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存储器D讲义资料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第6章存储器ppt教案

2024年度第6章存储器ppt教案
在分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段和段置换功能。当 需要访问的段不在内存中时,会产生缺段中断,系统将外 存中相应的段调入内存。
请求段页式系统
结合了请求分页和请求分段两种系统的优点,既具有分页 系统的内存管理效率,又具有分段系统的灵活性和便于共 享的优点。
21
虚拟存储器的性能分析
• 命中率:指访问内存时能够直接命中的概率,即所需页面已经在内存中的概率 。命中率越高,虚拟存储器的性能越好。
才能访问该单元。
25
内存扩充技术
2024/3/24
覆盖技术
将程序分为多个段,常用的段常驻内存,不常用的段在需 要时调入内存。
交换技术
将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换 出到外存上,以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再把已具备运行条 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的程序和数据换入内存。
虚拟存储技术
利用大容量的外存来扩充内存,产生一个比实际内存空间 大得多的虚拟内存空间。
2024/3/24
4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01
02
03
主存储器
也称为内存,用于暂时存 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与 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 数据。
2024/3/24
辅助存储器
也称为外存,是主存储器 的扩充,用于存放系统文 件和大型文件。
缓冲存储器
位于主存储器和CPU之间 ,用于缓解主存储器和 CPU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 盾。
包括硬盘、软盘等,具有存储容量大 、价格相对较低、数据可长期保存等 特点。
包括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率、寻道 时间、旋转延迟时间等。
磁盘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通过磁头在磁盘表面读写数据,利用 磁性材料的磁化状态来记录二进制信 息。
2024/3/24

第6章讲义存储器

第6章讲义存储器

第六章 存储器
1.存储矩阵
RAM的存储矩阵由许多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 存放一位二进制码,“0”或“1”。与ROM 存储单元不 同的是,RAM存储单元的数据不是预先固定的,而是由 外部信息决定的。要存储这些信息,RAM存储单元必须 由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如触发器等电路构成。 (1)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矩阵(以六管静态存储单元 为例)
后经写入刷新控制电路对存储单元刷新。此时,Xi有效,整个一行 存储单元被刷新。由于列选择线Yj无效,因此为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两部分。 行地址译码器将输入地址代码的若干位A0~Ai译成某一条字线的 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从存储矩阵中选中一行存储单元;列地址 译码器将输入地址代码的其余几位Ai+1~An1译成某一根输出线上 的高、低电平信号,从字线选中的一行存储单元中再选1位(或 几位),使这些被选中的单元经读/写控制电路与输入/输出接通, 以便对这些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地址译码器可分为单译码和双译码。 所谓单译码是指n位地址构成2n条地址线。若n=10,则有1024 条地址线。而双译码地址线是指将地址分成两部分,分别由行译 码器和列译码器共同译码,其输出为存储矩阵的行列选择线,由 它们共同确定欲选择的地址单元。
① 写入数据第六章 存储器
(2)动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矩阵(以三管和单管动态存储 单元为例)
动态存储单元是利用MOS管栅极电容可以存储电荷的原理制 成的。由于存储单元的结构能做得非常简单,所以在大容量、 高集成度的RAM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6.3所示是三管动态存储 单元。 ① 写入数据
R /W 0 ,G1导通,G2截止。 当Xi=Yj=1时,输入数据DI经G3反相,被存入电容C中。 此时,T1、T3、T4、T5均导通,可以对存储单元进行存取操作。 若DI=0,电容充电;若DI=1,电容放电。当Xi=Yj=0时,写入的数 据由C保存。

第6章存储器教案

第6章存储器教案

第6章存储器教案教案:第6章存储器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教材内容涵盖:存储器的定义、存储器的分类、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固态硬盘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存储器的概念和作用,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

2. 掌握存储器的英文缩写和基本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存储器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存储器的分类和作用。

