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_习题集(含答案)

无机化学_习题集(含答案)
C)均为正值D)均为负值
55.在[Cu(NH3)4]2+配离子中,Cu2+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各为( )。
A)+2和4B)0和3C)+4和2D)+2和8
56.分别向沉淀物PbSO4(Kθsp=1.6×10-8)和PbCO3(Kθsp=7.4×10-14)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它们的溶解情况是( )。
A)两者都不溶B)两者全溶
A)1.4×10-7B)3.3×10-5C)1.7×10-5D)6.7×10-8
45.等量的酸和碱中和,得到的pH值应是()。
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视酸碱相对强弱而定
46.弱酸的解离常数值由下列哪项决定?()
A)溶液的浓度B)酸的解离度
C)酸分子中含氢数D)酸的本质和溶液温度
47.下列离子中,变形性最大的是( )。
C)任何温度均自发D)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5.PCl3分子中,与Cl成键的P采用的轨道是()。
A)px、py和pz轨道B)三个sp2杂化轨道
C)二个sp杂化轨道与一个p轨道D)三个sp3杂化轨道
6.在酒精的水溶液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有( )。
A)取向力、诱导力B)色散力、氢键
C)A、B都有D)A、B都没有
33.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作为Lewis碱的是()。
A)H2O B)NH3C)Ni2+D)CN-
34.下列各对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的是()。
A)FeCl3和液D)N2H4和HgCl2溶液
35.硫化铵溶液放置久了变成黄棕甚至红棕色,其原因是生成了()。
42.既可在盐酸中溶解,又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物质是( )。
A)Mg(OH)2B)Sb(OH)3C)Bi(OH)3D)As2S3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1.答:(1)3×3+C 32×C 31=18 (2)2×3+C 22×C 31=91-2.答:出现两个峰1-3.答:Ar=78.9183×50.54%+80.9163×49.46%=79.90651-4. 解:fi 203Tl=x ,fi 205Tl=y ,则有x+y=100%, 202.97×x +204.97×y =204.39由此得到 fi 203Tl=29% fi 205Tl=71%1-5.解:M AgCl :M AgI =143.321(107.868+Ar)=1:1.63810Ar=126.911-6. 解:∆Ar=195.078-194.753=0.3251-8.答:因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决定于两个因素:一,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性。

另一是某元素同位素丰度测量准确性。

对于那些只有一种同位素丰度特别大的元素,同位素 测量不准确对原子影响较小。

而几个同位素丰度较大的原子量准确性就不高。

1-9.答:地球上所有比氢重的原子,是在形成太阳系时从其它星体喷发物质中俘获的。

1-13.解:(1)r=c /λ=(3×108)/(633×10-9)=4.74×1014Hz 氦-氖激发是红光(2)r=c/λ=(3.0×108)/(435.8×10-9)=6.88×1014Hz 汞灯发蓝光(3)r=c/λ=(3.0×108)/(670.8×10-9)=4.47×1014Hz 锂是紫红1-14.解:r=E/h=(190×103)/(6.02×1023×6.63×10-34)=4.7676×1014Hzλ=c/r=(3×108)/(4.7676×1014)=638nm1-17. 解:r=E/h=(310×103)/(6.63×10-34×6.02×1023) 则λ=c/r397nm1-18. 解:λ=h×z/E=(6.63×10-34×3×108×6.02×1023)/(305×103)=392nm 属于紫外层当λ=320nm 时,则此时光的能量E=5.64×10-19>E 最低,所以会解离1-19.解:ΔE=hc/λ=(6.63×10-34×3×108)/(103×10-9)=10.2ev E1=-13.6ev E2=-3.4ev 它相应于氦原子核外电子的L-K 跃迁1-21.解:M li =7.02×1.66×10-27kg=1.165×10-26kgλ电子=h/p=(6.63×10-34)/(9.109×10-31×3.0×108×20%)=12pmλLi =h/p=(6063×10-34)/(1.165×10-26×3.0×108×20%)=9.48×10-4pm1-23.解:K 层电子最大数目:2 L 层电子最大数目:8 M 层电子最大数目:81-24.解:(b )1p (d) 2d (f) 3f 这些符号是错误的。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第二章分子结构 (4)第三章晶体结构 (6)第4章酸碱平衡 (9)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6)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3)第八章水溶液 (29)第9章配合物 (32)第十章沉淀平衡 (34)第11章电化学基础 (39)第12章配位平衡 (43)第13章卤素 (44)第14章氧族元素 (46)第15章氮磷砷 (48)第16章碳硅硼 (51)第17章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55)第18章过渡元素(一) (58)第18章过渡元素(二) (63)第19章镧系与锕系金属 (66)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区分下列概念(1)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3) 定态、基态和激发态(4) 顺磁性和逆磁性(5) 波长、波数和频率(6) 经典力学轨道和波动力学轨道(7) 电子的粒性与波性(8) 核电荷和有效核电荷答:(1) 质量数:指同位数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是接近同位素量的整数。

