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

2019年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

调查报告主题: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摘要:近年来旅游开发在楠溪江两岸盛行一些古村落陆续进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在给农民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村民的住房问题、道路问题、村里资金用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加强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上级政府也要想方设法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关键词:旅游开发农民生活问题对策“野趣天然、不掩国色”的永嘉县楠溪江两岸布满了亦耕亦读、诗礼传家的乡土村落这些村落均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睦相处的社会伦理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透过这些人文景观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宗族社会”的梗概以及与此相关的民情风格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极富文化意蕴的珍贵人文景观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政策这里50多个古村落都进行了开发尤以“七星八斗”布局的芙蓉村最为突出:芙蓉村始建于唐朝末年为陈姓聚居地南宋时有18人同时在京为官曾因族人抗元战败毁于战火元末明初逐渐修复该村坐西朝东纵横各有三四百米有一至两道卵石寨墙、七道造形不同的寨门、重檐三楹门楼的溪门、纵横的卵石古街与村后摩天的芙蓉三岩远山景相映村以景名构成气派的大型村寨风光过东寨门谯楼是卵石铺就的主街村内布局呈“七星八斗”“星”为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为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路、渠迂回曲折如迷宫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石砌围墙屋顶错落有致户户绿树成荫亭榭、石桥、古井、水车处处家家有景致条条巷陌有风情主要景点有村落缩微模型室、司马大宅院、将军府、陈虞之纪念馆、追元书院、陈氏大宗祠等(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n].文汇报XX0109)芙蓉村是从XX年正式搞旅游开发的所以现在呈现在旅客们眼前的是正在逐渐开发着的芙蓉村我们社会实践队抵达芙蓉村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正午阳光的笼罩下的芙蓉村颖异也不乏张扬、幽静也不乏热情在博大的同时也不失江南水乡特有的内敛和含蓄我们看到的旅游开发下的芙蓉村有它光鲜的一面也有初步开发下的不完美在布局精巧、宜耕宜读的人居环境中好好领略耕读社会的和谐潇洒、永嘉学派的儒雅散淡遗风之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调查真的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们简单的寻问当地的导游之后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就突显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那老导游过于偏激当时心中对他还颇有意见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后来证明这些问题确实存在首先一个古村落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住房问题我们初来芙蓉村见到一座座用卵石原木构筑的房屋时只觉得朴素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谐亲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新鲜感但是没想到这样的房子竟是当地村民的痛处所在每采访一个村民他们几乎都强烈的表示不要旅游开发因为旅游开发了他们就没房子住他们反映这里的房子又矮又潮晴天还好但是一到雨天就不成样子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有些老人一个人住的下雨时没处躲就只能蜷缩在一个木凳上这里的房子年代都已经很久远了木制结构被虫子咬地咬蛀地蛀都已经不牢靠了万一一强台风、强降雨就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则就是留在村里的村民大都是老人小孩这跟其他农村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里比其他农村更为闭塞、落后村民一般用不起煤气都是烧柴火的老人老了有时候动作迟钝记忆力也不是很好经常会忘记常常有失火的现象房子里住的都是老人很是危险即使火烧过后也不能修缮老人没地方住就仍然住那里我们在寻访过程中就见到不少的这样的房子有些甚至很是倾斜了的一问房主为什么不修葺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没有钱而是上面不让修啊还有就是农村里小孩比较多小孩都已长大成人要成家但是就那么一层那么一间房他们不够住的呀村民反映有些人家一家四代就住那么一间房村里平均16—17个人只有一间房子住宿问题已迫在眉睫村民天天在喊在叫“过去说没钱没法盖房子现在是有了钱也不能盖房子”现在地基也贵不是农民说这是祖宅非要在这块地上盖房子现在农民思想也开通了没有那种死守的意识了只要给他们一块地好好盖座房子就好了不是农民说非要把旧房拆掉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成为历史文物被保护起来只是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别的地基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才有农民不得不拆掉千年的祖宅这时就有外来人站出来说这样严重破坏整体风貌在古村错落有致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四合院中不时看见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民房突兀地立着这与保存至今的古村落整体建筑风貌格格不入与住房问题相似的是道路问题芙蓉村旅游开发的资本就是一个“古”字他必须要保留的就是那点古色古香因此富有古味道的青砖路是都不能修换的但是在外来游客啧啧称赞的同时当地的村民却闷闷不乐村民们强烈要求村里修平整的水泥路他们也知道村里有这样的青砖路很是好看但是却不实际啊!