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1 课历史的足迹课件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课件:第一课历史的足迹 (共24张PPT)

丁汝昌 日 定刘步蟾 舰 远 舰 黄海海战
经 林永升 远 北洋舰队主力舰 — 号 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军重创中国军舰 镇远号 致远舰部分官兵
邓世昌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
中华儿女的百年抗争, 捍卫了国家独立,维 护了民族尊严,粉粹 了帝国主义吞并中国 的野心。
百年沧桑
1、造成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 么?P5内外因
2、百年沧桑的过程?
3、百年沧桑的后果?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报效祖国。
百年抗争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 令将缴获的英美商鸦片 110多万公斤,在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图
致 邓世昌 远 镇 号 远 舰
金文
篆书
甲骨文
范 仲 淹
思 想 家
王 安 石
孔子,整理《诗》《书》, 编订《春秋》;孟子著有 《孟子》;王夫之及其著 作《周易外传》《尚书引 义》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军
孙 武
曹 操
事 家
彭 德 裕 怀
粟
文 学 家
柳宗元
巴 金
老 舍
四大发明的邮票
认识中华文化? 1、创造者:中华劳动人民 2、内容:P65人教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 中国哲学、道德伦理) 3、地位:P3 教科版 1 2 3 4(人教版) 4、特点: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5、影响: P66人教 对中国:对今天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发展道路 具有深远影响。 对世界: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67人教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同时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内容: 特点: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世界文化 特点: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 对待态度:理解、尊重、宽容、学习(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第1框历史的足迹名师优质课件教科版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决定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C.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有深远的影响 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 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1.(资阳)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我国从2004
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 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短短两年来,孔子学 院已在全球发展到130多所,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 前正式向我国提出开办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已经超过了 400份。上述事实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 世界文化潮流
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庄 子
孙 子
四大发明(科技)
———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 1300年前的我国唐朝。当时,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又以科举取 仕,提倡读书,盛行佛教,流行 经文,对于书籍的需要大为增加 ,于是,书籍逐渐成为商品。
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采用泥 活字排版,活字版印刷术既经济又方 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逐渐取 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 欧洲到15世 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了 400 年。活字印刷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 、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
不正确的是(A )
A.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创造的 B.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C.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4.“纸卷轴”的火炬外形设计,配以源于汉代的漆
红色祥云图案,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这一
设计体现了( )
火药的发明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 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 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 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 已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 火用的火药兵器。经宋、元、明各代,火箭、 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熟的程度。火药的发 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
? 1.(资阳)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我国从2004
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 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短短两年来,孔子学 院已在全球发展到130多所,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 前正式向我国提出开办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已经超过了 400份。上述事实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 世界文化潮流
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庄 子
孙 子
四大发明(科技)
———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 1300年前的我国唐朝。当时,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又以科举取 仕,提倡读书,盛行佛教,流行 经文,对于书籍的需要大为增加 ,于是,书籍逐渐成为商品。
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采用泥 活字排版,活字版印刷术既经济又方 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逐渐取 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 欧洲到15世 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了 400 年。活字印刷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 、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
不正确的是(A )
A.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 中创造的 B.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C.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4.“纸卷轴”的火炬外形设计,配以源于汉代的漆
红色祥云图案,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评价。这一
设计体现了( )
火药的发明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 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 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 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 已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 火用的火药兵器。经宋、元、明各代,火箭、 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熟的程度。火药的发 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1课 历史的足迹

一 三 探究点:百年抗争
1839年6月,林则徐下 令将缴获的英美商鸦片 110多万公斤,在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图
三元里抗英斗争
邓世昌与甲午海战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 行 者
孙中山
武 昌 起 义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 觊觎。 ——鲁迅
新课探究
新知预习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 民族文明 的创造史, 一部 民族精神 的生长史,也是一部 民族发展 的探索史。 2.
五千年文明 地位 影响 百年沧桑 原因 影响 百年抗争 目的 表明
(1)中华 (2)为推 文明是人 动世界文 类 最早的 明的发展、 文明之一, 社会的进 也曾经是 步作出突 世界上最 出贡献 先进的文 明之一
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②“闭关锁国”造成国家的落后 ③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中国没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天工开 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 伟大的科技著作,。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直接观 察和研究所得,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止,《天工开物》 一书在全世界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天工开物》一书在一些 地方长时期畅销不滞,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并不是经常看到的。
2.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 映出( C )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我国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第1框回溯历史长河课件教科版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第一框 回溯历史长河
举例说明兴旺的中华古代文化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 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 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 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 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 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 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 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 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 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 瑰宝。
甲骨文知多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 字,又称“契文〞、“甲骨卜 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 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 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 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 (old chinese),甲骨文发现于 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 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 3600多年的历史。
2021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 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 奇迹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 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 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古 代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 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 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 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 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面积524平方米。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1〕五千多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
第一框 回溯历史长河
举例说明兴旺的中华古代文化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 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 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 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 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 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 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 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 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 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 瑰宝。
甲骨文知多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 字,又称“契文〞、“甲骨卜 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 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 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 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 (old chinese),甲骨文发现于 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 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 3600多年的历史。
2021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 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 奇迹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 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 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古 代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 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 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 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 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面积524平方米。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 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1〕五千多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课件 (共38张PPT)