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被定义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 原子质量的1/12 之比,代替“原子量”概念(后者已被废弃);量纲为1(注意相对概念)。

(2) 连续光谱: 波长连续分布的光谱。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往往发射连续光谱。

电子和离子复合时,以及高速带电离子在加速场中运动时亦能发射这种光谱。

线状光谱:彼此分立、波长恒定的谱线。

原子受激发(高温、电孤等)时,电子由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回到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不同原子具有各自特征波长的谱线)。

(3) 定态是由固定轨道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电子只能沿若干条固定轨道运动,意味着原子只能处于与那些轨道对应的能态,所有这些允许能态统称为定态。

主量子数为1 的定态叫基态,其余的定态都是激发态。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的分子结构1. 对Boron的五种常见同素异形体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答:Boron的五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α-Rhombohedral、β-Rhombohedral、β-Tetragonal、γ-Orthorhombic和δ-Tetragonal。

2. 银属于哪一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是多少?答:银属于IB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为47。

第二章:价键理论3. 请解释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

答: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中的电子对共享而形成的。

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包括:a. 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能够保持原子之间的引力。

b. 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电负度差异。

c.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原子间的电负差异。

d. 共价键的性质可通过价键角度和长度表示。

第三章:离子键和金属键4. 铁的晶体结构是什么?答:铁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5. 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什么?答: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CO3^2-。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化学6. 请说明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

答:涉及电子对的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条件包括价电子数、配体的电荷和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

7. 请介绍一下Fe(H2O)6Cl3的晶体结构。

答:Fe(H2O)6Cl3的晶体结构是八面体结构。

第五章:反应动力学8. 简述活化能及其在反应动力学中的作用。

答:活化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在反应动力学中,活化能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活化能越高,则反应速率越慢。

第六章:电化学9.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什么?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表示电流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溶液所需要的电压。

10. 请问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锌电池中,锌的作用是作为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从而导致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以上是无机化学第五版习题的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更多内容建议阅读原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属于碱土金属?A. 锂B. 钠C. 钙D. 钾2.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ClC. CaOD. FeCl33.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A. 1B. 2C. 3D. 4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2CO + O2 → 2CO2D. 2H2O + CO2 → H2CO35.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的?A. 氧化铜:CuO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所有选项都正确6.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2OB. NH3C. HClD. NaOH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所有选项都是强碱9.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氧化物?A. Al2O3B. MgOC. SiO2D. Fe2O3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氯化钠D. 蔗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2. 常见的碱金属元素有锂、钠、钾、铷、铯和________。

3. 金属铝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4. 元素周期表中,第IIIB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5.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6.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7.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

8. 硫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_。

9. 碳酸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0. 氯化铵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什么是路易斯酸碱理论,并给出一个例子。

无机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无机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无机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B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A. 最外层电子数为1B. 最外层电子数为2C. 最外层电子数为3D. 最外层电子数为4答案:A3. 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A. 氢气B. 氧气C. 水D. 过氧化氢答案:C4.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过渡金属?A. 钠B. 铁C. 氧D. 氩5. 哪种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ClD. Fe2O3答案:C6.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是1s2 2s2 2p6 3s2 3p6?A. 碳B. 氧C. 镁D. 硫答案:C7. 哪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在所有元素中最大?A. 氢B. 铯C. 氧D. 氦答案:B8. 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O2?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氮D. 二氧化氮答案:B9. 以下哪种元素的电负性最高?B. 氧C. 氮D. 碳答案:A10. 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H2B. O2C. NaClD. CH4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多。

答案:六2. 元素的原子序数决定了其在周期表中的______。

答案:位置3.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被称为______。

答案:铁系元素4. 元素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答案:泡利不相容5. 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56.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______对电子的吸引力。

答案:原子核7.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被称为______。

答案:碱金属8. 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______。

答案:减小9. 元素周期表中,第IB族元素被称为______。

答案:铜系元素10. 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______。

答案:增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无机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的量1、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1)Fe (2)H2(3)HCl (4)HNO3(5)H2SO4(6)Al(OH)3(7)KOH (8)Ba(OH)2 (9)K2HPO4(10)NH4Cl (11)Cl—(12)PO43—解:物质的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分子量或原子量)。

