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意义和措施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个主要趋势。
在新时期,园林绿化建设不再只是简单的美化环境,更多的是要在构建美丽环境的同时尽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就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探究,分析其特点、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落地。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1. 资源节约: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例如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设计方面也注重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避免过度开发。
2. 环保节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注重利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尽量采取低碳、节能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生态平衡: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避免人为破坏和干预。
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留原有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同时在规划设计上,注重生态平衡,保证园林绿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4. 长效节约: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不仅关注短期内的资源利用和环保效果,更加注重长期效益。
在园林建设、绿化管理中,采取可持续性措施,保证园林的长期健康发展,并减少后续的资源投入。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环保理念,更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合力,推动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实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会因为这种新型的园林绿化建设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意义 •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实施措施 •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管理维护 • 案例分析与应用
01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意灌溉技术,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合理安 排灌溉时间,根据植物需求和气候条件调整灌溉频率和量。
上海世博园的生态绿化工程
自然景观的利用
上海世博园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如河流、湖泊等 ,将其融入园区中,既美化了环境,又减少了人工造景的成本。
节能灌溉技术
世博园内采用了滴灌和地下灌溉等技术,能够精确为植物提供所需 的水分,提高了灌溉效率。
生态修复
在园区的某些区域,采用了生态修复技术,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 等,使这些区域恢复到自然状态。
节约土地和水资源
土地资源节约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合理 规划绿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水资源节约
应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合理规划灌溉系统,采用节水灌 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生态效益
植物多样性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态效益。
生态功能优化
应优化植物配置,使园林绿化具备多种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遮阳降温等。
注重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文化内涵丰富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注重文化内涵的丰富和体现,使园林绿化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载体。
历史传承延续
应注重历史传承的延续和保护,使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相互融合,维护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采用生态友好型园林养护技术,如生物防治、天 敌控制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节约型园林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关键特点及建设要点,最后展望未来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节约型园林的概念节约型园林是指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生态效益作为设计和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园林。
其核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废弃物为特点,倡导利用有机原料、推广节能设备和采用自然资源等手段,实现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园林相比,节约型园林更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注重绿化美化的效果,又注重实用性和环境友好性。
二、节约型园林的关键特点1. 节约资源:节约型园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自然风等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通过选用节水设施、灌溉系统等手段,降低用水量,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型园林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辐射性。
通过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景观的持续发展能力。
3. 提高生态效益:节约型园林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通过建立各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园林项目的生态效益,倡导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相结合,实现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点1. 精细规划:精细规划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包括绿化植物的选用、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
同时,要注重生态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加强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2. 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基础。
要注重选用具有节约效益的绿化植物,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品种;同时,在景观设计上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浅谈节约型园林的必要性

浅谈节约型园林的必要性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园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由于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园林的转型及城市绿地的建设过程中,环境和资源等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一些地区,追求豪奢、铺张浪费之风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
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
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
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力,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背道而驰。
对此,园林人一直不懈的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
关键词:因地制宜节约型节约型园林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garden business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ttracting worldwide attention. However,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gardens and urban green space a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lso paid a heavy price. In some areas, the pursuit of extravagant, extravagance and waste of vogue,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comparisons Fu fighting the wind intensified. Thinking on the build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asing new divergent quick success, a variety of exotic flowers and wood across the sea, the wind of the Big Trees of repeated. Moreover, contrary to the laws of nature, landscaping practices, such as heap mountains of-season planting and bad planting, the pursuit of the visual image of digging the lake, and even filling the gardening, etc., are common. Becom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resistance, and contrary to the policy of saving society in China’s construction. This, the garden has been unremitting actively explored the concept of saving garden - “t he least amount of land, a minimum of water, the minimum capital, with minimum disrup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mode”.Keywords: local conditions saving saving garden正文节约型园林的含义: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等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一、合理规划绿地面积1. 了解城市绿地指标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需要了解城市绿地指标,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合理确定城市的绿地面积。
绿地面积应当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2.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地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合理规划城市的花坛、绿化带和景观湖泊等,使其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二、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1. 本地特色植被的应用优先选择本地特色的植被种类进行绿化,这些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同时,本地特色植被还能够丰富城市的生态景观,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栖息。
2. 节水植被的运用选择节水植被进行绿化,能够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能够在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生存,减少浪费。
同时,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损耗。
三、有效利用绿地资源1. 多功能绿地的打造绿地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兼顾其他功能,如雨水调蓄、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设计绿地时,应当考虑到多个功能需求,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效益。
2. 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在城市绿地中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开展城市农业、社区农业和屋顶农业等。
通过种植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本地食材,减少由农村到城市的食物运输,降低环境的能耗。
四、科学管理和维护绿地1. 合理施肥和植物养护在绿地管理和维护中,要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调配氮、磷、钾等养分,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污染。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分析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分析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它能够保证我国园林朝着更加节约和生态的方向发展。
以下就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性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实现两型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追求,也是构建园林、人、城市之间和谐关系的必然举措。
园林作为我国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加强,建设节约型园林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主要是在不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功能上减少对现有资源的浪费,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主要内容1、节水型园林。
节约用水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水技术。
主要包括:⑴雨水的收集和利用;⑵污水和废水的再生利用;⑶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运用;⑷减少绿地对水资源的消耗浪费。