的。简单来说,古埃及文明的灭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曾
在公元前525年一度陷入波斯帝国(冈比西斯二世)统治,
又在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托勒密王朝建立 之后,古埃及文明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30年,埃及又 开始被罗马帝国所统治,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继续受东罗马 帝国的控制,公元640年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在公元7到12世 纪逐渐被阿拉伯化......现在的埃及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的后 裔。
二、百年沧桑
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有哪些王朝
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北魏——鲜卑族 清——满族 辽——契丹族 金——女真族 西夏——党项族 元——蒙古族
这些少数民族王朝结局怎么样?
被儒家文化同化,成为中华民族
的一部分。虽然统治者换了,但国
家还在,文化传承还在。
时间跳转到1840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国家的屈辱
人民的苦难
对文化的破坏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
万件(还不算各国私人藏有的10倍于这个数字的中国文物),
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
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
据说在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
在大英博物馆里。
讨论:为什么中华民族没有被灭绝?为什么中华 文化能够传承下来?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
神的民族。②为了捍卫国家的独立,维护民族的
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 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才使帝国主 义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能实现
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
百年沧桑的危害?
1、列强掠夺我国的财富,破外
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
在公元前525年一度陷入波斯帝国(冈比西斯二世)统治,
又在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托勒密王朝建立 之后,古埃及文明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30年,埃及又 开始被罗马帝国所统治,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继续受东罗马 帝国的控制,公元640年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在公元7到12世 纪逐渐被阿拉伯化......现在的埃及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的后 裔。
二、百年沧桑
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有哪些王朝
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北魏——鲜卑族 清——满族 辽——契丹族 金——女真族 西夏——党项族 元——蒙古族
这些少数民族王朝结局怎么样?
被儒家文化同化,成为中华民族
的一部分。虽然统治者换了,但国
家还在,文化传承还在。
时间跳转到1840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国家的屈辱
人民的苦难
对文化的破坏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
万件(还不算各国私人藏有的10倍于这个数字的中国文物),
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
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
据说在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
在大英博物馆里。
讨论:为什么中华民族没有被灭绝?为什么中华 文化能够传承下来?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
神的民族。②为了捍卫国家的独立,维护民族的
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 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才使帝国主 义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能实现
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
百年沧桑的危害?
1、列强掠夺我国的财富,破外
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历史的足迹》课件(共118张PPT))

我们很难设想一个 地方还有一些孩子 ,能够很正常地朗 诵着2500年前的老 人家的话,诸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等等。 但是这在中华热土 上真正发生了,所 以这是一个从4200 年前进入文明以后 没有中断的伟大文 明。
4200年前,中国进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准备。有六位伟大的王 者,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引领我们完成了这700到800 年的准备。
黄帝觉得炎帝(部落)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当时部 落之间对敌的情形太严重了。敌人是野蛮的力量, 我们要武装自己,我们要冶炼金属,我们要锻造武 器,我们要骑上战马,我们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 野蛮的力量。 炎帝(部落)却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老 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于是黄帝和炎帝的后裔就打起来了,结果黄帝胜了 炎帝部落败了。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文明
沧桑
抗争
1、列举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创造光辉文明的典型 例子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原因 3、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 的危害 4、如何认识中华民族?
四大文明地图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文化成熟的标准
第一,必须有文字。
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青铜的冶炼熔点很 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 属的初步了。
云冈石窟—文明融合
唐
主张通婚,造就了新一代身体强壮、受良好教育的具有雄 才大略的统治者。一个伟大的朝代马上就要来了,这个朝 代就叫唐代。
当时的欧洲,拥有一万人口就已经是像模像样的城 市了。而在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城内,人口不算城 外就是一百万。 七十几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城里面 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术,还通用拜占 廷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 世界各国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场。物价非常便宜,刑 事案件极其地少,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一课历史的足迹第1框历史的足迹课件教科版

