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战略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战略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需要战略的,战略必须是使其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战略是通过舍取确定能获得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定位;通过配称推动可持续发展并阻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围绕定位和配称使运营效益不断优化的整个过程。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了所谓的三种通行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业务聚焦。
应该讲通行战略也是建立在企业的定位之上的,定位不同,选择的通行战略也会不一样。
下面我们先从行业特征开始研究。
一、进入成长期后期的国内电动车产业特征及对策1、中国将是世界电动车的工厂中国自行车市场总量约5亿辆,如将10%换成电动车将有1000亿的市场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中国电动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中国的电动车无论是产量还是技术含量(部分)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的突破瓶颈,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市场,前途肯定会一片光明。
电动车便捷省力、低噪音、无污染、价格便宜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需求。
从一开始,电动车就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革命性的产品,用过电动车,就像用手机,丢了或者不用都很难,除非代步工具升级。
电动车占地面积小,同样道路,相同时间的通行能力强,使用费用低,利用“低谷”充电,节约能源;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与电动车绿色环保、节能的主题相吻合,发展前景广阔。
2、技术同质化严重,生产企业几乎不进行技术研发电动车产业技术性能方面逐渐成熟,前期产品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单调缺乏个性。
虽然各大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开始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但国内企业差异化未能突破技术创新,这又会使企业在价格、服务、营销等方面爆发更加激烈的竞争,最终形成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即形成买方市场。
然而,目前电动车品牌知名度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强势品牌,而存在品牌投放费用不足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如何提高消费者对其品牌认知度的问题,即品牌“拉力”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提升经销商的“推力”。
所以,走差异化的技术创新之路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根本。
战略方案思路决定企业出路

战略思路决定企业出路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
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德鲁克认为,对发展战略已不是“是否需要”重视,而是“如何重视”及“重视程度”的问题。
企业战略在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中国企业的现实来说,战略在企业运营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1998年,700家上市公司,仅20%有战略规划部,15%为其它部门代替,55%的公司根本就没有战略,战略仅是偶然从公司决策层中产生,而战略规划在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中更是少之又少。
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
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抓住了好的契机。
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张。
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4。
2亿元。
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一夜成名,在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
而秦池在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9。
5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祸根。
第一,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
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
尽管看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在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言犹在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
面对市场竞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市场竞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存在,就必然存在竞争。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它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增进自己的利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比效率、比实力的经济行为。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其生存和发展全系于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中,没有经受过市场竞争的洗礼。
1978年改革开放,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最根本变化是承认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独立地在市场上开展经济活动和平等竞争,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它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企业真正置身市场之中,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一、当前的形势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出更多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
随着经济全求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已有230多家,对于竞争性行业来说,随着进口产品关税的降低,中国企业面对的现实是:要么是在国内市场中与国际强者竞争,要么是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强者竞争。
