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的优缺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被动式木结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PPT

被动式木结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PPT
被动式木结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工程概况 南通三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产业园 被动式木结构房屋,由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 公司开发建设,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 产业化发展中心技术合作。 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至 包临公路,南至规划喜悦路,北至新城西路, 基地的西侧为京杭大运河,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约为27277平方米。 被动式木结构单栋房屋占地约为1270.2 平方米,总共园区建设10套被动式木结构用房, 建筑面积为1270.28平方米,本次示范建筑面 积为1270.2平方米;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5.8 米,轻型木结构体系,建设周期为4个月。 本建筑为单层,包含展厅、餐厅、厨房 及卫生间。
示范建筑立面效果图
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1、示范建筑的主要技术特征 1)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0.25;
2)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传热系数为:1.0;
3) 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连续不间断的外保温; 4) 加强气密性措施; 5)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显热回收效率大于75%,全热回收效率大于70%; 6)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空气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
3)更好空气品质,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空 气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4)更高质量保证,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装
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3、示范工程达到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建筑能耗指标:(dest计算软件)年供暖需求4.5kWh/m2•a,年供冷需求 17.2kWh/m2•a,照明能耗为12.6 kWh/m2•a,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 源消耗量34.3 kWh/m2•a,房屋气密性:n50 ≤0.6/h。 室内设计参数指标 ① 冬季室内温度≥20℃,湿度≥30%; ② 夏季室内温度≤26℃,湿度≤60%; ③ 室内CO2浓度≤1000ppm; ④ 新风量≥30m3/h.人 ⑤ 噪声:昼间≤40dB,夜间≤30dB; ⑥ 温度不保证率≤10%。

被动式超节能建筑培训课件ppt

被动式超节能建筑培训课件ppt

被动房施工
被动房与传统主体结构的主要区别 :
1、剪力墙、梁、柱:对穿螺栓孔封堵、防水; 2、填充墙:气密层所在墙体采用实心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不低于 500kg/m³;
砌筑墙体时应保证墙面平整,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灰缝横平 坚 直以保证气密性 。 3、外挂门窗洞口:门窗洞口200(100)宽(厚)范围内混凝土构造;内 外表面抹灰,抹灰层厚度不低于15mm,抹灰应到底; 4、穿外墙、屋面管线预留洞:洞口半径比通过管线半径大50mm; 5、建筑电气:电气接线盒错位安装,电气接线盒安装在分户墙上时,应先 在孔洞内涂抹石膏或粘结砂浆,再将接线盒推入孔洞,石膏或粘结砂浆应 将电气接线盒与外墙孔洞的缝隙密封严密。
1、被动式建筑介绍
被动房关键性能技术指标明细:
户门传热系数K≤1.0 W/(m.k)2 被动门窗:外窗为2层中空+1层真空玻璃窗(5mmLow-e+16Ar+5mmLowe+16Ar+5mmC),铝包木窗框,节能玻璃传热系数K<0.8W/(m.k)2。气密性能为8级 ,水密性能为3级,保温性能为10级,隔声性能为3级,抗风压性能不低于5级。 建筑整体满足舒适度要求,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温度在20~26℃且超温频率 ≤10%;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且遮阳系数限值为0.6。
(三)优化办事流程。为被动房项目报建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对主动采用被动房方式建造的单体建筑, 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和施工进度达到主体动工(已取得《建筑工程施工 许可证》),可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被动房建筑在办理商品房价格备案时,可上浮30%。
被动房政策
三、政策支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文件
被动房政策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导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可大幅减少建筑使用能耗,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并不是某种高新建筑技术,而是在充分利用被动式得热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挖掘并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从而在很少采用甚至不采用主动式能源的条件下,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追求细节的建筑,它对保温性和气密性的要求不仅是宏观的保温厚度和换气次数,还要求保温层及气密层的完整和连续,因此在所有会破坏保温连续性及气密性的关键节点(如外挑结构、穿墙管线等),都要有合理完善的细部节点处理方法,这些处理不仅需要更加细化的施工图设计,还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施工才能实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成后能否满足标准要求,精细化施工程度、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不同项目的多次现场巡检,本文总结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的常见问题,并从主体结构、外保温、外门窗、断热桥处理、气密性处理5个方面阐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施工要点。

施工现场的常见问题1.门窗洞口尺寸偏差大门窗洞口尺寸是否精准直接关系到被动窗的安装及安装后的效果(图1),若洞口尺寸偏差过大会增加粘贴防水隔汽膜及防水透汽膜时的操作难度,易造成空鼓、不平整甚至损坏等情况,因此对洞口尺寸必须提出更高的精准度要求。

