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系统(图)PPT
合集下载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_图文

(二)肝的位置 肝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消化系 统
1.肝上界 与膈穹隆一致。
2.肝下界 右侧与右肋弓基本一致,剑突下可达3~5cm,平静呼吸时上下共有2~3cm的移动
度。
肝的体表投影 :肝的上界与隔穹窿一致,其最高点在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
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肝的下界,右侧大致与右肋弓一致,在腹上区可达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牙根、牙颈。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釉质、牙质、牙骨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消化系 统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皮肤。线上形成痔是内痔,
线下形成痔是外痔,内痔不痛外痔痛。
直肠解剖图
消化系 统
肠绒毛
第二节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胃腺、肠腺、肝和胰。
消化系 统
消化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一、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占体重的1\ 50-- 1\ 40,呈红褐色,质软而脆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恒牙的排列 : 右上颌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上颌 右下颌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下颌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
肝内部分:由胆小管、小叶间胆管。 肝外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系统课件(人教版生物)

2.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能分泌胆汁 的消化腺是 肝脏 。
3.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能尝出甜味,这种甜味的物质是( C ) A.淀粉 B.唾液 C.麦芽糖 D.葡萄糖
课堂小结
消化系统 消化
消化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
吸取:主要通过小肠来吸取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养物质
粉基本没有分解。 (3)管内颜色比(1)管深,比(2)管浅。无切碎、
无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实验结论:
唾液淀粉酶
馒头变甜与淀唾粉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麦的芽搅糖拌都
有关系。
口腔
情景引入
思考一下:大妈 说为什么这样说?
合作探究
食物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
胃液(蛋白酶)
食物
咀嚼
食物的消化是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系统 = 消化道 + 消化腺
消化系统图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 官。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肝、胰腺、 胃腺、肠腺等器官。
消化道中各器官的功能:
口腔
1.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
2.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
3.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D表示小肠 B.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C.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蛋白质在口腔就开始被消化
4.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胃
5.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取营养物质,并将 小肠
剩余物推入大肠。
6.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 大肠
3.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能尝出甜味,这种甜味的物质是( C ) A.淀粉 B.唾液 C.麦芽糖 D.葡萄糖
课堂小结
消化系统 消化
消化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
吸取:主要通过小肠来吸取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养物质
粉基本没有分解。 (3)管内颜色比(1)管深,比(2)管浅。无切碎、
无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实验结论:
唾液淀粉酶
馒头变甜与淀唾粉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麦的芽搅糖拌都
有关系。
口腔
情景引入
思考一下:大妈 说为什么这样说?
合作探究
食物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
胃液(蛋白酶)
食物
咀嚼
食物的消化是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消化系统 = 消化道 + 消化腺
消化系统图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 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 官。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肝、胰腺、 胃腺、肠腺等器官。
消化道中各器官的功能:
口腔
1.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
2.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
3.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D表示小肠 B.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C.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蛋白质在口腔就开始被消化
4.胃: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胃
5.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取营养物质,并将 小肠
剩余物推入大肠。
6.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 大肠
人体消化系统PPT

