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宣恩县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整治及规范化建设探究

19EXPERIENC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田海华,生于1986年,土家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宣恩县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探究田海华1,朱雄峰2,钟子颖31.宣恩县环境监测站;2.宣恩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3.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摘要:根据宣恩县人民政府中长期规划,规划修建二水厂,原水取自官千水库。
按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迫在眉睫。
本文将通过对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宣恩;官千水库;水源地;整治;规范化建设中图分类号:TV6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1-0019-0002目前宣恩县从龙洞水库取水,一水厂供水规模为1.5万吨/天。
宣恩县为加强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核算水库来水、优化水库调水、平衡不同用水、保护水源水质,优先保证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高效、经济、安全地利用水资源,规划修建二水厂,原水取自官千水库。
本文对官千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整治及规范化建设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对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参考。
一、水源地状况(一)官千水库基本情况官千水库位于湖北省宣恩县境内、忠建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官千河上,官千河全流域面积85.77km 2,其中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3.6km 2,水库正常蓄水位640m ,水库总库容996万m 3。
库区右岸有鱼泉河及康家河两条支流,鱼泉河支流回水长度约1.5km ,康家河位于库尾,回水0.1km 。
水库的主要功能以烟田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灌溉,供水对象为宣恩县晓关乡、椒园镇和珠山镇,共涉及晓关乡、椒园镇和珠山镇共30个行政村。
(二)水源地基本情况官千水库水源地为水库型水源地,供水范围为宣恩县城区、珠山镇和平村及椒园镇20余村,供水人口为6万人,可解决3.58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相关问题探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标准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主要依据是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地划定,但是这个划定标准是否确保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仍存争议。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一些重点保护地区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宽松划定,以便迎合一些开发项目的需求,这也导致了一些本应划定为红线区域的地区被划定为非红线区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标准应该更加科学和严谨,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其他规划的衔接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农田保护规划等其他规划文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统一。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规划的编制和划定过程不同,导致了生态保护红线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需要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和划定机制,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之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目前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手段和方法还不够科学和全面,无法准确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
相关部门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红线区域的资源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执行。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涉及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公众的参与主体地位。
在实际操作中,公众参与的机会和话语权还比较有限,且缺乏有效途径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水资管〔2021〕39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1〕390号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必须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支撑。
现就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健全初始水权分配,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水优先、绿色发展,“四水四定”、量水而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协调、分类施策,改革创新、两手发力,面向社会、共同参与。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基本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硬指标”基本建立,水资源监管“硬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推动落实“四水四定”的“硬约束”基本形成,面向全社会的节水制度与约束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到严格管控,用水效率效益明显提升,全国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北方60%以上、南方4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9%,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超过170亿立方米。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2.05.12•【字号】•【施行日期】2022.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5月12日天津市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市节约用水工作会议要求,缓解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全市供水安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节水作为解决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为目标,以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为重点,以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节水科技创新和市场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高全市用水效率,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内;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25;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淡化海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一)强化源头管控1.强化以水定需。
