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 区域空间定位学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 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学案

专题区域地理位置分析【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地理位置的答题要素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与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
(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温度带,初步明确气温状况。
(2)结合海陆位置,判读区域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距海远近,进而确定其所属的气候类型,明确其降水状况。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地形、洋流等因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明确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分析水文、植被、人口、城市、农业生产等地理要素的前提。
(4)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
四、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有不同的思维线索,其常见的思维模型有:(1)地形成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
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学科技能培养 技能一 区域图示判读与定位学案

技能一区域图示判读与定位方法一区域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1】[2017·课标全国Ⅰ,36(2)、(3),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4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1.据笔者对多年全国卷试题答案分析,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试题答案一般有三个方面来源:一是试题中文字和图像材料;二是地理教材中原理规律等核心知识;三是学生生活中地理感悟。
2.考生在回答综合题时机械套用模板,没有结合新情境、新材料进行有效变通与提炼,导致得分不高。
平时应多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有效信息,再结合教材理论灵活变通。
[方法总结]在高考中区域图的考查属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区域图类型:常见的区域地图有区域经纬网图、区域综合地图(各要素综合或某些要素综合图)、区域专题地图(区域地形图、区域水系图、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
2.区域图的组成:图名、图例、经纬网、辅图。
3.区域图判读方法:判读区域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先读图名。
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
例如:2017·高考课标全国文综Ⅱ·4~5,图名为:芬兰伊瓦洛位置图,由图可看出伊瓦洛位于约68.5°N,纬度高。
专题一 学科技能素养 微专题1.1 区域空间定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微专题区域空间定位【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五主法进行空间定位1.据经纬网定位方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在众多的经纬线中,记住每条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是不可能的,但头脑中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些比较重要的经纬线通过的地方,如下所示。
(1)关注局部较重要的经纬线,如:20°W(经过①大西洋的中部)、160°E(经过②太平洋的西部)、120°W(经过③北美西部、南太平洋中部)、60°E(经过乌拉尔山)、100°E(经过青海湖、④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⑤海口)、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⑥杭州等城市附近)、40°N(经过⑦北京)。
(2)记住通过各大洲、各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数:如非洲中部的经线为⑧20°E经线,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⑨60°W经线,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⑩100°W经线等,我国位于73°E~135°E。
(3)记住一些经纬线的交点,然后将其作为坐标原点,确定区域位置。
如:⑪杭州大致位于120°E经线和30°N纬线的交点附近,⑫海口大致位于110°E经线和20°N纬线的交点附近,⑬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30°E经线和30°N纬线的交点附近,新奥尔良位于90°W经线和30°N 纬线的交点附近(即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
方法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省则像顶帽子,⑭黄河像个“几”字形,⑮长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如:根据重要水域的轮廓特征定位:方法3.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微练1区域空间定位课件

解析 该日的太阳辐射实测数值小于理论数值, 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 云块儿削弱了太阳辐射,A、B 两项错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当天的 昼长约 12 小时,即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日期可能是 9 月 14 日,C 项正确;12 月 1 日昼夜长短差异大,D 项错误。故选 C。 答案 C
3.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 能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C.气候
可知,该地 5、6 月份需水量大,亏水量大,说明此时降水少,作物需水量大。 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则该地区雨带未到,可能是华北、东北地区。由于 7~8 月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量增多,亏水量较小。故选 B。 答案 B
7.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
Hale Waihona Puke B.河西走廊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 答案
由上题推理可知,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华北平原。故选 C。 C
(2018· 四川凉山州二诊)某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某次森林大火 过后,当地地理学习小组去考察,发现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条带状 分布,沿途地势起伏和缓,到达后,手机上显示的纬度为 36° N。据此,完 成 8~9 题。 8.该地的森林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5.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A.3 月至 5 月 C.9 月至 11 月 B.6 月至 8 月 D.12 月至次年 2 月
)
解析
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积雪融
水量最大时段是春季,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3 月至 5 月,北半球的春季,A 项 正确;6 月至 8 月是夏季,积雪已经融化完,B 项错误;9 月至 11 月没有季节 性积雪,应是地下水补给,水量小,C 项错误;12 月至次年 2 月积雪不融化, 水量小,D 项错误。故选 A。 答案 A
推荐学习K12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2 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学案

专题区域地理位置分析【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地理位置的答题要素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与阐释问题的能力训练。
(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温度带,初步明确气温状况。
(2)结合海陆位置,判读区域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距海远近,进而确定其所属的气候类型,明确其降水状况。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地形、洋流等因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明确区域的气候特征是分析水文、植被、人口、城市、农业生产等地理要素的前提。
(4)气候类型的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
四、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有不同的思维线索,其常见的思维模型有:(1)地形成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
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
精编专题一 学科技能素养 微专题1.1 区域空间定位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