(a)(b)图1 窗洞口尺寸过大(a)案例1;(b)案例22.保温层未覆盖窗台板翻边窗侧口保温层需完全覆盖金属窗台板两侧的翻边,使金属窗台板两端嵌入保温材料,以有效避免雨水沿缝隙渗入保温层(图2)。

3.工序错乱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关键节点处理中有多道隐蔽工序(如隔热垫块、气密性材料等),且有很多需设置保温或气密层抹灰的部位,因此需特别注意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避免因工序错乱而导致个别关键做法无法实施。

图3所示是角钢施工顺序错误,角钢应在完成水泥砂浆找平后安装,否则水泥砂浆覆盖角钢的隔热垫块会使断热桥失去作用。

装配式被动房项目宣传PPT

装配式被动房项目宣传PPT

突破传统钢结构建筑气密层设置方式
钢结构建筑由于存在众多结构性穿越,通常在钢结构建筑外 墙外侧设计气密层。项目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梁柱 布置,减少了结构性穿越,内部使用特殊材料和构造形式, 实现在钢结构建筑外墙内侧形成气密层,为全国首例。
16年4月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山东常务副省长孙伟视察指导
项目影响
个节点,20个探头;温湿度传感器21个节点,
150个探头。
数据的传输、读取、解析和存储
教 学 实 验 平 台 展 示
TEST PLATFORM FOR TEACHING
03
PART THREE
项目施工 CONSTRUCTION
基础施工(2016年3月) 二次结构(2016年6月)
施工特点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楼板 倒角 15mm抹灰
S50防火板 H型钢
岩棉填充 ALC板
装配式+被动式
FABRICATED AND PASSIVE
15mm抹灰
增强玻纤网格布
室内
灌浆料
ALC板
玻纤网格布
石墨聚苯板填充 (与墙体空隙使用 聚氨酯发泡填充)
ALC墙板拉结点保温处理
——无热桥
通用无热桥处理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无障碍应用
——气密性
钢柱内移,断开钢柱与 内侧气密层的接触,避 免了钢柱对气密层的破 坏,降低处理难度
装配式+被动式
FABRICATED AND PASSIVE
——气密性
装配式+被动式
FABRICATED AND PASSIVE
预制墙板板缝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室内外侧板缝间增设一道加强玻纤 网格布,在室内侧设置砂浆气密层,气密层采用钢丝网做抗裂保证, 并翻边铺设至楼面部位

被动式节能建筑研究PPT课件

被动式节能建筑研究PPT课件
5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008~2011年绿色建筑标识数量增长迅速
增长24倍
全国各地绿色建筑发展迅速
截止2012年5月全国已经评出绿色绿色建筑标识项目740项,总建筑面积达到7000万m2。
6
节能效果统计
7
规划与建筑的被动节能 1.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应采用有利于接收或遮挡太阳辐射的被动节能规划,利用规 划有利于夏季主导风向通风或防止冬季住宅外表面散热过快,增加或降低 温湿度。
17
热能通风塔原理图示
18
自然采光和导光的被动节能
单栋建筑或居住小区公共区域天然采光在满足功能区照度的前提下,建筑 地上部分,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大于一定比例;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下一 层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大于一定比例。
住宅的楼电梯间和公共走道。为满足居民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需求,并节约 住宅公共区域人工照明的能耗,应使更多的住宅楼地上公共区域能够天然采光。
9
10
居住区气流通风组织不畅还会严重地阻碍空气的流动,对于室外散热和 污染物消散非常不利,会严重影响居民在室外活动时的舒适感。同时采用有 利于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的建筑规划布局,对于住区建筑 节能也十分重要,可以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效率。
夏季西向日晒的太阳辐射通过窗体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 的主要原因,遮阳设施遮挡太阳辐射热量的效果,除取决于遮阳形式外,还 与遮阳设施的构造措施、安装位置、材料及颜色等多因素有关。遮阳设施可 设置为水平式外遮阳、垂直式外遮阳、挡板式外遮阳等固定或活动式遮阳方 式。
建筑规划布局应考虑: 1.1建筑群体布局与建筑朝向 1.2太阳辐射遮挡与通风间距 1.3建筑群夏季通风与冬季防风
8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进一步增加以及温室效应等的影响,建筑中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的概念,论文就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以及应用进行探讨,期待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筑设计基础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提成节能环保。

因为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已经到了瓶颈期,如果不能再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新能源,那么人类的社会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建筑设计符合技能环保的要求。

