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14)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_0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人类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____________的科学。
( )A.旅游B.人类C.规划D.交通2.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______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3.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到必然阶段才出现的对旅游系统的____________,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必然层次的标记,是旅游产业得以不竭升级和提高的方法。
( )A.规划与控制B.方法与改革C.内容与办法D.系统与综合4.旅游资源是指经过开发后对旅游者产生____________,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因素。
( )A.抗拒力B.想象力C.作用力D.吸引力5.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____________旅游资源的配置,寻求旅游资源对人类的幸福和环境质量的最优化贡献。
( )A.强化B.弱化C.优化D.老化6.旅游规划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旅游资源进行( )A.调查B.评价C.分析D.开发7.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__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 )A.古代人B.当代人C.后代人D.社会人8.在可持续发展中,共同性包罗了两个含义:其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是共同的;其二是人类拥有共同的环境和资源。
( )A.效果B.意识C.理念D.目标9.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先驱,被一致认为是1959年( )A.美国华盛顿州规划B.英国伦敦市规划C.美国夏威夷州规划D.法国巴黎市规划10. ____________是指通过利用未被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浙江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规划与不同等级的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就像其他的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一样,是对区域规划的()A.补充与提高B.充实与深化C.改良与升级D.整合与扩充2.旅游规划与开发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其中_____从理论上给旅游业优先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支持,旅游业作为旅游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通过其聚集和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一个较为广阔的地域空间。
()A.增长极理论B.中心地理论C.区位理论D.可持续发展理论3.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是坐落在_____的迪斯尼乐园。
()A.日本东京B.香港大屿山C.法国巴黎D.美国加利福尼亚4.不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A.阳光海滩B.气象气候C.民族风情D.流泉飞瀑5.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的竞争对手分析中,开发者的竞争行为可能导致的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中不包括()A.缓慢反应B.隐蔽反应C.跳跃反应D.激进反应6.2018年我国旅游活动的主题是()A.山水风光游B.民间艺术游C.体育旅游年D.华夏城乡游7.所谓_____,是指借助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出的以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象,提供休闲消遣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
()1A.旅游市场B.旅游开发C.旅游产品D.旅游项目8.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中,形象导向模式所关注的焦点是()A.旅游资源B.旅游市场C.旅游地形象塑造D.旅游产品9.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中不包括()A.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保护B.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C.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就业环境的改善D.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10.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保障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保障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23年4月全国自考《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一峡谷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
A.金沙江虎跳峡
B.澜沧江峡谷
C.长江三峡
D.大渡河峡谷
2.太阳光通过空气中悬浮的无数水滴发生衍射会形成
A.蜃景
B.宝光景
C.雨凇景
D.云海景
3.被称为“活化石”的珍稀植物是
A.红树
B.珙桐
C.望天树
D.水杉
4.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
B.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我国古建筑特有的构件?
A.台基
B.梁柱
C.斗拱
D.屋檐
6.与卢沟桥、赵州桥、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的是
A.安平桥
B.广济桥
C.程阳桥
D.广宁桥
7.云南上座部佛教最具特色的建筑是
A.佛殿
B.藏经室
C.佛塔
D.法堂
8.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9.夹景这一园林构景手法的作用是
A.障丑显美,增加景观深远感
B.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色
C.避免游人相互干扰
D.将园林划分成若干空间
10.有“十朝都会”之称的古都是
A.西安
B.开封
C.北京
D.南京
第1页共3页。
00197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试卷(课程代码 0019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是 ( )。
A.两分法 B 三分法 C 四分法 D 五分法 2.文物类旅游资源不具有的特点是 ( )。
