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一江两岸”沙盘解说词
福建龙岩长汀古城说明文

福建龙岩长汀古城说明文福建龙岩长汀古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作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长汀古城建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古城的规模较小,城墙周长约2.3公里,城内布局紧凑有序,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传统的福建土楼、明清时期的府邸和寺庙等,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长汀古城内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土楼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古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代,由四个不同类型的土楼组成。
这些土楼是以古老的土法建造而成,它们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工艺技巧,体现了福建传统建筑的精华。
每个土楼内部都设有厨房、厕所和供人居住的房间,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家族文化和历史记忆。
除了土楼,长汀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值得一提。
其中,有明代的白沙井古井,清代的岭仓书院和义庄,以及古城的北门、南门和东门等。
这些建筑物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是了解长汀古城历史的重要窗口。
长汀古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建筑,还有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里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独特,如木雕、石雕、剪纸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古城的街道巷弄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手艺人正在制作精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是长汀古城的文化代表。
古城内还有许多寺庙和庙宇,其中最有名的是长汀文庙。
长汀文庙建于明代,是古城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庙内供奉有众多文学、文化名人的神像,是学子求学和祈福的地方。
每年的开学季和考试季,都有众多学子和家长前来祈福,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绩和学业进步。
长汀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令人着迷。
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每一条古街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代的风韵和人文气息,了解到福建的历史和文化。
长汀古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得到了重视,不仅进行了维修和保护,还开展了许多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座古城的魅力。
福建龙岩长汀古城说明文

福建龙岩长汀古城说明文龙岩长汀古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城。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福建龙岩长汀古城的相关情况。
1. 古城历史龙岩长汀古城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古城位于长汀县城中央,占地面积约400亩,城墙高约10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
古城保存较为完整,是福建地区较具特色的古城之一。
2. 建筑风格龙岩长汀古城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老的韵味。
城内的建筑主要以明清风格为主,其中包括古代官府、古民居、古祠堂等建筑,古城内街道狭窄曲折,石板铺就,给人一种回到古代的感觉。
3. 文化底蕴龙岩长汀古城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传统的福建文化,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
古城内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古迹,如明代的城楼、古井、碑刻等,这些都是古城丰富的文化遗产。
4. 特色美食龙岩长汀古城还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
古城内有许多传统的小吃摊点,如油爆河蚌、五香卤猪蹄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让人难以忘怀。
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也是游览古城的一大亮点。
5. 旅游景点龙岩长汀古城拥有许多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古城墙、梅溪景区、黄梅古道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有的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之美,有的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6. 活动与节庆龙岩长汀古城还举办着各种各样的活动与节庆。
如每年的古城文化节、古城灯光秀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古城的文化氛围,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龙岩长汀古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座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欢迎各位前来龙岩长汀古城,体验古城独特的魅力!。
“盛世汀州”美如画

“盛世汀州”美如画长汀县凌志学校:丘富开盛世汀州是长汀县名城管委会实施的“一江两岸”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美汀州的一个全新的靓丽景点。
它北起太平桥,南至龙潭公园,占地宽阔,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美轮美奂,堪称汀州胜景。
穿过耸立在太平桥西边的“盛世汀州”门楼,“盛世汀州”的美景就展现在眼前。
敞口的“登科”亭一进三间,画栋雕梁,翘角飞檐,彰显雍容华贵的气派。
不远处的方形小亭衬着溪岸的廊坊愈发飘逸,精美绝伦,古韵流芳。
紧接着的“荷合”小楼是一家小吃场所,顾客盈门,座无虚席。
溪边一座石砌门楼高高矗立,正中的“御赐”二字格外醒目,与背面的“圣旨”二字遥相呼应,显现出浩荡皇恩。
门楼雕龙画凤,图案清晰,栩栩如生。
往南边紧靠的建筑是规模宏大的“长汀民俗馆”。
该馆占地1000多平米,砖木结构,三层凌空,高大雄伟。
四周以木柱木板围栏,窗格檐柱镶嵌花鸟走兽装饰,屋檐斗拱飞檐,仿佛遨游天际的展翅大鹏,给人无比舒畅的洒脱之感。
据说内部的修缮尚未完成,所以门上的铁将军整日忠于职守,未能入内一览,难免留点遗憾。
不过还好,这里的养眼美景实在太多,令人流连之处不胜枚举。
相邻的“大夫第”堪称汀州一绝。
虽然规模小了些,但依然有气势。
这是典型的府邸式建筑,青砖黛瓦,翘角凌空,飞檐飘逸。
石砌的门楼颇有气势,层层叠加的翘角犹如展翅奋飞的雄鹰。
门楣上的朱红色“大夫第”异常醒目,两侧的石刻联语“万里波涛归学海,满庭常棣作香城”饱含劝学勉励之意,发人深思。
墙面的石刻木雕或鸟兽,或花草,或人物,或典故,无不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般。
据说内部结构更加美妙,独具匠心,厅堂相连,楼厅相连,内外相连,特别敞亮。
装饰更为别致典雅,厅堂挂满牌匾,皆出自名家大腕之手。
四壁彩绘雕花,木刻琳琅,与典故历史和谐一体。
再往南移步,就来到汀州“天后宫”广场。
兹临“大夫第”一侧的是一座两层的方形建筑,是为“汀州书画馆”。
其间展出的汀州书画艺人书画作品满目琳琅,风格各异。
福建长汀,古色古香的中国山城

