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
花岗石风景石石材应该如何进行分级

3.磨抛质量的评价
饰面石材的光泽度是评价石材质量的一个重 要标准。光泽度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组成岩 石的各种矿物的折射率的大小,另一方面与 石材表面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同一种花岗 石石材其矿物组成是一定的,表面越光滑, 凹凸缺陷越少,石材的光泽度就越高。
。石材表面的微观结构是由磨抛加工的质量 决定的。所以,在选购花岗石石材时,对石 材磨抛质量的辨别至关重要。如果不掌握一 些技巧,对磨抛质量的辨别是一项非常困难 的工作,因为在我们肉眼看来所有的饰面石 材的表面都光亮如镜。然而实际经过磨削抛 光加工后的饰面石材表面无论看起来多么光 骨,经高倍显微镜放大后其表现的微观结构 都是粗糙不平的,有时甚至存在较大的缺陷。
人造石材 顾名思义即并非百分之百天然石材原料加工而成的石材。按其制
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二种:一是将原料磨成石粉后,再加入化学 药剂、胶着剂等,以高压制成板材,并于外观色泽上添加人工色 素与仿原石纹路,提高多变化及选择性。另一种则称为人造岗石, 是将原石打碎后,加入胶质与石料真空搅拌,并采用高压震动方 式使之成形,制成一块块的岩块,再经过切割成为建材石板;除 保留了天然纹理外,还可以经过事先的挑选统一花色、加入喜爱 的色彩,或嵌入玻璃、亚克力等,丰富其色泽的多样性。更多产 品信息尽在镇平福禄源石业有限 公司官方网站:
同自然界里树木年轮、木材花纹、山水画,是墙面、
地面装饰和异型材的上好品种。泥砂岩还具有类似 塑料的塑变性,更适合雕刻和切出10mm厚的薄板, 关于砂岩轻微的塑变性,现在普遍认为是SiO2之 间分子联结,却又未形成结块的缘故。砂岩的吸水
率很大,一些品种几乎是将水倒上即渗入石材内,
砂岩因其内部构造空隙率大的特性,都有吸声、吸 潮、防火、亚光的特性
在岩体内或中心的岩石风化作用较弱,岩石 的矿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岩石新鲜,结构 致密,颜色鲜艳。一般来讲,同一种花岗石 石材根据石材荒料的品位可分为若干个等级, 如将军红就根据荒料的来源不同分为A、B、 C等不同的等级。相同品种的花岗石不同的 等级之间石材的质量和价格相差非常悬殊
风化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风化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由于风化作用的不同,风化岩石的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坚硬风化岩石
坚硬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硬度和强度的岩石。
这种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较高,可以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中。
常见的坚硬风化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二、中等风化岩石
中等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可以用于一些轻型建筑和道路工程中。
常见的中等风化岩石有砂岩、页岩等。
三、软弱风化岩石
软弱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已经明显降低,不能用于建筑和道路等工程中。
常见的软弱风化岩石有泥岩、粘土等。
四、极软风化岩石
极软风化岩石是指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后,岩石的硬度和强度已经极度降低,不能用于任何工程中。
常见的极软风化岩石有黏土、泥炭等。
风化岩石的强度等级与其在自然界中经过的风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风化岩石强度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谈花岗岩地区的孤石成因

谈花岗岩地区的孤石成因田文彪【摘要】通过宏观地质分析、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等,深入分析了花岗岩球状风化的成因,指出区域构造对孤石的发育起着宏观控制作用,花岗岩孤石的矿物成分、岩体结构特征是差异风化的物质基础,气候和地下水条件是孤石区域分布的重要外部环境条件.【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41)025【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区域构造;岩性特征;气候;地下水【作者】田文彪【作者单位】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我国境内花岗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尤其集中分布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1]。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中,研究者们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对影响花岗岩岩石风化的要素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为地面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基础的专业支持[2-12]。
目前对于花岗岩风化的影响因素比较一致的看法有:气候、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裂缝。
其中花岗岩区岩石的裂隙发育程度是影响岩石风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裂隙发育程度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13]。
2.1 地质构造的影响花岗岩球状风化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深圳这样的湿热地区以化学风化起主要作用,而区域地质构造为球状风化作用提供了空间。
在花岗岩球状风化发育区,岩体中相互交错的三组节理面即可将岩体切割成块。