能躲开国际竞争的“避风港”已基本不存在。
高关税曾保护了国有企业,也给国企造成错觉,他们普遍缺乏国际竞争的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备。
去年,中美就我国加入世贸签署了双边协议,我国加入世贸指日可待,对外开放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企业面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企业正确确定自己的在市场中的位置,做出超前的市场预测,明确自己就发展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出适应市场的企业发展战略,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从容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对于实现的总体目标及根本对策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
它必须有以下主要内容:首先,企业必须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1.了解市场的要求;2.了解市场的对手;3.了解市场的政策。
其次,对企业内部进行严谨的分析。
策略思维为企业制定发展规划

策略思维为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企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而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策略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策略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策略思维的定义、重要性、应用实例等方面展开讨论,说明策略思维在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一、策略思维的定义和特点策略思维是指一种能够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注重整体观察和思考,能够将问题放在更宏观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与直观思维相比,策略思维更注重长远考虑和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稳健和明晰的发展规划。
策略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性思考:策略思维能够将问题与环境、资源、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到更全面、准确的分析结果。
2. 多元角度:策略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拘泥于单一的观点,使决策更加客观、科学。
3. 长远导向:策略思维更强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能够把握住企业的长远利益,帮助企业进行长远规划。
4. 风险意识:策略思维注重风险评估和规避,能够帮助企业在规划中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5. 资源整合:策略思维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实现优势互补。
二、策略思维在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1. 定位与定向:策略思维能够帮助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确定企业的定位和定向,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
2. 环境分析:策略思维能够对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把握市场变化和竞争动态,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指导。
3. 制定目标:策略思维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4. 优化决策:策略思维能够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和评估,优化决策结果,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成功率。
5. 资源整合:策略思维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效果。
战略规划为企业未来布局

战略规划为企业未来布局战略规划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一个指南,也是一个抓手,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本文将就战略规划对企业未来布局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战略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战略规划是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计划的过程。
它涉及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明确目标和优先事项,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明确方向,找到新的机遇,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战略规划对企业未来布局的影响1.明确企业的长期目标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和长期目标,从而为未来的布局提供指导。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企业实力,制定目标并将其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能够确保企业在未来取得可持续发展。
2.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战略规划对企业未来布局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帮助企业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能够发现新的市场空白和潜力领域,并提前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
这有助于企业占据市场先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优势,企业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分散。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还能够在未来布局中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4.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战略规划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和协调机制,保证企业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企业能够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共同的目标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推动企业向未来布局更加有力。
