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因此具有非常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近年来,海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海南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海南加大了对交通、酒店、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扩建,大力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酒店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提升,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的各种需求。
此外,海南还新增了大规模的度假区,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海南推行“免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
为了扩大旅游市场,海南推出了针对外国游客的免签政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来到海南旅游。
自免签政策实施以来,海南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再次,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亚龙湾、分界洲岛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海南还有丰富的海岛文化,如椰子文化、渔村文化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最后,海南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海南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行业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等方式,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旅游推广活动,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虽然海南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旅游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一些景点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因此,海南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说,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庞大的旅游市场和优越的旅游资源为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海南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到海南,共同分享这片美丽的热带岛屿。
2023年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海南省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也迅速崛起,并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经营管理和竞争格局四个方面对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海滩、温泉、热带雨林等,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古镇、寺庙、民族村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海南省还有丰富多样的主题公园和水上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据统计,2019年海南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9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00亿元。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一方面,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体验不同的旅游景点。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科技的不断创新,如智能导览、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为旅游景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经营管理: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的经营管理日益规范和专业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管理者开始重视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安全问题,加强景区管理和运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此外,政府也加大对旅游景区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景区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竞争格局:随着海南省旅游景区行业市场的火爆,竞争格局也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旅游景区行业,推出了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剧了市场竞争。
此外,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海南省目前拥有超过300个旅游景区,但仍存在一些景区的服务质量不高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因此,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将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海南旅游业是海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海南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海南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投资大量资金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
包括高速公路、机场、港口、酒店、航空公司等。
交通便利的同时,酒店星级化标准提高,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品质的要求。
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海南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海滩度假、温泉养生、民俗文化、山水探险、热带雨林探险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的满意度。
三、国际赛事和会议的举办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积极举办各类国际赛事和会议,如海南环岛帆船赛、海南国际旅游岛挑战赛、博鳌亚洲论坛等。
这些国际级赛事和会议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吸引海外游客的政策优惠
为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海南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优惠,如免签政策、免税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来海南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海南旅游业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体来说,海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传统线路过度发展等。
在未来,海南应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创新度和品质,加强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业的竞争力。
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海南经济基础薄弱,拥有丰富的旅游、海洋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海南的经济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09年GDP为164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亿元,经济总量较小。
海南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自1996年开始差距逐渐拉大。
2008年,海南和全国的人均GDP分别为17175元和22698元,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位23。
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经济特区和中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应有的地位完全不符。
海南是中国唯一一个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岛,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三大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群、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优城市三亚、海口位列其中等。
海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国内其他省份远不能及,与夏威夷、普济岛、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岛屿相比,海南也毫不逊色。
海南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开发并不充分,接待的境外游客仅有巴厘岛的五分之二和普济岛的五分之一。
海南岛有长达1500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广阔,占全国的42.3%,拥有全国丰富的海洋渔业和海洋植物资源,但其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1.6%。
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在亚太区域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巨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给海南的经济发展沉重打击,之后10多年来处理地产及其引起的金融机构风险的过程中,海南错过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辉煌的时期。
1995年以来海南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基本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两位数,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增速高达40.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56个百分点。
同时2007年3季度以来,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开始遥遥领先全国,2009年1至10月份,海南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高达50.1%,而全国同期仅为18.9%。
而且,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来看,外商投资+自筹资金占主导,基本在40%以上,国家资金和国内贷款仅占20%到30%。
海南旅游业市场分析报告

海南旅游业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岛屿省份之一,地处亚热带地区,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拥有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独特的热带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热带植物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南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胜地。
本文旨在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海南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重点分析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特点以及竞争优势,并展望了未来海南旅游市场的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海南旅游市场特点和海南旅游业竞争优势三个部分,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展望海南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对文章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结构,将全面分析海南旅游业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了解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特点和竞争优势,同时展望未来海南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的探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的发展建议,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为读者提供对海南旅游业市场的全面了解,促进相关行业的合作交流,推动海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海南旅游业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研。
通过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市场特点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我们发现海南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有利的发展条件。
随着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增长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海南旅游业市场前景看好。
2024年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因此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本文将对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生态旅游市场概况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景区,包括海岛、沙滩、丛林、温泉等多种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截至目前,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逐年增长,成为海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海南省的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9年,海南省生态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长。
市场主要特点1.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海南省拥有海岛、山脉、热带雨林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2.主题旅游产品丰富:海南省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开发了许多主题旅游产品,如海岛度假村、温泉度假村、婚纱摄影基地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环保意识普遍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选择生态旅游,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因此受益。
4.政府支持力度大: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发展潜力1.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海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2.海南省政府积极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了对旅游景区的投资,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景区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海南省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为生态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市场面临的挑战1.环保问题: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资源受到环境破坏的威胁,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2.交通不便:海南省地处偏远地区,交通网络尚不完善,游客的交通出行难度较大,制约了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
3.旅游产品同质化: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热度增加,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同质化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创新,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旅游价格监管对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最高、关联性最强的产业之一。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其作为海南省的最重要产业发展战略之一,优先发展,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年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的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由建省前的26位上升至15位。