雨水的利用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雨水的收集可减少现实生活中水资源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生活污水、废水的再生利用需要采用净水设备对污水废水进行净化之后才能使用,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节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通常有喷灌和滴灌等方法,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用水量,应大力推广;在绿地建设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造型的修剪,绿地设计采用灌木、乔木等复层结构,尽量减少大面积的色块,可利用覆盖地膜的方法减少水分的流失,采用土工布降低水分的渗透,从而减少绿地对水资源的消耗浪费。
2、节地型园林。
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既要保证绿化用地,同时也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利用最小的土地面积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使长期以来的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在建设节地型园林的过程中,为了让城市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拓展城市绿量时,应不断改进土地的质量,不断开发其潜能,加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将环境效益和和生态功能发挥至最大化。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措施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措施【摘要】节约型园林的绿化建设需要广大人民提高对环保的认识,还需要科学的建立符合当地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建设规律的正确方案,在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成本,用最少的用地和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不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型的影响。
才能够有效保证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目标顺利实施。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重要意义;养护措施0.前言在全球性能源危机形势下,建设“节能约园林”更加迫在眉睫。
园林建设离不开植物和水土。
其中,植物是园林建设的主题,水土是园林建设的要素。
园林建设应该做到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大自然的条件。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及渠道努力打造节约型园林。
要真正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要靠栽种,还需要做好植物的保护工作。
绿化的养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充分的按照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之中,建设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等各个环节之中最大限度地来节约其中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这就要依靠创新城市绿化模式,实现城市绿化由绿地的数量增长向绿化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大力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节约型园林绿化提倡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较快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它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是以树叶量来衡量的,而不是以树的数量就能奏效的。
当前一些城市绿地不多种树,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等豪华奢侈和铺张浪费的园林建设模式,耗水、费钱、土地效率低。
不仅严重偏离了园林发展方向,而且使园林绿化难以得到持续发展。
这类资源浪费型园林绿化,难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使园林绿化建设流于形式。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一定要坚持服务市民,方便市民,持续地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推广和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
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成为了各地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
节约型园林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
本文将就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节约型园林所谓“节约型园林”,是指建设园林过程中将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缓环境污染和腐蚀,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环保措施综合应用于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中的园林系统。
简言之,就是为了减轻对环境的负担,增强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让园林更加环保、可持续和节能。
二、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导向思想园林是自然资源的直接转化形态,园林建设与维护成为全球资源利用和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场所之一。
如何保证园林领域可持续发展呢?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导向思想为: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可持续、经济性和适应性等要素,推行协同创新模式,引导和推广科技先进性直至产业化应用,形成绿色科技创新的技术体系和园林建设运营的理论体系。
三、节约型园林建设所需的技术和措施1、强化园林设计中的节能减排理念。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借助技术手段,如预热利用源、雨水自动回收系统、屋顶绿化、壁挂绿化、太阳能利用等使得园林建设的整体能耗大幅度降低,达到能量利用的最佳状态,同时消减能源消耗和能源排放。
2、深入推进绿化新技术的应用。
探寻植物应用新品种、新系统,研究新技术应用优势,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效果,并满足人们的需要。
应用比如植被虫害预警、植物缺水指示技术、水源培育技术等多项科技手段。
3、建立园林节能环保的管理体系。
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中,统一思想、规范操作,于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完善节能环保制度体系。
启动节能环保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固化职责、增强意识,对园林建设和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意义节约型园林建设具有诸多意义与价值:1、节能减排,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提高就业机会;2、有益于绿色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3、有助于对城市环境进行增绿、修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4、扩大消费市场,激发地方经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意义和措施
发表时间:2017-07-27T16:11:37.3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作者:陈志红
[导读]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绍兴豪宇生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转变园林建设观念,兼顾生态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到用最少的钱产生更多的绿量,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1与节约型园林相关的概念
1.1节约型园林涵义
我们会将节约型园林与节约型社会联系在一起。
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使原材料、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极度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号召,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节约型园林要求
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环境问题的凸显,资源的紧缺,是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着的挑战。
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综合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确保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节约型园林目标
节约型园林要求资源和能源的投入最小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结合当前的实际,在现行的园林绿地建设中,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供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的屏障,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中,遵循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最佳的居住环境。
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
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绿地蓄水保水、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园林绿化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尊重自然规律、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
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节约型园林绿化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发展与耕地紧张、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的生态起着关键作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园林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
通过重建生态系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
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技术进步、资源集约利用、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节约型绿化的发展。
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
3.1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清晰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认真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将创建工作渗透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从实际出发,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注意投入产出的合理化;把握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节约保护,让市民感到舒适,让客人感到满意、感到亲切。
在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理念上日渐科学。
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享受城市园林建设带来的好处。
从节约型社会概念来看,节约型园林包括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就是怎样在绿化中节约资源和能源问题。
发挥改善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到园林问题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把节约型园林,看作是资源和能源投入最少化,产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园林绿化的建设模式。
3.2走节约型绿化路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在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屡见不鲜。
不讲科学的建设,造成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带来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
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坚持走节约型绿化路子,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建设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为城市环境提供高效能的生态保障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重节约资金,坚持用最少的钱,建成又多又好的绿地。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重形象轻效益的现象。
注重节约用水,注重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城市绿化涉及城市用地、资金投入、材料选用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弹性投资项目,淮安着力挖掘潜力、强化节约,使有限的资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设园林设施,形成了植被丰富、景观优美的公园。
坚持就地取材,拓展绿化空间,挖掘土地资源,探索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节水措施。
3.3确立生态优先的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环境问题,提升环保执政能力,成为我国环保部门走出困境的关键。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合理确定城市经济、生态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3.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绿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国家政府发挥着统筹的功能,对保护环境的主体地区给予有力的支持,对这些地区作出的牺牲给予补偿,是国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兼顾公平”,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保护人类自己。
由于人们缺乏持续发展意识,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潜伏着资源与环境的危机。
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政府除了帮助和促进环境保护主体地区大力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甚至破坏的经济外,只要建立起长效的补偿机制,相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4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设和节约并举,发挥绿地生态功能为主、景观为辅为城市绿地建设方针,以节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