5.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战略规划使企业在未来布局中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和行动计划,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战略规划,企业能够更早地发现市场变化的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持竞争优势。
三、战略规划的实施步骤1.明确企业使命和愿景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即企业为何存在和发展的目标。
企业竞争战略与生存发展

企业竞争战略与生存发展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竞争战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明确竞争战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不断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
第一,竞争战略的制定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选择正确的竞争战略可以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并保持稳健的成长态势。
在制定竞争战略时,有几个关键的要素需要考虑。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包括产品质量、品牌形象、服务水平等。
其次,企业需要了解市场上各种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等信息,以便制定最有效的竞争策略。
最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状况,确定具体的竞争战略,如成本领先策略、差异化策略、专业化策略等,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第二,营销策略的制定竞争战略的制定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单凭竞争战略并不能使企业取得成功。
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实现竞争优势。
制定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确定营销策略。
其次,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营销渠道。
例如,对于面向大众的产品,可以选择广告宣传、线下促销等方式;对于高端消费品可以考虑选择豪华展厅、电视购物等推广方式。
最后,企业还需要制定价格策略、产品策略等,以确保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
第三,售后服务的优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售后服务质量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应该不断优化售后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以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赖感和归属感。
优化售后服务的第一步是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
企业应该为跟踪客户反馈的情况,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顾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其次,企业可以开展相关的客户问卷调查,了解顾客在售后服务方面的需求和意见,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体系和流程。
最后,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和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企业战略规划是一项涉及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以及资源配置的重要工作。
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首先,企业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全面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明确目标,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行动。
通过战略规划,企业能够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为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战略规划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是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
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以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核心竞争力可以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品质、品牌形象等。
企业通过深入剖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可以从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避免与竞争对手直接竞争。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了解未来的发展潜力和风险。
在确定发展方向时,企业还需慎重考虑资源投入和市场适应性,确保战略规划的可行性。
一种常用的策略是市场多元化,即扩大企业的产品线和业务范围。
通过多元化,企业可以减少单一市场的风险,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多元化战略可以以产品相关性或产品无关性为基础。
产品相关性多元化是指在现有的核心竞争领域内扩展产品线,进入相关领域。
这种多元化可以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实力。
产品无关性多元化则是指进入与现有产品无关的新领域。
这种多元化可能需要更多的市场调研和投资,但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和成长空间。
另一种常见的战略是专注和集中优势资源。
企业可以选择突出自身的核心竞争领域,全力以赴地发展和提升。
通过专注和集中,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在专注和集中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持续的创新和改进,以跟上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为什么制定一份明智的策略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

为什么制定一份明智的策略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一、战略规划能够明确目标方向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并保持竞争优势,需要有一份明智的策略规划。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目标方向,明晰未来的发展路线。
在制定策略规划时,企业需深入分析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以及自身资源优势,明确目标市场和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战略方向。
