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2013.1体弱儿总结
体弱儿

• 1、体弱儿定义 • 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小儿机体体格或智力发育明 显落后,或某些器官的解剖生理功能明显缺陷或 障碍,这样的小儿称体弱儿。 • 2、、托幼机构体弱儿范围 • 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色素<90g/L);②中重 度营养不良;③反复感染 (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哮喘),④影响生理功能的畸形儿,如先心,唇、 腭裂;⑤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病,如非开放性结 核、肾炎、糖尿病等;⑥肥胖儿。
• ④患病儿童建案管理按不同病种、不同年龄进行, 根据管理常规要求结案。 • ⑤建立并认真做好患儿个案记录,每月记录1次, 发生疾病应及时记录,每月1次统计分析,对营养 不良和肥胖儿每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对贫血儿 童每月查血红蛋白1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儿童眼、口腔、听力保健
• 1、3岁以上儿童每年进行二次的视力检查,
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儿童(特别是弱视)眼 与书本保持30-35厘米,看电视时间小于30 分钟,距离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 • 2、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 时治疗,推广对6龄牙进行窝沟封闭。
• 3、有条件的话,可在儿童入园时进行一次 听力检查,每年对有听力高危因素和客观 反应不良的儿童进行复查。 • 听力高危因素有:脑膜炎、乙脑、腮腺炎、 风疹史;急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中耳 炎史;使用耳毒性药物史;有癫痫、抽搐 或不明原因高热史;头部外伤史;长期居 住或生活在有噪声环境中等。
• 3、管理要求
• ①对筛查出的儿童给予建档管理,可以设 置集中管理儿童班(年龄相距1年),也可 分散管理(在班内负责管理)。 • ②患病儿童所在班的房屋要通风,阳光充 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患病 儿童避免剧烈活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 时间,以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体弱儿童心得体会

体弱儿童心得体会作为一个体弱儿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身体的脆弱。
在这病痛中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先,体弱儿童教会了我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无法像其他正常儿童一样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进行剧烈运动。
但我知道,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改变自己的现状。
在学习上,我每天都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尽管身体不如常人,但我相信只要我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我参加了许多学习小组,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我逐渐赢得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其次,体弱儿童教会了我要珍惜身体的健康。
由于经常生病,我对于身体的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明白,身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于是我开始注重锻炼身体,每天都保持适量的运动。
同时,我还结合饮食调理,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健康的蔬菜水果。
通过这些努力,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病情也减少了很多。
再次,体弱儿童教会了我要坚持积极的心态。
在经历了一次次生病和痛苦之后,我明白了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我告诉自己要坚定信心,勇敢面对不利的局面,不轻易放弃。
同时,我也学会了从困难中寻找机会和启示,找到积极应对的方法。
在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的题目,我不再沮丧和泄气,而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途径,勇敢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收获了许多成功和进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体弱儿童教会了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由于身体的原因,我无法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尽情地玩耍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但我明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用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
我学会了尽情享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也喜欢和朋友一起交流和分享,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在生活中,我更加感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的陪伴使我拥有了温暖的回忆。
浙江省体弱儿管理总结(2010)

浙江省体弱儿管理现状
管理方案:
根据疾病分类不同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给予药物治疗、营养指 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 定期随访,增加至1次/月 如病情无明显好转,及时转送上级医疗保健单位做进一步诊断与 治疗。 疾病达到好转或痊愈水平即给予结案,转入正常儿童系统管理。
管理考核指标:
管理方案、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分级管理、逐级培训、考核制度 定期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体检评价内容
体格发育测量 体格指标 : 体重 、身长/身高 、头围 评价
发育水平 生长速度 匀称性
生长曲线图应用
体弱儿管理重点
全身各系统检查
1. 头面部:是否有特殊面容,有无血肿、唇裂、腭裂、口炎或鹅口 疮。检查有无巩膜黄染、眼部异常;注意扁桃体大小,有无渗出 物;注意出牙数。 2. 皮肤:有无黄疸、皮疹、硬肿等,颈部、腋下、腹股沟部、臀部 、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糜烂。 3.淋巴结:注意全身淋巴结是否增大、个数、质地、活动度等 4.胸部: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检查有无心脏杂音,肺部呼吸 音有无异常。 5.腹部:检查有无脐疝,肝脾大小、有无包块、触痛等。 6.四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
体弱儿体检
全身各系统检查
7.外生殖器和肛门:检查有无畸形,有无肛瘘,尿道下裂,隐睾 等 8. 神经行为检查:早期发现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障碍,以免形成 永久性损害。 9.3岁以上每年至少一次眼保健;每年至少一次口腔保健。
辅助检查:一般每年至少做血、尿、大便常规检查一次
根据不同疾病的体弱儿,安排不同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对拒绝进食时的反应
如孩子吃得很少,你是否继续要孩子吃?或以后(1小时左右) 再喂?或孩子想吃时再提供食物?
实验室检查
基础的实验室检查:
体弱儿护理

