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化学实验综合题高中高考真题试卷及模拟试卷试题附答案

.化学实验综合题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Ⅰ]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
为充足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研究采纳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详细流程以下:回答以下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纳的适合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响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办理,适合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采纳足量的H2O2,原由是_______________。
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
4)步骤⑤的详细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经干燥获取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纳热重剖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去个结晶水,失重5.6%。
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碱煮水洗(2)加快反响热水浴 C(3)将Fe2+所有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防备Fe3+水解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清洗)5)NH4Fe(SO4)2·12H2O【分析】(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简单水解,所以工业上...经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冲洗,即碱煮水洗;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响速率;温度保持80~95℃,因为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纳的适合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响生成硫化氢气体,能够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为了防备倒吸能够加装倒置的漏斗,应选择C装置;3)步骤③中采纳足量的H2O2,H2O2能够将Fe2+氧化为Fe3+,且H2O2的复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原由是:将Fe2+所有氧化为Fe3+,不引入新的杂质。
(完整word)近六年化学实验高考题(选择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3—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真题2.(2013.广东A)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目的分离方法原理3.(2013.课标1)下列实验中, 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A. 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4.(2013.北京)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乙烯的制备试剂X 试剂Y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KMnO4酸性溶液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Br2的CCl4溶液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5.(2013.海南)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 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 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6.(2013.海南)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 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 a-b-c-d-e-e-f-g-hB.a-e-d-c-b-h-i-gC. a-d-e-c-b-h-i-gD.a-c-b-d-e-h-i-f7.(2013.江苏)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 称量B. 溶解C. 转移D. 定容8.(2013.江苏)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颜色褪去, 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X Y溶液, 溶液不变色, 滴加氯水后溶10.(2013.上海)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 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 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 洗涤, 烘干, 称重。
化学实验综合题-2023年新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解析版)

化学实验大题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 考查实验仪器、基本操作考向二 考查有机实验考向三 考查实验流程实验考向四 考查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考向五 考查工艺流程与化学实验考向六 考查实验探究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 考查物质的制备考向二 考查实验方案考向三 考查定量实验考向四 考查实验流程考向五 考查实验探究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考查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2023·全国甲卷第27题)钴配合物Co NH 3 6 Cl 3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CoCl 2+2NH 4Cl +10NH 3+H 2O 2活性炭2Co NH 3 6 Cl 3+2H 2O 。
具体步骤如下:Ⅰ.称取2.0gNH 4Cl ,用5mL 水溶解。
Ⅱ.分批加入3.0gCoCl 2⋅6H 2O 后,将溶液温度降至10℃以下,加入1g 活性炭、7mL 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6%的双氧水。
Ⅲ.加热至55~60℃反应20min 。
冷却,过滤。
Ⅳ.将滤得的固体转入含有少量盐酸的25mL 沸水中,趁热过滤。
Ⅴ.滤液转入烧杯,加入4mL 浓盐酸,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使用的部分仪器如下。
仪器a的名称是。
加快NH4Cl溶解的操作有。
(2)步骤Ⅱ中,将温度降至10℃以下以避免、;可选用降低溶液温度。
(3)指出下列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
(4)步骤Ⅳ中,趁热过滤,除掉的不溶物主要为。
(5)步骤Ⅴ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答案】(1)锥形瓶升温,搅拌等(2)浓氨水分解和挥发双氧水分解 ③. 冰水浴(3)玻璃棒没有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较长处(尖嘴部分)没有紧靠在“盛滤液”的烧杯内壁(4)活性炭(5)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钴配合物[Co(NH3)6]Cl3尽可能完全析出,提高产率【解析】称取2.0g氯化铵,用5mL水溶解后,分批加入3.0g CoCl2·6H2O后,降温,在加入1g活性炭,7mL 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6%的双氧水,加热反应20min,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钴配合物在冷水中会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为钴配合物[Co(NH3)6]Cl3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将所得固体转入有少量盐酸的沸水中,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将滤液转入烧杯中,加入浓盐酸,可促进钴配合物[Co(NH3)6]Cl3析出,提高产率,据此解答。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

【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高考化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部分,以下是一套综合试题,涵盖了常见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蒸发皿C 烧瓶D 量筒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长颈漏斗B 集气瓶C 酒精灯D 导管5、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氨气B 二氧化硫C 氧气D 二氧化碳6、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B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C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 分别闻气体的气味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C 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测温度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稀盐酸8、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实验时,万一酒精灯被打翻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布盖灭D 所有实验剩余的药品都应放回原试剂瓶9、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会使称量结果偏大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烧杯内有水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10、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盐酸能除锈|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实验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专题、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 用50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 25.00mL KMnO 4溶液C. 用量筒取 5.00mL l.OOmol •L 盐酸于50mL 容量瓶中,加水 稀释至刻度,可配制 0.100 mol •L -1盐酸D. 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A. 可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 KmnO 4溶液B.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2/3,液体也不能蒸干D. 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5、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ZnSO x A.玄宾寧制屯片收集4、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水() C 恂登装片兀离杵6、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Q,溶液变浑浊。