A.形式多样性 B 相对集中性 C 可再生性 D 历史时代性 3.中国著名的文房四宝与其产地对应错误的是 ( )。
A.浙江湖州—湖笔 B 安徽黄山—徽墨 C.广东肇庆—端砚 D 北京宣化—宣纸 4.中国七大古都中最古老的是 ( )。
A.西安 B 洛阳 C 安阳 D 南京 5.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中影响最为长久的是 ( )。
A.巴西利亚式 B 哥特式 C 拉丁十字式 D 洛可可式 6.云南上部座佛教寺院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 ( )。
A.佛殿 B 藏经室 C 僧舍 D 佛塔 7.俑出现在封建社会初期,其中最多的是 ( )。
A.泥俑 B 石俑 C 陶俑 D 铜俑 8.西汉中期在墓葬建筑中出现的祭祀死者的场所是 ( )。
A.寝殿 B 墓阙 C 祠堂 D 地宫 9.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是 ( )。
A.泉州安平桥 B 广东广济桥 C 福建洛阳桥 D 北京卢沟桥10.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 ( )A.亭台 B 桥梁 C 楼阁 D 宫殿 11.被誉为“沙漠中的庞贝”的古城遗址是 ( )A.交河故城 B 楼兰古城 C 敦煌沙州古城 D 高昌古城 12.杜鹃花的寓意美体现为 ( )A.坚贞不屈 B 节高谦恭 C 富贵荣华 D 呕心沥血13.“旭日东升”是那座名山的四大奇观之一 ( ) A.泰山 B 黄山 C 华山 D 庐山 14.某一地方大气中各种现象和过程总称为 ( ) A 天气 B 节气 C 气象 D 气候 15.庐山香炉峰瀑布属于 ( )A 构造瀑布B 堰塞瀑布C 悬谷瀑布D 咯斯特瀑布 16.下列屋顶级别最高的是 ( )A 歇山顶B 悬山顶C 庑殿顶D 硬山顶 17.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多少个省区市 ( ) A 8个 B 11个 C 14个 D 18个 18.以下名山和名峰对应错误的是 ( )A 华山南峰B 九华山天台峰C 黄山莲花峰D 泰山天都峰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的是旅游资源的 ( ) A 幽静美 B 险峻美 C 奇特美 D 雄伟美 20.阴冷热变化引起的岩石崩解变化过程属于 ( ) A 物理风化 B 化学风化 C 生物风化 D 机械风化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旅游规划 ; 2、生态旅游 3可持续发展 4、旅游度假区 : 5、旅游资源: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是什么?2、旅游度假区的特征是什么?3、旅游资源调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四、论述题(计20分)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是( A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2016年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2016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总题数:20,分数:20.00)1.旅游资源是观赏的对象,_____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分数:1.00)A.文化内涵√B.自然属性C.时代特征D.区域特色解析:2.根据2003《国家标准》,单体活动场馆属于______旅游资源。
(分数:1.00)A.地文景观类B.遗址遗迹类C.建筑与设施类√D.人文活动类解析:3.下列现象中的_____属于地质作用的内营力作用。
(分数:1.00)A.风化B.地震√C.剥蚀D.沉积解析:4._____是以“险峻美”为主要旅游吸引要素的山地型地质地貌。
(分数:1.00)A.华山√B.泰山C.嵩山D.黄山解析:5.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是指_______。
(分数:1.00)A.殷周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明清时期√解析:6.下列历史文化名城中不属于近代革命史迹类是_______。
(分数:1.00)A.延安B.南昌C.喀什√D.遵义解析:7._____先后有十九个政权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多年,是我国早起建都历时最长的一个重要都城。
)1.00(分数:A.西安√B.洛阳C.开封D.安阳解析:8.新疆特克斯县城属于特色小城镇类型中的_______。
(分数:1.00)A.锦绣山河类B.园林生态类C.传统工艺品类D.独特建筑类√解析:9.以传统工艺品风筝享誉世界、被誉为“世界风筝都”的是______。
(分数:1.00)A.江西景德镇B.河北吴桥C.内蒙古阿拉善盟D.山东潍坊√解析:10._____以大米和小米为主食,喜食狗肉腌制的泡菜酸辣中略有甜味,颇受人们喜爱。
(分数:1.00)A.赫哲族B.蒙古族C.朝鲜族√D.满族解析:11.青瓷是_____地区的特色产品。
(分数:1.00)A.福建德化B.浙江龙泉√C.河南禹县D.广东广州解析:12.中国古代婚姻礼俗讲究“六礼”,其中“问名”指的是_____。
浙江2011年4月自考真题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浙江2011年4月自考真题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旅游_______________子系统、旅游_______________子系统、旅游_______________子系统和旅游_______________子系统。
2.有人预测,_______________将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旅游消费增长点。
3.旅游资源概查以_______________ 为主,主要目的是确定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可以将旅游客源市场分为三个子系统,以下不包括在内的是()A.本地客源市场B.国内客源市场C.本区客源市场D.国际客源市场2.确定某个旅游景点的精确位置,包括其三维坐标和地理空间坐标,这在旅游________ _____规划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A.总体B.详细C.局部D.控制3.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是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A.起步B.积累C.快速发展D.规范化与国际化发展4.扶贫旅游的概念由_______________明确提出,该局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扶贫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与扶贫项目。
()A.美国国际发展局B.德国国际发展局C.英国国际发展局D.法国国际发展局5.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文化遗产会议上,古迹和_______________逐步被划上等号。
()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非物质文化遗产D.文化自然复合遗产6.在旅游资源分类当中,属于地文景观的是()A.山岳型旅游地B.暗河河段C.冷泉D.草地7.同心圆式布局模式源于景观设计师_______________1973年提出的旅游区空间开发“三区结构模式”。
最新7月浙江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课程代码:00197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来说,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部分。
