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说明参考

合集下载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1. 医院方案设计说明
1.1 室内设计
1.1.1 候诊区
1.1.2 医生办公室
1.2 医疗设备选型
1.2.1 手术室设备
1.2.2 检查室设备
1.3 环境设施
1.3.1 空气净化系统
1.3.2 消毒设备
在医院方案设计中,室内设计至关重要。

候诊区应该舒适整洁,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心。

在设计
医生办公室时,需要考虑医生工作的效率和舒适度,确保他们能够专
心致志地提供医疗服务。

另外,医疗设备的选型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手术室设备
应当先进可靠,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而检查室设备也需要根据
医院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此之外,医院方案设计还应考虑环境设施的配置。

空气净化系
统可以改善医院空气质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选择消毒设备时,应该注重设备的效果和操作便捷性,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些方面的设计和选择将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患者体验。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

某医院建筑设计说明医院建筑设计详细说明一、设计目标该医院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高品质、人性化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使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愉悦的工作场所。

二、总体布局设计1.医院的总体规划应根据治疗科室的功能及日常运作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相关科室进行相对集中布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2.医院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合理安排建筑群的布局,同时保持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3.医院建筑的总体布局应以流线化设计为主,以便于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之间的交通流畅。

4.建筑的外观应简洁、大方、专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三、建筑设计方案1.医院的主要入口应宽敞明亮,方便患者和访客进出,同时也方便救护车辆的停靠和患者转运。

2.医院的大厅应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温馨舒适,提供舒适的候诊区域和绿化环境,以便于患者等候就诊。

3.医院内的走廊和楼梯应宽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通行,并配备无障碍设施,以适应残疾人士的需要。

4.治疗科室的布局应根据各个科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并配备充足的设备和工作空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

5.病房的布局应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舒适需求,每个病房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条件。

6.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域应设计为安静、温馨和私密的空间,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家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7.医院应设立合理的药房和化验室,以便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药物和实验室服务。

8.医院还应设立合理的食堂和休息区域,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就餐和休息需求。

四、建筑材料和绿化景观设计1.医院建筑外墙的材料应耐久、易清洁,并能抵抗恶劣天气条件和病菌传播。

2.室内装修材料应环保、防菌,并符合医疗环境的卫生要求。

3.医院门前的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增加患者和访客的舒适感,并提供自然的治愈效果。

4.医院的绿化景观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的植物,以便于维护。

五、安全设施设计1.医院应设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紧急疏散设备等,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设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设计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且安全可靠的医院成为必然选择。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设计: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为中心,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2.安全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系统,保障医疗操作的安全性,严格遵守医院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

3.高效经济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优化空间布局,节约资源和成本。

三、设计内容1.建筑结构设计:考虑到医院建筑通常需要高度安全和耐久性,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医院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2.空间布局和分区:根据医疗功能需求,将医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和手术室等。

各区域之间通过走廊和通道相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流动。

3.门诊部设计:门诊部应设置合理的候诊区、挂号处、药房、检查室和诊室等功能区,以保证医患之间的顺畅沟通和高效服务。

4.急诊部设计:急诊部应设有独立的入口和候诊区,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设备,并与其他区域直接相连,以便患者迅速得到紧急治疗。

5.住院部设计:住院部应设置单人或多人病房,同时配备舒适的床铺、洗手间和储物柜等,以提供患者需求的私密性和方便性。

6.手术室设计:手术室应满足高级别无菌操作的要求,包括洁净区、污染区和更衣区,同时配备必要的手术设备和监测系统,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7.医疗设备和系统:设计方案应合理安排医疗设备的位置和布局,确保设备的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必要的区域设置医疗辅助系统,如医疗气体供应系统和病历管理系统等,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8.绿化和景观设计: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和促进患者康复,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和绿化植物的使用,同时设置室内和室外的休息和活动区域,以满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

四、可行性分析本设计方案结合了医疗服务需求和现代化医院建设要求,旨在提供舒适、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医疗环境。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咱来唠唠这个医院建筑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这医院啊,就像一个守护健康的城堡。

咱的设计理念首先得以人为本,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得在这个建筑里感觉舒适、方便。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常常是个充满担忧和不安的地方,所以咱得让这个建筑给他们一种安心的感觉,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在病痛的海洋里。

对于医护人员呢,得给他们打造一个高效工作的环境。

想象一下,医护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他们在这个建筑里得能迅速地“飞檐走壁”(其实就是快速到达各个需要的地方啦),去拯救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