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为促进战略思想实施和加强读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我们开设《丝路人文》栏目,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风情,助力“一带一路”共赢人文发展。
福建长汀,古色古香的中国山城■ 文 王丽“中国有两个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几十年前,和白求恩齐名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踏上长汀。
前后三次到访的他,对着长汀发出了“中国最美两个小城之一”的赞叹。
长汀,一个依山傍水的古镇,这里是客家人的繁衍生息地和“首府”,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许多宋明时期的客家民居;这里也曾是革命圣地,当年红军在此建立了由何叔衡领导的福建省苏维埃政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漫步在长汀古香古色的街道上,看着眼前诉说着千年沧桑的古城墙,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从前的旧时光……始建于盛唐,被誉“客家首府”长汀古城地处福建省西部,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四周沃野平畴,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
而依山沿河修筑的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构成了挂壁城池,形成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
那汀江更像一条飘逸的白练,穿城而过。
这样,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
宋朝汀州太守陈轩将之形象地描述为:“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早在4000多年前,闽越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它在大唐盛世中诞生。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长汀县,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长汀一直成为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成为历代闽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介绍自己的家乡长汀

1 美丽的自然风光
卧龙山
卧龙山是长汀的一座名山,山势蜿蜒,形 似一条卧在地上的龙。山上的风景秀美, 古树参天,让人有一种走进仙境的感觉。 登上山顶,俯瞰整个城市,美景尽收眼底
1 美丽的自然风光
客家土楼
长汀的客家土楼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建筑。这 些古老的土楼形状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 呈方形,还有的呈八角形。它们见证了客家 人的勤劳和智慧,是长汀历史和文化的重要 载体
独特的人文风情
3 独特的人文风情
x
长汀的人文风情也是非常独特的
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友善亲切
他们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给人一种宁静 而舒适的感觉 同时,长汀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传统手工艺
3 独特的人文风情
客家文化
长汀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的客家文化浓厚。客 家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的生活习俗、语言文 化等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来到长汀,你可以深入了解 客家文化,体验客家人的生活
--
1 美丽的自然风光 2 丰富的美食特产 3 独特的人文风情
美丽的自然风光
1 美丽的自然风光
长汀,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的小城。这里有着如诗如画的风景 ,让人流连忘返
1 美丽的自然风光
汀江河畔
长汀的母亲河——汀 江,如一条银带穿城 而过,碧绿的江水在 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河畔的风景如画,无 论是清晨的晨雾缭绕 ,还是傍晚的夕阳斜 照,都给人一种宁静 而美丽的感觉
2 丰富的美食特产
长汀茶叶
长汀的茶叶也是非常有名的。这里的气候适宜,雨水充足,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条件。长汀的茶叶香气浓郁,味道鲜爽,深受茶友们的喜爱
2 丰富的美食特产
长汀脐橙
穿越千年 遇见长汀

