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增大原因及处理
汽轮机运行中胀差的分析和控制

汽轮机运行中胀差的分析和控制当汽轮机在启动加热、停机冷却过程中,或在运行中工况变化时,汽缸和转子会产生热膨胀或冷却收缩,由于转子的受热表面积比汽缸大,且转子的质量比相对应的汽缸小,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系数较大,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子的温度变化比汽缸快,使得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膨胀差,而这差值是指转子相对于汽缸而言的,把转子与汽缸之间热膨胀的差值称为相对膨胀差,简称胀差。
当转子轴向膨胀大于汽缸的轴向膨胀时,称为正膨胀;反之若转子轴向膨胀小于汽缸的轴向膨胀时,称为负膨胀。
一.汽轮机胀差的产生汽缸和转子之间出现胀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结构和工作条件不同。
由于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温差,各自受热状况不一样,转子质量小但接触蒸汽的面积大,温升和热膨胀较快,而汽缸质量大,温升和热膨胀就比较慢,因此在转子和汽缸热膨胀还没有达到稳定前,他们之间就有较大的胀差。
同理,由于转子比汽缸体积小,转子的冷却收缩也比汽缸的冷却收缩快,这时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较大胀差。
汽轮机启动加热,从冷态变为热态,汽缸受热发生热膨胀,汽缸向高压侧或低压侧伸长。
同样转子也因受热发生热膨胀。
转子膨胀大于汽缸,其相对膨胀差被称为正胀差。
汽轮机带负荷后,转子和汽缸受热面逐渐于稳定,热膨胀逐渐区于饱和,它们之间的相对膨胀差也逐渐减小,最后达到某一稳定。
二.胀差过大的危害胀差的大小意味着汽轮机动静轴向间隙相对于静止时的变化,正胀差表示自喷嘴至动叶间隙增大;反之,负胀差表示该轴向间隙减小。
汽轮机轴封和动静叶片之间的轴向间隙都很小,若汽轮机启停或运行中胀差变化过大,超过了轴封以及动静叶片间正常的轴向间隙时,就会使轴向间隙消失,导致动静部件之间发生摩擦,引起机组振动,以至造成机组损坏事故。
因此,汽轮机都规定有胀差允许的极限值,它是根据动静叶片或轴封轴向最小间隙来确定的。
当转子与汽缸间隙相对膨胀差值达到极限值时,动静叶片或轴封轴向最小间隙仍留有一定的合理间隙。
不同容量的汽轮机组胀差允许极限值不同。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 从相对膨胀产生的理论出发, 针对焦作韩电发电有限公司1 号机的实际情况, 分启动和运行 2 个过程, 对汽轮机相对膨胀值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或注意事项,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起到的作用作出了举例证明。
关键词: 相对膨胀; 滑销; 温升率1前言我公司1 号汽轮机型号是C C50-8.83/4。
22/1。
57, 系哈尔宾汽轮机厂生产的双缸、单轴、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进汽温度535℃, 额定进汽量为224t, 中压额定抽汽量为30吨, 最大抽汽量为60吨。
低压抽汽量为50吨,最大抽汽量为50吨。
该机组投运后, 相对膨胀值及机组转动产生的噪声明显偏大,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 相对膨胀值超过规定值, 影响开机升速和升负荷时间, 是制约顺利开机的主要因素。
投运初期, 开机时间在10h以上, 开机时间明显偏长。
2控制相对膨胀的重要性金属物件在受热后, 向各个方向膨胀, 高温高压汽轮机从冷态启动到带额定负荷运行, 金属温度的变化很大400~500℃。
因此, 汽缸及汽轮机各部件的轴向、垂直、水平各个方向的尺寸都会因受热明显增大。
汽轮机各部件膨胀量不同, 使得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其变化量超过汽轮机动静部分的允许间隙后, 动静部件将会发生磨擦, 导致汽轮机损坏, 甚至报废等严重后果。
为了控制汽轮机的动静部分不摩擦, 汽缸的轴向膨胀和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膨胀就成为开机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指标。
汽轮机在启动暖机过程, 转子以推力轴承机头,1号瓦处为死点向后膨胀, 汽缸以后轴承座中点2 号瓦处为死点向前膨胀, 二者的膨胀差值即为相对膨胀习惯称为胀差。
当转子膨胀值大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正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出口处与下级喷嘴摩擦。
当转子膨胀值小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负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进口处与喷嘴摩擦。
因此, 汽轮机的相对膨胀值的控制相当重要。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影响因素主要有:....................................................................................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差胀过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 从相对膨胀产生的理论出发, 针对焦作韩电发电有限公司1 号机的实际情况, 分启动和运行 2 个过程, 对汽轮机相对膨胀值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或注意事项, 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起到的作用作出了举例证明。
关键词: 相对膨胀; 滑销; 温升率1前言我公司1 号汽轮机型号是C C50-8.83/4。
