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探讨
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探讨

Ab t a t s r c :Ba e n t e h r ce it s f t r e o r e wae s n t r c r i n te Rie a i , i r b e s d o a a trsi e s u c , t r ea dwa e a c t i Ya g z v r sn man p o l ms h c c o wa r u s yn b
殖 .解 决 不 了 本 地 区 的 干 旱 缺 水 问
步伐缓慢 ,建设 和运行管 理成本高 、 收
益 低 , 利 工 程 供 水 能 力 低 , 致 传 统 水 导 的 区 域 性 和 季节 性 缺 水 问题 没 有 解 决 ,
而 水 质 性 缺 水 问题 日益 严 重 。云 南 滇
用 水 矛 盾 仍 然 十 分 突 出 。所 以 , 江 流 长
al c tn n e fwae s . i a l h a u i g a d me e i g s se t e h e d o tlwa e s o t l i l a i g i d x o tr u e F n ly t e me s rn n t rn y t m o me tt e n e ft a t ru e c n r s o o o p o o e ihh sa o t n l r tr s o to n u e v so n g me t r p s dwh c a ni mp r t o e o e e n r l d s p r ii nma a e n . a r f wa u c a
长江流域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调 度 和 建 立 健 全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等 6个 方 面的 对 策措 施 , 实现 长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 以 词 : 资 源利 用 ;水 生 态 ;跨 流域 调 水 ;水 管理 ;长 江 流 域 水 文 献 标 志 码 :A
关 键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T 1 V2
亿 I ; 水 资源 一级 区的 调水 工 程 1 I 跨 1 1处 ; 堰 约 塘
4 0 7 处 ; 村 分 散 的 手 工 、 械 井 约 7 1万 眼 ; 雨 8 .万 农 机 0 集
资 源量 之和 扣 除二 者 之 间 的重 复 计 算 水 量 ) 99 8 为 5
亿 m , 全 国的 3 % 。 占 5 长 江 流 域 水 资 源 总 量 居 全 国 各 江 河 之 首 , 均 占 人
大 、 、 型水 库 约 4 5 中 小 . 7万 座 , 库 总 库 容 17 5 亿 水 4 m ; 提水 工 程 约 3 . 引 6 8万 处 , 引 提 水 能 力 13 6 4 年 3 .
地 表水 资源量 和地 下水 资源 量之 问 的重 复计 算水 量为 23 0 m , 9 亿 ’ 流域水 资 源总量 ( 表 水 资源 量 和 地下 水 地
第4 1卷 第 1 2期 20 10年 6 月
文 章 编 号 :0 101—4 7 2 0) 2—0 01—0 1 9( 01 1 0 6
人 民 长 江
Ya te Ri e ng z vr
Vo . 1 41. . 2 NO 1
J ne, u
2 0 01
20 0 7年 , 江 流 域 总 供 ( ) 量 为 18 2 1亿 长 用 水 0.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治理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治理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因此其水资源问题和治理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长江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治理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长江流域涵盖了大片的干旱地区,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长江流域每年的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一小部分,同时水需求量却在持续增长。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尤其在干旱季节更为严重。
其次,长江流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水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污水排放到长江中,使得长江水质严重受到污染。
水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的饮水安全,也危害到了长江流域丰富的生态系统。
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污染了长江的水体,对其中的鱼类、水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伤害。
为解决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限制用水额度、控制污水排放、加大环保投入等。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来缓解短缺问题。
在农业方面,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减少灌溉用水量。
在工业和城市领域,应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跨流域转移,通过引水工程将富余水资源引入干旱地区,以满足当地的需求。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们需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和排放标准。
同时,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水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来。
最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治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挑战。
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都应当建立起合作机制,共同推动长江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治理。
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法探讨

地上和森林 中流出 , 与土地权或森林 权有一定的关 联, 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 主要体现在水 的流动性 、 随 时间变化性和交易条件 限制性等 , 正因为这些特殊