1、保护胃和肠的方法有哪些?
2、谁能正确演示科学洗手的方法。
课后探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能否找出哪些器官是具有多 种功能,哪些器官只具有一种 功能?
谢谢!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轧钢机似的怪物?____口___腔_______。
(2)“象坐过山车一样的一个又陡、又险的滑梯”指的是__食__道___。
(3)“犹如洗衣机一般来回搅动的房子”指的是___胃_____。
(4)“又细又长,像一座永无止境的迷宫”指的是___小___肠______,为什
么
许多物质在这里神秘的消失了?_____被__消___化___吸__收___了________。
阑尾 (5)“死胡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 大肠 (6)它在什么地方被很臭的东西包围起来?_____________。
刚刚视频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肚子痛,书中都 有哪些保护肠胃的好方法,请你阅读书籍, 并作答。
人体消化系统PPT
食物要经过消化才能给我们提供营 养和能量。
如果你吃了一个馒头,它会经过哪 些人体器官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胃 大肠
口腔 食道 小肠
利用你的认知,把属于消化系统的器 官,安装在拼图上。
消化系统主要器官:口腔、 咽、唾液腺、食道、胃、 小肠、大肠
小游戏:找位置游戏
食道:位于身体胸部的中间位置。 胃:位于肚脐上部偏左的位置。 小肠:位于身体腹部的中下位置。 大肠:盘在小肠的外围,起点在腹部的右下方。
口腔
作用:咀嚼
胃
作用:胃是食物贮运场和加工 厂,是食物加工的主要厂所
大肠
小肠
作用:继续消化,传导体内废物,排出 体外。
我是个苹果,被一个孩子咽了下去。我先遇到了像轧 钢机似得上、下坚硬的怪物,把我压得粉身碎骨;刚 躲过一劫,像坐过山车一样经过又陡、又险的滑梯 ,
2、谁能正确演示科学洗手的方法。
课后探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能否找出哪些器官是具有多 种功能,哪些器官只具有一种 功能?
谢谢!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轧钢机似的怪物?____口___腔_______。
(2)“象坐过山车一样的一个又陡、又险的滑梯”指的是__食__道___。
(3)“犹如洗衣机一般来回搅动的房子”指的是___胃_____。
(4)“又细又长,像一座永无止境的迷宫”指的是___小___肠______,为什
么
许多物质在这里神秘的消失了?_____被__消___化___吸__收___了________。
阑尾 (5)“死胡同”指的是_____________。 大肠 (6)它在什么地方被很臭的东西包围起来?_____________。
刚刚视频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肚子痛,书中都 有哪些保护肠胃的好方法,请你阅读书籍, 并作答。
人体消化系统PPT
食物要经过消化才能给我们提供营 养和能量。
如果你吃了一个馒头,它会经过哪 些人体器官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胃 大肠
口腔 食道 小肠
利用你的认知,把属于消化系统的器 官,安装在拼图上。
消化系统主要器官:口腔、 咽、唾液腺、食道、胃、 小肠、大肠
小游戏:找位置游戏
食道:位于身体胸部的中间位置。 胃:位于肚脐上部偏左的位置。 小肠:位于身体腹部的中下位置。 大肠:盘在小肠的外围,起点在腹部的右下方。
口腔
作用:咀嚼
胃
作用:胃是食物贮运场和加工 厂,是食物加工的主要厂所
大肠
小肠
作用:继续消化,传导体内废物,排出 体外。
我是个苹果,被一个孩子咽了下去。我先遇到了像轧 钢机似得上、下坚硬的怪物,把我压得粉身碎骨;刚 躲过一劫,像坐过山车一样经过又陡、又险的滑梯 ,
消化系统 PPT课件

防范肝炎病毒侵袭
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以甲型肝 炎为例,疫苗应用近十年,受益者接 近1亿人,致使该型肝炎的感染率以每 年平均22%的速度下降,估计20年后 可消灭此病。
合理进餐
三餐安排突出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地位, 对延缓肝脏组织的老化,加速肝细胞 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的增强大有 裨益。此类食物有蛋类、鱼、禽、豆 制品、动物肝等,可供选择。
生活作息规律
生活作息对肝的影响相当大,不良习 惯日积月累的结果,常常造成肝的功 能损伤,诱发各种病变。不良习惯有 早上不排便、暴饮暴食、不吃早餐而 导致体力透支、偏爱含有防腐剂、添 加物、色素等的食品,如罐头等。为 了肝健康,务必纠正之。
胰腺——胰腺为扁长略呈三角形的实质
性器官,质地柔软,长约15—20c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西药物
调查资料显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 的10%。在老人组,这一发病率更高。据法国媒 体报道,在50岁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 43%由药物所致。如阿司匹林、磺胺、红霉素、 利福平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的药物。即使那 些看似安全的药物(如前面提到的营养药、补药 等),也可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另外, 中草药也不安全,如苦杏仁、蟾酥、木薯、广豆 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等中药,剂量大时可 引起黄疸、肝区疼痛和肝功损害。
胰腺的作用
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由外分泌腺体和 内分泌腺体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 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 糖、蛋白质和脂肪。 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 胃泌素等。
胰岛素的功能
人体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课件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 牙根、牙颈。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 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 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 血供丰富。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 血供稍差。
六、大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 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 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 ,交汇于阑尾根部。
二、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红褐色,质软而脆。 1.膈面 (上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 右两叶。 2.脏面 (下面) 有两纵沟、一横沟,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 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 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 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 出入的部位。
肝血窦→中央静 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五)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 部。 (3)主要功能: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牙 釉质、粘合质。牙质为主 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 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 包在牙根、牙颈周围。
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 血供丰富。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 血供稍差。
六、大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 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 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 ,交汇于阑尾根部。
二、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呈楔形红褐色,质软而脆。 1.膈面 (上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 右两叶。 2.脏面 (下面) 有两纵沟、一横沟,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 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 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 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 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 出入的部位。
肝血窦→中央静 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
(五)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 部。 (3)主要功能:暂时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位置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胆囊似梨形 位于右肋中 胆囊窝内藏 底体接管颈 右锁交肋弓 胆囊底投影 结石或炎症 此处有压痛
人体构造消化系统(共27张PPT)