再升温至65C以上,溶液变澄清。
CHQNa溶液B通入CQ,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Q至过量,浑浊消失。
NazSiQ s 溶液C通入CQ,溶液变浑浊。
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IQ) 2溶液D 通入CQ,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Q至过量,浑浊消失。
再加入足量NaQH溶液,又变浑浊。
Ca(QH)2 溶液7、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①CO2、Q ② CI 2、CH4 ③ NO2、Q ④ Nb、HbA. 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 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 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C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磺酸、苯酚截性强弱比较B 抚化氢气体的吸收C枚1水(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10、下列实验装置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1写出下列物质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C02(HCI ) ____________ CO 2(CO ) ______________ CO (CO 2) _____________CO 2(O 2) _____________ CO 2(SO 2) _____________ Cl 2(HCI ) _____________FeCW (FeCl 2) __________ FeCI 2(FeCW ) __________ Fe (AI ) ______________SiO 2 (Al 203) ________ NaHCO 3(Na 2CO 3) _______ Na 2CO 3 (NaHCO 3) _______苯(苯酚) 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乙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乙酯(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 .B .C. D.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4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 2+ 32、 HNO 溶液(H 2S0),适量BaCl 2溶液,过滤 CQS02),酸性KMnO 溶液、浓硫酸,洗气3、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 中混有的CO 用澄清石灰水洗气.除去BaCO 固体中混有的BaSO: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除去FeCI 2溶液中混有的FeCb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除去Cu 粉中混有的CuO 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现有三组混合液:①菜子油和醋酸钠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C.分液、蒸馏、萃取 除去NaHCO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加入澄清石灰水 三、物质的检验,鉴别1、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 .用氨水鉴别 AI 3+、Mg 2+和Ag +B .用 Ba (NO 3)2 溶液鉴别 Cl _、S 。
2023年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23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题型一] 化学试验综合大题1.〔16 年全国卷I〕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肯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 将NOx3复原生成N2。
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响进展了探究。
答复以下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枯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挨次为:发生装置→〔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响将上述收集到的NH3 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参加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肯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展试验。
操作步骤翻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 管中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翻开K2试验现象①Y 管中Y 管中有少量水珠③解释缘由②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气态水分散③2.〔16 年全国卷II〕某班同学用如下试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答复以下问题:(1)分别取肯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
在FeCl2溶液中需参加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参加几滴氯水,再参加1 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 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试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参加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参加几滴氯水和1 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 L-1KI 溶液,参加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
分别取2 mL 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展如下试验:① 第一支试管中参加1 mL CCl4 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② 其次支试管中参加1 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 第三支试管中参加1 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
完整【化学】高考化学试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熔点沸点 三氯化磷 -112℃ 76℃ 五氯化磷 148℃200℃分 解图中a 、b 应该装入的试剂或药品分别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并在b 仪器处加热。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1)写出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e 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e 的底部 放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烧杯h 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
(4) C 中所盛装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 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
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
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172. PCL 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
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PCL,在圆底烧瓶e 中放入足量3 . 一 .白磷,将CL 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 .2. 4 璃棒外,还需要一 24 、3.CuO 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
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 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2) 1:1的H SO 是用1体积98% H SO 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
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
(4)已知氧化亚铜(CuO)与稀H SO反应有CuSO和Cu生成。
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4(选填序号)。
(a)加入稀HSO,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O(心加入稀/5。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试验专题练习1.(17年全国III)下列试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2.(17年全国II)下列由试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3.(17年全国II)由下列试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4.(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向久置的Na 2SO 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 2SO 3被氧化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 2SO 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Br 25.(15年全国I)下列试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6.(4分)(2019•海南)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7.(17年海南)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 .容量瓶和滴定管运用前均须要检漏C .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 .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 8.(16年江苏)依据下列试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多选) 选项 试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B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 -1的BaCl 2和CaCl 2混合溶液中滴加Na 2SO 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 sp (BaSO 4)< K sp (CaSO 4)C 室温下,向Fe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 3+的氧化性比I 2的强D室温下,用pH 试纸测得:0.1mol·L -1 Na 2SO 3溶液的pH 约为10;0.1mol·L -1 NaHSO 3溶液的pH 约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PCL3有毒,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白雾。
