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及方法

合集下载

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

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

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静压管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桩型,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施工前准备1. 桩基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桩基设计,包括桩径、桩长、钢筋配筋等。

2. 材料准备:准备静压管桩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管、钢筋、混凝土等。

并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 设备准备:准备静压管桩施工所需的设备,如静压机、堆料机、打桩机等。

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对施工工艺、操作要求和安全事项的培训。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过程1. 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确保基坑平整、稳定,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2. 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布置,包括布筋间距、钢筋加密等。

并进行验收,确保钢筋符合规定要求。

3. 管桩安装:将钢管切割成合适长度,用静压机将钢管逐节打入地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桩深。

在安装过程中要控制冲击力、沉桩速度等参数,保证施工质量。

4. 灌注混凝土:在钢管中注入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充实,无空洞和杂质。

并在灌注过程中控制注浆量、浆液浓度等参数。

5. 桩顶处理:用水泥浆和钢筋将桩顶封堵,防止浆液流失和桩顶坍塌。

并进行养护,确保桩顶质量。

三、施工后质量安全控制1. 检测测量:对已施工完成的静压管桩进行检测测量,包括桩长、桩径、桩身垂直度等参数。

并进行记录和比对,确保桩体质量。

2. 质量验收:对静压管桩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包括桩基强度、桩顶水平度等指标。

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3. 安全防护: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防护,包括施工现场的围挡、警示标志的设置等。

并且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和记录。

通过以上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可以确保静压管桩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并加强现场监理和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和有序。

静压管桩质量控制要点

静压管桩质量控制要点

静压管桩质量控制要点静压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静压管桩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下是静压管桩质量控制的要点:1. 材料选择:- 钢管: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无缝钢管,钢管的材质应满足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的要求。

- 混凝土:使用符合规定配合比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施工前准备:- 钢管预处理:对钢管进行除锈、喷涂防腐等处理,确保钢管表面的平整和防腐性能。

- 桩基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计桩基的直径、长度和间距等参数。

3. 施工过程控制:- 钢管安装: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管逐节安装到预定位置,确保钢管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

- 钢管灌注:在钢管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混凝土充实钢管内部,并排除空隙和气泡。

- 桩顶处理:对桩顶进行修整,确保桩顶平整、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4. 质量检验:- 钢管质量检验:对钢管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材质分析等,确保钢管的质量符合要求。

- 混凝土质量检验: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密实度检测和含水率检测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 桩顶平整度检验:对桩顶进行水平度和垂直度检测,确保桩顶平整度符合要求。

5. 质量记录与报告:-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情况,包括钢管安装情况、混凝土灌注情况等。

- 质量报告:根据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结果,编制质量报告,对静压管桩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要点,可以确保静压管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静压桩工程施工操作方法

静压桩工程施工操作方法

静压桩工程施工操作方法1、基本规定◇静压法通常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土的软粘土层,当桩须贯穿有一定厚度的砂性土夹层时,必须根据桩机的压桩力与终压力及土层特性、桩截面规格大小与布桩形式、地下水位高低以及终压前的稳压时间与稳压次数等综合考虑其适用性;◇ 静压桩机穿越砂层的能力较有限,需进行试桩进行确定;◇在溶洞、溶沟发育充分的岩溶地区,静压桩宜慎用,以及在土层中有较多孤石、障碍物的地区,静压桩宜慎用;◇预应力混凝土桩的连接可采用端板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机械啮合连接、螺纹连接,每根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桩端嵌入遇水易软化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和非饱和土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沉桩后,应对桩端以上2m左右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或在内壁预涂柔性防水材料;◇设计阶段未做静载试验桩的工程,在正式压桩施工前必须进行试压桩,试压桩数量应不少于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5根。

2、试桩试桩基本规定:◇试压桩宜选择工程桩;◇试压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试压桩应选在地质勘探技术孔附近;◇施压方法及施压条件应与工程桩施工相一致;◇试压桩经过24h停歇后应进行复压;◇不适用持力层为易软化的风化岩及砂土层的基桩。