节理交汇处的棱角,在经过长时间的化学风化作用后,原本呈方形的棱角处岩块逐渐被风化磨蚀,变化为球状岩块,这种现象即为球状风化。
伴随着风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形成的风化球状体体积逐渐变小,并被周围不同风化程度的土体包围。
总之,花岗岩岩体中相互交错发育的三组节理是球状风化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花岗岩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是花岗岩岩体中节理发育、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岩石风化程度及岩体分级

岩石风化程度及岩体分级
一、《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附录A
2、风化系数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岩石风化程度,除按表列野外特征和定量指标划分外,也可根据当地经验划分;
4、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5、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Ⅰ类岩体为软岩、较软岩时,应降为Ⅱ类岩体;
2、当地下水发育时,Ⅱ、Ⅲ类岩体可视情况降低一档;
3、强风化岩和极软岩可划为Ⅳ类岩体;
4、表中外倾结构面系指倾向与坡向的夹角<30°的结构面;
5、岩体完整程度按附表A-2确定。
五、《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24-98)
)
六、《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H 岩体风化带划分
八、《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
附录F 岩体风化带划分
风化程度划分。
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

第27卷 第9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7 No.92008年9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ept.,2008收稿日期:2008–05–31;修回日期:2008–08–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1)作者简介:尚彦军(1967–),男,博士,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系,现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文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 jun94@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要:风化壳分带和岩体质量分级对浅埋隧道设计和施工很重要,需对这两套系统定性和定量指标做平行判别。
中国东部花岗岩分布区,强风化带(IV)和全风化带(V)、岩体质量III 和IV 级界限划分上常存在较大分歧。
据此,对此问题开展探讨,并通过大亚湾隧道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研究表明,浅埋条件下风化壳分带同岩体质量级别空间上有交叉现象,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细观的,前者控制后者;风化带IV ,V 和III ,IV 级岩体涉及到岩土过渡、岩体节理密度、裂隙水和孔隙水等多个指标和因素的复杂变化;岩体质量级别比风化壳带号大致高1.5。
关键词:岩石力学;浅埋隧道;风化壳分带;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相关关系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09–1858–07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AND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SHANG Yanjun ,SHI Yongyue ,JIN Weijun ,YUAN Guangxiang ,SUN Yuanchun(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Geomechan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Both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and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are important for shallow-buried tunnels. Qualitative differentiation and quantitative index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or each of the two system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granite area with relatively goo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ddle and low in-situ stress and groundwater in East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and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which has some common ground and spatial crossover in shallow-buried tunnels ,is found. Taking the Daya Bay tunnel for an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systems and relative indices is discussed. As a result ,it is found that the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is macroscopic ,and th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is mesoscopic ,and the latter is controlled by the former. Generally ,the grade of rock mass quality is about 1.