因此建筑公司开发出被动式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中,这种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一种主流。

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意义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我国的能源消耗大户,因此,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对各种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加强了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通过对一系列的研究报道、调查实践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环境的保护等,与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而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建筑模式、建筑理念以及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人们逐渐提高的要求。

若是单纯遵循传统建筑理念的要求来进行建筑设计,而不是在建筑设计中有机融入人们的理念、国家的要求,不仅无法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实质性的积极影响,还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整体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与创新。

基于这样的原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高度关注与重视,其主要是有效结合建筑的缺陷、环境要素两个方面的内容,符合绿色建筑理念、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得到了人们的接受与认可。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改进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改进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改进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利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更好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热回收新风技术,有效的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需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以低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技术体系。

与传统建筑的供暖方式不同,被动式建筑采暖能源主要通过被动利用外窗透射的太阳能、内部人员散热、电器设备等能源,结合性能更好的外围护结构。

按照当前国内节能率的计算方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当于国内92%节能率的建筑。

关键词: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介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现在国内已经有多个示范建筑,并陆续制定相关的技术导则或设计标准。

国内典型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主要有秦皇岛某示范工程、哈尔滨某示范工程、新疆某示范工程等。

但是国内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的实际运行情况缺乏实测数据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作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果最薄弱的部件建筑外窗,更是这样。

现在国内被动超低能耗示范建筑评价是基于德国的方法进行,外窗的热工性能受到设计、材质、加工、组装和安装等因素影响,仅通过热工模拟计算是不能反映外窗真实的性能的。

建筑外窗的热工性能包括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

保温性能以传染系数表征,主要取决于外窗的玻璃和型材配置设计,加工和安装也受到影响,气密性能取决于外窗的窗型设计、材质、组装和安装质量。

二、哈尔滨气候特点及研究建筑工程概况?1.哈尔滨地区气候特点?该项目位于哈尔滨市,该市地处北纬44°04′~46°40′,东经125°41'~130°13'之间,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依据参考资料哈尔滨地区属于严寒A区。

该区域建筑热工设计以最冷月平均温度(哈尔滨最冷月平均温度)≤-10℃,以日平均温度(哈尔滨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大于等于145天为辅助设计指标。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摘要:当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它是一种利用科学而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通过建筑室内微气候与建筑室外自然气候的相互影响来满足建筑环保和节能需求的建筑设计方法。

本文就针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应用伴随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在确保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能最大限度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它能满足因地制宜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也能降低资源环境的损耗与浪费,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贯彻环保节能理念的突出表现。

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这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使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显著。

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从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中不难看出,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由于当代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显然已经与时代落伍了,因为它不仅无法融入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不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出,它能将建筑的缺陷与环境要素相结合,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得到全面落实,因而受到当代人们的普遍欢迎。