农民们别无所求要的只是实际村里一老导游这样反映:“这路要跌跤的就走路还行骑车就困难了你们来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多不方便啊像我家老婆做面条的要运到镇上卖还能将就着用用如果是卖鸡蛋的呢这样一路下来不是全坏了”老人说的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问道:“如果把路修修好铺铺平你们的生活是否会有所改善呢”老导游不无憧憬的说:“那就不用搞什么古村落开发了就像外面一些农村一样爱发展就发展也不是不可以”旅游开发对外来游客来说确实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为旅游开发了人们就多了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是里面的种种辛酸、苦难只有里面的人才知道之所以现在古村落的矛盾这样突出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从芙蓉古村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村民们反映那么激烈不是没有原因的芙蓉村早在1990年就已经开始进行古村落保护了直至XX年才开始正式的进行古村落旅游开发这期间的十几年里村民们也不是一点兴趣一点激情也没有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眼见成果的不明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切实的提高这时村民们就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反思这几年的成就究竟在里问题出在里旅游开发正式开始距今已经四年了给村里的财政带来多大的好处农民的腰包有多少鼓起来村民们心里很明白虽然知道旅游开发也不失为振兴芙蓉村的一条良好出入而且文化气象也会愈浓但是等待中出现太多太尖锐的问题了而这些问题又没能很快很顺利的得到解决所以村民们才怒气冲冲他们开始反问村干部“钱到底用里去了”“是不是被上面的人吞了”“村里赚来的钱都去了”“为什么分给村民的一年就只有11块”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作为临时调查员一问就知道答案政府总共有210万元的拨款到芙蓉村支持村里的旅游开发据芙蓉村的书记兼会计回答这些资金都是由文物部门支配的他们将大部分的拨款都用于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美学价值的房子的回收和维修上还有有线电视、地缆的安装由于旅游开发还在初级阶段所以主要注重保护和回收用在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确很少旅游开发前几年这些钱都是古村落管理委员会管的但是镇政府与芙蓉村达成协议:前五年门票收入归芙蓉村,以后52/100归政府,48/100归古村落除了住房、道路、村里资金使用问题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比如说旅游开发外地人的进入村里治安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据村民反映在旅游开发以前村里是比较平静的虽然小偷小摸也是有的但是现在却发生的更为平繁偷盗的数目也越来越大;还有因为村里搞旅游开发赚的钱不多分给村民的更少还不让盖房子、修路所以有些村民不愿意将自己的房子开放卫生也不打扫甚至还有一些村民跟上面赌气将自己的祖宅变了样的弄坏不去维修等古村落里出现的种种问题外面的人都颇为关注对古村落的存在意义和古村落的住房等问题“党报热线”在街头开展了一项简易调查调查中有99%的市民认为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温州古村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财产”将“不久于人世”有87%的受调查者认为尽管我市的有关部门已经对古村落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但取得的成效不大当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同当地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孰轻孰重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76%的受访者认为保护古村落更为重要毕竟这些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如果消逝就再也不能“重现”了对于村民在古村落中间建房的行为有82%的市民认为这属于对古村这一人文景观的破坏应该制止即使要建新房也必须是选择古村的外围永嘉从县政府到乡镇包括旅游局都很重视他们对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村民生活需求的矛盾也早有认识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保护、发展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如果保护本身也能成为农民的经济增长点那么政府的措施就会转变为村民主动的保护(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n].温州日报XX319)市人大代表黄跃君说:这不是拆一间违章房的问题就是今天拆了这间只要确实有需要明天照样会有另一间建起来我觉得政府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增强服务功能体谅老百姓在生活中实际碰到的需要希望镇政府能尽快落实政策先解决一批较迫切的住房需求同时开展对老村危旧房的整修但应特别注意新建筑与古村在整体风貌上的协调(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n].