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有感
有机合成心得(精选五篇)

有机合成心得(精选五篇)第一篇:有机合成心得有机合成心得——工艺优化方法学1.合成工艺的优化主要就是反应选择性研究有机合成工艺优化是物理化学与有机化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用化学动力学的方法解决有机合成的实际问题,是将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转化为有机合成的实用技术。
首先分清三个基本概念转化率、选择性、收率。
转化率是消耗的原料的摩尔数除于原料的初始摩尔数。
选择性为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原料摩尔数除于消耗的原料的摩尔数。
收率为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原料的摩尔数除于原料的初始摩尔数。
可见,收率为转化率与选择性的乘积。
可以这样理解这三个概念,反应中消耗的原料一部分生成了目标产物,一部分生成了杂质,为有效好的原料依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生成目标产物的那部分原料与消耗的原料之比为选择性,与初始原料之比为收率,消耗的原料与初始原料之比为转化率。
反应的目标是提高收率,但是影响收率的因素较多,使问题复杂化。
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目标是提高选择性,即尽量使消耗的原料转化为主产物。
只有温度和浓度是影响选择性的主要因素。
在一定转化率下,主副产物之和是一个常数,副产物减少必然带来主产物增加。
提高转化率可以采取延长反应时间,升高温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等措施。
而选择性虽只是温度和浓度的函数,看似简单,却远比转化率关系复杂。
因此将研究复杂的收率问题转化为研究选择性和转化率的问题,可简化研究过程。
2.选择性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就是抑制副反应,副反应不外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两种类型。
平行副反应是指副反应与主反应同时进行,一般消耗一种或几种相同的原料,而连串副反应是指主产物继续与某一组分进行反应。
主副反应的竞争是主副反应速度的竞争,反应速度取决于反应的活化能和各反应组分的反应级数,两个因素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因此选择性取决于温度效应和浓度效应。
可是,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绝对值很难确定。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知道它们的绝对值,只需知道主副反应之间活化能的相对大小与主副反应对某一组分的反应级数的相对大小就行了。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复习的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复习的心得体会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复习的心得体会
有机合成是学习高中化学中最重要、也最重难的部分之一,但是也正是它令人
有质疑的美味。
有机化学的兴起,使我们的一个个细节越来越多,也让我们越发加深了对化学的认知。
通过有机合成复习,我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启发,用科学
的眼光看待万物,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今后的学习作准备。
这些理论可以指导合成实验的实施,使实验更为高效,以及知道一些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防止意外发生,达到合成效果。
另外,对于一般常见的有机物以及有机反应的了解使实验的完成也更加的容易。
比如我们在合成实验中会遇到熔点,扩散性等一系列物理性质,了解其特性很重要,而有机合成的复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从而使我们掌握更多细节。
总而言之,有机合成复习对于学习化学有着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习
有机合成及其相关性。
这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实验,比较、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有解。
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麻生明)课件ClassNo.7

E+
H RE
H
56
H R SnB3u
PdH
54
7.6.5镁 氢 化 反 应
R
R'
57
1. i-BuMgBr ca.t Cp2TiCl2
2. E+
H R E (11)
R' 58
E+ = H2O,D2O,I2, MeI, RCHO
R, R'=Me, Ph; n-Bu,Me3Si; Me3Si, Ph
1 . E t2Z n ( 1 .1 e q u iv . ) - 6 0 oC 2. 0 oC , 6 h
H
O
MnO 2 85 oC
BD PSO
BD PSO
BD PSO OH
1. K H M D S A , T H F, - 78 oC
2 . T f2N P h , -7 8 ~ 0 oC , 1 2 h
BD PSO
N S
H
H
Cu r ac in A
O
H OMe
7 .1 .3 硼 氢 化 反 应
(1) 一般的硼氢化反应
X R + HB
X
X R + HB
X
X XB H
R X XB H
R
( 2 ) 过 渡 金 属 催 化 的 硼 氢 化 反 应
O BH +
O
O
cat. R hC l(P Ph3)3
第七章 金属氢化 (Hydrometallation) 和 金属碳化反应 (Carbometallation)
7.1 金属氢化反应 7.1.1 铝氢化反应 (Hydroalumination)
有机合成心得