2.从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导向阶段、________导向阶段、________导向阶段以及________导向阶段。
3.旅游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对________的态度等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系统在空间上主要涉及三个要素,下列不属于这三要素的是( )A.旅游客源地B.旅游设施C.旅游目的地D.旅游通道2.________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体系结构概括为横向的四大板块和纵向的四大科学层面。
( )A.吴人韦B.吴必虎C.李天元D.马勇3.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________阶段。
( )A.初始B.推广C.综合发展D.快速发展4.旅游地所在的________是旅游规划与开发时的重要利益群体,在扶贫旅游开发中,应该被置于第一的位置。
( )A.村民B.市民C.社区D.居民5.在旅游资源分类中,属于生物景观的是( )A.沼泽与湿地B.人类活动遗址C.冷泉D.草场花卉地6.2007—2018年是中国________旅游年。
( )A.奥运B.乡村C.工业D.红色7.旅游线路按照空间跨度分类,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________的线路设计,二是小尺度的线路设计。
( )A.大尺度B.中尺度C.微尺度D.大中尺度8.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分为可恢复和不可恢复两类的分类标准是( )A.按照效益产生的来源分类B.按照效益产生的效果分类C.按照效益产生的影响程度分类D.按照效益产生的类别分类9.在对旅游区进行SWOT分析时,劣势和机会并存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的营销原则是( ) A.开拓 B.进攻C.争取D.保守10.进行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首要步骤是( )A.项目市场调查B.旅游资源调查C.开发地环境分析D.开发地经济状况分析11.控制性规划的图纸比例一般为( )A.1∶1000—1∶2000B.1∶1000—1∶3000C.1∶1000—1∶4000D.1∶1000—1∶500012.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中,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是坚持________原则。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名词解释、填空、计算题、案例分析、补题目)

第一章旅游规划第二章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传统模式旅游发展变通模式旅游发展意向模式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1.旅游资源开发2.保护性开发3.开发性保护德尔菲法旅游地旅游区旅游景观第四章旅游市场1.客源市场调查2.客源市场间接调查3.客源市场直接调查4.一级客源市场5.二级客源市场6.核心客源市场7.机会客源市场8.客源市场定位9.旅游合理容量10.旅游者心理容量11.旅游生态环境容量12.13.旅游感知环境容量14.旅游经济环境容量15.旅游社会容量16.17.第六章旅游总体规划1.旅游总体规划2.跨区域旅游规划环自然景点式布局旅游区性质功能分区旅游地形象定位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重新定位第八章旅游环境保护规划1.旅游环境一级保护地带游憩缓冲区第九章旅游基础工程规划1.旅游交通2.旅游外部交通3.旅游内部交通4.旅游中继交通5.第十章旅游设施规划1.旅游设施2.旅行社旅游商品旅游康体游憩第十一——十二章1.旅游开发管理2.旅游规划管理3.旅游规划实施4.5.旅游规划图填空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传统模式)(变通模式)(意向模式)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类型有(客源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客源市区域普查)(路线考察)(重点考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有(地域性)(特色性)(复杂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有(特色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市场导向性原则)(美观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依据是(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因素)(旅游资源的市场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包括的三层含义是(从无到有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开发尚未利用的现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已利用的旅游资源)第四章旅游市场场环境调查)(客源市场需求调查)(旅游地基本情况调查)(客源市场竞争调查)客源市场环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客源市场直接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客源市场调查法中,调查法主要有(访谈法)(电话法)(邮寄法)(留置问卷法)(网上调查法)在旅游规划中,按重要程度高低将客源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第六章旅游总体规划根据规划的时间要求,旅游总体规划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期规划)根据规划的空间要求,旅游总体规划分为(跨区域旅游规划)(国家级旅游规划)(区域级旅游规划)(地区级旅游规划)旅游地性质确定和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旅游地的旅游功能)(旅游地的等级类型)在旅游保护区中,按景观资源的价值、环境氛围等因素划分的三级保护地带,按其重要程度依次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旅游区区位选择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交通格局)(资源组合)(经济因素)(社会特征)(环境生态)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常用方法有(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广告效果)(时代特征)确定主题口号的基本原则是(地方特征)(行业特征)第八章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按照旅游环境内容分类,旅游环境可划分为(旅游自然环境)(旅游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按照旅游环境空间尺度分类,旅游环境可划分为(旅游点环境)(旅游区环境)(区域旅游环境)(地区旅游环境)按照环境质量评价的时段可将旅游环境评价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旅游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治理通常采用的手段有(科学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宣传和教育手段)确定保护区性质时,按照保护内容可分为(自然资源保护区)(人文景观保护区)(植物生态保护区)(环境质量保护区)(少数民族保护区)第九章旅游基础工程规划.