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精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对点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故乡的人会那么怀念故乡?B.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C.记忆是难捉摸的东西:有些东西强迫记忆,使用时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时一句偶发戏语,竟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D.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行为折射的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最有价值的一面:即独立品格和理性原则。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

A.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B.“轰——”传过来沉闷的雷声,树叶也从沉寂中发出一阵战栗。

C.老板对我很好,每月工资三千多呢!——我能喝口水吗?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8章语言文字运用第3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__书写规范准确使用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8章语言文字运用第3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__书写规范准确使用课件

隔开。
用法归纳
举例说明
如果连续发问,就应连续 使用问号。连续问句是指 连续问出数个问题,每个
[例句]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和谁一起去,坐哪一趟 车去?
问题都需要回答的疑问句。[判断]句中标点使用错误,前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问号。
[例句]一代伟大科学家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思考,
只是句子的某一成分或部
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是否还能出现世界级的宗 师?一个世纪后的我们是否还能在各个领域继承先
课了。 号。间接转述别人的话一般不能用
[判断]句中冒号使用错误,本句为间接转述,不 冒号。
用冒号,用逗号。
[例句]“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 “某某说”之类放在引语之前,用
“‘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冒号;放在引语之间,用逗号;放
[判断]句中冒号使用错误,“张老师说”后的冒 在引语后面,用句号。
倒置的问句,问号不能跟在倒置句中, 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列的词语或短语,[判断]句中顿号使用错误,这个句子中,“钢笔”“录音机”
这些词语或短语 “照相机”是强调要带的三样东西,其中间不能用顿号,要
之间要用逗号。 改为逗号。
[例句]政治的清明、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在他的“新
较长的并列短语 时代”的作品里都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之间,要用逗号。[判断]句中顿号使用错误,“政治的清明、民族的团结、人
分有疑问语气,整个句子 人遗志并发扬光大?
不表疑问的,句末不使用 问号。
[判断]句中标点使用错误,句中虽然有“是否”这个
疑问词,但并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因此,第一
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用法归纳
举例说明
问话中含有称呼的,无论称呼在前还 [例句]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二)
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顿号 分号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 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 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 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 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 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四) 常见错误
冒号 引号
1. 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 张口就是污言秽……?(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 “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握句子语境,注意体察细微微点1句内点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逗号的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这天山上有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4)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如:母亲沉痛地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5)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2.分号的用法(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如: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专题0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

母题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母题原题】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试题解析】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

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练案三 标点符号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练案三 标点符号

练案三标点符号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讲述一件事,希望人了解;阐述一个道理,希望人明白;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人应允;交际总是有目的的。

C.一粥一饭觉香甜,生活因此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人生因此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里的“容”不仅是宽容、理解;也是默许、等待;不仅是思想的无终无止,更是情感的无边无际。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尚无配套的处罚条例,但是此次禁烟有两个积极意义:第一,将对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起到警示作用,公众意识将得到提升。

第二,餐馆、酒吧等经营场所,以及车站候车室、封闭式站台等非经营区域将全部取消“吸烟区”。

B.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

“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让人实在无语:“我的地盘我做主,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了。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开创了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网络问政”新风,并将其引向深入和常态化。

D.石碑上面,包孝肃公(包拯卒后,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

谥号“孝肃”)的姓名,被百姓们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脊轩虽然窄小,破旧而又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刻,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生活的深长久远的回忆。

B.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阅读是为了活着”。

缺少阅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其中文学阅读更是一种高贵的行为,直接和人的灵魂相关。

C.那么真正的生活会是怎样?如何过上有趣又有用的生活呢?在我看来,真正有趣的生活应该是内心充分的释放,是平静而又美好的。

第九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三讲 标点符号的作用(解析版)

第九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三讲  标点符号的作用(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第三讲标点符号的作用【知识精讲】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一、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一)7大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包括句号、问号和叹号;句内点号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

1.句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例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例②:(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

例①:请你稍等一下。

例②: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2.问号用在疑问句末尾,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例①: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例②: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例③:(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为了加强语气,也可在每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

例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例②: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例③: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3)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例①: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例②: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3.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了以后的停顿,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并列介宾短语做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分号。 4.中国农大博士刘红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会上留下了简历。他说,他是 甘肃人,喜欢西部,还认为只要摆脱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 等想法的局限,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
复句中的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喜欢西部”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顿号vs逗号vs分号
(1)停顿的时间: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 (2)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 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 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
(7)大并套小并,大并分,中并逗,小并顿,祖孙三代要搞清 (并列分句内部有并列结构,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 区分层次,大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并列结构间用逗号,小的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注意:复句内部用分号的前提是前后已有 逗号出现。)
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注意2】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
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 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边 也要用分号。将句号改成分号。)
课堂练习
1.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 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 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 源。 补充:序次语和标点
用“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号。 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顿号。 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时间:45分钟分值:37分)题组一专项练1.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最近,我们看到,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甲】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乙】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丙】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A.甲B.乙C.丙解析甲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 A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甲】我们说,老人要从思想上改变,接受新的生活观念。

老人退休以后,要建立新型家庭观念,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合理安排退休后的生活,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其他可以陶冶情操的运动或文艺上面。

