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期末的模拟试卷
2024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粗心大意”中的读音是“cū”?A. 粗B. 心C. 大D. 意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下列哪个词在“兴高采烈”中的意思是“高兴”?A. 兴B. 高C. 采D. 烈4. 下列哪个词在“左右逢源”中的意思是“左右”?A. 左B. 右C. 逢D. 源5. 下列哪个词在“半途而废”中的意思是“半途”?A. 半B. 途C. 而D. 废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大公无私”中的“公”是指“公共”的意思。
(×)2. “温文尔雅”中的“雅”是指“高雅”的意思。
(√)3. “锲而不舍”中的“锲”是指“雕刻”的意思。
(√)4. “大相径庭”中的“径”是指“道路”的意思。
(√)5. “心旷神怡”中的“旷”是指“空旷”的意思。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的“寸”是指“一寸”的意思。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的“足下”是指“脚下”的意思。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是指“迷惑”的意思。
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是指“蓝色”的意思。
5. “水滴石穿”中的“穿”是指“穿透”的意思。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
2. 简述《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
3. 简述《荀子》中的“性恶论”的基本观点。
4. 简述《韩非子》中的“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5. 简述《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锲而不舍”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左右逢源”造一个句子。
3. 请用“半途而废”造一个句子。
4. 请用“兴高采烈”造一个句子。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B. 颠沛流离(diān)C. 莫衷一是(mò)D. 沧海桑田(cāng)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仗义执言C. 暴殄天物D. 哀声载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我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结果发现里面很安静。
D.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他的成绩一定很好。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B.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C.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D. “你为什么这样做?”他问我。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最近总是唉声叹气,让人感到很担心。
B. 她的表演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待工作总是马马虎虎,让人很不满意。
D. 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最近总是唉声叹气,让人感到很担心。
B. 她的表演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待工作总是马马虎虎,让人很不满意。
D. 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船,在人生的海洋中漂泊。
B.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他的声音像一首美妙的歌曲,让人陶醉其中。
D. 他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温暖了周围的人。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风景如画B. 景色优美C. 山清水秀D. 花团锦簇2.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高山流水B. 阴晴圆缺C. 雪中送炭D. 南辕北辙3. 下列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基础知识 (24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烛芯(xin) 匍(pu)匐蹿(cuan)一蹿情不自己(ji)B.絮(xx)说规矩(jj) 小凹凼(dang) 人头济ji济C私塾(shu) 轩(xuan)榭金銮(1uan)殿销声匿(ni)迹D.褶(zh6)皱归咎(jiCJ) 潜(qi6n)意识在劫(ji6)难逃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因地治宜自出心裁安家落户不折不扣B.五彩斑斓天衣无缝衰草连天草长鹰飞C.卢沟晓月惟妙惟肖周尔复始相安无事D.啸聚山林物竞天择束手无策充耳不闻、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久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花名册:记录人员名字的簿册。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了车。
(漂亮:指外表美观,看了有愉悦感。
)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池沼:比较大的水池子。
)D.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潜意识: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心理活动。
)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留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B.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c.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敬仰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D.你应当知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时与空气相激所发出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退(kuì)黝黑(yòu) 挟着(jiǎ) 不逊(xùn)B. 颁发(bān)迁徙(xǐ) 悄然(qiāo)凌空(líng)C. 翘首(qiáo)屏息(bǐng)教诲(huì)歼灭(jiān)D. 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锃亮(chéng)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 不正确的一句是()A. 对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将华为的包裹转运至美国一事, 相关机构表示不会袖手旁观。
B. 晚会上他演奏的《二泉映月》, 如诉如泣, 尽管乐声戛然而止, 却让人回味无穷。
C.临近期末考试, 各种复习资料相辅相成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 形成一座座“小山”。
D. 学生的穿着应该大方简洁, 符合身份, 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故意不修边幅。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常常妙语连珠, 拥有广泛的支持者, 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 建书香校园”。
C.盛夏, 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 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 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B.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C.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D.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 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纷纷溃退(kuì)镌刻(juān)凌空(líng)殚精竭虑(dān)B.屏息敛声(bǐng)歼灭(jiān)悄然(qiǎo)鸢飞戾天(nì)C.翘首以待(qiào)缥碧(piǎo)娴熟(xián)锐不可当(dāng)D.眼花缭乱(liáo)咆哮(páo)仲裁(zhōng)摧枯拉朽(xiǚ)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益严重的雾霾天,使得全国 100 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一片。
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用品香料等2314 个品种。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造”“报答”“维护”“分析”这几个词的词性相同。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