22/1。
57, 系哈尔宾汽轮机厂生产的双缸、单轴、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进汽温度535℃, 额定进汽量为224t, 中压额定抽汽量为30吨, 最大抽汽量为60吨。
低压抽汽量为50吨,最大抽汽量为50吨。
该机组投运后, 相对膨胀值及机组转动产生的噪声明显偏大,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 相对膨胀值超过规定值, 影响开机升速和升负荷时间, 是制约顺利开机的主要因素。
投运初期, 开机时间在10h以上, 开机时间明显偏长。
2控制相对膨胀的重要性金属物件在受热后, 向各个方向膨胀, 高温高压汽轮机从冷态启动到带额定负荷运行, 金属温度的变化很大400~500℃。
因此, 汽缸及汽轮机各部件的轴向、垂直、水平各个方向的尺寸都会因受热明显增大。
汽轮机各部件膨胀量不同, 使得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其变化量超过汽轮机动静部分的允许间隙后, 动静部件将会发生磨擦, 导致汽轮机损坏, 甚至报废等严重后果。
为了控制汽轮机的动静部分不摩擦, 汽缸的轴向膨胀和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膨胀就成为开机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指标。
汽轮机在启动暖机过程, 转子以推力轴承机头,1号瓦处为死点向后膨胀, 汽缸以后轴承座中点2 号瓦处为死点向前膨胀, 二者的膨胀差值即为相对膨胀习惯称为胀差。
当转子膨胀值大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正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出口处与下级喷嘴摩擦。
当转子膨胀值小于汽缸膨胀值时, 相对膨胀为负值, 该值过大时可造成动叶片进口处与喷嘴摩擦。
因此, 汽轮机的相对膨胀值的控制相当重要。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说到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这俩货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们能告诉我们汽轮机内部的运行状态,恨的是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可真是头疼不已。
咱们先说说胀差吧。
胀差,说白了就是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量。
转子膨胀得比汽缸多了,那就是正胀差;汽缸膨胀得比转子多了,那就是负胀差。
这个数值啊,可重要了,要是胀差超限了,热工保护就得动作,主机就得脱扣,动静部分一碰,设备可就完了。
我记得有一次,咱们厂的汽轮机启动时,胀差就往正方向使劲窜。
那阵子,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围着汽轮机转来转去。
最后还是老赵有经验,他一看,说:“这暖机时间太短了,升速也太快,得慢慢来。
”咱们一听,赶紧调整了启动方案,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再来说说轴向位移吧。
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
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方向移就是正值,反方向就是负值。
这个位移啊,它反映的是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的位置关系,一旦位移大了,动静部分就可能摩擦碰撞,那可就麻烦大了。
有一次,咱们机组负荷变化大,轴向位移也跟着变。
我当时一看那表,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叫来小李:“小李,你看看这轴向位移怎么这么大?”小李一看,也是一脸紧张:“师傅,这负荷变化太大了,得赶紧调整。
”咱们俩手忙脚乱地调整了一番,总算是把轴向位移给稳住了。
说到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啊,这俩货还真是互相影响。
胀差变化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变;轴向位移变化时,胀差也必然受影响。
就像是两个好哥们儿,形影不离的。
有一次,咱们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胀差往负方向窜得厉害。
我当时一看那胀差指示器,心里就凉了半截。
赶紧叫来老王:“老王,你看看这胀差怎么成这样了?”老王一看,也是一惊:“这泊桑效应太厉害了,得赶紧采取措施。
”咱们俩赶紧商量了一番,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而这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咱们又赶紧调整了一番。
汽轮机产生胀差的原因及控制

汽轮机产生胀差的原因及控制一、汽轮机胀差的定义当汽轮机启动加热或停止运行冷却时以及负荷发生变化时,汽缸和转子都会产生热膨胀或冷却收缩。
由于转子受热表面积比汽缸大,且转子的质量比相对应的汽缸小,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系数较大。
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转子的温度变化比汽缸快,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膨胀差,而这差值是指转子相对于汽缸而言,故称为相对膨胀差(即胀差)。
习惯上规定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时的胀差值为正胀差。
例如当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温度明显升高或汽轮机暖机时,转子和汽缸同时受热膨胀,转子由于质量相对汽缸要小,受热后膨胀要快,在轴向上膨胀量要大于汽缸的膨胀量,表现为正胀差。