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of granites in shallow-buried tunnels in East China. Key words :tunnelling engineering ;shallow-buried tunnels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correlation1 引 言花岗岩地区一般埋深不超过50 m(最大不超过100 m)的浅埋隧道[1,2]通常要穿越不同风化带、不同质量风化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质量分级都是施工前必须做的重要内容。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
(f=20)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
(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f=5)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
(f=4)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
(f=1.5)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f=1)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
(f=0.8)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
(f=0.6)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 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
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
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①极坚固岩石 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②坚硬岩石 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③中等坚固岩石 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④不坚固岩石 f=0.8~3 (如黄土、仅为0.3)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花岗岩风化带的特点

花岗岩风化带的特点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自地表往下各有不同,根据解体和变化程度可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六级别。
有关规范采用地质定性及定量数据来界定风化分带,概括性地描述了岩石一般存在的风化特征。
一、风化分带及地质特征1、早期的残积土地质分带仅局限于砖红色、灰黄色及红、黄、白混色网纹结构且不具母岩结构特征的风化带顶部粘土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以后,工程勘察中普遍将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风化层归入残积土,已属于工程分带概念。
2、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层地质特征表现为:矿物中长石已全部风化成散状高岭土,黑云母已消失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
颜色以灰黄褐黄或灰白色为主。
3、残积土层自上而下具有:顶部粘土层坚硬~硬塑,标贯击数一般8~14击;其下刚进入似母岩结构的粘土层段强度较低呈可塑~硬塑,标贯击数一般9~11击;再往下因风化程度减弱强度逐渐增加,标贯击数也随深度而递增。
与下部全风化带的主要区别为:顶部表层不具母岩结构,下部母岩结构不清晰,无黑云母,铁锹可以挖掘。
标贯击数参考国标规范取小于30击。
二、全风化花岗岩1、颜色以灰黄、褐黄或灰白色为主母岩结构已清晰辨认,岩体呈不具粘性的砂土状。
矿物中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可见黑云母风化残余标贯击数可参考国标规范取30~50击自然剖面可见铁锰质渲染节理裂隙面痕迹。
2、此层与上部残积土的主要区别在于:母岩结构清晰,砂土无粘,挖掘已无法用铁锹,用镐易挖,可见黑云母残片;与下部强风化带的区别主要在于: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岩体呈砂土状,岩块浸泡在水中3~5min可否崩解是与强风化带最简单的区分方法。
三、强风化花岗岩1、颜色以灰黄、褐黄色为主,矿物颜色及硬度变化显著,斜长石风化剧烈,正长石及黑云母基本完好,风化裂隙发育。
标贯击数大于50击。
此带可再分为上部散体(砂土)状强风化和下部碎裂(碎石)状强风化两段。
2、散体(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母岩体已完全破坏分解,呈砂状组合体,用镐易挖掘,开挖扰动后呈散状砂砾,含细粉质颗粒较少。
花岗岩风化带的划分及工程评价

花岗岩风化带的划分及工程评价作者:董健来源:《祖国》2016年第20期摘要:花岗岩的风化问题一直是很多地区关注的地质问题,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该地相关建筑的施工,若处理不好花岗岩风化问题,将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让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本文根据自己对花岗岩的了解,对花岗岩进行了简单说明,并在了解花岗岩特征的基础上对花岗岩风化带的划分及工程评价做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带划分工程评价花岗岩经风化作用后对岩体有一定的破坏,不同风化程度对岩体的破坏力度不一样。
