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11则-实用word文档 (5页)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11则-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11则传统的文化故事总会蕴含很多大道理,十分适合我们小朋友阅读,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11则,欢迎阅读。

1、齐己和尚一字之师【传统故事】唐朝有个叫齐己的和尚,非常喜欢梅花。

有一年冬天,他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吟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云游天下时,曾拿着自己写的这首《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

郑谷看了以后,说:“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经过反复推敲,他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郑谷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却使《早梅》更贴近题意了。

齐己非常佩服,叩地膜拜。

从此,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人生感悟】“一字之师”即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一篇好的诗文,在经过别人的评论或改正后会更加趋于完美。

有些青少年也用投稿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但在写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扰和阻滞。

此时,就不妨多问问身边的同改,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所谓集百家精华成精辟文章便是由此而来。

2.武丁中兴【传统故事】商王武丁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即位初期,他就雄心勃勃地想复兴商朝。

为此,他向天下招贤纳士。

有一次,武丁听说有个叫傅说的奴隶非常有才能,便想任用他,但又怕大臣们因为傅说出身卑贱而反对,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上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先王昨夜托梦给我,说将派遣重臣来辅佐国事。

”说完,就让画师按照他的描述,画了一张重臣的像,并派人按此画去找来傅说。

大臣们见傅说是先王在梦中推荐的大贤人,就不敢反对了。

武丁在傅说的辅助下,励精图治,仅用三年时间就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武丁中兴”。

【人生感悟】一位贤明的君主如果要使他所管理的国家强盛起来,就必须做到知人善任,励精图治,勤勉执政。

xu 传统文化 文人雅称(word文档良心出品)

xu 传统文化 文人雅称(word文档良心出品)

传统文化(文人常识)【古代诗人雅号】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jue《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先生之称】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靖节先生→东晋、陶潜平淡、清高,有气节五柳先生→东晋、陶潜羲皇上人→东晋、陶潜昌黎先生→唐朝、韩愈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白居易和陶渊明、李白一样,性嗜酒,自号"醉吟先生"。

(完整word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完整word版)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二年级传统文化学期备课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

思想的传承。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

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

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

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3.拓宽学生知识面。

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

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

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

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三、学习措施1、随时随地诵读。

“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

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3、限时诵读。

如每日诵读半小时。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4、诵读。

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5、乐诵读。

让学生跟随经典的民族音乐诵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6、营造环境,持之以恒。

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7、成果激励,活动喜闻乐见。

【精品文档】传统文化二年级-范文word版 (12页)

【精品文档】传统文化二年级-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传统文化二年级篇一:二年级传统文化(1)全册备课教材分析二年级的《传统文化》共十个单元。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古诗文诵读以及解析,日积月累,故事链接,拓展活动。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学生现状分析:二年级的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

受识字少的限制,上课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经常走神。

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经典蒙书、诗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书法名家、绘画名作、齐鲁名人等。

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2.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4.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教学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学进度每周一节课,每节课学习一课。

第1课《太公家教》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2、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3、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2、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3、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做补充(1)生平简介(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

二年级传统文化课件

二年级传统文化课件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有关句子: 1、什么是颜体?
2、颜真卿行草的代表作是什么?被誉为什么?
3、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颜真卿写的每一个字都有一种 堂堂的正气,这是他高尚人格的写照。学习了这一课,我 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应该学习颜真卿的什么品格?
4、给颜真卿的故事起一个名字。
1、什么是“柳骨”? 2、柳公权的书法在民间有什么说法?
2、中秋节又被称作什么? 3、吃月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4、月饼是什么形状的?象征着什么? 5、我们山东农家中秋节这天还有什么习俗?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唐 徐夤
名参十二属, 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 能鸣送晓阴。
花 鸭
唐 杜甫
花鸭无泥滓, 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 黑白太分明。
(闻)鸡(起)舞 鸡(飞)蛋(打) 鹤(立)鸡(群) (呆)若(木)鸡 鸡(毛)蒜(皮)
战国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极力主张 抗秦,却遭到 许多贵族的反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 都城。屈原眼看国家沦亡,却无力挽救,满怀 悲愤,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痛,都纷纷到汨罗 江边悼念他。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用米 和叶草包成粽子,投进江里祭祀屈原。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普遍的习俗。此 外,各地还有很多习俗,如佩带香囊、 悬挂艾草、喝雄黄酒、赛龙舟、画额等, 这些习俗都与辟邪、健身有关。
端午知识热身赛: 1、端午节在每一年的什么时间? 2、下列哪项物品和端午节无关? A、粽子 B、龙舟 C、月饼 D、雄黄酒

二年级传统文化

二年级传统文化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1、学生认真跟读。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2、小组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学生系拼音的重要性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全班交流
学生认真跟读。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学生系拼音的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语句中的意思,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会有更好的效果。
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三、体验性
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
学习理解“由俭入奢易,------一生之计在于勤。
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方法
朗读、合作、练习
手段
班班通、卡片、挂图、
板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让学生理解语句中的意思,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会有更好的效果。




必做题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选做题
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传统文化节日(Word可编辑版)