2. 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区别。

3. 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缺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一台,用于展示存储器的实际应用。

2. PPT课件,包含存储器的图片、原理图和实例。

3. 存储器实物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存储器的内部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发现存储器的存在,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通过PPT课件,介绍存储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讲解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区别,以及硬盘和固态硬盘的优缺点。

3. 例题讲解:以计算机组装为例,讲解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储器的应用实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5. 知识巩固:通过存储器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存储器的内部结构,加深对存储器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存储器概念: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分类: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固态硬盘作用:存储和读取数据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存储器的概念和作用。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存储器,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3. 请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储器是如何应用在各种设备中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讲解知识和随堂练习,使学生对存储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未来存储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量子存储器、新型固态存储器等。

第 6 章 主 存 储 器

第 6 章  主 存 储 器

最早的内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线路上: ① 最早的内存是以磁芯的形式排列在线路上 机房只能装下不超过百 一间的机房只能装下不超过百k字节左右的容量 一间的机房只能装下不超过百 字节左右的容量 内存芯片: ② 内存芯片 焊接在主板上集成内存芯片 256K×1bit、1M×4bit × 、 × 无法拆卸更换
6.1.1 RAM的种类 的种类
两大类。 在RAM中,又可以分为双极型 中 又可以分为双极型(Bipolar)和MOS RAM两大类。 和 两大类 1. 双极型 双极型RAM的特点 的特点 存取速度高; ① 存取速度高; 集成度较低(与 相比); ② 集成度较低 与MOS相比 ; 相比 功耗大; ③ 功耗大; 成本高。 ④ 成本高。 所以,双极型RAM主要用在速度要求较高微型计算机或大型机 所以,双极型 主要用在速度要求较高微型计算机或大型机
(2) 动态 动态RAM的特点 的特点 基本存储电路用单管线路组成(靠电容存储电荷 靠电容存储电荷); ① 基本存储电路用单管线路组成 靠电容存储电荷 ; 集成度高; ② 集成度高; 比静态RAM的功耗更 低; ③ 比静态 的功耗更 便宜; ④ 价格比静态 便宜; 因动态存储器靠电容来存储信息, ⑤ 因动态存储器靠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总是存在有泄 漏电流,故要求刷新 再生)。典型的是要求每隔1ms刷新一遍。 刷新(再生 刷新一遍。 漏电流,故要求刷新 再生 。典型的是要求每隔 刷新一遍
第 6 章 主存储器
本章讲述: 本章讲述: 6.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6.2 读写存储器(RAM) 读写存储器( ) 6.3 现代 现代RAM 6.4 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 )
转移
MOV AL,28H MOV [BX],28H
存储器是信息存放的载体, 存储器是信息存放的载体,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载体 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 分。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把要计算和处理 的数据以及程序存入计算机, 的数据以及程序存入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够脱离人的直接干 预,自动地工作。 自动地工作。 显然,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存放的信息就越多, 显然,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存放的信息就越多,计算机 系统的功能也就越强。在计算机中,大量的操作是CPU与存 系统的功能也就越强。在计算机中,大量的操作是 与存 储器交换信息。但是,存储器的工作速度相对于CPU总是要 储器交换信息。但是,存储器的工作速度相对于 总是要 低1至2个数量级。因此,存储器的工作速度又是影响计算机 至 个数量级。因此, 个数量级 系统数据处理速度的主要因素。 系统数据处理速度的主要因素。