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为负胀差。
当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温度明显降低或汽轮机滑参数停机时,转子和汽缸同时受冷收缩,转子由于质量相对汽缸要小,受冷后收缩要快,在轴向上收缩量要大于汽缸的收缩量,表现为负胀差。
二、差胀保护的意义:汽轮机启动、停机和异常工况下,常因转子加热(或冷却)比汽缸快,产生膨胀差值(简称差胀)。
无论是正差胀还是负差胀,达到某一数值,汽轮机轴向动静部分就要相碰发生摩擦。
为了避免因差胀过大引起动静摩擦,大机组一般都设有差胀保护,当正差胀或负差胀达到某一数值时,立即停机,防止汽轮机损坏。
三、胀差大的危害:当胀差超过规定值时,就会使汽轮机动静间的轴向间隙消失,发生动静摩擦,引起汽轮机组振动增大,甚至掉叶片、大轴弯曲等严重事故。
四、汽轮机在启动、停机及运行过程中,胀差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启动机组时,汽缸与法兰加热装置投用不当,加热汽量过大或过小。
2.暖机过程中,升速率太快或暖机时间过短。
3.正常停机或滑参数停机时,汽温下降太快。
4.增负荷速度太快。
5.甩负荷后,空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
6.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7.正常运行过程中,蒸汽参数变化速度过快。
8.轴位移变化。
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原因如下: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主、再热蒸汽温度上升太快。
一起汽轮机轴向位移大故障分析

一起汽轮机轴向位移大故障分析摘要:针对某台机组在开机前存在的轴向位移大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轴向位移;推力;转子;推力瓦一、设备简介在汽轮发电机组中,轴向位移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重要参数,也是一项重要保护,超限后,ETS动作停机。
某厂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双抽调整抽汽供热凝汽式两用机组。
机组型号N200/CC144-12.75/535/535/0.981/0.245。
11号机2瓦处为转子的轴向死点,此处装有轴向位移测点,前箱1瓦处装有高压缸相对膨胀(以下简称高胀)测点,后轴承箱4瓦处装有低压缸相对膨胀(以下简称低胀)测点,高中、低压转子相对膨胀死点在2号轴承箱内推力盘处。
高、中压转子以推力盘为膨胀死点向机头方向膨胀。
低压转子以推力盘为膨胀死点向发电机侧膨胀。
推力盘紧靠工作瓦块时,定为轴向位移的零位,转子朝发电机方向移动为正值。
涨差和轴向位移有关数值规定。
二、事件起因及经过2022年10月30日,低压转子更换为光轴后,热工专业调整好轴向位移,低胀,高胀测点值。
全部定位到0位(数值显示0)。
晚上19点启动顶轴油泵,调整转子顶起高度,开启45分钟调整完后,轴向位移变为-0.9mm,低压缸相对膨胀变为-1.0mm,高压缸相对膨胀变为0.8mm。
三者数值变化表明转子前移0.9mm左右。
分析,测点测量正常,转子真实存在位移过大现象。
31日上午,用千斤顶从4瓦处向前推转子,松开千斤顶数值变为:轴向位移-1.5mm,高胀1.5mm,低胀-1.2mm。
超过停机值,决定揭开轴承箱进行检查。
拆开轴承箱进行推力间隙测量,测量数值如下:第一次第二次三、分析轴向位移大原因1.推力间隙超标推力间隙数值为0.70左右。
标准0.45-0.50mm。
拆开推力瓦检查,上瓦块有杂物进入造成划痕,表面无磨损,限于时间未检查下瓦,未测量厚度。
分析超标原因一是为长期运行推力瓦磨损。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当凝汽器真空升高时,排汽温度降低,可能导致负胀差增大 ;反之,真空降低时,胀差可能增大。
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
轴封供汽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轴封的间隙大小,进而影 响汽轮机的热膨胀。
若轴封供汽温度与汽缸温度不匹配,可能导致胀差异常波 动。
02 汽轮机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
CHAPTER
推力轴承故障
推力轴承损坏或磨损
机组负荷的快速变化
负荷突增或突减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机组负荷发生突增或突减,会导致汽缸和转子受到的蒸汽作用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 轴向位移。
甩负荷
甩负荷是指汽轮机突然失去负荷的情况,如电网故障导致负荷突然消失。甩负荷过程中,汽轮机内部的蒸汽压力 和流量会发生剧烈波动,导致轴向位移的发生。
03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联性
快速响应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变化
01
快速响应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变化也是预防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重要措 施之一。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快速变化可能导致转子热弯曲和动静摩擦等问 题。
02
应加强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 现并处理。同时,应优化控制系统的算法,提高其对蒸汽参数和机组负荷变化 的响应速度。
CHAPTER
胀差与轴向位移的关系
胀差是指汽轮机转子相对于汽缸发生的膨胀或收缩,而轴向位移是指转子轴心的位 置相对于汽缸的变化。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当转子受热膨胀 时,轴向位移也会随之增大,反之亦然。