二、总体布局。

1. 功能分区。

医院的功能分区那可得清清楚楚。

门诊区域就像是医院的前台接待大厅,这里要宽敞明亮,患者一进来就能轻松找到各个科室的挂号处、诊室啥的。

候诊区要有足够的座位,最好还能有一些绿色植物,让患者在等待的时候心情能舒畅点,别太焦躁。

住院部呢,就像是一个个小的“健康恢复社区”。

病房得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患者躺在病床上要是能看到外面的阳光和风景,那对康复肯定有好处。

而且病房的布局要合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患者的情况,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随时能照顾到每一位客人。

手术区就更特殊啦,那是个超级精密的地方。

得和其他区域有明确的区分,保证无菌环境。

就像一个神秘的高科技实验室,只有经过严格消毒和培训的人才能进入。

2. 交通流线。

交通流线在医院里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重要。

咱得把患者流线、医护人员流线和物资流线分得明明白白的。

患者和家属呢,他们的路线要简单易懂,从进入医院到找到要去的地方,最好一路都有清晰的指示牌,就像在迷宫里有个贴心的导游。

医护人员的流线要快捷高效,能让他们迅速地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穿梭,节省每一分一秒去抢救生命。

物资流线也不能乱,药品、设备啥的得能顺利地到达需要的地方,就像快递能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三、建筑外观。

医院的外观可不能太沉闷,虽然它是个严肃的治病救人的地方,但咱也可以让它有点活力。

可以采用一些柔和的色彩,比如说米白色、淡蓝色之类的,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

医院设计说明

医院设计说明

医院设计说明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医院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和设计指导。

二、设计理念1.注重患者体验:医院设计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满足患者的需求。

2.倡导科学治疗:设计应充分考虑医疗工作流程,确保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能高效地进行科学治疗。

3.强调空间感和自然光线: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提供良好的采光条件,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

三、功能定位1.门诊功能:门诊部应包括一站式挂号、候诊、问诊和取药功能,并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联系与便捷性。

2.住院功能:住院部应设有分病区、病房和特殊病房,并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和服务配套。

3.医技功能:医技楼应设有各种常用的医疗设备和检查室,并满足医学影像、实验室等科室的需要。

四、空间布局1.门诊部空间布局:合理划分挂号、候诊、问诊和取药区域,避免交叉干扰,同时提供便捷的导航指引。

2.住院部空间布局:分区设置,满足患者不同需求,同时保证通风、采光和私密性。

3.医技楼空间布局:根据各医技科室的功能和流程,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和设备摆放的区域,并确保通风和消毒条件。

五、平面布置1.门诊部平面布置:考虑到就医流程,设置挂号窗口、候诊区、诊室、药房等区域,并设立便利的公共设施,如洗手间、休息区等。

2.住院部平面布置:合理布置护士站、病房区、卫生间等区域,并提供必要的辅助功能、如护士办公室和医疗垃圾处理室等。

3.医技楼平面布置:科学划定各科室边界,并设立合适的医疗设备和工作区域,如影像学室、实验室等。

六、装饰风格1.温馨舒适:选择柔和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2.清洁卫生:注重装饰材料的易清洁、防菌性能,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医学氛围:合理运用医学图案和医学元素,让患者感受到医学科技的氛围。

七、总结本文档详细阐述了医院设计的要求和指导,包括设计理念、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和装饰风格等方面。

医院室内设计设计说明

医院室内设计设计说明

设计阐述:一、医院大厅设计医院,一个与生命密切关联的场所,是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均与医院联系在一起。

由于医院常常与病痛相关,人们对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

如何使得医院这一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成为真正关爱生命的场所,这不仅仅是依靠医生高超的医技和医院精良的设备就能完全解决的,良好室内环境和气氛的营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设计风格力在摆脱传统医院“白色恐怖”的形象,简单的风格:进口大理石地面及墙面,高档铝扣板,铝塑板带有凹型灯槽的天花,人性化的便捷服务设施等手法纷纷运用到医院装修设计中,不仅只是体现了建筑豪华感,在风格上也不失医院本身的基本格调,使医院既很现代化,也很有品味,但总不失“医院的感觉”。

在设计中我们除克服传统印象外,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风格与医院特色。

现代医院室内设计应以简洁的造型语言来表达丰富的设计内涵。

简洁不等于简单。

简洁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更多更深的含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复杂。