《存储器课件》课件

《存储器课件》课件

可穿戴设备: 如智能手表、 健身追踪器等, 需要存储器来 保存用户数据、
运动记录等
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存储器 类型
存储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 用
存储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选 型依据
嵌入式系统中存储器的应用 案例
大容量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服务器存储系统:利用存储器构成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存储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备份和迁移 等服务。
存储程序和数据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辅助CPU完成各种运算任务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它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外存储器则是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长期 或永久性存储数据的设备 存储器的作用 存储器的作用
实现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特点:速度快,性能稳定,功耗低,集成度高
应用:常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寄存器中
ROM(只读存储器)
添加 标题
定义:ROM是一种只能读取而不能写入数 据的存储器。
添加 标题
优点:由于数据是永久保存的,因此ROM 具有非易失性,即使在关闭电源后也能保留 数据。此外,由于数据是预先写入且不可更 改的,因此ROM的访问速度非常快。
特点:高密度、低功耗、快速读写、长寿命等
应用:U盘、USB闪存驱动器、固态硬盘(SSD)、数码相机、手机等
工作原理:通过电荷存储在浮栅中实现数据的存储,读写时通过电荷的移 动实现数据的读写
05 存储器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存储器在计算机系 统中的作用
存储器的分类及特 点
存储器在计算机系 统中的具体应用
06 存储器的技术发展趋势

组成原理课件-存储器

组成原理课件-存储器
编址范围为多大?
§ 7·2 半导体存储器 一、概述
1、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组成
地址线 片选线




驱 动

写 电




数据线线 读/写 控制线
译存读码储 写驱体 电动:路电由:信路大 完息量 成:。元 电的 对把的路存 存AB选完储储送单单择成来元元信对的构的号选地成读,中址的写再存信阵操经储号列作过单翻组。驱元译成动 的成,电 读对用路 写应于和 操存存读 作储储写 。单
练习:已知CPU共有16条地址线、8条数据线,用MREQ*(低电平 有效)作为访存控制信号,用R/W*作为读写命令信号。现有存储芯 片:ROM 有2K×8和8K ×8两种,RAM有1K×4、2K ×8和16K ×1及 74LS138译码器和其它门电路。 试从上述规格中选用合适芯片,画出主存和CPU连接图。要求主存 地址空间分配如下:最小4K空间为系统程序区,4096~16383为用 户程序区。并说明选用哪类储存芯片?选几片?
动态RAM是用靠电容存储电荷(有电荷为“1”、无电荷为“0”) 来寄存信息的。电容上的电荷只能维持1~2ms,所以存储的信息 会自动消失,必须在2ms内对其所有存储单元恢复一次原状态。
其刷新过程就是先将原存信息读出,再利用刷新放大器形成原 信息并重新写入原单元。
Vdd P 控制端
TC
TB
刷新放大器 TA
A0
W/R
WE
1#
CS
D7~D0 A9~A0
WE 2# CS
D7~D0 A9~A0
D7~D0 A10~A1
A12~A0
A1
3
8K×8 a
8K×8 b
8K×8 c

第六章、存储器-PPT精品文档

第六章、存储器-PPT精品文档

字选线
SRAM存储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Vcc
写入
A 稳定状态:
T5 T3 T4
B
T6
“ 1” :T1 截止,T2 导通
“0” :T2 截止,T1 导通
T1 T2
保持状态:。ຫໍສະໝຸດ 字选线字选线低电平,T5 和 T6截止,内部保持稳定 D D
SRAM存储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Vcc
写入
T5
A
T3
T4
B
T6
T1
T2
字选线

Intel 2114 SRAM的写时序
TWC:写周期
TAW:写周期滞后时间; TW:写入时间; TWR:写恢复时间
TDW:从写入数据有效到写信号撤销所需的时间 TDH:从写信号撤销到写入数据维持所需的时间( TWR> TDH) TDTW:从写信号有效到输出数据(上一次读出)失效的时间
4、 SRAM芯片与系统的连接
(7)存储容量 一个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
(8)存取时间 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 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2、存储器的分类 (1)按存储介质分类 存 储 器
半导体存储器 磁介质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
(2)按访问方式分类 随机访问存储器 (RAM) 只读存储器
存 储 器
(ROM)
顺序访问存储器 (TAPE)
写入:字选线高电平
D D
SRAM存储单元电路工作原理
Vcc
写入
T5
A
T3
T4
B
T6
T1
T2
字选线
写 1:D线高电平,D 线低电平
D
写 0:D线低电平,D 线高电平
D
2、 SRAM的典型芯片 2114 6116 1K×4 2K×8