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变化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蒸汽参数、机组负荷、润滑油 系统等。
推力轴承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负责 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如果推力轴承 出现故障,如磨损或损坏,会导致轴 向位移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 (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 (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7)2、暖机升速阶段。
(7)3、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
(7)5、汽轮机推力瓦温度的防控热转贴 (9)1 润滑油系统异常 (9)2 轴向位移增大 (9)3 汽轮机单缸进汽 (10)4 推力轴承损坏 (10)5 任意调速汽门门头脱落 (10)6 旁路系统误动作 (10)7 结束语 (10)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轴向位移增大原因及处理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1)负荷或蒸汽流量突变;2)叶片严重结垢;3)叶片断裂;4)主、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5)轴封磨损严重,漏汽量增加;6)发电机转子串动;7)系统周波变化幅度大;8)凝汽器真空下降;9)汽轮机发生水冲击;10)推力轴承磨损或断油。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1)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2)当轴向位移增大至报警值时,应报告值长、运行经理,要求降低机组负荷;3)若主、再热蒸汽参数异常,应恢复正常;4)若系统周波变化大、发电机转子串动,应与PLN调度联系,以便尽快恢复正常;5)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1.2mm时保护动作机组自动停机。
否则手动打闸紧急停机;6)轴向位移增大虽未达跳机值,但机组有明显的摩擦声及振动增加或轴承回油温度明显升高应紧急停机;7)若轴向位移增大而停机后,必须立即检查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轴承进、回油温度,并手动盘车检查无卡涩,方可投入连续盘车,否则进行定期盘车。
必须经检查推力轴承、汽轮机通流部分无损坏后方可重新启动。
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1)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当有超过两块推力瓦金属温度均异常升高,应立即汇报值长,按规程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2)当判定汽机轴向位移确实增大时,应按上述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內文數值僅供舉例方便,切勿參照,必須依各汽機廠商或運行規定)相關提問:1.什么叫汽轮机的轴向位移?答:汽轮机头推力盘对于推力轴承支架的相对轴向位置,就是汽轮机的轴向位移。
推力盘对位于其两侧的推力轴承瓦块施加轴向压力,轴瓦磨损,造成转子的轴向位移由测量装置显示出来。
2.什么叫汽轮机的胀差?胀差测点在哪里?答:蒸汽进入汽轮机后,转子及汽缸均要膨胀。
由于转子质量较小,温升较快,故而汽缸更为迅速,转子与汽缸沿轴向膨胀之差值称为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胀差,简称胀差。
胀差测点在#4瓦与盘车大齿轮之间。
3.轴向位移与胀差有何关系?答:轴向位移与胀差的零位均在推力瓦处,而且零点的定位法相同。
轴各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虽然小,但大轴总位移发生变化。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位移,胀差向正值(增加)方向变化;轴向位移向负值方向变化时,转子向车头方向位移,胀差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机组负荷不变,参数不变,轴向位移与胀差不发生变化。
4.本机组胀差、轴向位移“零”值如何确定?轴向位移为什么是负值?答:汽轮机在全冷态下,将推力盘向发电机侧(紧靠工作面瓦片)推足时的位置定为轴向位移基准零位,轴向位移指示为“零”值。
有某厂胀差用相对值表示,不用正负值表示,例如这时的胀差指示为 2.52mm,但2.52mm以下相当于负值。
习惯上规定:当转子轴向膨胀值大于汽缸的轴向膨胀值时,胀差为正,反之胀差为负。
胀差为正时,说明转子的膨胀大于汽缸的膨胀。
胀差为负时说明转子的收缩值较汽缸收缩值大。
內文: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
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
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
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
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
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
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开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
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缺之间的相对膨胀差。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