“少就是多”的精辟观点用于医院室内设计是最恰当不过的。

简洁的设计不是侧重造型元素的复杂,而是用合乎医院使用功能的最简洁的流线来形成、组织空间,如在大厅中应该配置足够的休息座椅、显眼的问讯导医台、电脑查询机、高低台面的公用电话、电子显示屏、宜人的绿化、精巧的商业空间等等。

门诊大厅(问询、挂号、收费、取药)大空间为动区希望环境有顺,对医院第一印象产生信赖感,尽快到达候诊科室。

具备宜人的排队等候环境,具备良好的空间指导。

大量采用简洁、耐用、中高档材料,大量重复性标识指引牌,电子屏、公用电话、室内绿化等设施齐全,较高的室内照度。

候诊区、中空间,希望尽快与医生见面,检查咨询病情。

具备相对安静的等候环境,能观察到诊室内的工作情况。

采用通透隔音的隔断材料,提供舒适的座椅,电视、电子屏、叫号系统等设施齐全,营造相对稳定的等候环境。

各诊室小空间、静区,希望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和满意的治疗方案。

具备亲切宜人的环境,具备相对的私密性。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

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及说明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建筑,对其设计与规划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1.建筑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病房、急救中心等部分的布局与规划。

-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和节能要求,需要合理设置楼梯、电梯、走廊、庭院等公共空间。

-考虑到医院的安全性,包括消防系统、防护墙、防护门等安全设施。

2.土建工程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包括结构设计、地基处理、防水处理等。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地下室、地上楼层等区域的分布和布局。

-考虑到医院的环境要求,进行景观设计,包括绿化、庭院、健身路径等。

3.机电设计:-需要考虑医院内各个部门的供电、供水、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规划与设计。

-要满足医疗设备的需求,包括手术室的洁净度、ICU的内部环境控制等。

-合理规划病房、门诊等区域的照明、消防系统等。

4.装修设计:-根据医院的功能需求,对各个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装修设计。

-门诊区域需要设计合理的候诊区、诊室、检验室等,以提供病人舒适的就诊环境。

-病房区域需要考虑到病人的恢复和隐私需求,进行舒适、温馨的装修设计。

5.特殊环境设计:-考虑到病人的特殊需求,如残障人士、老年人士等,进行无障碍设计。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特殊空气处理,如负压病房、隔离病房等的设计。

-合理规划医院内的公共空间,如休息区、多功能厅等。

以上是医院建筑专业设计的清单和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需要兼顾医疗功能和人性化设计,以满足患者、医生、护士等人员的需求。

从建筑设计方案到机电设计,再到装修设计和特殊环境设计,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医院建筑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作。

医院室内设计设计说明

医院室内设计设计说明

医院室内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室内设计项目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

以下是每个章节的细化内容:1、项目背景1.1 医院定位1.2 室内设计目标1.3 设计风格选择2、空间规划2.1 功能区划分2.2 流线设计2.3 空间布局3、材料与装饰3.1 地面材料选择3.2 墙面材料选择3.3 天花板材料选择3.4 家具与装饰品选择4、照明设计4.1 总体照明设计4.2 任务照明设计4.3 装饰照明设计4.4 照明控制系统5、设备与设施5.1 医疗设备放置规划 5.2 水电暖通系统规划5.3 安全设备规划6、配色方案6.1 主色调选择6.2 辅助色调选择6.3 配色搭配方案7、可持续设计考虑7.1 节能设计7.2 环保材料选择7.3 室内空气质量8、智能化与数字化设计8.1 自动化控制系统8.2 远程医疗系统8.3 数据管理系统9、防火与安全设计9.1 防火材料选择9.2 安全疏散通道设计9.3 火灾警报与监控系统10、可访问性设计10.1 无障碍通道设计10.2 特殊需求设施11、其他设计考虑因素11.1 噪音控制11.2 氛围营造11.3 艺术装置12、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指规范建筑行为的法律法规。

- 建筑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照明、通风、空调等规范。

- 消防法:指预防和控制火灾以及保护人员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

- 室内装饰设计规范:指规范室内装饰设计的法规和标准。

附件:- 平面布局示意图- 室内效果图- 材料选择清单- 照明设计图纸- 设备放置平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A. 设计说明a. 建筑篇…………………………………………………………………………………………… 1-4b. 结构篇…………………………………………………………………………………………… 5-6c. 给排水篇………………………………………………………………………………………… 7-8d. 电气篇…………………………………………………………………………………………… 9-10e. 空调及通风篇…………………………………………………………………………………… 11-12f. 智能化设计篇 (13)g. 节能设计与环境保护 (14)B. 投资估算篇…………………………………………………………………………………………… 15-18C. 设计图纸……………………………………………………………………………………………… 19-54D. 设计费报价及计算依据表 (55)E. 工期计划表 (56)F. 本期项目的难点 (56)G. 保障工期、质量的主要措施 (56)1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设计说明建筑篇一、工程概况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位于南山区留仙大道以南,石鼓路以东。