温州日报XX319)市政协委员潘一钢认为:古村落能得以保留无论是对当地村民还是整个温州都是一件不可还原的财富现在一些村民经济条件改善后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盖新房本无可厚非但一栋现代化的建筑矗立在一群古建筑中确实破坏了整个古村的完整房子要让村民盖但不能听之任之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专门古村落保护整体规划规定些地方可以盖;建筑必须采取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外观色彩都要符合古村落的特点(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n].温州日报XX319)市政协委员汪廷汉认为:楠溪江古村落是永嘉耕读文化的传世“化石”由于多年前没有注意保护现在完整保护下来的已经不多了现在更应该珍惜这种不可复制的“财产”面对生产发展与古村保护的矛盾首先就要确定古村保护区区内任何房子都不能动其次在古村修复改建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参考国外做法保持外形不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改建修复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建房的村民可以考虑疏散一部分村民到外围空间(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n].温州日报XX319)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也很好的将建设新农村和新的发展方案结合起来只是现在楠溪江的古村落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将来本可以解决的矛盾现在对芙蓉村来说却还是有些困难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据我们了解芙蓉村的住房问题早在开始古村落保护的时候就已经着手想方法了在旅游正式开发的时候政府提出在距离古村500米外新建新村这个新村现在已经在审批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定能很好的实施或许幸福来的太快太突然以致村民们还难以相信他们还是很愤懑的说:新村是批下来了我们地也空出来了但是就是没见有动土的迹象不过这也在情理中因为等待的确不是一种很好的滋味如果新村批下来的话那么道路问题就与住房问题一并得到解决古村落的古色古乡能国得到保存而村民们又能住进他们理想的房子一举两得实践报告其实村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跟村民和村领导的联系不紧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村领导应该追究大部分责任村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能联系上面和下面使之达到融洽村领导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将村里的动态及时的告知村民也有责任消解村民的误会同时村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因才有果他们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建议尽量的向上级反映把自己的困难向上级反映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据村民反映“有时村民们问题反映激烈迫切的等待问题的解决问村里村里说是镇规划局的事镇规划局又说是文物保护局没有批下来他们就这样一个推一个农民们都茫然了所以不闹不行”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这需要领导干部们更加的关注人民其实象广告语里说的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领导和村民都希望自己的村能富起来希望经济能够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这样其实也不是很难俗话说:“上下一心其力断金”只要村民和村干部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共同致力于开发、发展就行了一个村的旅游开发是靠整个村的所有人共同完成的村民是要顾全整体的利益但是村里也要照顾村民的利益只有两者利益都达到最大化旅游开发才能成功村里要主动的和村民协调不要让村民处于被动地位而是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的向村靠拢为旅游开发献计献策、开放自己的私宅等古村落的村民大都是朴实、憨厚的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也会理解的共同富裕是大家都希望的村里搞旅游开发目前村民的经济效益所见不明显但是长远的意义却是可以遇见的比如:小店多些生意增加了导游、检票员等工作岗位;农民又增加了一种收入方式;古老的手艺得以传承也丰富了当地老人的业余生活;增加了村里的财政收入可以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深入扩大开发;保护、保留了古文化、文物;增加了一个旅游去处配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丰富了温州的文化;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但是前途却是光明的芙蓉村等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从多方面看来都是有利的发展大有余地他有他自己的特色一种与众不同给外界人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虽然给村民带来暂时的困难但是总会解决的这些问题需要村民自己的自力更生因为内因是根本但是作为条件的外因也不可少芙蓉村等古村落今后的发展也极需要上级政府的协助大家众志成城劲往一处使这样旅游开发才能顺利开展政府和村民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楠溪江的秀美河山、典型建筑才能真正的名副其实参考文献[1]楠溪江古村落违章建筑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楠溪[n].温州日报XX319[2]楠溪江古村落山水中隐居[n].新京报XX328[3]春节去楠溪江古村大拜年[n].文汇报XX0109[4]闫威.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新年文摘》XX年第二期[5]永嘉楠溪江古村落概述[db/ol].新华网浙江频道XX0623[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db/ol].中青网大百科。