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
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
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
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汽缸胀不出。
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
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
6)推力轴承工作面、非工作面受力增大并磨损,轴向位移增大。
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
9)胀差指示器零点不准或触点磨损,引起数字偏差。
10)多转子机组,相邻转子胀差变化带来的互相影响。
11)真空变化的影响(真空降低,引起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增大)。
12)转速变化的影响(转速降低)。
13)各级抽汽量变化的影响,若一级抽汽停用,则影响高差很明显。
14)轴承油温太高。
15)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
16)差胀指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
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1)负荷迅速下降或突然甩负荷。
2)主汽温骤减或启动时的进汽温度低于金属温度。
3)水冲击。
4)轴承油温太低。
5)轴封汽温度太低。
6)轴向位移变化。
7)真空过高,相应排汽室温降低而影响。
8)启动进转速突升,由于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轴向尺寸缩小,尤其低差变化明显。
9)双层汽缸夹层中流入高温蒸汽,可能来自汽加热装置,也可能来自进汽套管的漏汽或者轴封漏汽。
10)汽缸夹层加热装置汽温太高或流量较大,引起加热过度。
11)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滑动卡涩,汽缸不缩回。
12)差胀值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
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1)蒸汽温升或温降速度大(2)负价苛变化速度的影响(3)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4)凝汽器真空的影响(5)环境温度的影响(6)摩擦鼓风的影响(7)其他: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影响1.蒸汽温升或温降速度大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
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可能会更加发展,为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2.负价苛变化速度的影响当负荷变化时,各级蒸汽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范围内,各级蒸汽温度的变化较大,负荷增长速度愈快,蒸汽的温升速度也愈快.与金属表向降负荷速度加快,汽缸和转子温升速度的差别愈大。
负荷增加速度加快,正胀差增大;降负荷速度加快,正胀差缩小,以致出现负胀差。
3.轴封供气温度的影响轴封供气对转子的轴封段和轴封体加热,由于轴封体是嵌在汽缸两端,其膨胀对汽缸轴同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转子轴封段的膨胀却影响转子的长度,因而使正胀差加大。
由于轴封段占转子长度的比例较小,故对总胀差影响较小,可是轴封处的局部胀差却比较大。
若轴封供气温度过高,则出现正胀差过大;反之,负胀差过大。
一般规定轴封气温度略高于轴封金属温度。
4.真空对低压胀差的影视真空降低,一方面排气温度升高,低压缸排气口压力升高,缸体内外压差减少,两者促进低压缸缸体膨胀,从而减少低压胀差。
另一方面,若轴封气压不变,低压缸轴封段轴封气量减少,转子加热减弱,也使低压胀差减少。
5.环境温度的影响低压胀差对环境温度较敏感。
环境温度升高,低压胀差变小,环境温度降低,低压胀差升高。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温度降低,低压缸冷却加剧(低压缸无保温);另一方面是循环水温度降低使真空升高,排气温度降低,缸温下降。
经观察,在不同负荷下,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在同一负荷下,冬季跟夏季低压胀差相差 15%。
6.摩擦鼓风的影响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阶段,蒸汽流量较小,而高中低压级内产生较大的鼓风摩擦损失(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损失产生的热量被蒸汽吸收,使其温度升高。
由于叶轮直接与蒸汽相摩擦,因此转子温度比汽缸温度高,故出现正胀差。
随着转速升高,转子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相应加大,但此时由于流量增加,使产生的鼓风损失的级数相应减少,因此每千克蒸汽吸收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先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使高中低压缸正胀差增大,后又随转速升高而相应减少,对胀差的影响逐渐减少。
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1.泊桑效应影响机组低压胀差约10%,所以开机冲转前,低压胀差应保证10%以上。
在停机过程中尽量减少低压胀差(最好控制在90%以下),当低压胀差超过110%,必须紧急停机,这时随着转速下降,低压胀差会超过120%,在低转速区可能会有动静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