精编地理教学资料2019.4微专题区域空间定位【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五主法进行空间定位1.据经纬网定位方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在众多的经纬线中,记住每条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是不可能的,但头脑中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记得一些比较重要的经纬线通过的地方,如下所示。
(1)关注局部较重要的经纬线,如:20°W(经过①大西洋的中部)、160°E(经过②太平洋的西部)、120°W(经过③北美西部、南太平洋中部)、60°E(经过乌拉尔山)、100°E(经过青海湖、④横断山区)、110°E(经过包头、巫山、⑤海口)、30°N(经过拉萨、成都、重庆、武汉、⑥杭州等城市附近)、40°N(经过⑦北京)。
(2)记住通过各大洲、各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数:如非洲中部的经线为⑧20°E经线,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⑨60°W经线,北美洲中部的经线为⑩100°W经线等,我国位于73°E~135°E。
(3)记住一些经纬线的交点,然后将其作为坐标原点,确定区域位置。
如:⑪杭州大致位于120°E经线和30°N纬线的交点附近,⑫海口大致位于110°E经线和20°N纬线的交点附近,⑬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30°E经线和30°N纬线的交点附近,新奥尔良位于90°W经线和30°N 纬线的交点附近(即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
方法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省则像顶帽子,⑭黄河像个“几”字形,⑮长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如:根据重要水域的轮廓特征定位:方法3.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精品学案:世界地理区域定位

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精选教案:世界地理地区定位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 目标定位 ] 高考取,固然有关世界地区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明给出或以文字资料给出,地理空间定位观察难度有所降落,但对世界地区地理事物的娴熟掌握和迅速娴熟正确的定位仍不失为解决世界地区综合试题的一把利剑,且能使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
所以学生应掌握读图获得有关地区的地点、地区特色及人类活动等有关信息的能力,然后联系地理原理进行综合剖析,再用合理的地理术语科学表达。
【一】依据经纬度定位(1) ~ (3) 题。
例 1 下列图为世界四个地址的坐标,据此回答(1)作为大洲分界限的经线经过的地址是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________( 填数码 ) 。
①A 点东西双侧地形不一样,主要矿产的种类同样② B 点邻近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河注入大海③自 C 点向南北双侧的自然带,挨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 D 点东西双侧降水量大概同样(3)对于上图四个地址所在国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____( 填数码 ) 。
①A 点、 B 点所在国家地广人稀② B 点、 D 点所在国家都有大牧场放牧业③ C 点所在国家金刚石矿产丰富④ A、 B、 D 所在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反省概括】由图中经线可知,60° E 经线大概与 ____________一致,为 ________ 两洲的分界限, A点位于俄罗斯,地广人稀; B 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其邻近____________ 由西北向东南注入________湾。
专题1区域空间定位学案.docx