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1期水文水资源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段骁(九江市濂溪区水利局,江西九江332005)摘要: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是开展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对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文章结合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实践案例展开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熟悉工程概况,首先从水资源质量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分析等方面梳理出濂溪区化工产业园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做好濂溪区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同时着重围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主要包括空间管控、产业结构及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防范及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与规划后续的“三线”管控及分析两方面完成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可为类似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化工产业园;水资源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1-0032-031工程概况九江市濂溪区化工产业园位于姑塘镇,东径115°52′~116°13′,北纬29°46′~29°46′。
园区规划主导产业发展粘胶纤维、化纤纺织、无纺布三大行业,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化纤化工纺织工业产业链,并配套建设相关服务产业。
截至2020年底,现有主要取水企业23家。
其中赛得利(中国)、赛得利(江西)、金源化纤(盛君丝新材料)、九宏新材料、大唐化工等2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赛得利(中国)和九宏新材料为2020年新投产企业;乔旭(江西)2020年开工建设;恒生化纤用地曾经施工,后停建,且预计规划年内不再建设。
濂溪区化工产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起鄱阳湖,南临谷山湖,西至白鹿大道、姑塘集镇西部边界,北至香积大道、九宏新材料和中科鑫星两个企业的北部边界,总面积约7.79km 2。
探析精河县的水资源管理

探析精河县的水资源管理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样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但当前,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的利用,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文件都已把水利工作摆在了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水资源开发要建立“三条红线”。
本文主要是对精河县“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解决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精河县;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为此,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下文将结合精河县对三条红线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第一,“三条红线”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的控制红线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
这三条线是从不同角度管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显著的区别。
比如,在管理角度上看,用水总量控制可以宏观管理对流域或者较大区域的水资源,而水效率可以微观对待各行业或者用水户,并与此同时,根据限制纳污的指标还可以对水体内的质量进行管理,三条红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定包括取水、用水和排水重要环节的“三条红线”,将经济社会系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限制在可以承载范围之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③)连线基层拿出一张白色小卡片,在智能射频卡控制器刷两下,借助尼龙管的导引,水从机井抽出直接流入麦田,途中没有半点浪费。
年没过完,山东省桓台县逯家村农民尤素丽就来给自家麦田浇水,“以前大田漫灌,明渠先喝饱了才轮得到麦田。
现在,清水‘指哪打哪’,不用白白浪费了,能节省水费30%。
”桓台县通过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全县农业年节水4500万立方米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
桓台县是山东省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开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行先试的省份之一,山东明确提出,2011年将严把267亿立方米的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继续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为守住这“三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并明确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资源短缺要求最严格管理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
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年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达标率仅为4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

节约用水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一、提升节水效能1.坚持以水定需导向。
聚焦城市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格局。
强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水型服务业,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健全完善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布局、区域总体规划、各类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评估机制,从源头促进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杜绝不合理用水需求。
2.严格用水“双控”制度。
突出强化水资源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支撑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严肃水资源管理的约束性和控制性。
严格落实节水评价制度,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
实现年用水量3000m3及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计划用水全覆盖,推动用水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与合理化。
坚持从严管控与统筹配置相结合,建立用水总量“阶段管控、动态配置”的管理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用水计划调整程序,切实保证用水总量红线不突破。
3.健全节水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节水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用水定额在规划修编、水资源论证、节水评价、取水许可、用水计划以及考核监督中的约束作用。
制定鼓励节水政策体系,研究鼓励和支持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绿色金融、投资、财政支持政策。
健全节水激励机制,深化水价改革,全面启动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倒逼企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相应行业取(用水)定额。
建立健全水效标准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节水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重点行业取(用)水定额实施指南》等文件,建立定额动态修编制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建立节水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估和监督机制,全面提升城市节水水平。
4.严格全过程管监管。
切实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严格按照用水定额,确定合理取水量,从严审批新增取水许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相关问题探讨
2013年09月17日14:35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第6期作者:任东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摘要: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河川径流资料还原和区域地表水资源量计算的新方法。