【乙】适当减少对子女感情的投入,降低对他们的期盼值,进而达到对子女的依恋适度,并使之充实孤独老人的生活。

通过网络,我们看到,当时,【丙】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A.甲B.乙C.丙解析丙句中分号应为逗号。

答案 C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对外追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甲】加拿大等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对携公款50多亿美元(注意,此乃2__000年统计数。

)外逃的众多犯罪嫌疑人来说,可谓当头一棒。

【乙】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

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丙】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

A.甲B.乙C.丙解析甲句中括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答案 A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近一时期,【甲】广东省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了以“高热、干咳、白细胞正常或偏低、肺部X线有片状浸润性阴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非典型肺炎病例。

【乙】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

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

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丙】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

不相信神圣的人,必为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A.甲B.乙C.丙解析乙句中第一个逗号应放在后引号外。

答案 B5.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

【甲】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据了解,【乙】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二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

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丙】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A.甲B.乙C.丙解析丙句中的第三个逗号改为顿号。

答案 C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

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

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

【甲】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

【乙】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

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

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

【丙】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都能感到快乐。

A.甲B.乙C.丙解析甲句中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内。

答案 A题组二组合练(2017·金华十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5分)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风霜雪雨洗礼后的坚强。

风雨能够磨炼我们的性情,霜雪能让我们变得从容坦然,命运在磨难中千回百转....,生命在挫折中隽永。

【甲】那么,就算做一棵小草,也要向着阳光努力地生长;就算是一条彩虹,也要在雨后照亮天空;就算是一片叶子,也要找寻属于自己的春天。

用一颗禅心看世界,是人生的大智慧,禅机蕴藏于万象之中,善是禅之根本,学会用淡泊宁静的心境,去应对一切悲喜磨难,从容自若....。

【乙】荣辱不惊,淡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望云卷云舒。

痛苦使我们学会成长,泪水教会我们如何去遗忘。

行亦禅,坐亦禅,在心灵的一片净土上,用云水禅心来扫荡..,浩渺的江湖里,心中始终..有一盏明媚的灯火,【丙】你就不会迷失了人生方向,幸福就会源源不断,隽永绵长。

7.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千回百转B.从容自若C.扫荡D.始终解析扫荡一指军事行动;二指荡平、彻底清除之意。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此处用“涤荡”更恰当。

答案 C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解析乙处第二个逗号改成分号。

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因此两分句间应用分号。

答案 B(2017·浙江名校一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5分)【甲】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摹老师的艺术样式。

在绘画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感念。

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对象某些人格内涵。

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乙】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

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丙】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体裁B.赋予C.刚正不阿D.坚贞不屈解析体裁是指文体,此处意为绘画素材,应为题材。

答案 A10.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解析丙处最后的句号应放后引号后面,因为本句的引用属于部分引用。

答案 C(2017·宁波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5分)【甲】竹海中有着太多的美,值得摄影家、画家去发现和品评..:.株长达十余米的高肩叶藤竹,是摄影家的最爱。

这种攀缘缠绵、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鸟落到竹梢上,竹竿便会很优美地倾伏下来,打破千篇一律....的奇妙美感。

....直冲天空的固定形态,产生难以名状【乙】画家最痴迷的是马来甜龙竹。

这种竹子竹节短粗并且长满了白斑,犹如翠绿的底色上布满了花纹。

它裸露出褐色的根茎,根茎上的须根排列有序地生长出来,极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线团。

【丙】须根生长非常有规律,均匀地向下舒展开去,即使.............交织到一起也错落有致;根部的竹节长势有别,或长或短,使得竹节上的须根有了韵律般的疏密。

................................次序井然的须根和纵横交错的枝叶把整个马来甜龙竹装扮得风情万种。

1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品评B.千篇一律C.难以名状D.即使解析品评意为评论高下、优劣。

应为品味。

答案 A1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解析甲处最后的冒号应为句号。

答案 A(2017·台州调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5分)到了黄昏,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甲】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便如春蚕咀嚼蚕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啮殆尽。

灯光照着的地方,依稀可见晶亮的雨丝倏忽而逝....,天地也仿佛由无数雨丝连接起来了。

瓦似乎是专为雨而设置的乐器。

一旦雨滴纷至沓来....,瓦的音乐就叮叮地奏响了。

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实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

【乙】雨势急骤,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两军交锋擂鼓助阵。

雨势减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激战过后的短暂休憩..。

【丙】雨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繁复难解的音乐,你听,那节奏,那旋律,似重章叠句又似包罗万象,而那些尽职的瓦片只是专注地演奏着,听雨人的脑海中便漫漶出不尽的情意。

听雨,就是听灵魂对话,听真情奔泻,听年华永不停歇地淙淙流淌。

1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倏忽而逝B.纷至沓来C.实足D.休憩解析实足,确实足数的,涉及到数量。

不合语境。

应为“十足”,意为达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也指成色纯。

此处强调“韵味”,应用“十足”。

答案 C14.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解析乙处“激越”后应用逗号,不能用分号。

答案 B(2017·绍兴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5分)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甲】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赫然在目....。

【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奉.若神明..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呢。

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

【丙】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