被动式的节能建筑最开始是在美国出现的,由于其在正式实施中对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结构等方面,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必须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除此以外,虽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的是天然能源作为动力,以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仍然很可能受到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被动房的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异
• 强调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建筑热工的要求,严禁结露发霉,然后才是对建筑能物能耗的 要求
• 提出对建筑物舒适度要求。它要求室内相对湿度在是 40-60%,温度控制在20~ 26℃, 并且超温频率 10 %,并且新风量必要满足人体需求
• 强调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被动式房屋在室外气候条件在舒适范围内(过度季节),尽 可能不启动设备对室内调节而利用自然通风
• 必须满足人体的新风需求,在每次换气时将能量损 失降到最低
被动房屋的技术参数要求
供热能耗特性值:小于15kWh/(年·m2) 用户端的供热消耗一次能源。 气密性要求:50帕压差情况下换气次数小于0.6次/小时 所有能耗的一次能源消耗总计:小于120kWh/(年·m2) 包括家用电器,热水,制冷,供热等等所有耗能。 以上技术参数对应的面积为能量参考面积,是在维护结构 内的使用面积。
中德对建筑节能要求差异
• 用一次能源消耗量做限制性指标而不用50%或65%这类的相对指标或耗热量指 标来表示建筑物能耗的高低
• 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制冷能耗和建筑物的总能耗做限制而不是仅对采暖或制 冷做限制
• 对建筑物的气密性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制定了检测方法,而我国标准对此没 做规定
• 必须安装带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通风设施,而我国标准对此方面不做要求
地热热交换器
新鲜空气
空气过滤 器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高品质
二氧化碳浓度
3000
2500
2000
Pettenkofer 极限
(持续居住空间内
1500
保证健康的允许极限值)
1000
500
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21.00 13.00 1.00 3.00 5.00 7.00 9.00
中德合作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简介
2014年5月5日
总目录
1.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介绍 2. 中德合作秦皇岛“在水一方”示范项目 3. 优点(值得借鉴的地方) 4. 缺点(不适合我国的地方)
2
1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介绍
3
被动房被动屋房定屋义介绍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是采 用各种被动式节能技术(如优 良的外维护结构、置换式新风 系统等)建造最佳的建筑,使 建筑物供热和制冷的能量消耗 很低。该技术不再利用传统的 供热和制冷方式,利用人们生 活产生的热量,并充分利用可 再生能源,给居住者提供较高 舒适度。实现舒适的温度、低 噪音、低二氧化碳浓度、干净 健康的居住环境。
PPT课件
4
被动式房屋的类型
“被动式低能耗技术”以德国被动房技术为代表,适用 于办公楼宇、住房、校舍、体育馆以及工业用房等各种建 筑类型。普通建筑也可以通过改造达到“被动房”的标准 要求。被动房技术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室内冬季没有暖气, 夏季仅开少量的空调。 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房屋品质。 低碳房屋,引领节能建筑发展方向,对后代是德善之举。 提高房屋质量、舒适度从而促进房屋销售。
时间
无通风设备的新建筑卧室内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
有通风的被动房底层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数值持续保持在 1000 ppm 的 Pettenkofer 极限值以下。
11
采暖能被流图动式低能耗建筑-用一次能源做限定性指标
能耗计算
QS
QL
QIQT有Fra bibliotek能QH (空间极限 = 热套封)
传递
分配
保存
采暖空间 极限平衡
PPT课件
7
绝热:
U 0.15 W/(m²K)
Uw 1 W/(m²K) 无热桥
室外空气
气密性: n50 0,6 /h
供暖需热量 或楼宇热负荷 排气
有效制冷需求 总一次能源需求 楼宇气密性 超温频率
排气
通风采用 75% WRG , 电力需求最多 0.45 Wh/m³
15 kWh/(m²a) 进气10 W/m²
PPT课件
5
被动式房屋的基本原理
1.房屋的外墙与屋顶保温隔热性能足够好
• 当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厚到达一定厚度时,房屋通过外围护 结构的能量损失达到最低.在冬季可以凭借房屋自然得热 维持室内温度达到20度以上;在夏季足以抵抗太阳的幅射
不传到室内. U 0.15 W/(m²K)
2.房屋的外窗采光、隔热和保温性能足够好
•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被动式房屋对窗墙比没有限制,但对通过窗进入到室内的太阳光 得热(Total energy transmittance)有所限制,规定不得小于0.5。 (太阳平均得热系数表 征的是透过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能总量与投射在幕墙外表面的太阳能总量的比值,该数 值越大,表明幕墙的太阳能透过特性越好)
• 判定建筑是否符合节能建筑的方法不同。德国是通过能耗模拟计算出一次能源并最终 通过建筑实测的一次能源消耗量判定其是否为节能建筑;而我国规定通过建筑材料和 建筑构件的物理性能的检测而判定是符为节能建筑。
15 kWh/(m²a) 120 kWh/(m²a)
0.6 /h 10 %
D-A.1 32 10/09
来源:PHD
8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用自身的得热满足冬季采暖的需求
所有楼宇外墙的极佳绝热 无任何形式的热桥 三层玻璃
9
被动房剖面图
排气
进气
卧室
出气
浴室 / 卫生间
进气
起居室
出气
厨房
空气 / 空气 热交换器
生产
获取
转化 运输
最终能量
(楼宇极限)
原始 能量
来源:PHD
12
被动式房屋在德国能源战略的作用
•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率先宣布放弃使用核能,而核能占其能源供应的40%. • 德国2011年提出了新的节能目标:自2019年1月1日起, 政府办公建筑将成为(近)
零能耗;自2021年1月1日起, 所有的新建建筑将建成(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 建筑要节约80%一次能源。实现上述目标将为德国节省出近40%左右的社会终 端能耗 。
• 夏季:室内可以外窗的自然光满足照明要求,从而将用电照明降 到最低。外窗在满足采光的同时,将造成室内冷负荷的红外线隔
绝在室外从而最大地降低冷负荷g≥0.5(相当于SC=0.588)
• 冬季:外窗在满足采光同时,窗的传热系数足够的低,从 而降低通过窗的热传导. U 1 W/(m²K)
3.采用通风效率 75% 新风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