有机合成心得(1)-引言做有机合成,感觉最深刻的是关键要有一个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有机合成知识,灵活的头脑是天生的,丰富的有机合成知识是靠大量的阅读和高手交流得到的。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有机合成知识而没有灵活的头脑把知识灵活的应用,充其量只是有机合成匠人,成不了高手,也就没有创造性。
只有灵活的头脑而没有知识,只能做无米之炊。
一个有机合成高手在头脑中掌握的有机化学反应最少应为300个以上,并能灵活的加以运用,熟悉其中的原理(机理),烂熟于胸,就像国学大师烂熟四书五经一样,看到了一个分子结构,稍加思索,其合成路线应该马上在脑中浮现出来。
有机合成心得(2)-基本功的训练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基本功,有机合成的基本功就是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
那么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应从那方面入手?你在大学里学到的有机合成知识,只是入门的东西,远远达不到高手的水平,学了四年化学,基本上不理解化学。
遇到问题还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
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大学教育体制的问题,在大学阶段应该打下坚实的基本功,然后才能专,而我们的大学在这方面还做的远远不够。
下面我推荐几本有机合成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够达到上述的目的。
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掌握方面的书籍:1.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2. Carey, F.A.; Sundberg, R.J.: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3. Michael B. Smith: Organic synthesis.4. Richard C. Larock: 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5. 黄宪:新编有机合成化学6. 李长轩:有机合成设计化学前三本书是从机理方面来讨论有机合成的,4、5两本书是从官能团转变的角度讨论有机合成的,第6本书是讨论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
以上几本书应该随时放在自己的身边,作为案头书。
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金属催化反应成为了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属催化反应可以提供高效、高选择性、经济的合成方法,已成为有机合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讨金属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一、Pd催化反应1. Suzuki偶联反应Suzuki偶联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碳-碳键形成反应。
它利用了Pd 的具有活性的交叉耦合机制,通过芳芯片内的针对芳芯片和芳基和芳芯片和芳酯化合物反应来形成碳-碳键。
Suzuki偶联反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糖化学、生命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领域等。
使用催化剂和底物的种类以及反应条件、配体等条件的优化是Suzuki偶联反应成功的关键。
2. Heck反应Heck反应是一种发现于1972年的碳-碳键形成反应。
它利用Pd为催化剂,在氧气存在下将芳基溴化物和烯烃偶联。
Heck反应可以合成许多化合物,包括药物、担体、香料等。
3. 点击化学点击化学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新领域之一。
它是由Sharpless教授等人发明的,利用Pd催化百里醇和炔烃的化学反应,构成环状化合物。
这种反应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和优良的底物范围等特点,成为抗癌药物和治疗癌症的前沿技术。
二、Ru催化反应1. 环氧化环氧化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反应。
Ru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实现对基因环戊烷环氧化反应。
2. 吡啶脱氢在化学学科中,吡啶脱氢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氧气替代常用的氢气,来具有绿色和环保的特点。
使用Ru催化剂和新型配体可以高效实现吡啶脱氢。
三、其他金属催化反应1. Cu催化偶联反应Cu催化偶联反应是一种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反应,其使用成本低、操作温和。
Cu催化偶联反应可以实现碳-碳键、键和碳-氮键等多种键合成。
2. Fe催化环化Fe催化环化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反应方式,是一种新型环化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环化度高、反应数量大等优点。
有机合成的心得5篇最新体会

有机合成的心得5篇最新体会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做有机合成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有机合成的心得体会1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正确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分析化学实验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分析化学实验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