三、牙
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
(5)在医生指无导下机口服矿氟片物. 质和有机物分解,进而造成牙体组织缺损破坏.
(1)物理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过粗糙,暴饮暴食;
(5)继发于各种慢性疾病.
细菌、饮食、牙齿健康状况, 致病因素: 早晚按摩牙齿;(3)提高健康水平,治疗慢性疾病.
(3) 慢性糜烂性胃炎;
(4) 慢性肥厚性胃炎.
患病因素
(1)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药物; (2) 细菌感染; (3)中枢神经功能失调; (4) 胆汁返流破坏胃粘膜; (5)免疫因素等.
临床表现: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也可无规律的阵发或
萎缩性胃炎伴有疲乏,贫血,腹泻,舌炎等. 治疗: (1)保养治疗; (2)对症治疗; (3)抗菌治疗. 预防保健: (同前)
临床表现: (1)牙龈肿胀,变红,出血,增生,糜烂,牙龈变形. (2)龈沟加深成龈袋,渐与牙面分离,疼痛,溢脓,口臭.
(3)牙根渐露,牙齿松动.
治疗: (1)洁治:定期洗牙(超声波等)控制牙菌斑牙石等; (2)药物:如 碘酚等处理牙周,腐蚀菌斑牙石;(3)手术治疗; (4)口服药物:如 牙周宁,灭滴灵,中药固齿剂,维生素类等.
(4)对症治疗,腹痛严重者予解痉挛剂(颠茄片),恶心呕
吐者服用胃复安等药物.
预防保健: 生活有节, 起居规律, 调理心情, 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过多食用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
66.慢性胃炎
由于胃粘膜受到各种因子的经常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 (是一种很常见的胃病)
临床类型: (1) 慢性浅表性胃炎; (2)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三、胃
胃贲门粘膜表面 扫描电镜照片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3、动作电位(AP):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 ⑴AP上升慢,持续时间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锋电位。 ⑵AP的产生:去极化由Ca2+内流引起;复极化由K+外流。 ⑶AP幅度低,大小不等,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大小。慢波是动作电位的基础,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方向和速度。
6、大肠
全长1.5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回肠以回盲口开口于回肠。回盲口表面覆以回盲瓣。结肠呈方框状包围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有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3. 营养作用:促消化道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胃液素。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例如抑胃肽促进胰岛素分泌。
胃肠激素功能
胃肠
食物
抑胃肽
B细胞
胰岛素
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
壁细胞增生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DNA RNAProtein
脑-肠肽:在脑和消化道双重分布的肽类。
兴奋性低:收缩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占时间较长,收缩缓慢,变异性较大。兴奋性叫骨骼肌低。自动节律性: 频率缓慢,节律性远不及心肌规则。持续的紧张性:持续而微弱的收缩,肌源性。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富有伸展性: 容纳性舒张,无明显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 无肌小节和Z线,粗细肌丝均较长。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对电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 (ACh、酸碱)、物理(牵拉)刺激较敏感。
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成板状。肝板呈索状,又称肝细胞索。肝板间是肝血窦。肝板内,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管道,称胆小管。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门管区。
消化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PART 2
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 蠕动
胃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 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 处的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称 为容受性舒张。
胃的运动
蠕动:食物入胃后约五分钟,蠕动便开始。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内因子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内因子的作用: 1.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维生素
B12免被消化酶破坏; 2.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的吸收。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黏液和碳酸氢盐
黏液和碳酸氢盐的作用: 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胃腔内的氢离子对 胃黏膜的侵袭。
肝
肝的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
肝外胆道
胆汁由肝细胞产生,经肝内各级胆 管收集,出肝门后,再经肝外胆道输送 到十二指肠。
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
肝
肝外胆道
胆汁由肝细胞产生,经肝内各级胆 管收集,出肝门后,再经肝外胆道输送 到十二指肠。
肝外胆道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
无机盐的吸收
3.钙的吸收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吸收状态:可溶性钙 吸收的影响因素: • 维生素D、酸性环境促进钙的吸收; • 凡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则不能被吸收; • 受机体需要的影响。
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吸收:经过消化后的营养成分 通过各种转运或吸收途径,透 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液,这一过程称之为吸收。
PART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