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25_海南旅游发展简史(一)
海南发展历程

海南发展历程
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南海之滨。
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旅游胜地。
下面是海南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海南经济特区,这标志着海南开
始进行经济改革和开放。
海南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金和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海南特区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吸引了
众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入海南投资。
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海南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1992年,海南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
组的常任会议地点。
这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009年,中国政府批准海南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
这一举措
旨在推动海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2010年,海南被确定为中国的第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这使
得海南在贸易自由化方面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自主权,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进入海南。
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更加开放和自主的政策措施,为海南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的来说,海南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经济特区到改革开放试验区的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未来,随着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海南有望继续在经济、旅游和自由贸易等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概述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概述作者:郝晶符国基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4期[摘要]海南省旅游发展随着海南经济重心持续转移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本文通过从海南年鉴以及海南生态环保厅、林业厅等相关部门官网收集资料,梳理海南旅游业重大历史事件和相关法规条例等文件,回顾海南生态旅游发展历史。
海南旅游发展经历了从“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定位到重视发展生态旅游阶段,再过渡到实施国际旅游岛战略并开始逐步深化阶段,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随之经历前期萌芽、起步阶段、重点发展阶段。
[关键词]海南;生态旅游;发展阶段[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热带湿热地区,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拥有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国唯一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四周环海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造就出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0世纪80年代西方提出“生态旅游”概念,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
生态旅游的核心要义是:生态保护是前提;环境教育是责任;社区参与是保障。
近年来,大众旅游作为海南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旅游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并以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成为海南旅游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历史事件和相关法规条例梳理海南旅游业以及生态旅游发展历史,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划分出以下阶段。
2 海南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之前,海南岛是一个封闭的岛屿,经济发展主要以热带农业和林业为主,旅游业发展几乎一片空白。
海南省旅游随着海南经济发展重心持续转移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支撑。
2.1 1978年—1991年,海南旅游业起步阶段随着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海南旅游业才逐渐发展起来。
1983年中央决定加快海南开发建设以来,海南旅游业逐渐成为海南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尤其1988年建省和建立经济特区后,旅游业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海南旅游知识课件 (一)

海南旅游知识课件 (一)海南旅游知识课件是近年来在旅游教育领域中备受欢迎的一种方法,在提升旅游知识普及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海南旅游知识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海南旅游的特色与优势海南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滩、热带雨林、原始生态资源等,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海南还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全年气温适中,气候温和,环境清新自然,非常适合旅游度假。
此外,海南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展开多层次旅游的绝佳机会。
二、海南旅游资源介绍海南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海滨旅游、热带雨林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等四大类。
海滨旅游是海南的一大特色,琼海、三亚、万宁等海滨城市的海岸线长达百公里,沙滩洁白细腻,岸边错落有致的树木与花卉,形成了美丽的风景线。
热带雨林旅游是海南的又一特色,海南世界自然遗产——南方七大自然奇观——热带雨林分布在海南岛中部。
海洋生态旅游主要是以海龟、珊瑚礁、海豚、鲸鲨等为主题,突出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文化。
温泉养生旅游则是海南的最新特色,海南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海南各地,是旅游、养生、理疗的好地方。
三、海南旅游知识介绍海南旅游知识涵盖了海南旅游资源、旅游景点介绍、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安全提示等多个方面。
旅游资源介绍主要是让游客了解海南旅游的特色、优势、景点、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情况,提高游客的旅游兴趣和认知。
景点介绍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游玩景点的详细介绍、开放时间、门票价格、交通方式等信息,方便游客更好地规划旅游路线。
旅游线路规划则是让游客能够更好地安排游玩时间、路线和预算,提高旅游效果和收益。
旅游安全提示则是为游客提供亲身经历的旅游安全知识,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海南旅游知识的重要性海南旅游知识是提高游客满意度、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门度假旅游地之一,旅游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不仅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还能够促进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亚发展历程