性, 目前 我 国 尚未 建立 起水 权制 度 , 处在 理论 探索 和
初 步实 践 阶段 。
究。江西省是长江流域最早开展水量分配工作的省 份 ¨ , 成果 主要 基 于 5 %来 水 情况 下 对 鄱 阳湖 五 2其 J 0 河( 赣江 、 抚河 、 江 、 信 饶河 、 修水 ) 的可供 分配水量 进行 了分配 , 并得到省政府的批准 , 对于南方地区初
十 分必 要 。
2 水 权 、 量 分 配 与 总 量控 制 关 系 水
水 权是 水 的 占有权 和使 用权 利 的简称 。水是 自
然资源, 也是有价值的特殊商品, 为了有效地配置稀 缺的水资源 , 更好地体现水的价值属性 , 建立产权清
晰的水 权制 度及 水市场 是未 来发 展趋势 。水 是从 土
第2 卷 第1 8 2期
201 1年 1 2月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J un l f n teR vrS i t cReerhIsi t o ra gz ie ce i sa c ntue o Ya nf i t
Vo. 8 No 1 12 .2 D c 2 1 1 e . 0
文 章 编 号 :0 1 4 5 2 1 )2— 0 1— 4 10 —5 8 (0 1 1 0 0 0
长 江 流域 水 量 分 配方 法 探 讨
陈 进
40 1) 30 0 ( 长江科学 院 院长 办公 室 , 武汉
摘要: l 近 0年来长江流 域不 同地区频繁出现干旱缺水现象和 国家严格 的水 资源管理制度 的推出 , 长江流域进行 使 水量分 配和用水总量控制越来越迫切 。根据长江流域 特点 和水 量分 配 中存在 的 问题 , 探讨 水量分 配原则 、 方法 和 管理途径 。分 析表明 : 江流域水量分 配及 总量 控制的重点是枯水年份和枯水 时段 , 调水 流过程控 制 、 长 强 用水总 量 控制 应该 结合地区用水效率 和水功能 区管 理 目标 , 应考虑引调水工程 和大型水库调度 的管理 。 关 键 词: 长江流域 ; 水量分配 ; 用水总量控制 ; 资源管理 水
治理长江的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长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方案实施。
2.完善政策法规。制定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治理工程资金需求。
4.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参与长江治理。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参与长江治理工作。
本方案旨在为长江治理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总体框架,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确保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第2篇
治理长江的方案
一、引言
长江,我国最长河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保障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实施重点物种保护工程。
(3)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长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3.水资源优化配置
(1)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分配方案,明确各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3)建立预警体系。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建立预警体系,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5.绿色发展
(1)严格环境准入。对长江流域新建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长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长江流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与管理

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与管理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更加迫切。
本文就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长江流域水资源现状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承载体,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川中盆地、洞庭湖平原等。
其中,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江苏沿海地区等区域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
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可用量却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低水位期,各城市的用水量相对之下是非常大的。
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质量也受到了诸多的污染威胁。
其中最常见的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化学物质、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河流、湖泊、水库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长江水资源时,水沙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1.政策管理针对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质恶化等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强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其中,不仅包括限制高水耗和高污染产业进入、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等行政手段,还有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治理。
2. 水资源节约利用为了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要采取错误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措施。
比如推广节水型农业、加强饮水安全、优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提高国内水资源的效率和利用率等。