第06章 存储器 69页 0.5M PPT版

第06章 存储器 69页 0.5M PPT版
可靠性 以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衡量。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理解为两次故障 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
性能/价格比 衡量存储器的经济性能,它是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价格等的一 个综合指标
返回
6.1.3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组成
存储体 地址译码器 控制逻辑电路 数据缓冲器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组成
说明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信息可以随时写入或读出 关闭电源后所存信息将全部丢失 静态RAM采用双稳电路存储信息,而动态RAM是以电容上的电荷
存储信息。 静态RAM速度更快,而动态RAM的集成度更高、功耗和价格更低,
动态RAM必须定时刷新。
(2)只读存储器ROM ROM是一种在工作过程中只能读不能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掉电后所存信息不会丢失
表6-4 Intel 2716芯片工作方式的选择
返回
6.3.2 E2PROM
芯片特性 工作方式
E2PROM的典型芯片有2K×8的Intel 2816/2817、2816A/2817A和8K×8的2864A。 2816A/2817A
1.芯片特性(8K×8的2864A )
R/B A12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写(或读)允 许
电源(-5V)
电源(+5V)
电源(+12V)

(2) Intel 2116内部结构
RAS
A0 A1 A2 A3 A4 A5 A6
A0 A1
行地址 锁存及
译码器
A6
A7 列地址 A8 锁存及
译码器 A1
CAS
1/128
128×128 存储矩阵 (16K×1)
128个列 放大器 1/1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8
1023
A9
CE
OE
读写控制电路
WE
D(I/O)
A0 A1 A2 A3 A4
行 X0
0-0


器 X31
0-31
31-0
31-31
D(I/O) 读写 控制 电路
CE OE WE
Y0
Y31
列译码器
A5 A6 A7 A8 A9
(2)I/O控制电路
0 选中芯片
i.接收片选信号(CE或CS) 1 未选中
当加入写脉冲,某些存储单元熔丝熔断,信息永久写入, 不可再次改写。
PROM基本存储电路
PROM的写入要由专用的电 路(大电流、高电压)和程 序完成。
2020/9/22
6.3.2 可擦除的PROM 一、EPROM(紫外线可擦除) 1. 基本存储电路
2020/9/22
GD S
(1)由浮栅雪崩注入的 FAMOS器件构成。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丢失 ✓只读存储器ROM:正常只读、断电不丢失
2020/9/22
6.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从应用角度可分为两大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静态RAM(SRAM) 常用于Cache 动态RAM(DRAM)常用于内存条
半导体存储器 (Memory)
只读存储器 (ROM)
动、静RAM比较: 动:容量大,速度慢,功耗低,刷新电路复杂。 静:容量小,速度快,功耗大,无刷新电路。
2020/9/22
2020/9/22
二、PROM(Programmable ROM)
典型的PROM基本存储电路如下图所示。 芯片出厂时,开关管T1与位线(数据线)之间以熔丝相连。 用户可对其进行一次性编程(熔断或保留熔丝以区分“1/0”):
1GB=210MB=1024MB;1TB=210GB=1024GB。
2. 最大存取时间: ——访问一次存储器(对指定单元写入或读出)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时间的上限值即最大存取时间,一般为十几ns到几百ns。 从CPU给出有效的存储器地址到存储器输出有效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3. 其他指标:功耗,工作电源,可靠性,集成度,价格等。
存储芯片内部构成示意图
地址译码器:
接收来自CPU的n位地址,经译码后产生2n个地址选择信号, 实现对片内存储单元的选址。
控制逻辑电路:
接收片选信号CS及来自CPU的读/写控制信号,形成芯片内部 控制信号,控制数据的读出和写入。
数据缓冲器:
寄存来自CPU的写入数据或从存储体内读出的数据。
存储体:
存储体是存储芯片的主体,由基本存储元按照一定的排列规 律构成。
D N-1
2020(DRAM)
一、单管动态基本存储电路(1或0由电容C上有无电荷决定)
字选线 “1”
G
S
D
C
T1
① 设 T1导通时(字选线=1),将
D=1 写入,则C上有电荷。
② 字选线撤消,T1截止。
③ T1导通(字选线=1)才能读。
读时:D本为0,CD无电荷。
2020/9/22
6.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6.2.1 静态RAM(SRAM)
一、RAM原理 构成 存储体(R-S触发器构成的存储矩阵) 外围电路 译码电路、缓冲器 I/O控制电路
0
0