最后,实验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一暑期实践期间,我曾随学院学生科协进行了北京市城区饮用水水质调查。
那次活动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作分析化学实验,以下借用几段我对于那次活动的总结。
活动的目的除了在于培养科协成员的分析化学试验能力外,还使成员体验了比较正规的科研项目的步骤——讨论、立题、取样、分析……通过这次活动,科协成员面对涉及外专业或目前学术水平难以达到的课题时,将更有能力与信心运筹帷幄。
调查是学生科协的传统活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拓展。
化学实验技能有机的溶于调查的水硬测量阶段,使单纯的实验提升到科研的高度。
从调查的取样阶段开始,全体成员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
取样的范围是北京市城八区居民的饮用水。
原则上每个城区两个水样。
我被分配采集一个朝阳区的水样。
朝阳区是北京的大区,我选取的社区是位于西大望路19号的新近开发的楼盘——金港国际。
该地点处于泛CBD,也是近期入市的热门地点,我选取的社区定位是白领公寓,室内除有自来水外还有纯净水的管道以及完备的终水系统。
有机合成的心得体会

有机合成的心得体会有机合成的心得体会1. 学习化学反应主要的任务:了解各种正电性的基团和负电性的基团。
这些正电性的基团和负电性的基团称之为合成子。
2. 如果产物要从水中结晶出来,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又较大,可尝试加入氯化钠、氯化铵等无机盐,降低产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3. 有时可用两种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例如反应在氯仿中进行,可用石油醚或正己烷作为萃取剂来除去一部分极性小的杂质,反过来可用氯仿萃取来除去极性大的杂质。
4. 两种互溶的溶剂有时加入另外一种物质可变的互不相容,例如,在水作溶剂的情况下,反应完毕后,可往体系中加入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钾使水饱和,此时加入丙酮,乙醇,乙腈等溶剂可将产物从水中提取出来。
5. 提高转化率可以采取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反应物的浓度,以及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等措施来实现。
(1)温度范围的选择在两个反应温度下做同一合成实验时,可以根据监测主副产物的相对含量来判断主副反应活化能的相对大小,由此判断是低温还是高温有利于主反应,从而缩小了温度选择的范围。
在低温有利于主反应的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度逐渐减慢,为保持一定的反应速度和转化率以保证生产能力,就必须逐渐缓慢升温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直至转化率达到目标,这才实现最佳控温的效果。
(2)某一组分浓度的选择在同一温度下(第一步已经选择好的温度下),将某一组分滴加(此组分为低浓度,其他组分就是高浓度)或一次性加入(此组分为高浓度,其他组分就是低浓度)进行反应,就可根据监测主副产物的相对含量来判断该组分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有利于主反应。
(3)加料方式的选择滴加的功能有两个,(1)对于放热反应,可减慢反应速度,使温度易于控制。
(2) 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对每种原料都应采取是滴加还是一次性加入对反应选择性影响的研究。
如果滴加有利于选择性,则滴加时间越慢越好。
如不利选择性的提高,则改为一次性的加入。
备注:温度效应、浓度效应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是个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但在不同的具体实例中体现出特殊性,有时某一种效应更重要,而另一种效应不显著。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应用

有机合成中的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应用金属有机化学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通过引入金属作为反应媒介或催化剂,可以实现特定的化学转化,拓展了有机合成的范围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合成策略和新化合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 金属有机化学反应金属有机化学反应是指金属与有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涉及金属与有机物中的碳-碳、碳-氧、碳-氮等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
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可分为一般金属有机反应和金属有机催化反应两类。
1. 一般金属有机反应一般金属有机反应是指以金属作为反应媒介或试剂来改变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反应。
典型的一般金属有机反应包括金属与有机卤化物的反应、金属与有机硼化合物的反应、金属与有机锡化合物的反应等。
这些反应通常能实现碳-碳键的形成或断裂,从而在有机合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 金属有机催化反应金属有机催化反应是指利用金属催化剂来促进有机物之间的反应。