[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传统文化节日(Word可编辑版)

[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传统文化节日(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传统文化节日阅读精选(1):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

阅读精选(2):传统文化节日1、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透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能够广为流传。

9、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智慧树【17之一】五宝心灵学习交流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

智慧树【17之一】五宝心灵学习交流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

【2】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被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规律;六十岁时能够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了;到了七十岁,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违背规矩了。

”防非止恶富家国修身如同风吹云养性好像月光现智慧树【17之一】我的心灵五宝学习交流承传五宝心灵种子培育灵性宝宝前言首先让我们共同合掌恭敬三拜至圣先师孔夫子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虽经论如海,但核心内容,可借用《大学》中总结的经验来概括,就是:一个【道】字,用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过程,简称三纲,即纲领,中心思想的要领;认知并应用【道】的五种教育规律仁义礼智信来齐家治国,就叫五常。

初步修学的方法及过程是八目: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层次的七个修学过程是:知道【天地人三合一用的规律在理论方面是止忘念定静心安稳过滤得道既证悟内明真心的用与天地人三合一用的六个规律】“慧”字有孝诚信正慧五种规律的用法。

这就是读书能使你心静和修禅定使心静达到内明的过程及方法。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学一个“道”字有仁义礼智信五种不变认知规律的用,就是一个“慧”字用知、止、定、静、安、滤、得天地人三合一用的七个规律来修学!用四句偈颂来概括这个过程就是:内明得道果:嗡三层莲花五盏灯五个种子因:啊五种善行修身心持戒修定慧为用教育是过程:吽破除五阴性光明这四句话的含义,用图示的方式来表述如下:如上图1所示:中间表身体四肢合于“心”是个觉悟的“悟”字,表“妙觉明心”的用;向上与大脑相通的心之用就是“道”果慧的用;倒过来向下,通过两脚与“地球村”相通就是修种子因的五个修学过程:左脚表孝养父母,右脚表尊师重道,这是人生进入智慧宫殿必须要经过的两扇门!且深入地球村内的根本,就是个“人”字,表撇捺相依为命,必须通过互助补缺,才能共同生存!谁都离不开谁呀!左手“信”表后天用温良恭俭让兴家国;右手“诚”表先天用仁义礼智信育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1、了解选文的大体意思,知道声律也讲究对仗和韵律
2、会读背,品味其中的内含
3、会说简单的“对子”
教学重难点
会读背,品味其中的内含,会说简单的“对子”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一)
课时目标
1、会读背,品味其中的内含
2、会说简单的“对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领读句子
2、学生齐背句子
3、交流学习方式
4、分组齐读、指名背诵
分男、女生比赛背诵
二、学习第二句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1、教师领读
2、学生练读
3、解释词语,春分、夏至指节气
温馨点击:
同学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对联必须对仗工整,和平韵律,《声律启蒙》也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它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其它的对联吗?
四、实践活动:
课下收集对联,让爸爸妈妈教一幅对联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一)活动广交
课时目标:1、会读背,品味其中的内含
2、会说简单的“对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展示:
你收集对联了吗?把你收集的对联说给大家听,比比谁说的好谁说的棒!
二、继续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一)
1、领读、齐读
2、练习背诵,领背、齐备
三、交流记诵全文
1、教师领读
2、个人练习背诵
3、分组练习背诵
四、诵读比赛
1、同桌比赛
2、班上比赛,对背诵好的给予赞扬。

五、课外延伸:
继续收集对联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成长袋
课时目标:能熟练背诵4句对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读背声律启蒙
多种形式地诵读课文
分组,b、同桌,c、全班、d个别读
二、成长袋
1你认为你自己的表现怎样?记录下来
2、全班评价背诵情况: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涂红“四角星”
能熟练背诵下来就涂红“五角星”
能积累和背诵收集的对联,涂上红“八角星”
三、拓展升华:
谈谈你学完本课的感受,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看出有些同学对本课内容诵背领会较快,
但也有个别同学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同学的合作作用,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转变识记较慢的同学。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的:
1、能将对联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能够主动积累对联。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模仿老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解析词语:
晚照:晴空:
宿鸟: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弯弓: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达成目标的策略
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指读
释读、讲解重点点拨朗读背诵
朗读评价分组朗读比赛
师生对读
练习背诵
熟读课文
收集课外资料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
户:窗:
巨海:长江:泽:
岌岌:淙淙:
故国:他邦:
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4、尝试背诵。

五、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
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我们都很喜欢他们。

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

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

山—水湖—海多—大—天—先—
晴—宽—易—横—前—文—
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2、对二字。

千山——七嘴——天南——鸟语——
万紫——山清——和风——花红
教师归纳: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去掉中间的连线,就变成了四字词语。

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
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三字对
瓜子脸—葡萄牙
教师归纳: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四的对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5、五字对:白日依山尽——
6、七字对:两个黄鹂鸣翠柳——
7、游戏:我说*——我对*
六、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声律启蒙》,还有《笠翁对韵》《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七、熟练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二)
《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目标:
1、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

(老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来读一读第9页的对联。

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结合10页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二、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

《《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

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