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方针》,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这一宏伟规划于2009年12月31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成为海南当前的中心工作,如何完善旅游市场的配套监管体系,与时俱进,促进和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必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这些年来海南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旅游基础设施不断的加强与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特色景点不断增加,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海南的旅游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相继开发出了一批规模大、质量好、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有突出阳光、沙滩、海水和热带海滨风光的牙龙湾、大小洞天、大小东海和海口西海岸及三亚滨海大道海滨海景观光带等;有集民族、民俗和佛教文化为主,融热带海洋风光、历史古迹为一体,能够进行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学术交流、生态和文化考察及生态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化大型主题游览项目天涯海角和南山文化旅游区等;有特点鲜明,轰动国内外的博鳌东方文化苑;有种类齐全,荟萃热带宝贵植物的兴隆热带植物园等;有科普性强生态良好的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有集动植物于一体,观赏性强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等。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

自2022 年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加快由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型升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逐年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2022 年海南省游客人数逾60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9.62 亿元,同比增长16.97%。
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7.7%,以旅游业为龙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53.7%,这一比例还呈逐年增长趋势。
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得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自从2000 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以后,海南的会展经济发展愈加成熟。
每一年数千个大小会议在海南成功举办,包括各种年会、交流会和研讨会等,海南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中心,会议旅游俨然成为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在海南举行的一系列重大赛事对海南旅游的宣传促销效果十分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海南接连举办世界小姐(先生)大赛、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高尔夫球赛和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吸引各界目光的焦点,世界名流纷纷驻足海南,境外媒体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2022 年11 月底,全省接待旅游人数6016.1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 。
旅游过夜人数达到4959.1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860.05 万人次,增长12.0%;接待入境旅游者99.14 万人次,增长53.6%。
旅游总收入719.40 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8.65 亿元,增长20.6%;入境旅游收入40.75 亿元,增长116.6%。
海南省的经济结构特殊,旅游业是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侧重于支撑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国际游客和高端客源呈高速增长趋势,散客游比重超过团队游,高品质纯玩团多于普通观光团。
旅游相关出行在交通运输中占领重要地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标准化要求日益提高,日常监管日益精细化,旅游者对出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一)发展优势 (9)(二)现状分析 (10)(三)发展缺陷 (13)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六、总结 (16)七、附录 (17)一、海南省基本概述(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
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1、总概况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
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工业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工业完成增加值267.12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6%。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2013年,海南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注重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打破行业垄断,培育新型业态,服务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结构调整见到新的成效。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1、服务业总量加大,比重提升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14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9%。
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70亿元,增长12.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3%,比上年提高 1.4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4.49亿元,排在第一位,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2.7%;其次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及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8.86亿元和288.54亿元,占比分别为20.3%和19.0%。
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增长19.2%,高于服务业增速7.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分别增长16.2%和16.0%,高于整体服务业增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速则低于整个服务业增速,分别为6.6%、8.7%、7.7%和6.9%。
(1)各区域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随着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全省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地区服务业也获得长足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519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2%。
其中,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三年间增长了28%;中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三年间增长了31%;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三年间增长了45%。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以反映服务业在各区域中的地位。
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看,2013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60%,三年间提高2.0个百分点,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中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9%,比2011年提高3.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9.2%,比2011年提高3.8个百分点(见表2-1)。
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较快,但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海南省当前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来,中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最低,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西部地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指的是服务业增加值与同期年平均常住人口进行平均的结果,反映一个地区服务业产品与服务的平均每人拥有量。
该指标用以衡量某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绝对平均水平。
2013年,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东部地区最高,达到2314元,明显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最低,只有718元,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7.2%。
东部地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是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3.2和2.2倍(见表2-1)。
表2-1 2011—2013年海南省各区域服务业发展情况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15271717193243.444.646.1全省13161519170545.646.948.3东部地区18592064231458.058.860.0中部地区55062971834.435.837.9西部地区732728105025.427.229.2(2)各区域服务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用以衡量服务业的现有投资规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和方向,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反映服务业在资本投入中的地位。
近三年,全省服务业投资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省服务业投资额三年间增加了936亿元,增长幅度达到72.3%。
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三年间分别增加了603亿元、46亿元和223亿元,增长了59.1%、54.1%和130%。
2013年,东部地区服务业投资占全省服务业投资的份额高达72.8%。
从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2013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1.9%,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0.8%、71.6%和52.3%。
东、中部地区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2)。
表2-2 2011—2013年海南省各区域服务业投资情况(3)各区域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服务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013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较2011年增长了26.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三年间提高了5.2个百分点。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相比中、西部地区增加明显。
2013年,东部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159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32.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三年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19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11.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三年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9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14.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三年间提高了2.0个百分点(见表2-3)。
近三年,海南省服务业从业人数稳步递增,服务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成长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转移的劳动力。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是全省服务业中吸纳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
表2-3 2011—2013年海南省各区域服务业从业人员情况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2728227690—35.736.1—全省180********.140.144.3东部地区12013115949.048.754.5中部地区16181929.129.731.6西部地区42454928.529.130.52、服务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后劲较大2013年,全省服务业施工项目2082个,比上年增加139个。
其中,服务业新开工项目717个,占服务业施工项目34.4%,这些新开工项目将有力支撑服务业投资的增长。
全年服务业投资完成额2230.69亿元,增长29.6%,增幅高于同期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个百分点。
服务业投资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1.9%,比上年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3年,随着全省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显著增强。
从全省分产业地税收入累计情况看,服务业完成地税收入29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占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0.4%。
从各行业税收比重看,房地产业地税收入最高,为163.55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地税收入的56.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地税收入分别为27亿元和23.05亿元,占比分别为9.3%和7.9%,分列第二、三位。
从税收增速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最快,增长39.9%;卫生和社会工作、房地产业增速分列第二、三位,分别增长34.1%和23.5%。
4、传统服务业仍是各区域服务业发展主要拉动力。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仅可以反映各区域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来的发展能力。
2013年,海南省传统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2%。
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6.8%、35.9%和51.2%(见表2-4)。
从内部行业分析,批发和零售业占各区域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都在50%以上,是拉动全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源。
表2-4 2013年服务业发展内部结构比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全省9.322.77.210.019.031.8东部地区9.119.97.811.721.130.4中部地区 6.421.08.5 6.314.443.4西部地区11.833.9 5.5 6.113.729.0(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服务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人均占有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