承载力测试:◇试压桩配合复压法可测试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根据广东的经验,以试压桩沉桩完成再停歇24小时后复压所获得的桩身起动时的压力值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参考值;◇也可用2倍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复压,若复压时桩身不下沉,说明这根桩的承载力可达到设计要求。

应提供资料:◇压桩全过程记录,包括桩不同入土深度时的压桩力、终压力值、终压次数、最终桩长、桩端持力层等;◇桩身混凝土经抱压后完整性的目测检查记录;◇压桩机整体运行情况;◇桩接头型式及接头施工记录;◇复压资料;◇出现异常情况的详细记录。

3、工艺流程4、操作方法测量放线:◇控制桩和水准点位置以不受压桩影响为原则;◇用木桩或短钢筋定位桩,用白灰标识桩的外轮廓线。

静压法沉桩

静压法沉桩

静压法沉桩静压法沉桩是一种常见的桩基施工方法,它是利用设备施加射水压力将桩身逐渐打入地下的一种技术。

静压法沉桩适用于各种土质和岩层,施工效率高,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和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静压法沉桩的施工过程通常包括准备工作、射入桩身、沉桩及回收设备。

首先,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基础的勘测和测量,确定施工桩基的位置和参数。

然后,根据桩基参数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包括射入机、桩头、导杆等,并进行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桩头的安装和调整。

桩头是将射入机与桩身连接的部件,它需要根据桩基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桩身能够准确垂直地射入地下。

然后,根据施工方案和需要,确定桩身的长度和射水压力。

射水压力的大小与所需沉桩深度、土层的性质以及环境要求等有关。

一旦桩头安装就绪,施工人员就可以开始射入桩身。

射入机通过施加射水压力将桩身逐渐打入地下。

在射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反馈和监测数据进行调整,确保桩身的射入速度和垂直度。

同时,还需要不断检查桩身的质量和完整性,防止出现开裂或损坏的情况。

沉桩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

例如,可以适时调整射水压力、控制射入速度、调整桩身的射入角度等,以确保桩基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此外,沉桩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桩身的回填作业,填充土料,以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最后,在完成沉桩作业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设备的回收和维护工作。

回收设备通常包括拆卸和清洗桩头、导杆等零部件。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期性能。

总的来说,静压法沉桩是一种有效、高效的桩基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

它具有施工效率高、对地下水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可适用于各种土质和岩层。

但在实际施工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和方法

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和方法

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和方法
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不能一律以终压力不小于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控制。

静力压桩的静压力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桩型、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的布置等综合考虑。

(1)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
①对端承摩擦桩,以桩长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
②对摩擦端承桩,在桩端进入持力层后,以终压力控制。

(2)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方法:
①对桩周土质较差而承载力较高的桩、桩端位于砂质土层及遇水易软化的土层的桩,沉桩到位后应间隔一定时间复压2~3遍。

复压过程中,油压表读数稳定或上升可终压,否则,应继续压桩。

②砂土地基中终压力不应小于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因砂土地基中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应经试压桩及承载力检验后确定。

③饱和黏土层中终压力可取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应经试压桩及承载力检验后确定。

第 1 页共1 页。

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

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

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静压桩是一种利用静力压桩机将预制桩压入地基中的沉桩方法。

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是指在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对终压压力值、桩长、承载力、沉降量、终压时间及桩身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标准。

1.压力值静压桩终压的压力值是控制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终压压力值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长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现场试压确定终压压力值,以保证桩端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且桩身垂直度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桩长桩长是控制静压桩施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记录桩的入土深度,以确保桩长的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桩长未达到设计要求,应进行补桩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3.承载力静压桩的承载力是控制标准中的关键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单桩承载力不足,应采取补桩或加固措施。

