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技术实务第二篇 建筑防火_第二章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二篇-第2章 生产和存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者将其 燃烧作其他的各种生产
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 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 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
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
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
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
3、常温下使用或者加工难燃烧的物质生产 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
无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有机物或
者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
无
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者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 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无
无
1、28C&l炸下限>=10%的气体
无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无
乙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无
5、助燃气体
无
生产类 别
甲
乙 丙 丁
戊
生产(工厂)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
火灾危险性的特征 1、闪点<28C的液体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举例 无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无
3、常温下可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既能导 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无
4、常温下与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能产 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无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有机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 燃的物品(仓库特有)
无
丙
1、闪点>=60C的液体 2、可燃固体
无 无
丁 1、难燃烧的物品
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 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
戊 1、常温下使用或者加工不燃烧的物质生产
2020年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上)【后附答案】

2020年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上)第一篇燃烧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1.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
A.阴燃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蒸发燃烧2.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B.散燃烧的特点: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C.火焰在预混气中传播,存在正常火焰传播和爆轰两种方式D.预混燃烧若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大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3.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可以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
下列物质的燃烧中属于蒸发燃烧的是()。
A.木材B.木炭C.蜡烛D.铁第二章火灾1.下列物质中,火灾分类属于C类的是()。
A.甲醇B.乙炔C.植物油D.钠2.某厂区库房发生火灾,因值班人员上岗时间睡觉未能及时报警,待专职消防队接警到达现场时,火势已蔓延至附近的厂区总配电室。
该起火灾共造成15名消防队员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需住院治疗,火灾直接烧毁的库房物资和配电室设备价值共1200多万元,另外因停电导致停产5天,所造成的损失至少有4000多万元。
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的灾害损失分类,该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3.在建筑火灾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通常以不同方式进行传播,其中,不需要接触就能传递能量的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第三章爆炸1.下列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的是()。
A.油桶受热爆炸B.炸药爆炸C.氢气爆炸D.面粉爆炸2.下列初始条件中,可使甲烷爆炸极限范围变窄的是()。
A.注入氩气B.提高温度C.增大压力D.增大点火能量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1.易于自燃的下列物质中属于发火物质的是()。
2-储存物品与生产火灾危险性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gases when
wet) 与水相互作用易变成自燃物质或能放出危险数量易燃 气体的物质。
一、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征包括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 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二)乙类火灾危险性特征包括:
6.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 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铝粉、镁粉厂房;面粉的碾磨部位;亚麻厂的 除尘器和过滤器室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三)丙类火灾危险性特征包括:
1. 闪点≥ 60 ℃的液体 2. 可燃固体
I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出 现自燃现象;或遇水反应释放易燃气体的最大速率不 小于10 L·kg–1·min–1。
一、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征包括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 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II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遇水反应释放易燃 气体的最大速率不小于20 L·kg–1·h–1,并且不满 足I级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的条件。
的气体的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ü 其他爆炸下限< 10 %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
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 10 %的气体的固体物质。
一、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征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 燃或爆炸的物质
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 自反应物质(self-reactive substances)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指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危险性和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来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不同物品的火灾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可燃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燃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物质,它们的火灾危险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易燃性:指物品燃烧所需的能量。
- 高度易燃物品:如液化石油气、乙醚、甲醛等,这些物品在常温下就能够迅速燃烧,并能自行延燃,火势发展快,燃烧后产生的火势也很大。
- 易燃材料:如酒精、汽油、柴油等,这些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火势相对较小。
2.燃烧性:指物品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烟气的特性。
- 易燃物品:如油漆、清漆等,这些物品燃烧时往往能够产生明亮的火焰和大量的烟气。
- 非易燃物品:如橡胶、塑料等,这些物品燃烧时产生的火焰较暗淡,烟气较少。
3.火灾蔓延速度:指物品燃烧时火势蔓延的速度。
- 快速蔓延物品:如纸张、布料等,这些物品一旦着火往往能够迅速蔓延,火势发展迅速。