同时,还要加强长江流域内河流、湖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减少土地利用的影响,使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得到提高。
3.水生态恢复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水资源的生态恢复。
要让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拥护水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重点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避免水污染问题的再次发生。
(完整word版)长江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长江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及管理方法近年来,可用水资源的总量有明显的下降,追其原因有二:水的总量在不断下降;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
下面以长江流域为例,以水的总量和水污染的角度来分析,并给出解决的办法。
一长江生态系统出现的问题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流域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上游地区森林的乱砍滥伐和坡地的不合理开发,已经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年土壤流失量超过黄河流域而达24亿t ,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江,使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沿江居民难觅清洁饮用水,;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退化,环境质量的恶化,以及悬念重重的三峡库区的未来生态环境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都将可能严重制约并影响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1以水土流失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流域的全局性问题1。
1水土流失面广量大20世纪50一80年代,长江流域曾开展过三次流域性的水土流失调查统计: ①50年代末期调查统计,全流域水土流失面36.38万kmZ,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0。
2%,估算全流域年土壤侵蚀总量24.5亿t。
②1985年调查统计,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mZ,占流域总面积的31.2%,水土流失区年土壤侵蚀总量22.4亿t。
③80年代中期遥感调查,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3。
94万km,,风蚀5。
25万kmZ,冻融侵蚀72万kmZ。
长江流域每年流失泥沙量约24亿t,输沙量为9.6亿t,其中70%以上来自上游的金沙江、山民沱江和嘉陵江。
上游输运的泥沙不仅淤积了本地区的水库、湖泊、河道,而且大部分最终将冲入长江。
泥沙在长江中下游的淤积不仅增加了长江干流防洪压力,同时降低了入江诸河的泻洪能力,是造成沿江湖泊不断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森林植被破坏问题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和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0%下降为25%.长江流域的天然林已经砍伐殆尽,涵养水源、保土拦沙功能明显下降,森林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受到严重影响。
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研究的思路及重点_李英

广义层次上的水量分配应以区 域总的水资源量为分配控制总量, 根 据水资源的两大功能, 即维护生态与 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考虑区域 的 降 水 、气 候 、土 壤 类 型 、植 被 、水 系 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等 因 素 , 将 区 域 总 水资源量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是与生态和环境有关的用水, 包 括 河 道 、湖 泊 、湿 地 等 水 体 生 态 用 水 ( 含水生生物、河内湿地、河口出流 等 ) , 河 道 冲 淤 、冲 沙 用 水 , 环 境 景 观 用水, 陆地植被用水, 土壤含水等。第 二部分主要是与经济社会有关的用 水, 包括工业用水、农 业 灌 溉 用 水 、生 活用水、河道发电 用 水 、渔 业 用 水、航
2.分配原则 长江流域河道水量分配方案应 遵循以下三个大的原则: 保障生态与 环境用水原则, 确保生活用水优先原 则 , 鼓 励 和 提 倡 高 效 用 水 、节 约 用 水 原则。 3.研究内容 传统的水量分配以多目标多层次 大系统理论为基础, 通过调查评价分 析区域或河道的水资源、现有供水系 统的组成结构、经济社会发展, 分析其 系统特性, 建立多目标、多层次的水资 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探讨分析区域 及河道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案, 使水资 源综合效率最合理化和最优化。 以河道枯季区域水量分配为例, 其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是河段现状取排水口、水利工程、 河道内用水等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 二是河段区间水资源情况的分 析研究, 包括对河流 ( 下转第 7 页)
严重。 3.长江口枯季咸水倒灌严重 目前长江河口地区咸水枯季倒
灌严重, 江水含氯度增大, 尤以 2、3 月份枯水季节为甚, 严重影响了长江 口地区的取水。据统计, 在 91%保证率 条件下, 长江口太仓市浪港段最大连 续不可取水天数达到了 29d。为了减小 咸潮对供水的影响, 保障供水安全, 许 多企业单位计划在长江边滩新建水 库, 以保证淡水资源的不间断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1.5长江流域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近20年来,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建设和运行管理成本高、收益低,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低,导致传统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没有解决,而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云南滇中、湖南衡邵地区、江西赣南、四川盆地、湖北与河南交界附近的三北等地区是长江流域传统的缺水地区。