体弱儿管理写在课前的话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的由于养不良造成的体弱儿越来越少。
而营养过剩的、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目前暂且也叫做体弱儿。
本课主要介绍了体弱儿的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通过学习学员要掌握这些内容.一、体弱儿管理对象从管理对象上说,真正属于体弱儿的,比如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反复感染。
对这些孩子要进行专案管理.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现在发生率比较高的单纯性肥胖的孩子,它的发展趋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上升的趋势。
营养素缺乏会对儿童的智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对营养不良的关注是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缺铁性贫血会造成智商下降5到8分,蛋白质能量缺乏会造成智商下降10到15分,碘缺乏病会造成智商下降10到12分。
所以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营养问题,及时解决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保证孩子全面的营养均衡。
二、管理方法1.登记管理:全部体弱儿进行登记。
2.专案管理:凡患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和肥胖者均建立专案管理卡片;营养不良儿童应使用生长监测图进行专案管理.(一)营养不良儿童管理1.管理对象: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克者;生长监测中连续2次体重不增或下降的小儿;儿童定期体检和大体检中发现的低体重、消瘦和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儿。
2.管理方法:寻找病因,增加监测时间,针对病因采取措施.(1)营养不良的原因喂养因素(暂时、长期);疾病因素 (反复感染、其他疾病);(3)环境因素。
(2)增加监测时间对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就是要增加监测时间,建议每月检查一次。
要求每次检查时测量体重并进行评价,分析体重增长不良的原因并进行干预,连续监测3次体重未见好转者转上级医院。
(3)针对病因采取措施指导家长合理喂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疾病儿童护理,督促体格锻炼,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在对患病儿童的喂养中,要耐心鼓励儿童饮水和进食,少量多次喂食,给孩子喜欢的食物,给予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
体弱儿心理矫治总结

体弱儿、心理问题儿童矫治总结托一班郑艳张叶本学期本班有两名轻度肥胖儿童,一名有攻击性行为幼儿和一名有咬手指习惯幼儿,因此我班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家园联系,共同矫治的活动。
一、肥胖儿矫治方面:1、饮食:肥胖儿一般口味偏重,喜欢甜食,针对这一情况,我园在菜谱的制定方面进行了改进,基本是以清淡为主,减少了红烧、油炸等烹调方式。
在老师的鼓励下,肥胖儿都能减少禽肉类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进餐速度从原来的10-15分钟增加到了15-25分钟。
在老师的教育下,都能做到细嚼慢咽。
2、运动:要治疗肥胖,光从饮食上控制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运动的配合。
在幼儿园里通过保健老师和保育员的努力下,增大了肥胖儿的运动量。
肥胖儿都因为体形问题较不爱运动,所以平时的运动量都不够,在幼儿园来由老师和保育员带着幼儿一起运动,给他们打气,使他们能够完成每天的运动量,我园还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多种的运动方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在运动量上也是逐渐增加,是幼儿能够尽量适应体育活动。
3、家长工作:我园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肥胖的危害,从而能从家庭方面来帮助幼儿减肥,在家中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睡前不吃零食,少吃kfc等快餐等,同时家长还增加了幼儿晚饭的运动量,进行饭后散步或爬楼梯等。
4、肥胖儿心理教育肥胖儿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感到自卑,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平时老师加强了对肥胖儿的观察和辅导,让其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是幼儿基本能自觉地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加强管理。
每三个月作一次小结,是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每一个阶段结束后我们发现孩子的肥胖度都有所下降。
通过一学年的努力,所有的肥胖幼儿的肥胖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继续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不少家长还写来了营养减肥食谱,使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些肥胖儿能摆脱肥胖的阴影,达到正常的标准。
二、心理问题幼儿矫治方面:1、利用各种游戏,减少并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满足了儿童因自身发展水平局限尚不能实现的愿望,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解决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将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安全地释放出来,减少焦虑,进而起到心理保护和心理补偿作用。
体弱儿管理计划总结?