医院占地24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包括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供应室及动力间等,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新建项目选址位于医院现址内,是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医院进行规划改扩建后,总规模将达500张床位,远期可实现800床,总建筑面积88702平方米。

本项目新建地上20层,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

二、设计主要依据1.《2005年深圳市卫生统计年鉴》 2.《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3.《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生部、建筑部、发改委,2006年2月; 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卫生部、建设部、发改委,2006年2月; 6.《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标准(试行)》; 7.《深圳市医院建设标准》(试行); 8.《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9.《现代医院建筑与洁净技术》; 10.《医院污水污物处理》;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 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0222-95);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16.《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 17.《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8.国家、地方颁布的医院建设相关文件、指导性意见; 19.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提供的可研及相关资料等;20.《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深规许ZS-2008-1062号);16. 其他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如关于消防、民防、抗震设防、防雷电、市政设施、无障碍设施、节能、环保等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

2三、场地现状分析西丽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医院现址内,地形方正,南北进深约114米,东西宽约208米。

用地基本平整,南面大部分用地现状为休闲绿化用地,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西南侧临山体,风景优美,顶部距院内场地落差为30米。

现有建筑物大多位于用地的北面,其中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和职工宿舍,由西往东临市政主干道留仙大道一字展开;供应室及动力间、职工食堂分别紧贴着这些建筑的南面布置。

按规划要求,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是该规划项目中必须保留的建筑物;职工食堂可先行拆除;行政医技楼、供应室及动力间在保证医院于施工期间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被拆除,或在新住院大楼建成后拆卸。

四、总体规划布局: 1.总平面设计根据建设用地位置、建筑现状、周边环境、交通组织、气候特征以及功能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引入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模式,采用高效节能的集中式建筑布局方式,创造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营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体现时代气息的建筑造型。

在总体布局上,医院北面沿留仙大道设置了主入口和急诊入口,其中主入口靠东布置,即位于现有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急诊入口则靠西布置。

车辆出口设在用地东北角,污物出口、车辆及物流入口则设在西北角。

各个出入口互不干扰,各尽其职。

用地东、南、西面受山体或民宅的影响,均不能设出入口。

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是现有门诊住院楼规划改造为集门急诊、行政办公为一体的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整体,形成完善的医疗区。

新住院大楼和职工宿舍有一定的间距,留出较为开阔的中心地带,和主入口一起作为主入口广场。

考虑到建筑消防距离、日照间距、功能布置、分期建设等因素,新住院大楼的塔楼靠主入口广场布置是最合理的位置。

新住院楼西面的地面停车场可用作未来预留发展用地,高压氧仓布置在用地西南角自成一体。

根据医疗建筑功能特征,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的裙房之间以“医疗街”的形式设置连廊和绿化中庭,新旧建筑连成一体形成诊疗区。

门诊阳光大厅以一定角度面向主入口广场设置,延续“医疗街”的空间枢纽职能,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功能都可以围绕核心空间开展,从而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清晰、高效。

“医疗街”与门诊阳光大厅、出入院大厅相连,具有良好的空间指示性,患者在此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各医疗功能区的位置。

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建筑整体,根据功能要求合理设置各出入口:急诊抢救入口和儿科入口位于门诊行政楼北面,沿留仙大道布置,其中急诊抢救入口正对急诊入口。

普通门诊及住院出入口设在门诊行政楼和职工宿舍之间的广场内,大楼东北角和东南角还分别设有体检单独出入口和营养食堂后勤出入口。

整个建筑群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便捷。

2.交通规划室外交通实行人车分流:用地四周设置环形车道,北面道路为医院主干道,是组织地面交通的主要枢纽:北干道和主入口广场南侧设有各种重要出入口,其中急诊抢救、儿科、门诊、住院和体检入口车辆均可直接停靠。

除了主干道及通往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场的车道外,院内部其他车道平时用作步行系统,必要时可作为消防车通道。