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提供反应表面、活化底物、调节反应的路径等方式,显著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常见的金属有机催化反应包括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金属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 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复杂的天然产物、药物和功能材料,以及合成新型的共轭体系和手性化合物等。
以下将介绍几个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典型应用。
1. 金属有机催化的偶联反应金属有机催化的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常用的反应之一。
该反应通过金属催化剂引发的碳原子偶联,实现不同碳基团之间的键合,从而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
典型的金属有机催化的偶联反应有Suzuki偶联、Negishi偶联、Heck反应等,这些反应在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有机电子材料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环化反应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环化反应是指通过金属催化剂促使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官能团形成环状结构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有感寒假在家里闲的无事可做,就找了一本电子书,麻生明出版的《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刚看到书名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有机合成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开始读这本书。
这本书共九章,从绪论到从金属有机化学基元反应出发设计新的有机合成反应。
全书讲解详细,即使是有机化学基础不好也可以看懂。
一、金属有机化学简史
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金属化学是同一概念不同的说法,直译英文为有机金属化学(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J. Organometal. Chem.),中文习惯为金属有机化学。
纵观金属有机化学发展史,其特点是——有趣又有用,有趣在于其具有多样性和意外性,因此,有人说,金属有机化学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意外发现的历史。
最早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是1827年由丹麦药剂师Zeise用乙醇和氯铂酸盐反应而合成的;比俄国门捷列夫1869年提出元素周期表约早40年,与有机合成之父Wöher合成尿素几乎同一时期(1828年)。
金属与烷基以s键直接键合的化合物是1849年由Frankland在偶然的机会中合成的(Frankland是He的发现人)。
他设计的是一个获取乙基游离基的实验:实验中误将C4H10当成了乙基游离基;但是这却是获得二乙基锌的惊人发现。
所以,人们称这个实验为“收获最多的失败”。
直到1900年Grignard试剂发现前,烷基锌一直作为是重要的烷基化试剂使用。
1890年Mond发现了羰基镍的合成方法;1900年Grignard发现了Grignard 试剂(获得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但是,金属有机化学飞速发展的契机仍是:1951年Pauson和Miller合成著名的“夹心饼干”——二茂铁,及1953年末Ziegler领导的西德MaxPlank煤炭研究所发现的Ziegler催化剂。
随后,Natta 发现Natta催化剂,史合称Ziegler-Natta催化剂。
Wilkison, Fischer(1973年),Ziegler, Natta(1963年)等由于这些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50年初,是金属有机化学新纪云的开端。
1979年研究烯烃硼氢化的H.C.Brown与有机磷Wittig反应者Wittig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Lipscomb(1976年)由于对硼烷类的缺电子键的理论研究获得
了诺贝尔化学奖。
2000年Alan J. Heeger, Alan G. MacDiarmid, Hideki Shirakawa因Ziegler-Natta催化合成导电高分子——聚乙炔而获得诺贝尔奖。
2010年Richard F. Heck、Ei-ichi Negishi、Akira Suzuki因“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Etl 与Zn粉反应式:
著名的Barbier反应:
二、金属有机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organometallic compound)是金属与有机基团以金属与碳直接成键而成的化合物;因而,金属与碳间有氧、硫、氮等原子相隔时,不管该金属化合物多么象有机化合物,也不能称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即使有金属-碳键存在的化合物,有些显然属于无机物,如金属碳化物(CaC2, Mg2C3, Al4C3) (carbide)和氰化物(KCN)(cyanide).
但是,带有羰基(CO)的金属化合物显示出有机物的性质,则列入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氢化物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膦(P-C)化合物,如PPh3,仍为准金属有机化合物.