专题一:区域空间定位学案高复地理组 2016.3.1一、【考试要求】止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一口区域定位错误,则该道题全盘皆输,而且口忙乎,作无用功(即平常所说的打错了靶子。
因此,出现需要区域定位的题目,千万不要着急,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所有信息,判断区域位置。
二、【命题趋势】1.以特征显著的区域图为背景,如特殊地形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海陆区域、农业或工业区域等,考查地理位置的判断,分析区域的白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2.近期发生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白然灾害等问题考查学牛-的综合能力。
三、【知识点拨】区域定位方法1、是根据经纬网定位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査,这是常见的,因此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人洲、海域、岛屿、国家(地区)、地形区、地形剖面、河流、湖泊、城市、工业区、农业区等要清楚。
如:北美洲的中心经度约为90° W、澳大利亚介于10。
S〜40° S和120° E〜150° E之间且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
2、是根据区域特征定位(H然或人文地理特征)如地势起伏、水系形状、白然带分布和更替、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分布、植被分布等;再如人口、民族、风俗、国家轮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等。
3、是根据区域轮廓形态定位(典型区域特征)一些国家、地区、省市、河流、湖泊等都有日己轮廓特征,如:意人利半甜像个长筒高跟靴踢足球、黄河则像个“儿字”形、青海省像玉兔、广东省像象鼻等等。
4、是根据地理景观定位不同区域因气候不同,地理景观不同。
5、是根据相对位置定位有吋可以通过周围事物(如湖泊、山脉、洋流等)判断、推理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如看到五人淡水湖群,可以知道此区域位于美国东北或者加拿人东南。
6、综合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河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流向、地质构造、气候要索分布、等值线分布规律等來判断定位。
总Z,要熟记重要的经纬线,知道区域主耍地理事物,认识重耍区域轮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区域空间定位【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五主法进行空间定位方法1.利用经纬网定位(1)直接从(区域)经纬网图中读出经纬度。
(2)间接计算经纬度⎩⎪⎨⎪⎧ 利用时间求经度利用昼长估计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或北极星的仰 角计算地理纬度(3)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如赤道附近有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约3.5°S)、新加坡(约1°N)、基多、亚马孙河口等;北回归线附近有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级行政区,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40°N 纬线附近有伊比利亚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塔里木盆地、北京、华盛顿等。
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再根据具体的经线确定大致位置。
如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西班牙东部、非洲西部,120°E 经线经过渤海、台湾海峡、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部,180°经线经过太平洋中部,90°E 经线经过印度洋中部。
如主要大洲经纬网位置:方法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像人头,湖北省则像顶帽子,⑭黄河像个“几”字形,⑮长江中下游的形状则像个字母“W”。
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如:根据重要水域的轮廓特征定位:方法3.借用熟悉的地理事物,根据相对位置定位这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之一,就是以我们已经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点,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如:据下图中的太湖,杭州湾等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可知,R河是⑯长江。
方法4.利用特殊景观定位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自然景观中日本的⑰富士山和樱花、南极洲的企鹅等;人文景观中法国巴黎的⑱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广州的五羊雕塑,北京的万里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泼水节等。
例如:方法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
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大致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岸还是大陆西岸。
如:据下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应在⑲南半球低纬海区。
大陆东岸A处有⑳暖流经过。
二、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方法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
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如:根据下面四幅我国农作物主要产区示意图,可判断:①水稻粮食作物;②油菜油料作物;③甘蔗糖料作物;④冬小麦粮食作物。
方法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位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如据图可判断(1)地形区:图中⑤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⑥为西欧平原。
(2)气候类型:图中⑦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⑧处为地中海气候,⑨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处为极地气候。
方法3.利用地理原理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如: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可判断40°应为⑪北纬度。
方法4.利用题目中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有些题目在题干中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范围和提高定位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
方法5.综合定位法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技巧点拨】“精”定——该定位要求是进行精确的定位,如城市、省区、国家名称、河流、湖泊、地形区、铁路线、岛屿、洋流等的名称,一般在精确定位时,利用经纬网来定位是最常见的,但是这种定位要求高,所以也会用到其他方法。
“粗”定——该定位要求相对低些,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带的确定往往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只要大致定位即可解题,这种定位一般利用分布规律和原理来定位,因此了解地理中的规律、原理对定位尤为重要。
【高考例析】(2018·课标卷III)澳大利亚(左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
但一定要熟悉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才不至于错选,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第(2)题,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故选D。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
本题的审题关键是要抓住“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该住宅位于地下,说明其夏天凉快,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B。
答案:(1)B (2)D (3)B【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728平行难度卷(2))攀岩运动集竞技、健身、观赏、挑战于一身,有“岩壁芭蕾”之称。
我国南方某地的地貌为攀岩提供了极佳的场地,一个个独立的山峰鳞次栉比(右图),每一座独峰都有陡峭的岩壁,岩壁节理发育,因风化多凸点、坑洞、拐点、裂隙等,但表面非常粗糙坚硬。
攀岩爱好者评价这里说:“这是上帝专门为攀岩爱好者创造的天然攀岩圣地。
”近十年来,参加该地每年举办的“攀岩节”及相关活动的中外攀岩爱好者逐渐增多。
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1.分布在该地区的典型地貌为( )A.丹霞地貌B.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2.从利于攀岩的自然因素考虑,在该地举办“攀岩节”多选择在每年的(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1.C 读图文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南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故排除A、B、D,选择C。
2.D 考虑该地的气温与降水,利于攀岩的季节应晴天多、降水少、温度适宜,故选D。
(2018·衡水金卷压轴卷(二)地理试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选择性,通常把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00-700mm波段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光合有效辐射,完成3~4题。
3.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 1月9日多云B. 6月9日晴朗C. 7月9日多云D. 10月9日晴朗4. 该地可能位于( )A. 太行山脉B. 大兴安岭C. 武夷山脉D. 阿尔金山3.C 读图可知,光合有效辐射在一天中存在波动,说明为多云天气,且由横轴的日出日落时间可得昼长约为13h,大于12h,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同时满足这里两个条件的只有C选项,所以C正确;AD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错;B选项天气晴朗,错。
4.D 据图可知昼长约为13h,由昼长公式昼长=(12-日出)*2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时间约为5:30,比北京时间早约2小时,则经度相差约30°,大约位于90°E,D正确;排除ABC。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5~7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7.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C.成群的企鹅D.台风5.D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
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堪察加半岛。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6.A 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能资源丰富。
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
7.A 该地纬度较高,受台风的影响较小;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该半岛纬度低于极圈纬度,所以该地7月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但是该地山脉高度可以达到4 750米,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尽管是夏季,山顶气温仍然低于0℃,所以可能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
(2017·课标卷II)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8~9题。
8.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 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干燥路面9.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8.A 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高,位于北极极圈内,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9.B 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故选B选项。
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