②破坏我国 的灿烂文化
耻辱和苦难的表现
③侵犯我国 的神圣领土
④践踏我国 的主权和民 族尊严
4.侵略者暴行:①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华园林 文化中的瑰宝。坐落在 北京西郊,面积广,景 点多,被誉为“万园之 园”。珍藏着大量孤本 秘籍、名人字画、金银 珠宝等,是人类文化的 宝库。
圆明园复原图 一座万园之园,一个艺术典范。
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 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约瑟:英国人,剑桥大 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
《中国技术史》:“公 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 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 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 识水平”
1.如何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文明之一。
三、百年抗争
康有为
梁启超
刘光第
孙中山与 武昌起义
②无数有识之士,推动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批批 救国先驱踏上了民族救亡道路。
5.近代中华儿女如何抗战?
①中华民族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邓世昌等捐躯甲午海战……面对列强的 入侵,中华儿女奋起反抗,谱写了一曲曲壮歌。
A 些课程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同学们参加这些课程( ) A.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就是为了和非遗传承人交朋友 C.能够成为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 D.主要是为了增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认识
②无数有识之士,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批批救国先驱踏 上了崎岖坎坷的民族救亡道路。
③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争取富国强民,中华儿 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留下了无数可 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耻辱和苦难的表现
③侵犯我国 的神圣领土
④践踏我国 的主权和民 族尊严
4.侵略者暴行:①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华园林 文化中的瑰宝。坐落在 北京西郊,面积广,景 点多,被誉为“万园之 园”。珍藏着大量孤本 秘籍、名人字画、金银 珠宝等,是人类文化的 宝库。
圆明园复原图 一座万园之园,一个艺术典范。
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 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约瑟:英国人,剑桥大 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
《中国技术史》:“公 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 中国曾经保持了一个让 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 识水平”
1.如何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文明之一。
三、百年抗争
康有为
梁启超
刘光第
孙中山与 武昌起义
②无数有识之士,推动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批批 救国先驱踏上了民族救亡道路。
5.近代中华儿女如何抗战?
①中华民族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林则徐虎门销烟、 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邓世昌等捐躯甲午海战……面对列强的 入侵,中华儿女奋起反抗,谱写了一曲曲壮歌。
A 些课程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同学们参加这些课程( ) A.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就是为了和非遗传承人交朋友 C.能够成为技艺高超的非遗传承人 D.主要是为了增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认识
②无数有识之士,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批批救国先驱踏 上了崎岖坎坷的民族救亡道路。
③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争取富国强民,中华儿 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留下了无数可 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九年级政治 第一课历史的足迹课件 教科版

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正式向我国提出开办
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已经超过了400份。上
述事实表明:
C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
世界文化潮流
• 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H
13
• 2、材料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在 黄海海战中,中国“致远”号战舰在弹尽舰 伤后,舰长邓 世昌率领全舰官兵250余人, 开足马力猛撞日本战舰,壮烈牺牲。
• 材料二: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 自发的武装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声,并取 得了“自从航海屡交锋,数万官军无此绩” 的辉煌战果。1950年广州市人 民政府为三 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竖立纪念碑,碑文为“一 八四一年广东人民 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
义侵略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 请回答:上述材料共同H 说明了什么?
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
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 “分享”了这座东方宝库。据此回答6---7题
B • 6、上述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 B、火烧圆明园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H
8
• 7、这一段屈辱史揭示的道理是( )
14
• A、中国地大物博
• B、欧洲国家都是强盗
C
• C、落后就要挨打
• D、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H
9
三、百年抗争
• 3.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哪些可 歌可 泣的抗争?
•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 精神的民族。
• 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 中 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 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
中华儿女的百年抗争, 捍卫了国家独立,维 护了民族尊严,粉粹 了帝国主义吞并中国 的野心。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精品课件!
• 故官: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 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 京剧: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表现力丰富。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有 《霸王别姬》《群英会》《打渔杀家》等。
• 编钟:我国古代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系列铜制的钟组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有六十四 枚。
• 棕子: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食品。屈原投江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湖南等地的人民以赛龙 舟、包粽子等方式来表示纪念。
思
范 仲
想
淹
家
王
安
孔子,整理《诗》《书》,
石
编订《春秋》;孟子著有
《孟子》;王夫之及其著
造成中华民族经历百年沧 桑的原因是什么?
P5
百年争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 令将缴获的英美商鸦片 110多万公斤,在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图
致 邓世昌
远 号
镇 远
舰
丁汝昌 日 定刘步蟾 舰 远 舰 黄海海战
经
1894年邓北林9世洋月永昌1舰致升7镇日远队远 号远日舰主号本部力海分舰军官—重兵创中国军舰
作《周易外传》《尚书引
义》等。
军
孙
曹事
武
操家
彭粟 德裕 怀
文 学 家
柳宗元
巴金
老舍
四大发明的邮票
怎样看待中华民族 与中华文明?
P3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百年沧桑
中英双方在康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的情形
黄 海 大 战 爆 发
八国联军杀害无辜百姓
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 的软弱无能,帝国主义列强 掠夺我国的财富,破坏我国 灿烂的文化侵犯我国的领土、 主权和尊严,使中国人民经 受了百年的苦难。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金文
甲骨文
篆书
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 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 逐渐由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 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