区域现状水平年的选定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对水资源管理计量体系薄弱地区提供的基础数据,在采用前要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径流资料还原,地表水资源量,现状水平年基础数据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本文就县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划定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作一分析探讨,旨在为各地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时参考。
1 区域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划定是以当地水资源量为基础的,只有在准确的水资源数量基础上确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划定区域用水控制总量时,先要对目的区域的水资源量作出评价。
评价的步骤首先是对收集到的当地河川径流资料进行还原计算,然后用还原后的系列资料计算当地水资源量。
1.1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
由于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技术人员在使用河川径流资料时要对其进行还原计算,要将径流还原到天然状态。
还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利用降水径流关系还原;二是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还原。
对人类活动影响前降水径流相关关系稳定的区域,使用径流系数对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进行还原。
对降水径流相关关系紊乱的区域,点绘降水累积值与径流累积值关系曲线,对曲线上的弯曲部分进行修正,使曲线变成直线,用以还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
由于过度放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梯田建设等)、修路、采矿、人工集雨、地下水超采等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条件,破坏了流域原有的产汇流条件,河道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小。
上述两种方法是以流域产汇流条件未变化为前提的,显然,还原后的数据会偏大。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应采用下面的方法:
还原后的径流量=控制断面实测径流量+蓄水工程蓄水量+各行业(城乡人畜、农业、工业、生态等)耗水量+跨流域调出水量。
1.2 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对地表水的评价,传统上采用当地河川径流的多年平均值作为评价区域的现状地表水资源量。
但是,在河川径流持续减少地区,用传统方法计算的水资源量明显偏大。
以祖厉河流域为例。
祖厉河贯穿甘肃省会宁县全境,是会宁县境内的主要河流。
由于降水量的持续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有实测径流资料时)开始,祖厉河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见图1)。
图中水平虚线为多年均值线,弧线为径流趋势线。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00年开始至2010年,祖厉河年径流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如果以多年平均值作为当地水资源量,那数据明显偏大,至少在2000至2010年的连续11年中,当地没有这么多水资源。
再以散渡河流域为例,散渡河是甘肃省通渭县的主要河流,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其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见图2)。
图中水平虚线为多年均值线,弧线为径流趋势线。
自1991~2002年连续12年、2004~2010年连续7年,径流量小于多年平均值,说明多年均值并不能代表上述时段当地的水资源量。
鉴于以上情形,在河川径流持续减少地区,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用近几年河川径流量的平均值(会宁县可以祖厉河2000~2010年年径流平均值)或以最近一年年径流量(通渭县可用散渡河2010年年径流量)作为区域地表水资源量进行评价。
2 现状水平年的确定
用水总量控制是在节约高效利用水的前提下,采取以供定需政策,对人类用水总量的控制。
总的原则是生活用水定额适当增加,工业用水定额下降30%以上,农业用水定额结合区域气候条件,以能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为条件。
区域用水总量是区域生活、农业、工业等各行业用水量的总和。
划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过程是先对区域内各行业的现状用水水平作出评价,然后在各行业现状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上述控制原则,对各行业用水量进行增减,从而确定控制总量。
这里提到的现状用水水平,就是指现状水平年的用水情况。
传统上,一般以能够统计到完整基础资料(区域各行业用水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水文资料等)的最近年份作为现状水平年。
但是,在西北干旱地区,传统的做法不再适合。
我们仍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近几年来,通渭县旱情严重,蓄水工程蓄水不足。
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工农业用水被一再压缩。
2010年,全县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仅48.0m3,万元GDP用水量为45.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0.1m3。
如果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根据上述控制原则,通渭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在20.1m3的基础上再下调30%,这将严重影响通渭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当地“十二五”规划中新建中药饮片(中成药)、小杂粮方便食品、沙棘饮料和地毯等生产线的计划难以实现。
与甘肃省2015年年底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20m3、69m3以内的目标相比,通渭县2010年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非常小,这并不是当地用水效率高、效益好,而是干旱缺水使涉水工、农业压缩规模所致。
由此可见,2010年不适合作为通渭县用水总量划定现状水平年,现状水平年不应选择在枯水年份。
3 基础数据的采用
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各行业用水量、农林牧渔业及生态用水面积、各行业废污水排放量等基础数据是划定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关键资料。
由于计量体系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行政区(县区)不能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甚至有些县区提供的数据相互矛盾。
在控制指标的划定工作中,一定要对地方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判别,尽可能采用较为真实的数据。
某县2010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为393万m3,工业用水总量为184万m3,而在当年该县的水利年报中,全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577万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302万m3,工业企业排污275万m3。
对照前后数据,可以肯定年报数据失实,不能使用。
后经实地调查、核算,2010年该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50万m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01万m3,工业企业排污149万m3。
尽管调查数据也可能存在误差,但至少比年报数据准确。
4 结语
划定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案才具有可操作性。
(1)对于河川径流资料系列的还原方法、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方法,要以获取真实、客观数据为原则。
河川径流资料的还原可采用如下的方法:径流还原量=控制断面实测径流量+蓄水工程蓄水量+各行业耗水量+跨流域调出水量。
(2)不宜选用水量特枯或特丰年份作现状水平年,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以当年各行业用水水平能代表当地多数年份用水情况的年份为现状水平年。
(3)有些县区水资源监测、取水、用水和废污水排放的计量体系还十分薄弱,相关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在应用时要多加分析。
另外,水资源管理缺乏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总量控制考核制度将难以有效执行,这一点应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
作者简介:任东(1969年—),男,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任东.祖厉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 (1):29-31.
2 康国玺.抢抓战略机遇努力推动甘肃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J].中国水利,2011 (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