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基本要求是(便利)(快捷)(安全、舒适)(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价格和费用)(距离)(家庭(或个人)收入)(旅行经验)旅游地内部交通的主要功能有(纽带功能)(向导功能)(限定功能)(程序功能)旅游地内部道路网布局的原则主要有(要体现总体规划思想)(要成环成串网布置)(要因山就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要有二个以上出入口)旅游地内部道路的主要类型有(车行道)(步行道)(梯道)(专用道)旅行社的基本任务有(制作旅游产品)(外联促销、组织客源)(组织旅行游览)第十章旅游设施规划旅游商品的主要类型有(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简答题《旅游规划》题库——简答题第一章绪论简述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其你对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总之,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是与的关系,两者一定不能产生冲突。
2.旅游业与其他的物质生产产业相比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
3.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以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
4.旅游资源的概查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概略性调查或调查。
5.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阶段。
6.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
7.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定位中,旅游区的是最根本的要素,它决定了旅游区发展的总方向。
8.旅游形象传播中的正面强化策略包括:形象和形象。
9.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占地面积及其地理位置、。
10.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形象导向模式关注的焦点是旅游地的综合开发以及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与。
11.在市场趋势分析法中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
题1分,共10分)
1.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是根据下列哪个因素进行的?( )
A.资源等级
B.市场范围
C.交通条件
D.政策条件
2.旅游扶贫的概念是由下列哪个国家最早明确提出的?(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3.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按照下列哪种分类方式进行的?( )
A.按基本属性分类
B.按利用角度分类
C.按吸引力级别分类
D.其他分类
4.下列哪个是引起旅游者消费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 )
A.家庭
B.相关群体
C.文化
D.社会阶层
5.下列哪个不是决定形象定位差异的要素?( )
A.主体个性
B.服务态度
C.传达方式
D.受众认知
6.下列哪个是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根本原则?( )
A.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B.因地制宜原则
C.综合设计原则
D.三大效益原则
7.下列哪个不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导向模式特点?( )
A.敏感性
B.客观性
C.稳定性
D.组合性
8.下列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常用三大理论之一
B.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C.资金时间价值与回收方式有关
D.所有货币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
9.下列哪个不属于技术服务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
A.服务意识
B.创新意识
C.个人修养
D.服务技能
10.下列关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保障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政策保障体系能弥补市场失灵
B.政策保障体系能保证旅游均衡发展
C.政策保障体系能培养旅游企业竞争力
D.政策保障体系能促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4分)
1.在下列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体系中,哪两个是最直接的因素?( )
A.市场秩序
B.政策
C.财政
D.法规
E.人力资源
2.“黄山七十二峰”在旅游景观的组合分类中属于下列哪两种组合?( )
A.同类组合
B.综合组合
C.集团组合
D.异地组合
E.大尺度组合
3.下列哪两类内容是属于对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 )
A.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
B.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C.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
D.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
E.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
4.下列哪两种环境分析可称之为微观环境分析?( )
A.人口职业构成
B.人口教育构成
C.人口空间流动
D.旅游者行为分析
E.竞争者分析
5.下列哪两个区域旅游的形象内容属于社会表征?( )
A.管理水平
B.环境氛围营造
C.地理位置
D.园林绿化
E.技术力量
6.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中的最主动因素是( )。
A.旅游规划者
B.旅游项目的开发商
C.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
D.旅游市场状况
E.配套的政策法规
7.财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导向性
B.间接性
C.针对性
D.时滞性
E.时效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旅游规划
2.会展旅游
3.旅游形象
4.可行性分析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制定旅游规划有何意义?
2.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六、论述题(20分)
论旅游环境效益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