传统村落开发开题报告

传统村落开发开题报告

传统村落开发开题报告传统村落开发开题报告一、引言传统村落是中国久远的历史遗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衰败和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开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报告旨在探讨传统村落开发的必要性、挑战和发展方向。

二、传统村落开发的必要性1. 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村落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统村落开发可以为当地带来旅游业、手工艺品制作、农业等经济增长点,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3.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传统村落开发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三、传统村落开发面临的挑战1. 建筑保护与改造:传统村落的建筑多为古老的木结构,需要进行修缮和改造,以保护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2. 城市化压力:传统村落常常位于城市周边,受到城市化发展的压力,土地利用和规划需要谨慎处理,避免破坏传统村落的环境和景观。

3. 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村落的开发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传统村落开发的方向1. 保护与修缮: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需要进行建筑修缮和环境保护,确保传统村落的原汁原味得以保留。

2. 旅游开发: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吸引游客,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 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村落开发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开展手工艺品制作、传统工艺展示等活动,提升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4. 教育与培训:传统村落开发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包括建筑师、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等,同时也需要进行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五、结论传统村落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既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

然而,传统村落开发面临着建筑保护、城市化压力和文化传承等挑战。

古村落调研报告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精品

古村落调研报告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精品

古村落调研报告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精品一、调研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古村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然而,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建筑物老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古村落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是省级重点古村落,共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当地居民、游客和相关部门,内容包括古村落的知名度、保护现状、人文景观、旅游服务等多个方面。

实地考察主要观察古建筑、环境卫生、交通等情况,并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古村落的知名度较高,但保护现状较差。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古村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政策知之甚少。

同时,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仍面临着建筑老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亟需加强保护措施。

2.古村落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有待提高。

古村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资源,但大部分古村落的开发水平仍然较低,缺乏结合现代旅游需求的创新项目和活动。

3.旅游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

调查发现,古村落的旅游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如导游素质不高、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给游客的旅游体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1.加强古村落保护措施。

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保养工作,确保古建筑的原汁原味。

2.注重古村落文化资源的开发。

通过开展民俗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活动,提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

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加强导游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同时加强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4.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推广古村落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增加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古村落保护开发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开发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开发调研报告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开始关注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本篇报告旨在对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和对策。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古村落进行调研。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向全国各地的旅游从业者、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对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看法和建议。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深入到安徽、浙江、江苏、四川等省份的著名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古村落的整体环境、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二、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现状1.历史、文化差异大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元,不同地区的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在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2.整体保护意识不高众所周知,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很多地方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对古村落的保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一些地方开发商篡改或破坏古村落,破坏其原本的历史和文化面貌,这样不仅破坏了古村落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而且也影响到了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后期规划缺失很多地方在规划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时,仅注重景点的观赏效果,而忽略对整个古村落的后期规划,往往导致后期开发的混乱。

4.游客滞留现象由于很多古村落的道路狭窄,游客多而导致道路拥堵,甚至有游客滞留古村落、长时间停留等突出问题,导致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增加。

三、古村落保护开发的改进方案1.制定全国统一的保护开发规划针对古村落保护开发多样性的问题,应当制定全国统一的保护开发规划,统一保护开发标准和保护开发区域界定。

2.提高整体保护意识社会各界应当提高整体保护意识,珍惜历史文化遗产,激发大家对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工作的热情。

楠溪江古村落特色及保护开发

楠溪江古村落特色及保护开发

楠溪江古村落特色及保护开发
徐建光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6(000)010
【摘要】@@ 楠溪江源远流长,两岸生息劳作着勤劳勇敢的永嘉人民,他们的祖先创造了璀璨的瓯越文明,使壮美的自然景观渗透着丰富的人文气息.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徐建光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楠溪江古村落特色、价值及其保护 [J], 胡跃中
2.彰显人文积淀 --楠溪江古村落特色、价值及其保护 [J], 胡跃中
3.楠溪江古村落咏叹--《楠溪江宗族村落》序 [J], 阮仪三
4.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古村落保护研究\r——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 [J], 王怡娜
5.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 [J], 王怡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楠溪江上游林坑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策略探析