D.“你说说看!”李经理严肃地说,“怎么让市场复活?”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八、阅读理解题(20分)1. 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2. 古诗文阅读理解(10分)九、写作题(30分)1. 话题作文(30分)十、语言运用题(10分)1. 病句修改(5分)2. 词语搭配(5分)十一、文学常识题(10分)1. 选择题(10分)十二、文言文阅读题(10分)1. 文言文翻译(10分)十三、古诗词鉴赏题(10分)1. 古诗词鉴赏(10分)十四、名著阅读题(10分)1. 名著阅读理解(10分)十五、综合实践题(10分)1. 综合实践(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题(20分)1. 字词积累: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包括字词的读音、字形、字义等方面。
例如:注音、写汉字、选择正确的词语等。
2. 语法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句子的结构、成分、时态等方面。
例如:选择正确的句子成分、判断句子的时态等。
3. 修辞手法:主要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例如: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等。
二、古诗文默写题(10分)1. 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书写能力。
例如:默写《静夜思》等。
三、古诗文阅读理解题(20分)1. 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分析古诗文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题(20分)1. 考察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例如:分析文章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
五、写作题(30分)1. 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语言表达等方面。
例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
六、语言运用题(10分)1. 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病句修改、词语搭配等方面。
例如:修改病句、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七、文学常识题(10分)1. 考察学生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等方面。
例如:选择正确的作者和作品、判断文学流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题1(参考答案)

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25分)1.(8分)⑴(2分)B⑵(2分)D⑶(2分)C⑷(2分)C2.(2分)D3.(2分)B4.(6分)(1)归雁入胡天(2)冰霜正惨凄(3)家书抵万金(4)老骥伏枥(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4分)毛泽东朱德6.(3分)发奋读书,超越自我(言之有理即可)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5分)7.(2分)描绘奇丽变幻的长江月夜图: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雾升腾,犹如海市蜃楼。
8.(3分)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江水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
(二)(10分)9.(2分)B10.(4分)(1)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
11.(2分)对比。
将“得道者”与“失道者”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破。
12.(2分)孟子认为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人和”,即人心向背,希望统治者能够施行仁政。
甲文主要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乙文则强调发动战争要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
【参考译文】【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题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全册】(统编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八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的模拟试卷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的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古诗词名句默写。
(10分)
①,一览众山小。
②大漠孤烟直,。
③苔痕上阶绿,。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⑧思乡是游子们永恒的主题,“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游子悲苦的心情,崔颢的《黄鹤楼》中写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
①tuí唐②穷愁liáo倒③狼jí④杀戮
3.解释下列文言文加点字。
(4分)
①虽乘奔御风②选贤与能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5.选择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2分)
A赵翼在《论诗》中谈起诗歌的创作、鉴赏的时候提出了‘李杜
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B今天的海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宽阔车水马龙。
D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总是退避三舍。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一个新闻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
《南京晨报》12月1日电安徽又有一人感染禽流感死亡。
面对
邻省再次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江苏省、南京市卫生部门均表
示密切关注。
昨天,南京市卫生局还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医
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拟新闻标题为:。
7.仿造例句写一段话,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2分)
8.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略无阙处()
(3)晴初霜旦()(4)哀转久绝()
10.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B.绝:哀转久绝群响毕绝
C.故:故渔者歌曰两狼之并驱如故
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二)微波武器(8分)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
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
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
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
“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
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
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
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
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微波武器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
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
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
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
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13.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
(2分)
14.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
(2分)
构成:;杀伤对象:。
15.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2分)
16.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