近10年来,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本是长江流域主要产水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几乎每年都出现程度不同的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
长江流域大部分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荆南四河等地区存在日益严重的水质性缺水问题。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谓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汉江水资源利用率将超过40%,成为长江流域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河流,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将会凸显。
长江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大部分是汛期的洪水,汛期水量占总量的70%,洪水难以利用;而在非汛期,相当多的地区不仅可利用水量不足,而且水力发电和航运等河道内用水与河道外用水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所以,长江流域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十分必要。
一、长江总量控制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控制河流能力比较低水库是调节河道水流、解决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
至2009年年底,长江流域虽然已经建成各类水库4.6万座,但总兴利库容仅为1200多亿m 3,其中大型水库166座,总兴利库容966亿m 3,与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9856亿m 3比较,已建水库总兴利库容占12%,其中大型水库总兴利库容仅占长江地表水量的10%,而且大型水库地区分布不均衡,调节性能好的水库多分布在二、三级支流上,没有能力解决大范围干旱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
在水库控制水流的能力方面,长江与黄河等北方河流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水库,由于灌溉和供水配套设施不完善、水库年久失修或者运行管理成本高等原因,水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水库改变用途,如增加发电机组、向工业和城市供水等,甚至仅用于水产养殖,解决不了本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
还有一些新建水库,虽然以水利工程名义上马,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但由于业主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建设水电站积极性高,而对于灌溉和供水设施等水利功能的建设由于见效慢或者效益低,不是安排在工程的后期建设,就是建好渠首,等待地方规划和建设配套工程,使水库的灌溉和供水功能迟迟得不到发挥。
2.山区河流水面高程低,提水成本高长江流域除中下游平原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山高水收稿日期:2011-01-06作者简介:陈进(1959—),男,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1005)。
摘要: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用水和缺水特点,讨论了用水总量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适合长江流域特点的用水总量控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监测断面的确定、区域用水合理性分析和用水指标分配等。
最后,提出总量控制管理需要的监测和计量系统,该系统可以为长江流域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长江流域;用水总量;计量;水资源管理Discussion on total water use in Yangtze River Basin //Chen Jin ,Zhu Yanlong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water use and water scarcity in Yangtze River basin,main problems of total water use control are discussed.The principle and methods in line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eature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the confirmation of measuring the river section,analyzing regional water use rationality and allocating index of water use.Finally the measuring and metering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otal water use control is proposed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ole for water use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Key words:Yangtze River Basin ;total water use ;meter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U99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123(2011)05-0042-03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探讨陈进1,朱延龙2(1.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430010,武汉;2.青海省水文局,810001,西宁)前沿422011.5中国水利低,长江及主要支流水位只有在较大洪水来临时,河水水位才高于地表面,其他大部分时间河水都低于地表面,如果没有水库及配套渠道,提水和抽水等供水成本高,在山丘区,有水也难用。
3.中下游江湖关系复杂,进出水量核算困难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关系复杂,河流进出水量测量和计量困难。