三亚发展历程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位于中国南海海南岛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胜地。
三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故事,这个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度假胜地。
三亚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的三亚是一个小渔村,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三亚开始逐渐开放,当时的政府将其定位为中国南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区。
1988年,中国中央政府批准了三亚成立一个独立的经济特区,为三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990年代,三亚进一步加强了旅游业的发展,开始引进国外投资者,扭转了过去的渔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同时,三亚还放宽了对外来游客的限制,允许个人和团体来三亚旅游度假。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三亚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从此之后,三亚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
2001年,三亚成为中国的国际旅游岛,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
2008年,三亚成功申办了2008年国际亚洲性大学生阳光运动会,进一步提高了三亚的知名度和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三亚的城市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改善。
大量的高尔夫球场、度假村和豪华酒店相继建设,使得三亚成为富有国际标准的旅游城市。
此外,三亚的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日益完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也成为国内外航班的重要枢纽。
如今的三亚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旅游城市。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享受三亚恬静的海岛风光和独特的热带气候。
三亚的旅游业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环境的恶化、交通堵塞等问题也逐渐浮现。
因此,三亚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保护好三亚的生态环境,以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
三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故事。
从一个小渔村到如今的旅游圣地,三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回顾海南发展历程

回顾海南发展历程海南是中国的第一片热带岛屿,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之一。
自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旅游胜地。
回顾海南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将海南岛打造成中国的“北大门”,进行经济特区试点。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为海南岛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海南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为海南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进入21世纪后,海南经济特区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8年,国家发布了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见,提出“热带旅游、国际会展、大健康、现代服务”的发展定位。
这一定位使海南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为海南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海南以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海南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一大批高档酒店、度假村和高尔夫球场相继建成,给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海南还积极开展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
海南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会展经济。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成立,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大型会议和展览活动。
2018年,海南成功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海南还积极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多种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除了经济发展,海南还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海南以构建生态省为目标,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海南设立了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同时,海南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
这些举措使得海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可以说,海南的发展历程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海南从一个偏远的热带岛屿,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胜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海南的发展历程