根据花岗岩风化程度,可以将花岗岩风化带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六个级别。
地质定性和定量数据是界定风化分带的两个关键因素,这两个界定条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但由于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风化特征,而规范中的特征描述并不全面,且人们依据规范对不同岩体风化带地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如果在理解上出现分歧,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判断,严重者还会导致工程施工的判别失误。
一、基本概述(一)花岗岩的理解花岗岩具有结构紧密、强度高等特点,因此常被选作建筑物的基础,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地区,形成时期为燕山期。
花岗岩风化层与残积土厚度因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地形地貌条件、地表水侵蚀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也因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但总体的残积土厚度变化趋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变薄,复杂的风化带变化增加了划分工作难度,严重影响风化带的准确判断和划分,使工程施工难以正常进行。
对花岗岩风化带划分的研究,南方和北方的研究力度不一样,划分方法在细节方面也存在不同,但南方因复杂地形地貌对花岗岩风化带划分研究更为深入,北方对花岗岩风化带的划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南北方都主要集中在残积土与全风化的划分。
(二)花岗岩风化带的基本特征花岗岩风化带的特征多种多样,其特征因风化地区湿度、气候、雨水量等不同而显示不同,湿润气候区一般以化学风化为主,干燥气候区一般以物理风化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基本 质量级别
残积 VI 土
残积土 RS
<500
<0.2
V
全风 化带
残积 土
PW0/30 0~30 <1 910
500~ 0.2~0.4 1 000
<0.15 (极破碎)
散体结构
<25
<250
V
强风 IV 化带
部分风 PW30/50
30~50
1 910~3 219
1 000~ 2 000
0.4~0.6
岩体质量一般从好到坏分为 I~V 五级。虽然 各类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有很大相关性[16],但不同部 门和专家分类方法在具体分级数量及其界限值上有 所不同(见图 1)。
通常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岩体质量越差。前者 是宏观的,后者是细观的,前者控制后者。在地下 水和地应力条件相对简单的情况下,风化壳分带和 岩体质量分级一致,但因方法指标不同而有诸多差 异,表现出空间交叉现象。 3.1 空间分带分级一致性
3 风化壳分带与岩体质量分级关系
风化壳分带是以地质为基础、反映宏观规律的 多因素地质分带。花岗岩风化壳分带国际上一般 采用六分法(见表 1)。国内不同部门因关注对象和 问题不同而导致划分的带数和选取的界限指标有 所不同,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关心建筑地基的承 载力和沉降问题,对残积土(VI)和全风化带(V)的划 分研究较多较细,水电大坝建基面多选微风化(II) 或中风化带(III),而 VI 和 V 带基本上开挖清除掉, 故其对 III 带以下研究最多。这些差别可从不同部 门有关勘察和设计规范中看出。现在比较一致的认 识和做法是对风化壳分带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 合分析判别方法。
第 27 卷 第 9 期
尚彦军,等. 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
• 1859 •
化卸荷带发育和分布直接影响着坝址选择和工程处 理造价,已有专门调查和研究[3]。然而长期以来对 它们的专门研究分别结合边坡或地(坝)基工程、地 下工程开展,对两套体系间的关系研究相对欠缺。
风化壳分带反映岩体宏观变化特征,作为设计 依据的岩体质量则是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等来 判断的,是细观方面的。受钻孔数量和钻探质量影 响,RQD 常有局限性而影响工程设计,工作中有 必要开展宏观和细观分析的结合。
0.15~0.35 (破碎)
碎裂结构
25~50
250~350
IV
化岩
中风 风化 III 化带 岩
PW50/90
50~90
3 219~4 425
2 000~ 4 000
0.6~0.8
0.35~0.55 碎 裂 镶 嵌 (较破碎 结构
50~75
350~450
III
微风 风化 II 化带 岩
PW90/100 90~100 4 425~5 904
第 27 卷 第 9 期 2008 年 9 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Vol.27 No.9 Sept.,2008
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
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that of the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of granites in shallow-buried tunnels in East China. Key words:tunnelling engineering;shallow-buried tunnels;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correlation