61长汀胜景卧龙书院卧龙书院得名于卧龙山,经久岁月后,历史的痕迹不多,现存的是近几年修补的成果,建筑物雄伟、典雅,搭配园林景观诗情画意,其颜值可以和江南古典园林相媲美。
三元阁长汀三元阁是汀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原是唐代古城门,为汀州刺史陈剑迁州筑城时的南大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
店头街店头街位于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市区,其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它是一条传统的手工百业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条古街上遍布着油盐铺、豆腐店、打铁铺、剃头店、裁缝店等。
如今的店头街仍然是古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街区内保存有大片的古民居、家祠家庙,琳琅满目的五行八作,恰似一幅明清时期汀州古城的“清明上河图”。
长汀古城墙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观音挂珠”的独特格局。
穿越千年 遇见长汀文、图/李艺爽“长汀”古城,也称汀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它是历经千年的唐宋古郡,人文底蕴丰厚,留存大量古迹和人文景观,有着“福建西大门”“客家首府”之美称。
长汀充满生活气,老城的界限并不分明,老房子,新城墙,老物件,新招牌……新旧杂糅,成就了汀州古城的风韵。
卧龙书院三元阁店头街长汀古城墙济川门济川门,是长汀现存最大的一个城门。
“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
按唐宋风格复建的济川门气势恢宏,是长汀的地标性建筑。
在古代,济川门就相当雄伟,当年汀州官员任职、居民结婚、百姓出入等都经过这座城门,它是汀州入城第一关。
“十座城门九把锁”的典故既说明了当年济川门的重要性,也印证了汀州曾经的繁华和太平。
八喜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各地对于“喜”的定义不同,那么你知道客家人的人生八大喜事是什么吗?这个汀州八喜馆就为你揭晓了答案。
长汀是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名扬天下的客家首府。
汀州客家人自中原迁徙来此,建州千余年。
在这一千多年里,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文化长廊。
福建长汀: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客家水城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特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INA WATER RESOURCES2017.21福建长汀:打造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客家水城□福建省长汀县副县长詹可聪长汀县,古称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是著 名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区域之一。
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流域面积 50 km2以上的河流有23条,河流总长728 km。
2013年7 月,长汀县被水利部列为45个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试点之一。
试点实施以来,全县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 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深情嘱托,发扬“滴水穿石、人 一我十”的长汀精神,在水利部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 会、福建省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水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要求,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全力 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着力打造“客家水 城,生态长汀”。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目标基本实现长汀县牢固树立水生态文明意识,遵循水资源的客观 规律,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努力实现水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长汀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范围为全 县,面积3 099 km2,试点期为2014—2016年,重点建设范 围为汀江流域长汀段,区域总面积1 500 km2。
工程建设项 目总投资53.24亿元,试点期总投资22.47亿元。
目前,63 个水生态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已完成投资24.38亿元,水生 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目标基本完成。
1. 生态效益提升建设河道生态护岸总长313 km、河道堤防52.71km,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 379.7 hm2,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3.1%。
由于在汀江源等源头已建立了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因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原生性强,有8 个植被型23个群系5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226科670属 1361种,脊椎动物36目105科393种,昆虫纲30目226 科947种;同时,茂密的森林植被截留了丰富的降水,每 年能够涵养4 000万m3的水源,为汀江大刺鳅国家级种质 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 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美化。
长汀天下客家第一漂广告语、宣传语

