想要控制的变量是。

(6)实验通过检验出淀粉的存在,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和。

4.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把金鱼藻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用短颈漏斗扣住金鱼藻,漏斗颈上再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把上述装置移到光下。

不久,试管内可以见到有出现,这是金鱼藻进行作用产生气体形成的,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该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由此可知该气体是。

题型一光合作用的原理1.请在下列序号后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将下边的光合作用概念图补充完善。

①;②;③;④;⑤循环。

2.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请据图回答;(1)图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和。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和。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题型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1.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八年级科学下册 3.6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3.6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光合作用》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教学,可以采用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的方式,通过探究方法逐步揭示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最终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我们采用实验、阅读、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应放在做好教学书中安排的几个实验和组织学生讨论上,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归纳总结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和区别这一块内容在教学次序上有所调整,将其从二氧化碳内容教学后提至光合作用教学后,当完成光合作用后,花点时间复习呼吸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表对两者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的区别,然后在两者的比较中再归纳出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主要意义。

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

3、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制取(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实验、公式、意义难点:关于光合作用各个探究实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请学生阅读一段材料: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大约4400亿吨有机物,所储存的能量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所需能量的100倍。

通过“太阳能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从中引出课题光合作用,并让他们从数据中感受其重要性。

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探究一: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一定需要光?➢实验设计:1、此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通常会回答,一盆植物放在有光的地方,另一盆植物放在黑暗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都相同。

此时,我们要追问,取两株植物做实验时,有些量如浇水量,植物间个体的差异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如何尽量减少这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呢?将学生引导到用同一植物的同一片叶子进行实验,一半用铝箔上下固定好,将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作对照。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第六节 光合作用同步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第六节 光合作用同步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同步教案(新版)浙教版第6节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3、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4、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难点:光合作用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谈谈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对生命活动极其重要。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什么是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物质方面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能量方面的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问题】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利用呼吸作用来分解原来储存的淀粉,消除淀粉对实验的影响.2、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盖严?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

3、为什么要水浴加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

4、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使叶绿素褪去【实验现象】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了蓝色,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变蓝。

光合作用(讲义)(解析版)

光合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节光合作用【知识点分析】一.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12.操作步骤与结论3.光合作用的场所与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5.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还需要水的参与。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这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3.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思维导图2.相互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中。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环节,(提示: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以下对该环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烧杯中装有水,小烧杯中装有酒精B.该环节结束后叶片变成黄白色C.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持续加热小烧杯中的温度会达到100℃【答案】D【解析】A.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小烧杯中装的是酒精,大烧杯中装的是清水,正确。

B.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正确。

D.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该液体的沸点是100℃,这就保证了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因此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错误。

八年级下《3.6+光合作用(1)》教案01

八年级下《3.6+光合作用(1)》教案01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二氧化碳和水,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二氧化碳和水,丁是呼吸作用
★5.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排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原因是()
A.可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B.可促进植物的呼吸
C.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可增强光合作用D.可加快蒸腾作用
[自学寻疑]
2.实验中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煮,而且要隔水加热?
3.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光合作用过程的哪几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说明?
实验2按课本P109图3-78活动内容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分析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3按课本P110图3-79所示的实验,并写下你的探究结果。
【讨论】能否用其他方法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思考】动物和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
[合作质疑展示解疑]
一、光合作用
实验1参照课本P108活动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1.如果实验前将天竺葵放暗处处理,实验结果会怎样?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知道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培养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4.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其意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评价方式与工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

第6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光合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

(2)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以及产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原料和产物。

【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原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反应式:耳®毯+水高有机物+氧气。

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它产生的葡萄糖经转化后形成淀粉。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则主要是从上空中吸收,然后运输到叶片。

叶绿体内含有的二i缝土等色素,能吸收阳光。

4 .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发生了包鹭转化;另一方面,把光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5 .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能源”是太阳光,“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跟进训练】1.下面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是(B)A.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二氧化碳+水儡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C.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水一二氧化碳+能量D.氧气+水旗J有机物(储存着能量)+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是人和动物的营养来源B.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C.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是生物界的主要能量来源知识点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1)把盆栽的银边天竺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其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避免原来存在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6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doc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6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doc

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法:自主学习、五教学准备:实验物品及药品:实验器材:其他: 银边天竺盆栽(或替代植物)、放置在暗处24小时后经光照4小时处理的银边天竺叶片(叶片部分区域用铝箔遮掩)、金鱼藻(或替代水生植物)、卫生香、酒精、碘液、火柴水浴加热装置(500mL烧杯、lOOniL烧杯、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各一个)、氧气收集装置(500mL烧杯、漏斗、试管各一个)、胶头滴管、100W的台灯多媒体课件、叶片模型I >3.6光合作用(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是在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呼吸作用之后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初步学习。

本节课教科书的呈现顺序是:先给出光合作用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等;接下来通过设计…个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若没有这些原料、不满足这些条件,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

因此本课时应以实验设计及操作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和产物。

本课时的学习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对学生树立能量守恒、物质守恒等重要的科学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1. 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作用;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科学过程与方法:通过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一系列实验,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观念,体会生态文明的内涵。

2.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以及能量来源,初步建立能量守恒、物质守恒的概念。

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6节 光合作用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6节 光合作用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12/7/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12/7/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hū xī zuò 比较 yònɡ)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1、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2、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4、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1、植物的成活部分都能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fēnjiě)。当加热时,碳 酸会分解(fēnjiě),逸出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当向澄清石灰水[Ca(OH)2水溶液 ]里吹入二氧 化碳时,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 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12/7/2021
CO2+Ca(OH)2=CaCO3↓+H2O
12/7/2021 想一想,这两套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不同?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光合作用(guānghé-zuòyòng)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diànfěn))+氧气
叶绿体
CO2+H2O

叶绿体 (CH2O)*+O2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
的,它包括许多化学反应。但主要包 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把 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并放出氧气,发生了物质转化;另一 方面,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 的化学能,实现能量的转化。
No 子会被压扁。当向澄清石灰水[Ca(OH)2水溶液 ]里吹入二氧化碳时,会生成白色(báisè)的碳酸钙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