如洞庭湖的三口进流,城陵矶出流;鄱阳湖湖口与长江干流、大运河与长江、淮河与长江等水量交换关系复杂,很难测量。
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周边湖泊和河流还有数以千计的水闸相联系,这些水闸大多数是双向闸,当长江过洪时挡水,而支流或者湖泊来洪水时向长江干流放水,需要引江灌溉时又进水,水闸进出流关系十分复杂,进出水流计量难度大,各河流和湖区用水总量控制的监控技术难度大。
4.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多,流域内外用水矛盾日益增多长江水资源丰富,处在我国南北交界的中间地区,各类跨流域引调水工程都以长江为水源地,建设中和规划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很多。
如引江济太工程已经实施多年,南水北调中线、南水北调东线、黔中调水、引江济汉等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西线、滇中调水、引江济渭、引江济巢、大东湖连通、引岷济沱等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已经规划,流域内与流域外用水管理关系复杂。
5.流域跨省、直辖市地区多,用水监督管理复杂长江流域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省界河流有11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0km2以上的有25条,流域面积在5000km2以上的有45条,流域面积2000km2以上的有68条,水功能区省界缓冲区共有114个,河流上下游、左右岸跨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断面多,监督和管理难度大。
二、用水总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和用水管理存在的问题,用水总量控制应该考虑以下原则:①总量控制与水功能区管理结合。
水质性缺水是长江流域现在和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也是用水总量控制、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的主要驱动力。
长江流域许多城市附近水源污染严重,城市供水严重依赖上游来的客水,如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如果客水出现问题,水源就可能中断。
在长江流域,由于水多,人们提高水利用效率和节水的意识比较薄弱,如果不与水功能区管理目标结合,总量控制的约束力将很弱。
用水越多,废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性缺水问题就越突出。
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以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来促进用水总量控制。
②总量控制与水利工程调度能力的提高结合。
长江流域区域性、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主要是水利工程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造成的。
从整体上看,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上的水库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干支流上基本没有年调节水库,控制水流的能力有限,用水总量控制的手段和能力不足。
③总量控制与跨流域引调水管理结合。
流域内外用水需要统一管理,特别是遇枯水年和枯水季,当本流域用水短缺时,需要统筹流域内和流域外用水的管理。
④总量控制重点在枯水年、非汛期和缺水地区。
长江流域缺水主要发生在枯水年、枯水期。
当然也有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干旱缺水问题,在汛期也经常出现伏旱等灾害。
由于长江绝大多数水库在汛期会放低水库运行,使大部分水库没有调节能力,在汛期总量控制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需要服从防汛调度,所以长江流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时段是非汛期和重点地区。
2.总量控制方法探讨过去,用水管理一般与计划用水管理结合,主要依据是用水现状、用水指标和节水潜力等因素。
这种管理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流域和区域用水进行指导,存在的问题是计划用水基本上从下向上层层申报,缺乏科学性,指标没有多少约束力,或者由于缺乏计量和监督手段,没有办法核实实际用水情况。
像长江这么大的流域,即使针对一条支流的管理,仅靠用水计划和总量控制指标也难以起到作用。
现代水资源管理的理念是“没有计量,就没有管理”,长江流域除用水户计量得到一定发展外,取水和排水的计量及监督管理十分落后,相当多的用水户没有安装计量设施,用水管理实际上处在计划指导水平上,管理缺乏针对性,因此,总量控制的关键是建立取水、用水、排水的计量系统和科学的用水指标分配体系。
(1)确定河流控制断面为了核算河流来水,分析上游地区取水、用水和排水对河水的影响,明确管理责任,需要在河流和重要水域设立控制监测断面,测量水量和水质。
断面确定的原则建议如下:①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文站点,②长江流域主要干支流以及流域面积在5000km2以上省界河流,③水功能区省界缓冲区,④曾有水事纠纷和目前仍有水事纠纷的河流,⑤控制性水库入库断面和大坝下游断面,⑥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调水口,⑦江湖湖口、重要控制闸,⑧重要生态与环境敏感区断面。
各省可以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本地区河流和水域的控制断面,逐步建立起可核算和监督管理的河流测量和监测网络体系。
(2)各流域和区域用水合理性分析由于长江流域总体水资源量丰富,流域内各地区用水指标与北方地区有一定差距。
在分配总量指标时都怕留给自己地区的少。
所以,需要按流域和行政区用两个口径复核现状前沿43水CHINA WATER RESOURCES2011.5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潜力,各地区需要在水资源综合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核算现状和未来用水的科学性和需求。
水资源综合规划虽然刚刚被国务院批准,但规划基准年是2004年,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快,各地区用水、需水变化较大,而且长江流域节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总体意识较差,需要按全国统一用水指标核算各地区用水合理性和用水效率。
这样,才能科学地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指标,并有定量指标说服各地区接受分配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