楠溪江上游林坑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策略探析

su tno tevl ew r r i e il o ni t e i s ort tatn am os ejy et n orm cie t.ntesei ae . iai fh ia e e e dma y nac n & ̄ln ,t i tci ,f hue nom n adt i f it s e i h cnc r t o lg e vw n e lg u s ar o r u s a li e a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 u a o Ah i g .c 2 8 3 ()28 2 J r lf n u A n Si 0 , 1:8 — 9 on .0 6 0
责任编辑
章练红
责任校对
马君叶
楠溪 江上 游 林坑 古村 落保护 和 开发 策 略探析
林坑村 是浙江省永嘉县最北 的一个 小山村 , 距永嘉 县城
7 m, 仙居 县城 5 。村里 现有 16户 40多 人 。全 村 5k 距 O 2 8
说也是另一番情趣 。 林坑古村 的优势主 要体 现在美 丽 的 自然 风光 和具有 地 方特色的保存 完整 的古 民居 。林 坑古村 三 面环 山 , 桥 、 小 流 水 、 、 烟 , 加上 山上 云雾缭 绕 , 人家 炊 再 整个村 俨 然一 个人 间
仙境 。村 子依 山而建 , 拾阶而上 , 到 高处 , 越 越能感 觉到村 子
总面积 4 l耕 25 n , 2 0 。 h 历史悠久 、 底蕴 深厚 的山 民聚居 处 , 7 约 0 0余年 历史 。村 内
自然 环境优 美 , 富有 江南特 色的 山地 古 民居依 山势起 伏 , 错
文物遗迹 , 纯是一 群朴 素 自然 , 脱 不拘 的农家 院舍 。那些 洒

_耕读文化_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_以浙江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

_耕读文化_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_以浙江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

/耕读文化0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以浙江楠溪江流域古村落为例肖胜和,方躬勇,李 健(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浙江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是典型的/耕读文化0分布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流域内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单一、开发效益较低。

其中有管理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和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关系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将地方旅游资源转换为具体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较好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耕读文化0的抽象性、隐含性及具体存在形式的零散性,开发时比其它旅游资源的难度更大。

基于楠溪江旅游开发这一核心问题,从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角度探讨了楠溪江/耕读文化0的旅游开发。

关键词:楠溪江流域;古村落;耕读文化;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1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07)04-0366-03Study on Leisur e Tourism Developing of /Far ming -studying Cultur e 0Ta king /Fa rming -studying Culture 0in Na nxijiang River Valley in Zhejiang P rovince as A CaseXIAO Sheng-he,FA NG G ong-yo ng,LI Jian(Scho ol o f Tourism &Heal th,Z hejiang Fores try Universi ty,Lin .an 311300,China)Abstr act:Nan xijiang River Valley was a concen trating area o f /farming-studyi ng culture 0in Zhejiang Provi nce.The /farming-studying cul 2ture 0was of great po tential in to uri sm development,but the tourism develo pment o f the /farming-studying culture 0was w eak in developing degree,single in developi ng means,lo w in develo ping benefi t.The results w ere caused by many causes,for instance management system problems,lacking of capital,conflict betw een dev eloping and pro tectio n,but the greates t problem was not developed tourism reso urces to to urism pro ducts well,especially the /farming-studying culture 0was of abstract,connotative and frag mentary.This led to greater difficul ty in touris m developing of the /farming-studying cul ture 0than o ther tourism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key problem,trying to bring fo rw ard so me metho ds to the tourism developi ng of /farming-studying culture 0in Nanxijiang River Valley.Key wor ds:Nanxijiang River Valley;ancient village;farming-studying cul ture;tourism develo ping 收稿日期:2007-02-13;修订日期:2007-03-10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40698)。

关于楠溪江古村落保护问题的信

关于楠溪江古村落保护问题的信

!!请转!!!:"月份我又到了楠溪江考察古村落,兹将一些建议呈上诸位,供参考。

#$林炕、黄南、上犹(音)几个村子,和西边的潘坑、佳溪、张家岸等等村子一样,是楠溪江上游极珍贵的古聚落遗存,尤其以林坑和黄南的现状为最完整。

我希望永嘉的领导同志们能多加爱护,下大决心保护它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当务之急是认定它们为市级文保单位,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来挡住一切有名的、有钱的、有权的人可能对它们的侵害。