- 缓慢蔓延物品:如木材、家具等,这些物品的蔓延速度较慢,火势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可燃物品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可燃物品:属于高度易燃材料,燃烧迅猛,火势巨大,破坏力强,蔓延速度快。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特别的严格管理和防范措施。
2.二级可燃物品:属于易燃材料,燃烧较快,火势较大,破坏力较强,蔓延速度快。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三级可燃物品:属于易燃性物质,燃烧速度较慢,火势相对较小,破坏力较弱,蔓延速度较慢。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合理的管理和防范措施。
4.四级可燃物品:属于非易燃性物质,燃烧不易,火势较小,破坏力弱,蔓延速度慢。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一般的管理和防范措施。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易燃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气体,它们的火灾危险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爆炸性:指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气体。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每日习题(6)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二篇建筑防火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6项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为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甲类第6项的是()。
A.赤磷B.五硫化二磷C.三硫化二磷D.黄磷2.某单层机械修理厂,建筑面积为600m2,层高为4m,该厂房的零配件均使用汽油清洗。
若该厂房仍按戊类厂房来确定其火灾危险性,则汽油的最大允许存放量不得超过( )L。
A.7.2B.9.6C.12D.14.43.某仓库储存有硝化棉及硝化纤维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硝化棉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B.硝化纤维漆布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C.硝化纤维胶片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D.硝化纤维色片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4.下列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属于戊类的是()。
A.膨胀珍珠岩B.谷物C.人造纤维织物D.冻肉仓库5.下列气体的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是()。
A.水煤气B.氨气C.一氧化碳D.氧气1.【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3,黄磷属于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属于甲类第3项;甲类第6项的物质主要为赤磷、五硫化二磷和三硫化二磷等。
本题的答案为D。
2.【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後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2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可不按物质危险特征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对于汽油等甲类液体,需同时满足与房间容积的比值不得大于0.004L/m3,且总量不得大于100L的要求。
该修理厂的容积为2400m3,故其最大允许存放量为2400×0.004=9.6L。
本题答案为B。
3.【答案】D【解析】物品以不同的形态储存其火灾危险性也有所不同。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3,硝化棉和硝化纤维胶片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AC选项正确;硝化纤维漆布和硝化纤维色片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每日习题(5)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二篇建筑防火1.某单层仓库建筑面积3000m2,储存中药材、油纸和搪瓷制品,分别占该仓库面积的60%、30%、10%,则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
A.乙类B.丙类C.丁类D.戊类2.某仓库储存有相同规格的玻璃球工艺品,并采用方形的泡沫箱包装,玻璃球的体积0.06m3,泡沫包装箱的体积为0.10m3;玻璃球的重量为12kg,泡沫包装箱的重量0.6kg,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 )。
A.甲类B.B.乙类C.丙类D.D.丁类3.下列储存物品中,火灾危险性不属于丁类的是()。
A.玻璃棉B.自熄性塑料C.水泥刨花板D.酚醛泡沫塑料4.某仓库储存有相同规格的陶瓷餐具五件套,采用瓦愣纸和木箱包装,包装后每件物品重量为6.2kg,其中瓦楞纸和木箱的重量为1.5kg,在不考虑体积的情况下,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4,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中药材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油纸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搪瓷制品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则该仓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2.【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5,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玻璃球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泡沫包装箱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包装箱的重量为玻璃球重量的5%,包装箱体积为玻璃球体积的1.67倍,故应按丙类火灾危险性确定。
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3,当储存的物品为难燃烧物品时,应为丁类。
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等难燃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均为丁类。
第二篇生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火灾危险特征
举例
1.闪点<28°C的液体
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cs2、甲醇、 乙醇、丙酮、丁酮、醋酸乙酯、苯、白酒 酿酒车间、38°C的勾兑车间、白兰地、植
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
甲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乙炔、氢气,石油气、煤气,电解食盐水 或者电解水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者在空气 硝化棉、赛璐珞、黄磷
下列生产火灾危险不低于甲类的有( )
A.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 B.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 C.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 D.润滑油再生部位 E.印染厂的漂炼部位
参考答案:BC
A:乙类 B:甲类 C:甲类 D:丙类 E:丁类
下列生产场所或部位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有( )
1、建筑高度 下方起点至上方终点的一段高差(标高之差) 下方起点:室外设计地面(计算最后一步才考虑去尾) 上方终点: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1)平屋面:上方终点在平屋面面层(跟女儿墙无关) (2)坡屋面:上方终点在檐口和屋脊高差的中点
特殊情况 • 屋顶有局部突出部分时的处理。(S≤1/4不计入建筑高度,否则计入):掐头 • 同一建筑存在多种屋面时的处理。(分别计算,取大值) • 台阶式地坪的处理。(安全出口各自独立、相互间防火墙分隔、各自沿建筑两 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分别确定各自建筑 高度;否则视为一体) • 对住宅建筑,楼下的有一小部分可能不计入建筑高度。(自行车库、储藏间不 大于2.2m;室内外高差或者地下室顶板高出室外地面不大于1.5m):去尾 公共建筑只考虑掐头,住宅既要考虑掐头,又要考虑去尾
记忆口诀(常用的、常见的总结,包含生产和储存) 口诀运用时注意: ①口诀只包含大部分甲乙丙类的液体和固体(特殊的表格 黄色突出单独记忆,对比记忆) ②丁戊类固体按火灾特征去记忆 丁类厂房:高温加工不燃,常温加工难燃,或者利用气体 液体固体做燃料用作其它生产 戊类厂房:常温加工不燃 丁类仓库:难燃物品 戊类仓库:不燃物品 ③可燃气体:除了一氧化碳(12.5%)氨气(15%),氧 气站,空分厂房,其余都是甲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学习要求
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熟悉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熟悉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知识点: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评定气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