长汀天下客家第一漂广告语、宣传语
广告语,长汀天下客家第一漂广告语、宣传语
“天下客家第一漂”位于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国家级生态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庵杰。
庵杰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发源地,这里青山绿水、风光秀美,是名符其实的“客家首府”后花园,境内有全国闻名的江河穿洞天下奇观——龙门,素有“天下客家第一漂”的美誉。
长汀天下客家第一漂广告语、宣传语:1、客家风情醉天下,长汀漂流乐万家。
2、天下客家第一漂,十里画廊醉逍遥。
3、游客家首府,玩龙门漂流。
4、漂客家之源,浴龙门圣水。
5、天下客家第一漂,生态汀江第一游。
6、飞跃激流勇士漂,鱼跃龙门画中游。
7、山水韵,漂流风,客家情。
8、爸爸去哪里了,爸爸去汀江源漂流了。
9、客家源头,精彩漂流。
10、漂流精彩人生,心系醉美长汀。
11、客家山水画廊,生态漂流天堂。
12、汀江源头美如画,十里漂流醉游人。
13、天下客家第一漂,鲤跃龙门生态游。
14、神往客家源,心动第一漂。
15、天下客家第一漂,生态山水乐逍遥。
16、神往客家源,心动第一漂。
17、梦寻客家母亲河,情醉天下第一漂。
18、数天下客家漂流,看生态汀江源头。
19、景秀庵杰乡,人醉汀江源。
20、品汀州客家风情,玩鱼跃龙门漂流。
21、天下客家第一漂,鲤跃龙门醉逍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盘解说词
各位领导,来宾,你们好!欢迎参观长汀县“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的沙盘。
这个沙盘长7.6米,宽3.6米,总面积27.36平方米,按照实景,以1:150的比例制作。
“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是我们“走向古汀州”的开山之作,更是样板工程,信心工程。
我们在尊重历史,广征民意的前提下,力争科学、真实、美观地再现古汀州的千年风貌。
一期工程从太平桥到泰安桥之间,全长260米。
太平桥根据历史记载,将恢复“太平彩虹之桥”的廊桥景观,为了不影响交通,廊桥将修建在太平桥两边的人行道上。
泰安桥,俗称跳石桥,也将按照历史风貌恢复为廊桥,中间的阁楼将是整条江面最好的观景位置。
太平桥西岸,在东大街入口处,是一个小型停车场。
通过游客接待中心,里面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内街,真实地再现汀州人生活的场景。
沿岸依次由艄公楼、民俗馆、观景楼、朝圣码头等一组富有客家特色的临江建筑组成。
天后宫和朝天门前面的朝圣广场占地5000多平方米,根据群众的意见,中间将设计一座戏台。
穿过泰安桥,这里有一个小型广场,文昌阁屹立在桥头,祈望汀州人才辈出,文风鼎盛。
太平桥至泰安桥河段的东岸,沿江是一排鳞次栉比的客家吊脚楼。
东岸的太平桥下,将为勤劳的客家女设置一座温馨的“浣衣坊”,旁边是一架古老的水车,岸上宋慈路和水东街的入口,还将树立一面图腾墙。
汀江亲水游将从太平桥下的太平码头登船,游览沿江两岸美景。
在泰安桥到水东桥之间,这里是“一江两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精华部分。
在朝天门的城墙外,是让众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的“谢公楼”,这座唐代汀州的第一酒楼临江而建。
唐朝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曾在这里饮酒观景,留下了“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
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馋倾黄蜜剖”如此千古佳作。
与谢公楼紧邻的是王阳明草庐,这个明代的大哲学家带兵到长汀时,对龙潭的风景特别喜爱,在这里修筑了几间茅屋,并在龙潭的参天古木下吟诗作赋,修心明志。
龙潭乌石山上的云骧阁素有“云骧风月”之誉,是汀州城最佳观景所在,整座城池的风光尽收眼底。
云骧阁边上有一座紫阳祠,是为纪念宋代理学宗师朱熹而建。
古木参天的乌石山下是深不可测的龙潭,据说,孙中山的先祖孙有松在晨起挑水之时,在这里看到出水莲花后,便决定顺水而下,迁居至广东香山。
从龙潭向水东桥,千年古城墙屹立江边,雄伟富丽的宋代济川门横跨在水东桥头。
旁边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这是清代大学士、人称铜牙铁齿的纪晓岚在长汀把酒临风的逍遥楼。
水东桥东岸的吊脚楼沿江散落,这里有一座雅歌台,与龙潭隔江相望,是客家人放飞山歌、对唱传情之地。
太平桥至水东桥东岸是四大古街区之一水东街区的所在,该街区规划范围约18.1公顷。
水东街原名左厢里,这里商号林立,人流如潮,持续繁荣了八百年多年。
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以及后来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职工联合
会、团省委均设于水东街。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一代伟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条街区作为从事革命办公、居住的地点。
水东街成了福建苏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当年苏维埃共和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红色小上海”也因此而得名,周恩来曾称赞道:“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
”
在这里,民间相传掌管着财运的文武财神也在水东街区风云际会,大关庙、如意宫供奉的两位神灵共同护佑着辛勤创业、诚信经商的客家人。
水东桥至五通桥东岸沿江而下是当年熙熙攘攘的半片街。
这个江心岛的南端设计成一艘顺风而下的船形建筑,命名“宋慈航栈”,以纪念这位世界法医学的鼻祖在长汀任县令期间开通汀江航运的千古功绩。
和水东街隔江相望的是东大街街区,这片街区包括乌石巷,规划范围占地约12.9公顷。
街区通过朝天门和济川门与城外沟通,东大街作为长汀城两条东西向的干道之一连接朝天门和横岗岭,乌石巷向南与济川门相连,两条道路因此成为了东大街街区的骨架。
现在的东大街,依然保存着唐宋古街的风貌,这片街区有全国文保单位2处,东大街的“福音医院”是红军的第一所医院,毛泽东、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曾在此养病。
位于乌石巷的云骧阁是苏维埃第一个县级政权的所在地。
在乌石巷里,还有协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名将刘国轩的纪念馆和著名画家上官周的纪念馆。
全长466米的店头街又称建设街,其范围包括325米长的五通街,规划范围占地约12.9公顷。
这两条街的路面从2.5—5米不等,狭窄冗长,从北到南,位于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市区,总体格局是前店后宅,北邻兆征路和水东桥,东临唐宋古城墙和汀江。
店头街南端的惠吉门码头是汀州主要码头之一,临近码头的店头市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场日益繁荣,逐步发展成街市。
店头街原汁原味保留着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体现了古汀州经济的繁荣,展示了客家建筑的辉煌,传承了汀州历史的信息。
客家人是个不忘先祖、继往开来的汉族民系,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沿江城墙上的百家姓灯笼依次亮起,和四大古街区里各个商号招揽顾客的灯笼交相辉映,天然如画。
这是我们客家人在用万家灯火描绘一幅美丽汀州的胜景图,向世人诉说着古汀州悠久辉煌的过去,展示着古汀州日新月异的今天,照亮着古汀州光明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