只有通过制定明智的策略规划,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抢占有利位置,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正确的目标方向,明确业务重点和发展策略,从而达到有效使用资源、规避风险、增加市场份额等目标。
二、战略规划能够避免短视盲目决策企业在没有一份明智的策略规划时,往往容易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短视的决策,盲目地跟风或随波逐流。
这种盲目行为容易导致企业走入误区,无法保持竞争优势。
通过制定一份明智的策略规划,企业可以避免短视盲目决策的困扰。
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企业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判断,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和预测,制定出更为明智的战略和决策。
三、战略规划可以指导资源配置和组织优化制定一份明智的策略规划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资源的分配方向,明确各业务板块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战略规划还能够促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企业可以明确业务板块的职责和配合关系,优化内部流程和信息传递,加强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
这样,企业可以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和运营效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制定一份明智的策略规划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
战略规划能够明确目标方向、避免短视盲目决策,并且指导资源配置和组织优化。
只有通过制定明智的战略规划,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持续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管理受到重視的理由
(三) 經營決策需要基本方針 於經營中,必須面對許許多多的決策,需要有
共同之基本方針 中小企業要升級,應該要朝什麼方向? 大型企業應如何配合產業的消長進行多角化與
國際化 在發展中,如何平衡發展,使各部門步調齊一
策略管理受到重視的理由
(四) 經營團隊需要共同的思想架構以集思廣益 組織規模小時,憑一己的才智尚可靈活經營 但規模成長後,經營團隊需相互協調溝通,策
為廣大之企業界代來嚴酷的衝擊與無窮的機會 產業快速的消長使企業領導人必須更深入地思
考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社會與法律環境的快速改變,與複雜多變的政
治情勢,迫作的定位與取向需要全盤思考 如何區分敵友 如何尋找生存空間 應與誰策略聯盟、何時應和平共存、何時應背
應設法在所有的交易關係中,為本身創造或維 持有利的形勢或某些相對的獨佔力量,在面對 顧客、供應商、員工、乃至於政府時,本組織 都具有較高之談判力
2.3 策略是對資源與行動的長期承諾
策略主要作用不在解決當前問題,而是引領企 業走向未來更美好的經營環境,或藉由策略行 動或某些獨特能力為組織創造更有利的經營環 境
策略分析與決策的結果,應對眼前的行動方向 產生具體的指導作用
如當未來策略對所有「手邊」之決策沒有指導 性時,可暫時不去關心
1.3 策略指導功能政策之取向
依業務特性之不同,每個企業都有很多功能政 策需要選擇
為了使它們步調一致,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策 略」
需要更理性、系統化為大家建立未來策略的共 識,然後再以此一策略共識為基礎,齊一彼此 努力的方向與行動步調
二. 策略運作之原則
策略應與競爭優勢相輔相成 應設法運用策略與外界維持有利的交換關係,
第一章 緒 論
策略
策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生存空間與發展方向, 也指導了組織內產銷研發等功能政策與組織管 理。
不僅是企業領導人責無旁貸的工作,也是各級 管理者應該深入瞭解並積極參與的。
策略管理
為管理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
由於其內容之全面性與整合性,常被稱為企業 管理教育的” capstone” ,以形容其居於最 頂端的地位
其分析角度兼具了全面性與前瞻性
不僅涵蓋了行銷、財務、生產、人事、研發、 組織及決策方法等課題,並企圖以一整合性之 架構將企業內部的課題與決策,和企業中長期 求生存的方法結合在一起,形成企業整體行動 與資源分配的最高指導原則
策略管理受到重視的理由
(一) 環境變化迫使企業重視策略議題 國內外環境變化迅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浪潮,
唯藉由清晰的策略指導,我們才能知道當前最 亟待處理的是什麼
企業究竟應該如何配合有限資源來選擇重點, 就是策略分析欲達成的目標之一
策略決策不僅要指出企業應努力的方向與資源 投入的重點,也應明確指出那些是本企業不宜 投入與不宜碰觸的
1.2 策略界定了企業在環境中的生存 空間
策略主要是探討「對外」的問題 「對內」是指企業內部的管理,以及如何在目
並從這些有利的關係中,為組織創造、換取更 多的資源,作為成長的基礎 應從長遠的角度來思考每一項決策,檢視每一 項決策對組織未來的涵意,而不是僅就眼前的 利弊得失來決定所要採取的行動
2.1 策略建立在相對的競爭優勢上, 其用意亦在建立長期之競爭優勢
以我們的技術、行銷、管理能力,有那些方面 可以和其他業者一爭長短? ---「策略應建立 在相對的競爭優勢上」
略」為一切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為。 必須以企業長期的策略發展需求為依歸
最需要研習策略管理的人
機構領導人與高階管理者 --策略決策為領導人責無旁貸之工作
企劃幕僚 --必須熟知策略分析的方法與技巧,方可協助 企業高階領導人與事業部門主管制定策略
中階經理人員 --執行必須透過組織,具有全盤策略概念的中 階經理人,有助於策略構想的執行與落實
最需要研習策略管理的人
潛在的創業家 --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和稍縱即逝的機會結合, 找出生存空間,強化生存能力,需要精巧的策 略設計與作為,以提高成功機會
投資者 --必須具備分析產業的趨勢、瞭解環境的變
化對經營的衝擊,以及企業各種策略行動對長 期投資報酬的影響
最需要研習策略管理的人
金融機構決策者 --以策略考量為基礎的產業分析,可以協助金 融機構研判貸放對象之前途是否光明,未來風 險何在
在企業成長時,思考未來策略發展需要那些能 力與條件,刻意選擇那些能夠強化這些能力的 行動,--「經由策略應用在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如果本身無特殊優勢,又未能早日進入有效局 面,建立其競爭優勢,必然難以為繼,甚至迅 速「泡沫化」
2.2 策略運作要維持與外借資源提供 者的平衡與不平衡關係
若各方面都能經由本企業或機構達成他們的目 的,則他們對本企業或機構的投入將會源源不 絕,進而穩固了企業長期生存的基礎
產業政策制定者 --政府的產業政策必須與個別企業的發展政相 配合,目的是創造一個有利於企業良性競爭且 有利企業發展的環境
一. 策略的作用
可以幫助企業在許多的經營課題中,選擇當前 應關注的重點
好的策略可以為組織創造、開拓有利的生存空 間
明確的策略可以指導組織內各種功能政策的取 向
1.1 策略代表重要之選擇
略活動也需要組織與制度來推動 必須要有策略管理的架構來協助團隊建立共同
的思考模式,並以系統化的程序進行策略決策 與制定行動方案
策略管理受到重視的理由
(五) 功能領域之學術研究日益重視策略考量 研究行銷管理最後必將一切歸諸於「行銷策略」 財務管理也不能獨立於整體架構之外,要以財
務分析的方法注入新的考量 生產管理加入了「製造管理」,「人力資源策
前的經營架構下改善流程、加強控管 「對外」是指經營架構的設計—如何在所處環
境中、選擇與創造自己未來的生存空間、生存 的憑藉何在,以及如何與外界各種機構與資源 提供者維持平衡而互利的關係 策略是與企業「生存空間」、「生存方式」有 關的決策,對企業長期績效影響至遠至大,遠 超過企業在其他功能管理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