4.沉降量沉降量是衡量静压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沉降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沉降量过大,应采取补救措施,如增加桩长、加密桩数等。

5.终压时间终压时间是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达到设计要求的终压压力值后,应保持压力一定时间,以确保桩端达到持力层并使土体得到充分固结。

终压时间的确定应考虑地质条件、桩型、桩长等因素,并在施工前进行适当调整。

6.桩身质量桩身质量是控制静压桩施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身是否有裂纹、断裂等情况,以确保预制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桩身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更换预制桩或采取加固措施。

综上所述,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包括压力值、桩长、承载力、沉降量、终压时间及桩身质量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静压桩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及其控制措施

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及其控制措施

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及其控制措施静压管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其深入土层,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身传递给深部的土层,以降低建筑的沉降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静压管桩会产生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建筑物开裂、道路隆起和地下管线断裂等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挤土效应的产生。

静压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其挤土效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挤土的过程中,桩周的土体发生变形,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压桩前后土体的应力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承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1.沉桩时在压桩区一定范围内产生土体的水平位移。

在饱和软土中沉桩时,桩要置换相同体积的土,对周围土体产生侧向挤压,引起土体水平位移,过量的土体水平位移作用在先前打入的桩上,会造成桩位的偏移、桩身的翘曲,甚至会造成桩的折断。

2.沉桩时对周围土体的挤压作用导致土体的垂直隆起。

沉桩时,桩对周围土体产生的挤压作用,还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地面的垂直隆起和抬高,并有可能造成先沉入桩上浮。

由于地面隆起,已沉入桩上抬,造成桩尖脱空,对于端承桩而言,极大地影响了单桩承载力的发挥。

3.静压桩挤土效应引发的环境问题。

土体的垂直隆起和水平位移会对沉桩范围外一定距离内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挡土结构以及地下设施和管线的一定程度破损,如粉刷层剥落、墙身开裂,产生裂缝、首层商业店铺拉不上闸门等,附近地铁、隧道、地下管线及设施破坏等而引发工程事故。

防挤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地基浅层土体的侧向位移和隆起影响,并减少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挤压作用。

在设置防挤沟时,应注意其长度比施工建筑物基础长2m,宽度一般采用1.2-2.5 m,深度超过地下管线埋置深度或邻近建筑物埋置深度1m。

沟内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回填砂或其它松散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防挤沟无法隔断深层土体中应力波的传递路径,所以一般用来保护浅层地下管线或者周围路面。

静力压桩施工注意事项

静力压桩施工注意事项

静力压桩施工注意事项
1、压桩前应对压桩地区的土层地质情况调查清楚,据以
估算桩的阻力,当有夹砂层时,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根据压桩阻力选择压桩设备,压桩设备的设计承载力宜大于压桩阻力的40%。

3、压桩前应详细检查各种设备,压桩所用量测压力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保证正确反映压力值。

4、施工过程中,保持压桩力和桩轴线重合,若有偏移,应及时调整。

5、压桩时避免中途停歇,如必须停歇时应减少停歇时间,防止再压时启动阻力过大。

6、静压沉桩深度控制按设计高程、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及方法
【学员问题】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及方法?
【解答】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不能一律以终压力不小于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控制。

静力压桩的静压力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桩型、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桩的布置等综合考虑。

(1)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原则:
① 对端承摩擦桩,以桩长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
② 对摩擦端承桩,在桩端进入持力层后,以终压力控制。

(2)静压沉桩的终压控制方法:
①对桩周土质较差而承载力较高的桩、桩端位于砂质土层及遇水易软化的土层的桩,沉桩到位后应间隔一定时间复压2~3遍。

复压过程中,油压表读数稳定或上升可终压,否则,应继续压桩。

②砂土地基中终压力不应小于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因砂土地基中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应经试压桩及承载力检验后确定。

③饱和黏土层中终压力可取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静压沉桩的终压标准应经试压桩及承载力检验后确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