它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PCL3,在圆底烧瓶e中放入足量白磷,将CL2迅速而有不间断地通入e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熔点沸点三氯化磷-112℃76℃五氯化磷148℃200℃分解并在b仪器处加热。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白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为使仪器e不致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实验开始前应在e的底部放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烧杯h中加入冰盐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初步吸去表面水分,然后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
已知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易挥发。
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
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 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
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
(4)已知氧化亚铜(Cu2O)与稀H2SO4反应有CuSO4和Cu生成。
假设焙烧后固体只含铜的氧化物,为检验该固体的成分,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加入稀H2SO4,若溶液呈现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O(b)加入稀H2SO4,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固体中一定有Cu2O(c)加入稀HNO3,若有无色气体(随即变成红棕色)产生,说明固体中有Cu2O(d)加入稀HNO3,若全部溶解,说明固体中没有Cu2O(5)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要计算铜粉中Cu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拟用稀硫酸溶解已生锈的废铁屑制绿矾(PeS04·7H20),再通过实验探究硫酸亚秩受热分解生成何种产物。
该小组的实验流程如下: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废铁屑常附有油污,清洗的方法通常是把,5%Na2CO~溶液加入到盛有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倾去溶液.再用蒸馏水洗涤2-3遍。
上述操作中,加热的目的是。
(2)第②步操作中所发生的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第③步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4)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Ⅱ中产生白色沉淀,Ⅲ中红色褪去,I中绿色晶体最终变为红棕色,则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当FeSO4分解完全后测得I中剩余固体3.2g,则Ⅱ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应为g。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些气体的化学性质,设计发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A、C 中产生的气体都通入B中。
(1)实验前如何检查A部分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的次氯酸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3)如果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必须禁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b分别是浓磷酸(磷酸是高沸点酸)、Nal,在B中将会看到__________。
(5)如果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中将会看到白烟生成,写出生成白烟的化学议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
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
(装置中的铁架台、铁夹等必要的夹持仪器在图中均已略去)(1)烧瓶A中常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小试管C的作用是。
(2)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3)反应3Fe +4H2O(g) Fe3O4+4H2在一定条件下实际上为可逆反应,本实验中是如何实现Fe向Fe3O4的转变的?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4)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简述证明滤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5)若D管中反应按以下两步进行:Fe3O4+ H23FeO +H2O, FeO+H2Fe + H2O,假设实验开始时D管中的Fe3O4为23.2g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实验,冷却后取出其中固体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变为20 g。
通过计算分析其组成可能为 (填序号)①. Fe ②. Fe和Fe3O4③. FeO和Fe3O4④. Fe和FeO⑤.Fe、FeO和Fe3O4用此20 g固体与铝粉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铝热反应,最多可消耗铝粉g。
(不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参与反应)6.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图12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其产物验证”实验。
(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名称),用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汽。
(2)反应开始时,将装置C中铂丝加热到红热,撤去酒精灯,铂丝变暗。
此时鼓入空气,铂丝又变红热。
这是因为氨的催化氧化是_________反应。
(3)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导管容易生成无色晶体而堵塞。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活塞a后增加______(选填序号)。
①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②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③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的气体颜色应为______色。
此时,装置E中的含氮化合物有NH3、NO、NO2、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停止鼓入空气。
(7)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2NH3(g);△H=-92.2kJ·mol-1。
①下列做法能够提高工业合成氨转化率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使用铁触媒 d.将生成的NH3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②工业合成氨时采用500℃左右的温度,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A是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2通过C瓶后再进入D。
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接上E装置。
Cl2为CO和HCl。
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C的作是: 。
(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为。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现象; 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沉淀消失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A处仍有Cl2是。
装置B的作用是。
6.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
(1)某过氧化钠样品已经部分变质,只限用一种溶液,请你设计一种简便的化学方法,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
(2)如何用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样品中尚有过氧化钠(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ag样品,并设计用下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A) (B) (C) (D) (E) (F)上图中的E和F构成量气装置,用来测定O的体积。
2①写出装置A和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装置A:装置B:②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NaOH的作用是④他们在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数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
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如何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12.有一含NaCI、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操作方法为(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 , C , D(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I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
(4)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l g、m2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
(用含w、mI 、m2的代数式表示)13.某校学生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探究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图中必要的夹持仪器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