海南的发展历程海南是中国的最大岛屿,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五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海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海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1988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海南岛设立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开展对外开放试验。
在这个特区内,允许外资进入,实行更加灵活的营商环境和税收政策。
这一决策为海南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海南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的热门区域。
1992年,中国政府对海南实行了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该政策被称为“海南项目”。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一大批外国企业纷纷进入海南,投资各种行业,推动了海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海南逐渐建立起现代物流、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支柱产业,并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的进驻。
2008年,海南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国要素进入。
自此以后,海南的经济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旅游业的快速增长。
2018年,中国政府将海南岛作为中国的第11个省级行政单位,也是唯一一个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地方。
这一决策将为海南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
海南将深化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海南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重要合作平台。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海南在旅游、物流、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总的来说,海南的发展历程是经历了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省级行政单位的转变。
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海南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要力量和国际旅游胜地。
海南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也得益于海南政府的积极发展策略和市场机制的改革。
未来,海南将以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海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海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经济增长极。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的美丽海岛风景和良好气候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旅游。
海南的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化的文化吸引了全球游客。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也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新起点,为海南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前进动力。
一、历史文化背景在过去的数百年里,海南岛一直是一条重要的海上商路,经常有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船只停靠。
在这些年里,海南岛曾经以海丝之路和南海一朵明珠的名号出现在世界地图上。
由于这里是海上贸易和海上旅行的重要节点,因此海南岛的旅游业远古便发展起来。
然而,早期的海南旅游业主要集中在一些固定社会群体,如元朝统治时期人们的海南赴海,可以和现代旅游业作对比,这显得有些小众,所以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更为多元化和全面的趋势。
二、发展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旅游产业开始在海南得到普及。
虽然海南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十分迅速。
随着当前的旅游市场,海南在开发旅游项目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开发和维护一些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例如全国著名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中国南方目前的最为著名的热点旅游胜地之一。
并且,海南的旅游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和外国投资者,他们开发了很多高端的旅游产品。
三、海南旅游项目海南的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多样化的活动类型,充足的旅游设施和美丽的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
起航的游艇,网红田园,黎族村寨,是海南旅游的代表性项目。
除此之外,有山里的排练必项——漂流、安乐死、天堂公园、南海宝马、南海珍珠岛、万宁拗波、陵水瞭望台、亚龙湾和海水浴场等项目。
四、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潮退潮,这就意味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新的机遇。
除了境外旅游,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到国内旅游,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和持续。
那就意味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瞻性和广阔性。
还有另一个机遇,就是全球旅游合作和交流促进,促使海南与全球各地的旅游市场的合作也愈发频繁。
海南省旅游概况简介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祖国的南端,是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辖区为海南岛和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它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整个地貌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呈环形层状分布。
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岛面积71.3%。
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这些河流均发源于五指山区,向四周分流入海。
海南冬春干旱,旱季自ll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
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总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台风雨等。
海南省包括2个地级市(海口、三亚)、7个县级市(通什、儋州、琼山、琼海、文昌、万宁、东方)、4个县(定安、澄迈、临高、屯昌)、6个民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琼中黎族苗族、白沙黎族、陵水黎族、昌江黎族、乐东黎族)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所辖的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及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总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共786.75万。
100万年以前,新生代第三纪中晚期,由于地壳断块,琼州海峡沉了下去,由此,海南与大陆分离,成为一个岛屿。
海南古称珠崖、琼州、琼崖。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始在岛上置珠崖、儋耳二郡。
此后行政建置多变,至唐末,设琼州都督府,领琼、崖、儋、振、万安5州22县。
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府改隶广东,直到清末。
民国时期海南仍为广东省派出机关管辖。
1949年4月成立海南特别区长官公署,为副省级政府。
1950年5月1日全岛解放后,设海南行政公署,仍隶属广东省。
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宋代以来,海南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元代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明代名医、经济思想家丘浚,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张岳崧;著名的辛亥革命活动家林文英,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宋庆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旅游发展简史(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教学手段:教材文字为主,PPT展示图片和拓展资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阶段的旅游业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萌芽阶段(1956-1987)
1956年,海南华侨旅行服务社成立。
海南第一家旅行社,主要为华侨探亲服务,部分体现现代旅游功能。
1974年,海南中国旅行社成立。
海南旅游业的萌芽。
1981年,将海口和三亚作为我国的冬泳度假区重点先行建设。
1983年3月,《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
1986年1月,海南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区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
二、起步阶段(1988-2000)
(一)起步阶段前期(1988-1991)
建省办经济体特区之初,旅游业被作为工农贸旅并举的四个支柱产业职业。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1988年5月,《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级风景区域规划》,旅游接待出现有史以来第一个高峰。
从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到1991年,海南客源主要是商务、公务客和观光客。
(二)起步阶段中期(1992-1997)
提出“度假休闲在海南”的口号
1991年,重组省旅游局
1992年,“全社会共办大旅游”
1993年,《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
1995年,《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法律法规。
1996年,“一省两地”。
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1997年,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基石之一。
(三)起步阶段后期(1998-2000)
1998年,重新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调理》,新制定《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
提出“冬季到海南来戏水”的口号。
编印培训教材:《海南导游基础知识》、《海南省导游员手册》、《海南省导游资格等级考试手册》
1999年,实施《海南省旅游分级管理办法》
2000年,《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海南旅游起步阶段的经验和不足
⏹起步阶段的经验
⏹起步阶段的不足
三、发展阶段
(一)创新发展期的开门红(2001-2005)
2001年,《海南省旅游调理》
2002年4月,提出“旅游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2003年,打造“健康岛”和“健康旅游”品牌,推出“健康与美丽同行”。
2004年,率先提出旅游转型升级
2005年,编制《2005-2010海南省旅游宣传促销规划》
1. 创新宣传促销,打造海南旅游亮点
2. 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
3. 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开发建设
4. 开展多种形式旅游培训
(二)转型升级期的极力争取(2006-2010)
旅游转型升级是指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和优化旅游经济结构。
具体而言,是指旅游产业转型和旅游产品升级。
课后思考:请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案例资料,试说明海南省的旅游产业转型和旅游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