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2【20春答案50401】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

.能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不仅遵循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还通过自身的智然和创造力•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
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和直观的形式 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的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毛泽东,他在£论持久战3中强调了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即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实践的基本内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
2024年国索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蓦本夙理低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试卷A
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 出:“从的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法点是:对对思、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 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2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椰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日‘自觉的能动性‘,地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如费尔巴哈,虽然也生调物质 第•
【免费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D5、D6、A7. B 8、C9. C 10、B11、C12、C13、B14、C15、B16、A17. A 18、C19、C20、C21、B22、C23、C24、A25、A26、A27、D28. B29. C30、B31、C32、C 33、C34、B35、D36、D37、A 38. D39、C 40、A 41、C42、C43、C44、B45、D46、D47、C48、D49、C50、C51、C52、B53、C54、D55、D56、D57、B58、C59、D60、A二、名词解释1.“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即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者多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的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突破。
2.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又叫做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一种缺乏科学论证和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5.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6.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7.绝对剩余价值: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3、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5、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6、实践的本质及特点7、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那些方面9、意识的能动作用10、联系及其特点1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1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认识的本质及特点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8、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40分)(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13分)(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13分)(三)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4分)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40分)(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分)(二)鲜明的政治立场(10分)(三)重要的理论品质(10分)(四)崇高的社会理想(10分)三、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0分)(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15分)(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25分)四、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40分)(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10分)(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10分)(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0分)(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分)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40分)(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3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13分)(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答案】C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答案】C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答案】B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答案】A5、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答案】C6、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答案】A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答案】D8、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答案】C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答案】D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案】D11、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答案】D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1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案】D1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答案】D15、“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答案】B16、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答案】B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_2.doc

1.相对静止是____。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参考答案】: C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参考答案】: C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参考答案】: C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 D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参考答案】: A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参考答案】: B8.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A.议会制B.两党制或多党制C.分权制D.普选制【参考答案】: A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参考答案】: B1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A11.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参考答案】: D12.土地的价格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

《马XXX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马XXX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实事•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在中检验真理和真理该题考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中检验和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
1.2客观实在性是(B)•a 自然物质的个性•b 一切物质的共性•c 物质的具体形态•d 物质的存在形式本题主要是对马XXX义物质范畴的考查。
马XXX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选B选项。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主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X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研究范畴。
对选项C的理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这是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故D也排除。
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马XXX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
1.3 下列不属于三种形态划分法的是()A•a 动物的依赖性•b 人的依赖性•c 物的依赖性•d 个人全面的该题考查三种形态划分。
三种形态划分法把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4 在,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B•a 生存资料的价值•b 生产资料的价值•c 延续和养育所需的费用•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本题是对劳动力的价值的考查。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B选项不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故选B。
1.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 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2020年编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2
红字部分为答案!
单选题
1.相对静止是____。
A.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B.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C.事物绝对不动
D.事物永恒不变
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特殊性
B.普遍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B.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国家政权
D.唯物史观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生理结构
D.人的心理状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C.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A.议会制
B.普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