B或Si-C化合物是金属有机化合物。
周期表位于P以下的As, Sb, Bi的化合物,通常按金属有机化合物处理。
含金属-氮(M-N)化合物不具有有机物性质;但是,新合成的N2配位络合物,如美国人称为“珍珠港络合物”(Pearl Harbor complex:纪念二战珍珠港事件)的CoH(N2)(PPh3)3,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N2,CO是等电子的)类似羰基金属化合物。
电负性也用作定义标准,一般将电负性在2.0(含2.0)以下元素与C成键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三、金属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配体的配位和解离、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插入反应和反插入反应、络合物中配体接受外来试剂的进攻、偶联反应、Heck反应。
偶联反应(英文:Coupled reaction),也作偶连反应、耦联反应、氧化偶联,是由两个有机化学单位(molecules)进行某种化学反应而得到一个有机分子的过程.这里的化学反应包括格氏试剂与亲电体的反应。
偶联反应(Grinard),锂试剂与亲电体的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Diazo,Addition-Elimination),还有钠存在下的Wutz反应,由于偶联反应(Coupled Reaction)含义太宽,一般前面应该加定语.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非专业化的名词. 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生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交叉偶联和自身偶联反应。
进行偶联反应时,介质的酸碱性是很重要的。
一般重氮盐与酚类的偶联反应,是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此条件下,酚形成苯氧负离子,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偶联反应的进行。
重氮盐与芳胺的偶联反应,是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此条件下,芳胺以游离胺形式存在,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偶联反应进行。
如果溶液酸性过强,胺变成了铵盐,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偶联反应,如果从重氮盐的性质来看,强碱性介质会使重氮盐转变成不能进行偶联反应的其它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是一类有颜色的化合物,有些可直接作染料或指示剂。
在有机分析中,常利用偶联反应产生的颜色来鉴定具有苯酚或芳胺结构的药物。
Heck反应是偶联反应中的一种(英文:Coupling reaction)中的一种,也作偶连反应、耦联反应、氧化偶联,是由两个有机化学单位(molecules)进行某种化学反应而得到一个有机分子的过程.这里的化学反应包括格氏试剂与亲电
体的反应(Grinard),锂试剂与亲电体的反应,芳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Diazo, Addition-Elimination),还有钠存在下的Wutz反应,由于偶联反应 (Coupled Reaction)含义太宽,一般前面应该加定语.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非专业化的名词. 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生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交叉偶联和自身偶联反应。
进行偶联反应时,介质的酸碱性是很重要的。
一般重氮盐与酚类的偶联反应,是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此条件下,酚形成苯氧负离子,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偶联反应的进行。
重氮盐与芳胺的偶联反应,是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的。
在此条件下,芳胺以游离胺形式存在,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偶联反应进行。
如果溶液酸性过强,胺变成了铵盐,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偶联反应,如果从重氮盐的性质来看,强碱性介质会使重氮盐转变成不能进行偶联反应的其它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是一类有颜色的化合物,有些可直接作染料或指示剂。
在有机分析中,常利用偶联反应产生的颜色来鉴定具有苯酚或芳胺结构的药物。
四、金属卡宾、卡拜
金属卡宾是指一类有机分子,其中有一个碳原子与一个金属原子以双键连接。
一部份金属卡宾有催化烯烃分子的切断与重组的化学能力。
可以把它们看作一对拉着双手的舞伴。
在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
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
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
金属卡拜是含一价碳的电中性化合物称为卡拜,卡拜是由一个碳和一个基团以共价结合形成的,碳上还有三个电子。
最简单的卡拜是次甲基卡拜,次甲基卡拜很不稳定,从未分离出来,是比碳正离子,自由基,卡宾更不稳定的活性中间体。
其他卡拜可以看做是取代次甲基卡拜,取代基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卤素等。
五、从金属有机化学基元反应出发设计新的有机合成反应
利用这些基元反应可以定向设计、并开发预期的新药物、食品等,金属有机化学合成的确是充满意外和惊喜。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金属
有机化学反应有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