体弱儿管理计划总结?第一篇:体弱儿管理计划总结?体弱儿管理总结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中度以及上肥胖,常见畸形等。
2、一经发现体弱儿,立即进行登记,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3、对营养不良或中度以上肥胖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每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并把情况通知家长。
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幼儿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4、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或空调直吹,避免受凉。
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用药。
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
观察一年恢复后,立即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5、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食量。
发生消化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
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6、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手先吃;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户外游戏时注意为体弱儿增减衣服,适当调整活动量。
7、我园本学年2名贫血儿,痊愈2名。
中度肥胖儿8名,好转2人。
6人无转归体弱儿管理计划特殊儿童,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特殊需要的幼儿包括:体弱儿童、残疾儿童,对他们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其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特殊照顾。
如经常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缺铁性贫血等儿童。
体弱儿童的内在免疫与防御能力比一般儿童差,身体对抗刺激的反应能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稳定,易于感染及感染扩散。
若气候骤变,营养不良,活动过度过量等容易发病。
因此对于体弱儿童我园的全体保教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注意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逐步地强壮起来。
体弱儿发病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体弱儿发病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作者:周晓萍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内散居儿童的健康状况,探讨体弱儿童有效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方法: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笔者所在辖区内散居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做血常规、微量元素等检查。
同时对查出的体弱儿进行建档,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结果:对13659名儿童进行相关健康检查,发现体弱儿为426例,占体检总数的3.1%,其中营养性疾病为357例,所占比率为83.7%。
结论:对家长进行耐心的保健指导,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尽早预防体弱儿的发病,积极落实保健措施;对体弱儿的患病情况进行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保健质量,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弱儿;干预;营养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目前对于体弱儿尚无明确定义,一般情况下,体弱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600 g婴儿、活动性佝偻病的儿童、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儿童、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儿童、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儿童、肥胖儿,同时还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等。
体弱儿属于高危群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正常儿童[1-2]。
因此,对于体弱儿的管理保健工作显得异常重要[3-4]。
为了解笔者所在辖区内体弱儿的发病情况,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笔者所在辖区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了解体弱儿的发病情况,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相关干预措施,从而为了进一步做好体弱儿的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对笔者所在辖区内的所有幼儿园儿童以及在门诊医院就诊和出生的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共检查13659例,其中0~4岁儿童中,查出符合体弱儿标准的426例,男201例,女225例;疾病主要包括贫血、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
从小体弱多病 220例体弱儿管理情况分析

从小体弱多病 220例体弱儿管理情况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本辖区医院儿童健康体检中筛查出的220例体弱儿的管理情况,从而为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xx年2月―xx年5月在本辖区医院进行体检的1800例儿童中检查出的体弱儿150例,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进行分类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适宜防治方案,予以登记、建立专案管理记录、进行治疗等。
同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对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体弱儿的罹患率达到了%,主要疾病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为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先天畸形等。
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家长做好产前筛查、孕期保健,是儿童保健的基础,在促进儿童今后的整个发育、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体弱儿管理情况儿童保健Doi:/【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08-0448-01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常常能够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
我们常常将满月之后体重增长不到600g的婴儿列入体弱儿,是我们保健工作的重点。
一般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为:喂养情况、护理情况、疾病情况等[1]。
我们必须找到原因,才能解决体重增长不足的问题。
体弱儿管理作为衡量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此,本文特选取xx年2月―xx年5月在儿童体检过程中检查出的体弱儿150例,对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了xx年2月―xx年5月在本辖区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800例中的体弱儿150例,这些患儿均服从体弱儿管理范围的0―3岁婴幼儿为管理对象。
主要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500g婴儿、活动期佝偻病、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弱儿肥胖儿管理总结
(2013/2—2013/6)
为了更好地促进肥胖儿和体弱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加强肥胖儿、体弱儿管理.
首先幼儿园制定肥胖儿、体弱儿矫治计划和详细的矫治措施,通过饮食、锻炼、生活护理改三方面结合,提高体弱儿的身体体质,减轻肥胖儿的肥胖程度,更好促进其健康成长。
其次是进行认真筛查,在全幼儿中进行筛选,根据幼儿生长发育指标评价体系共筛查出1名轻度肥胖儿童。
第三、家园结合,转变家长观念。
为了更有针对性、全面地照顾好每一位幼儿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及时与这部分幼儿家长进行了沟通,并发放了《东岐幼儿园幼儿健康状况家长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根据反馈结果,为每位幼儿建立个人健康追踪档案。
发放家长配合肥胖儿、体弱儿矫治措施要求,向家长宣传肥胖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矫正的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第四、保教配合,要求全园保教人员配合进行肥胖儿和体弱儿的管理。
发放班级教师配合肥胖儿、体弱儿矫治措施的要求,从调整幼儿进餐顺序、专人随时提醒幼儿控制进餐速度、户外活动运动量、创设树立威信鼓励活动量大角色,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方面要求班级保教人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加强对肥胖儿、体弱儿的管理。
第五是集中幼儿运动行为锻炼矫治,提高体弱儿、肥胖儿每天的体育锻炼质量。
体育专职教师每周逢周三、周五对幼儿进行体格锻炼,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的兴趣,教师组织了慢跑、爬行、钻等多种项目,
采取了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多样游戏趣味性强的动作,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达到为幼儿减重的目的。
第六、矫治措施与护理相结合,适度做好体弱儿、肥胖儿的保育护理工作。
注重个体差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量由小逐渐增大,活动与休息适量交替,防止运动量过大过度疲劳等。
根据季节做好降温、保暖工作,及时帮助孩子擦汗和及时增减衣服。
午睡时加强巡视做好照顾,如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及时盖被、擦汗,起床时及时穿衣,避免因受凉而感冒等等。
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可爱的小宝贝们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