%$一座完整的古村落,最有价值的是它的历史信息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独特性,这是它文化内涵的基本部分。

楠溪江上游的村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如中游,但独特性则绝不逊色。

在目前中游村落遭到严格破坏的情况下,上游村落的价值便是无可替代的了。

&$古村落的价值,还在于它的美,包括自然美、建筑美、沧桑美和人情美。

楠溪江上游村落的美,有胜于中游村落之处。

林坑、黄南、佳溪等村落的建筑,以它们完全外向的开敞性流露出村民对自然美的爱,并且洋益出人情淳朴之美。

它们本身随地势而生的参差变化,造成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创造者的灵通和洒脱。

它们的艺术冲击力比中游村落更强烈。

’$上游村落的建筑和中游一样,运用天然蛮石和原木,粗中有细、野中有文,确是工艺美的典范。

它们没有繁冗的雕饰,但它们也有曲面、曲线、侧脚、收分等等极为微妙精致的处理。

灶口前的木凳木栏,廊下的美人靠以及日用具家、器物,都是在极朴素中见出精心的设计和灵巧的手艺来,从而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

($保护古村落,当然是要保护它全部的历史和生活的实物见证。

(我说实物见证,意味着我并不赞成像某些地方那样,要村民过着落后而不健康的生活,以赚取旅游者的钱。

)从建筑方面来说,就是保护它们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它们的布局,小到一木一石的选取和运用。

总之,要尽量保护它们的原状原貌。

保护古建筑的要旨,就是防止它们破坏,而不是去做无谓的“加工”。

对古村落也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楠溪江具有“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它历史悠久,至今还保留明,清,甚至是宋代的一些建筑。

楠溪江山水文化和古村落文化完美结合,这笔宝贵的财富不仅是乡村生活的最好体现而且还是一个旅游胜地,近年来,楠溪江古村落旅游开发进程迅速,也正是在当前市场不断深化和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楠溪江古村落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村内的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遭到很大的冲击,旅游文化产品庸俗化,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本地居民保护意识缺乏等。

本文在对楠溪江进行实地深入调研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基础理论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共赢这样视角,结合了一些理论基础和资料数据,分析当前楠溪江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对楠溪江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及其对策建议,可为楠溪江地方政府和当地旅游局在做出的关于楠溪江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文研究意义还在于吸引人们关注古村落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的更多价值,如文化历史价值,加强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的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创造了灿烂的耕作文明,古村落群代表的是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对古村落在概念和内涵方面还没有明确统一,根据选择标准的不同,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和角度视角对古村落进行了定义,国内学者对古村落概念表述比较完整的有: 李丽和肖磊(2009)在《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中认为需要从多维度探讨古村落的定义,他们认为:古村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聚族而居、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农村聚居地,它真实反映其自身及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经济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传统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深层次文化内涵,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文物、古迹、古建筑存量丰富,文化或民族特色浓郁。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古村落的关注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首次提出:“对于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这时候才对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研究有一个比较整体的关注,古村落的价值开始被深入挖掘,到了20世纪末,各界的学者都纷纷开始关注古村落的发展趋势,他们从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开发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刘沛林.,1998)认为旅游业是古村落保护开发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具体措施,直到21世纪,城镇迅速发展凸显出了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以及城市居民对古村落的原生态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全国各地掀起古村落旅游热潮,古村落旅游的蓬勃发展,给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旅游业这把双刃剑也给古村落的保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不少地区根据当地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条例,为当地的古村落以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以及政策层面的依据。

(艾青青,2007)通过管理者和旅游者两方面结合思考,提出古村落旅游和保护双赢的思考。

(赵晗,2009)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有关历史古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古镇特征价值研究、古镇形成演变研究、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古镇旅游研究、古镇其它专题研究。

但是从整个研究体系中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问题虽然被提及的次数比较多,但是将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整合研究的还是比较少。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古村落旅游发展与对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研究要比我国早得多。

对于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主流思潮。

19世纪初,欧洲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大大增加了人们生活压力,导致人们更加向往乡村的田园式生活,乡村旅游和古村落旅游迅速发展。