步行人员则分别经过急诊入口和主入口广场进入各功能区。

北干道用地西侧设有地面停车场,停车后可直接进入“医疗街”。

地下车库设两个出入口,分别在用地的东北角和西北面,车辆进入院内后可通过地下室出入口分流进入地下停车库。

两个地下室出入口可以实现进出有别,互不干扰。

场地西北角设置污物、尸体、物流出入口。

诊疗区各处的污物通过垂直污物梯,先进入地下室,经过汇集后通过专用污物通道运出医院,日常物品则通过地下室的洁梯运至各层。

在诊疗区内部,各建筑物之间通过门急诊大厅、出入院大厅和“医疗街”组织人流集散。

33.分期建设:供应室及动力间所在的位置是医院用地中心,对整个用地规划影响甚大,是本次项目的最大障碍。

本方案巧妙地通过地下室的分期建设来解决这个难题。

地下室首期建设部分主要以动力机房为主要功能,并在地下室设置临时供应室。

待新的动力机房和临时供应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现有供应室及动力间即可拆除,地下室二期部分及地面以上的建筑部分随后进行建设。

医技行政楼则可待新建筑完全建成后拆除。

该方案利用医技行政楼拆除后的场地作为主入口及广场,在现有的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以玻璃雨棚相连,形成了医院的新大门,既满足了新规划功能需要,又尊重了原有建筑。

现有建筑与新建筑都得到了原佳的组合方案,使新与旧完成融合。

4.远期规划:为了适应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就需要把远近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

本方案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远、近期建设的延续性,建筑的“可生长性”。

平整用地西南角的山体,不仅是为了使新建筑的形状更为方整,还为了在用地西面留出为医院未来发展所预留的用地。

五、建筑设计1.新旧建筑的共生如何使新旧建筑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体系,达到与现状和谐共生,新旧建筑之间空间及层高的设计是关键。

在新的建筑规划中,原门诊住院楼改造为以急诊、门诊和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门诊行政楼,它和新住院大楼连为一体,形成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的建筑整体。

门诊行政楼和新建筑的裙楼之间利用“医疗街”为新旧建筑创造自然良好的就诊环境和通风采光效果,也改善新旧建筑的内部小气候。

“医疗街”和门诊阳光大厅之间相互穿插呼应,使各个部门都处于园林绿化和阳光的围绕之中,不但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为使现有建筑改造后和新建筑的功能更好地融合,新旧建筑的层高设计相当重要。

门诊行政楼的各层层高如下:首层3.6米,二至六层3.2米,七层4米。

考虑到新旧建筑相连后更方便使用,新住院大楼各层层高分别设计为:首层5.5米,二至三层4.5米,四层5.1米,五层4.3米,使新建筑的一、三、五层可分别与原有建筑的一、四、七层在同一标高上,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到达个医疗科室。

其余各层也可通过在新旧建筑之间连廊上的步级来消化高差,或利用原有建筑的楼梯半层平台来相接。

2.功能布局门诊阳光大厅与“医疗街”、住院大厅连通,主要设置咨询挂号、导医服务、信息查询等公众服务设施,病人可咨询就医科室的位置及候诊情况,获取明确的指引。

门诊主要科室设置于门诊行政楼的首层至五层,“医疗街”为门诊行政楼引入自然光的同时能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

急诊科设置于门诊行政楼首层西翼,并向留仙大道设有独立出入口。

急诊科靠近新住院楼内的影像中心,并可通过影像中心外的电梯直通急诊ICU及门诊手术室。

急诊部同样面对医疗街连廊设置绿化庭院,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有效舒缓病人的紧张心情。

新住院大楼裙楼主要功能是各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

每楼层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能有效进行人流分散,防止人流过多造成的等候时间过长。

医技科室紧邻急诊科和住院病房塔楼,方便门急诊科和住院楼的病人到医技楼进行检查。

在医技科室中,手术中心和ICU是医技科室最核心的功能。

手术中心、ICU、病理及血库这几个紧密相关的功能均布置在四层,同层布置最为方便各科室开展工作。

而手术室和中心ICU内部通过洁净走道相通。

手术后的病人如需进入中心ICU,不必再经过一系列的繁琐的过床等程序,可通过洁净走道直接进入中心ICU。

三层的中心供应可通过洁梯直接把洁净用品送至手术中心。

门诊行政楼的六—七层改造为办公室,和新住院大楼五层的会议中心、病案中心、图书馆等一起形成行政办公区。

六层以上塔楼为各科住院病房,共14层。

住院大厅位于裙楼首层,正对入口广场,设置独立的住院部电梯间,交通联系十分便利。

住院区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公共垂直交通设置在护理单元中间,正对护士站,方便医护人员管理病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