所以以上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mol (2)2 g/mol (3) g/mol (4)63 g/mol (5)98 g/mol (6)84 g/mol (7)56 g/mol (8)171 g/mol (9)174 g/mol (10) g/mol (11) g/mol (12)95 g/mol。

2、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质量。

(1)90g H2O (2)22g CO2(3)Fe3O4(4)200gCaCO3解:H2O、CO2、Fe3O4、CaCO3的摩尔质量M分别为:18 g/mol、44 g/mol、232 g/mol、100 g/mol。

根据公式:n = m / M,计算得出以上物质的量分别为:(1)5 mol (2)mol (3)mol (4)2 mol。

3、计算下列物质的质量。

(1)2molNaHCO3(2)(3)3molCaCl2 (4)解:NaHCO3、AgNO3、CaCl2、Na2SO4的摩尔质量M分别为:84 g/mol、170 g/mol、111 g/mol、142 g/mol。

根据公式:m = n*M ,计算得出以上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168 g (2)255g (3)333 g (4)71 g4、请写出下列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1)2Na + 2H2O = 2NaOH + H2↑(2)Fe + H2SO4 = FeSO4 + H2↑(3)Cl2 + 2KBr = 2KCl + Br2(4)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5)Acl3 + 3NaOH = Al(OH)3↓+ 3NaCl(6)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解: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
加热
17-2 概述CO 的实验室制法及收集方法,写出CO 与下列物质起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条件(1)Ni (2)CuCl (3)NaOH (4)H 2(5)PdCl 2 解答: CO 的实验室制法:
HCOOH===CO+H 2O 收集方法为排水法 Ni+4CO=======Ni(CO)4
CuCl+CO+2H 2O=CuCl.CO.2H 2O
NaOH+CO===HCOONa CO+2H 2====CH 3OH CO+3H 2==CH 4+H 2O
CO+PdCl 2+H 2O===Pd+CO 2+2HCl
17-3 某实验室备有CCl4,干冰和泡沫灭火器(内为Al2(SO4)3和
NaHCO3),还有水源和沙,若下列失火情况,各易用哪种方法灭火并说明理由。

解答:(1)金属镁着火:不能使干冰,泡沫灭火器,水源以及四氯化碳。

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以及会跟镁反应,使得燃烧更剧烈。

(2)金属钠着火:不能使用干冰,泡沫灭火器,水源以及四氯化碳。

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以及会跟钠反应,使得燃烧更剧烈
(3)黄磷着火:都可以。

干冰最适宜。

方便。

(4)油着火:水不可以。

因为水油不溶。

(5)木器着火:都可以。

适宜干冰,方便。

17-6 试分别计算0.1mol/LNH4HCO3和0.1mol/L(NH4)2CO3的PH
值。

解答:NH 4HCO 3 溶液的PH:NH 4++HCO 3-+H 2O==NH 3.H 2O+H 2CO 3
气流CO
为水解方程式。

溶液中[NH4]+=[HCO3]-=0.1-m
[NH3.H2O]=[ H2CO3]=m [OH]-=y [H+]=x
则my/(0.1-m)=Kw/K1(1) mx/(0.1-m)=Kw/Kb(2)
xy=10-14(3) x=1.57*10-8 PH=7.81
(NH4)2CO3溶液的PH值:(NH4)2CO3=2NH4++CO32-以质子守恒:[H+]+[HCO3-]+2[H2CO3]=[NH3]+[OH-] Kb>K NH4+
溶液为弱碱性所以忽略[H+][H2CO3] 又因为水的电离可
以忽略所以[HCO3-]=[NH4+]
[ [H+]Ka1 / ([H+]2 + [H+]Ka1+Ka1Ka2)]*C= 2C*K NH4+/([H+]+
K NH4+)
又因为Kb1>>Kb2只要考虑CO32的一级水解。

所以
[HCO3-]=c* [H+]/([H+]+ Ka2)[H+]= K NH4++( K2NH4+ +8 K NH4+ Ka2)=6.6*10-10PH=9.18
17-7 在0.2mol/L的Ca2+盐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将得到什么产物?若以0.2mol/L的Cu2+代替Ca2+盐,产物是什
么?再以0.2mol/L的Al3+代替Ca2+盐,产物是什么?请从溶
度积计算说明。

解:Ksp Ca(OH)2=5.5*10-6 Ksp CaCO3=2.8*10-9
Ksp Cu(OH)2=2.2*10-20
Ksp CuCO3=1.4*10-10 Ksp Al(OH)3=1.3*10-33
Al2(CO3)不存在
S Ca(OH)2=1.8*10-2 >>S CaCO3=5.3*10-5,在溶液中以CaCO3存在。