1
1


存储

n位 译
矩阵

地址 码 2n-1
m



m位 数据
CS 2020/9/22 R/W
控制 逻辑
较小; ➢外部存储器
用于存储CPU暂不处理的信息,其容量很大,故称为海量存储器。 外存要配置专门的接口和驱动设备才能实现访问,存取速度也较内 存慢得多。当其信息需要处理时,要先调入内存,再由CPU处理。
2020/9/22
2. 按存储载体材料分类 ✓半导体材料 — 半导体存储器:TTL型、MOS型、ECL型、I2L型 ✓磁性材料 — 磁带存储器、软磁盘存储器和硬磁盘存储器等; ✓光介质材料 — CD-ROM、DVD等。 3. 按存储器的使用属性来分类
导通时C上电荷转移到
CD 上,所以D为1;
CD
若C上原无电荷,则D为0;
ES(-)
ES(-)
数据线D”1”
2020/9/22
电容C通常小于数据线上的分布电容 CD,每个数据读出后,C上的电荷经 CD释放,信息被破坏。所以需要刷 新——周期性不断充电。刷新时间 2ms—8ms。(刷新即在数据线上加电 压,给C充电,然后关断T。)
2020/9/22
6.1.2 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 容量:指一个存储器芯片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
存储器芯片容量=存储单元数×每单元的数据位数
例:6264
8KB = 8K × 8bit
6116
2KB = 2K × 8bit
1字节=8 bit;1KB=210字节=1024字节;1MB=210KB=1024KB;
常用RAM有: 6116 6264
0 写有效 ii.接收R/W信号 1 读有效
APA P+1 … AK
Y译码
A0
X
I/O
A1

存储体

A P-1


存储器控 R/W
制逻辑 CE
62256
例:一片62256 为32K*8的RAM
地址线15根, 数据线8根, RAM的控制信
D0 号为3根 D1 (WE,OE,CE)。
2020/9/22
2. 外围电路 (1)地址译码器
——对外部地址信号译码, 用以选择要访问的单元。
若要构成1K×1b个存储单元, 需10根地址线,1根数据线。 ① 单地址译码(右图1):
② 双地址译码(右图2) :
2020/9/22
A0 A1
Y0 Y1
0
A2

A3

1
A4

A5

A6 A7
器 Y1023
掩膜ROM
可编程ROM(PROM) 紫外线可擦除的PROM(EPROM) 电可擦除的PROM(EEPROM) 快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
RAM具有易失性,可读,可写,常用于存放数据、中间结果等。 ROM在程序执行时只能读不能写。常用于存放程序或不易变的数据。 掩膜ROM不可改写。 可编程PROM、EPROM、E2PROM及FLASH在 一定条件下可改写。
第6章 存储器
6.1 存储器概述 6.2 随机存储器(RAM) 6.3 只读存储器(ROM) 6.4 存储器连接与扩展
2020/9/22
6.1 存储器概述
作用:存放待加工的原始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系统或 用户程序等。
6.1.1 存储器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内部存储器 用于存储当前与CPU频繁交换的信息,其工作速度快,但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