风化壳分带从地表向下进行,一般是残积土 (VI)~新鲜岩(I)。各地区因气象、水文、地理和地 质等条件的差异,风化壳往往不是全面和均等发 育[17]。岩体质量空间变化很大,不严格随深度而变 化。但就 50 m 深度内的浅埋隧道而言,两者变化 常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即从地表向下,风化程度 减弱,岩体质量变好。这在花岗岩地区表现最为典 型和明显。表 1 中两套体系平行的带号和级别并不 严格,而是大致对应。实际工程中对比发现,岩体 质量级别要比风化壳分带号高 1.5 左右,基本上是 岩体质量 V 级对应着风化带的 IV 和 V,IV 级对应 着风化带的 IV 和 III,而 III 级对应着风化带的 III 和 II。当然这样对应的前提是地下水和地应力条件 相对简单。 3.2 考虑因素和指标多样性
风化壳分带
风化壳 等级
名称
所有 岩石[9]
含核石火成岩[10]
名称
符号
岩石含 量/%
纵波波速 Vp/(m·s-1)
花岗岩等 7 硬质岩
种岩石[11]
石[12]
硬质岩石波 速比 u[6]
岩体质量分级
岩体完整程度
岩体完整性 系数 kv[13]
规范 等[14,15]定
义
岩芯采取率 RQD/%
岩体基本质量 BQ[13]
摘要:风化壳分带和岩体质量分级对浅埋隧道设计和施工很重要,需对这两套系统定性和定量指标做平行判别。
中国东部花岗岩分布区,强风化带(IV)和全风化带(V)、岩体质量 III 和 IV 级界限划分上常存在较大分歧。据此,
对此问题开展探讨,并通过大亚湾隧道工程实例予以说明。研究表明,浅埋条件下风化壳分带同岩体质量级别空
4 000~ 5 000
0.8~0.9
0.55~0.75 (较完整)
块状结构
75~90
450~550
II
新鲜 未风 未风化
I 岩 化岩 岩
UW
>5 904 >5 000 >0.9
本文从浅埋隧道工程中面临的这方面问题着 手,重点对花岗岩地区钻孔岩芯风化壳分带与 RQD 关系开展研究,以期加深对两套体系关系的 认识,更好地为设计和施工服务。
2 花岗岩地区浅埋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及工程地质问题
我国花岗岩风化壳发育厚度一般为 20~60 m[4], 锦州和大亚湾花岗岩区物探发现风化囊(槽)发育深 度分别达 60 和 120 m。我国东部 4 个花岗岩区(锦 州、宜昌、广州、深圳)钻孔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 结果对比发现,深度在 200 m 内时,最大水平主应 力不大于 15 MPa,深度在 800 m 内时,最大水平 主应力不大于 25 MPa[5]。花岗岩中地应力和地下水 条件相对简单地区,对风化壳分带与岩体质量级别 关系分析成为可能。
收稿日期:2008–05–31;修回日期:2008–08–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1) 作者简介:尚彦军(1967–),男,博士,1991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系,现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文工程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jun94@
1引言
花岗岩地区一般埋深不超过 50 m(最大不超过 100 m)的浅埋隧道[1,2]通常要穿越不同风化带、不同 质量风化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质量分级都是 施工前必须做的重要内容。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阶
段对这两者关系的认识及统一十分重要:一方面有 利于选择隧道工程的合理埋深,另一方面为超前地 质预报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基本依据。大量浅 埋隧道塌方高度同围岩类别有很大关系[2],级别较 低围岩中发生的较大高度塌方,往往同风化囊(槽) 和风化卸荷带发育有很大关系,这种情况下岩体质 量同风化带的关系表现最为明显。我国西部地区风
间上有交叉现象,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细观的,前者控制后者;风化带 IV,V 和 III,IV 级岩体涉及到岩土过
渡、岩体节理密度、裂隙水和孔隙水等多个指标和因素的复杂变化;岩体质量级别比风化壳带号大致高 1.5。
关键词:岩石力学;浅埋隧道;风化壳分带;体基本质量分级;相关关系
中图分类号:T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09–1858–07
DISCUSSION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AND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SHANG Yanjun,SHI Yongyue,JIN Weijun,YUAN Guangxiang,SUN Yuanchun
tunnels. Qualitative differentiation and quantitative index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or each of the two system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granite area with relatively good geological conditions,middle and low in-situ stress and groundwater in East Chi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and basic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which has some common ground and spatial crossover in shallow-buried tunnels,is found. Taking the Daya Bay tunnel for an example,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systems and relative indices is discussed. As a result,it is found that the weathering crust zonation is macroscopic,and th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is mesoscopic, and the latter is controlled by the former. Generally,the grade of rock mass quality is about 1.5 times higher t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