S Cu(OH)2=2.8*10-7===S CuCO3=1.2*10-5 故Cu2+以Cu2(OH)2CO3即
碱式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因为Al3+水解趋势较大,故以Al(OH)3形式存在。

17-12 试说明下列事实的原因。

(1)常温常压下,CO2为气体而SiO2为固体。

解答:因为常温常压下,CO2为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弱。

为分子晶体,因此沸点低为气体。

而SiO2结构为三维网状,彼此的作用力大,因此熔沸点高,常温常压下为固体。

(2)CF4不水解,而BF3和SiF4都水解。

解答:SiF4水解是由于Si的半径大,并且有可以利用的空的轨道,易于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发生水解。

BF3水解是因为:B为缺少电子的原子,有强烈的接受电子的倾向,易于从水中获得电子对,而发生水解。

CF4中C的原子半径小的多,并且没有多余的空轨道可以利用。

故不容易水解。

(3)BF3和SiF4水解产物中,除有相应的含氧酸外,前者生成BF4-,后者却是SiF6-
解答:BF3水解后,由于B是缺电子中心,可以接受有电子对的F的进攻,发生路易斯酸碱反应生成BF4-。

SiF4水解后,由于Si的原子半径大,并且有可以利用的空轨道,可以与F配位生成SiF6-。

17-14.(1)甲烷没有酸也没有碱的特性
解答:甲烷中由于键的键能大,不易于断裂,不容易给出质子。

没有酸性。

甲烷中的碳已经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碳的原子半
径小,没有孤对电子,不容易接受外来的质子了。

没有碱性。

(2)硅烷的还原性比烷烃强。

解答:硅烷中的硅原子,由于原子半径大,并且有空的轨道,外层电子云密度小易于还原。

而甲烷中碳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
较大,还原性小。

(3)硅的卤化物比氢化物容易形成链。

解答:硅的卤化物中存在d-p的配位键。

使得Si原子的电子
云密度增加,增强Si-Si键,从而易于成链。

而Si的氢化物没
有此作用。

所以不易于成链。

(4)BH3有二聚合物B2H6,而BX3却不形成二聚体。

解答:BH3有二聚合物B2H6是由于B原子是缺电子中心,只有通过形成氢桥键来增加电子云密度,增加稳定性。

BX3中由于形成分子∏的离域键,增大了电子云密度,故稳定,不必要形成二聚合物。

17-16 为什么BH3的二聚过程不能用分子中形成氢键来解释?B2H6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么特殊性?“三中心两电子键”和一般共价键有何不同?
解答:因为如果形成的是氢键,B的电负性应该很大,并且B-H 键的键长应该相等,这些都与事实不符和。

因而不能用氢键的理论来解释。

B2H6具有独特的三电子二中心的桥连结构,由两个B 原子分别提供1个sp3杂化轨道,H原子提供1s个轨道,组成
三个分子轨道。

并在成键轨道上填充了2个电子形成。

17-19 画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图Si4O125-B3N3H6[B4O5(OH)4]2-
(BO2)n n-SiF62-
17-22 试计算(1)把1.5gH3BO3溶于1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PH值。

(2)把足量Na2CO3的加入75吨级的硬硼钙石中,假
定转化率为85%,问所得硼砂的质量是多少?
解:(1)H3BO3+H2O=B(OH)4-+H+
始1.5/(62*0.1)0 0
平1.5/(0.2*0.1)-x x x
所以;x* x/(1.5/(0.2*0.1)-x)=7.3*10-10 平衡常数很小,
所以1.5/(0.2*0.1)-x=1.5/(0.2*0.1)则:x=5.5*10-5PH=4.26
(2)4Ca[B3O3(OH)5]-----3Na2[B4O5(OH)4].8H2O
4*206 3*(238+144)
75t*85% x
X=89t
17-24有人根据下列反应制备了一些硼烷:
4BF3(g)+3LiAlH4(s)=2B2H6(g)+3LiF(s)+3AlF3(s)。

若产率为100%,用5gBF3和10g LiAlH4反应能得到多少克B2H6?制备时,由于用了未经很好干燥的乙醚,有些B2H6与水反应损失了,若水的量是0.01g,试计算损失了多少克B2H6?
解:4BF3+3LiAlH4=2B2H6+3LiF+3AlF3
4*68=272 3*28=114所以LiAlH4过量的。

4BF3-------2B2H6
27256g
5 x x=1.0g
B2H6+6H2O=H3BO3+6H2
28108
Y 0.2g Y=0.05g
所以:5g BF3和10.0g LiAlH4反应生成1.0g的B2H6。

水量为0.2g,损失0.05g的B2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