评定液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闪点;
评定固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熔点和燃点。
第一节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知识点: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国内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把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其分类及举例见下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2018真题·单选】
4.下列可燃液体中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是()。
A.戊醇
B.丙烷
C.异丙醇
D.乙二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见上表。
2、5、6项:气体、助燃气体、撞击爆炸的物质。
注意: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厂房内可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见下表:
第二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知识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有些生产的原料、成品都不危险,但生产中的条件变了或经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中间产物,而就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例如,可燃粉尘静止时不危险,但生产时,粉尘悬浮在空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则能爆炸起火,而储存这类物品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与此相反,桐油织物及其制品,在储存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因为这类物品堆放在通风不良地点,受到一定温度作用时,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会导致自燃起火,而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此种情况。
所以要分别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
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储存物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并吸收仓库储存管理经验,参考《危险货
物运输规则》相关内容而划分的。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类,其分类及举例见下表。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注意:
1.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2.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真题·单选】下列储存物品仓库中,火灾危险性为戊类的是()。
A.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
B.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
C.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D.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储存的火灾危险性丁戊类表格。
(四)石油库储存液化烃、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石油库是指收发、储存原油、成品油及其他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品的独立设施,是一类火灾危险性相对较高的物品储存场所。
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石油库储存液化烃(ting)、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
这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基本一致,只是对甲、乙、丙类储存物品视需要进行适当细分,便于针对不同火灾危险性级别的储存物品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
其中,液化烃(ting)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以C3、C4或由其为主所组成的混合物)以及乙烯、乙烧、丙烯等单组分液化烃类。
易燃和可燃液体包括烃类液体和醇、醚、醛、酮、酸、酯类及氨、硫、卤素化合物。
石油库储存液化烃、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见表2—2—4。
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由于储存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会受操作环境影响,如当乙、丙类液体的操作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气体挥发量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在表2—2—4的基础上,石油库储存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
(2)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3)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4)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类液体;
(5)闪点低于60℃但不低于55℃的轻柴油,其储运设施的操作温度低于或等于40℃时,可视为丙A 类液体。
【真题·单选】某面粉加工厂的面粉碾磨车间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25m,建筑面积共3600m3。
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该面粉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必背表格)。
教材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
【真题·单选】某仓库有百货、陶瓷器具、玻璃制品、塑料玩具、自行车等商品。
该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百货、塑料玩具等属于丙类为主,本仓库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来确定。
自行车轮胎是橡胶类产品,属丙类。
实务题库
储存物品属于戊类的是()。
A.乙炔
B.煤油
C.玻璃棉
D.甲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戊类不燃烧物品: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不燃气体,玻璃棉,岩棉,陶瓷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
实务教材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
建规条文说明表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真题·多选】下列储存物品中,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分类的有()。
A.煤油
B.乙烯
C.油布
D.赤磷
E.硝酸铜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实务教材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表2-2-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实务题库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的生产特征包括()。
A.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B.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C.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D.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E.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丁类的生产特征是: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实务教材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
实务题库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A.1/5
B.1/4
C.1/3
D.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规3.1.5:当可燃包装材料重量超过丁、戊类物品本身重量1/4时,这类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实务教材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
某陶瓷餐具库房,为了保护餐具不破碎,采取大量纸质包装箱,库房的总储量为1220kg,包装箱的总重量为300kg,该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该如何判定?
【真题·单选】
3.下列气体中,爆炸下限大于10%的是()。
A.一氧化碳
B.丙烷
C.乙炔
D.丙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查表1-3-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为12.5%,在氧气中的爆炸下限为15.5%,均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