(章锦河,2003)指出了在1960年前后,欧洲建筑与遗产保护的对象就由原来的建筑单体和著名的纪念物,开始向住宅建筑、乡土建筑、工业建筑、城镇肌理和人居环境(如城镇街区、村镇)扩展。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中也总结出了在理论研究方面,欧洲各国在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已经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经验,并成立了相应的国际组织,如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现已成为联合国的所属机构。

当中一些有关的国际会议制定的法规、章程、文件也确立了许多的理论和规范,并形成了鲜明的观点。

(陈东琳,2009)一些国家上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的发展,即由保护单一个体的艺术品到对古村落建筑的保护再到对整个古建筑所在的区域的保护;由对物质实体的保护发展到对当地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保护,保护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一些国家政府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保护工作已经由学者的研究广泛到全民参与的保护运动。

所以,国外一些地方对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也显得更成熟,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划定保护区,最大程度的保护文化遗址的原貌。

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国内外对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胡英娜,2007)由于古村落分布广,数量众多,研究起步比较晚,大量的古村落与历史文化传统得不到一个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在刚开始也没有引起各学界的普遍重视,因此,其保护措施也不全面,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的经验也是值得我国一些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中借鉴的。

3.参考文献[1]李丽、肖磊.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及价值研究[J].2009.[2]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3]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朱家峪村为例[J].2010.[4]杨晓蔚.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J].2007(12).[5]龙瑛.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一以岳阳市张谷英村为例[J].2010.[6]蒋志杰.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旅游策划研究[J].2004.[7]陈东琳.基于保护优先原则的古村落旅游规划研究——以丽江玉湖村为例[J].2009.[8]林茂.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2006.[9]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第一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10]韩钦臣,查良松,陈旺.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探析[J].地方经济c.[11]刘华领,莫鑫,杨辉.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于家石头村为例[J].[12]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桂林阳朔为例[J].2006.[13]胡英娜.张壁古堡解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J].2007.[14]王惠琴.中国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婺源为例[J].2005.[15]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第59卷(第3期).[16]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一以黔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105一10.[17]覃永晖,吴晓,尹振车,姚玲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德国农村建设对洞庭湖的启示田.农业考古,2008(06):122一12.[18]TosunC.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eess indeveloPing countyie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6).[19]Sanjay K.Nepal.Tourism-induced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Annapurna region of Nepal[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89-100.[20]Marko Koscak.Integral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tourism and village renovation,Trebnje,Solvenia[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1):81-86.[21]PetiotJF,YannouB,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for a better comprehensio[M] Speeifie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oduet selnantics,2004,33(3):507一525.[22]Oppermann M.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86-102.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 绪论1.1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2 楠溪江古村概述2.1 古村落的概念2.2楠溪江古村落的特点2.2.1 楠溪江古村落概况2.2.2 楠溪江古村落特点3 楠溪江古村落的保护3.1保护的对象3.2古村落保护现状3.3 古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3.3.1 保护观念得不到广泛认同3.3.2缺乏资金3.3.3保护体制不够完善4 楠溪江古村落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楠溪江古村落乡土文化的开发现状4.2 楠溪江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4.2.1顺应市场发展趋势4.2.2 对历史遗产更好的保护4.2.3促进当地社会发展,达到“旅游扶贫”的效果4.3 楠溪江古村落旅游开发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3.1接待能力有限,基础服务设施滞后4.3.2 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4.3.3 交通不便4.3.4 旅游文化庸俗化和商业化4.3.5急功近利,盲目开发5 楠溪江古村落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5.1 楠溪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及要遵循的原则5.1.1 楠溪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5.1.2楠溪江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5.2 楠溪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中的具体建议5.2.1 楠溪江古村落旅游保护第一5.2.2楠溪江古村落开发的具体建议5.2.3楠溪江古村落旅游管理的具体建议6 结论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本研究主要是对目前楠溪江古村落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研究,以期提出在基于保护原则基础上对它的合理开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要达成以上目标,首先,通过图书馆、期刊网及互联网查阅、收集目前国内外做过有关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的等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