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艾灸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艾灸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艾灸这项传统中医技术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体会到艾灸的魅力和神奇。

如今,我已经从事艾灸工作多年,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艾灸的历史与传承艾灸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艾灸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等领域。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艾灸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艾灸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要努力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技艺。

二、艾灸的疗效与优势艾灸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和药效,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功效。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见证了艾灸的神奇疗效。

许多患者通过艾灸治疗,病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与西医相比,艾灸具有以下优势:1. 无副作用:艾灸采用纯天然艾草,无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安全无害。

2. 疗效显著:艾灸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患者经过几次治疗就能明显感受到症状缓解。

3. 操作简便:艾灸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施灸。

4. 适用范围广:艾灸适用于各种疾病,如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等。

三、艾灸工作的感悟1. 坚持学习:作为一名艾灸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艾灸的重任。

因此,我不断学习艾灸理论、实践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耐心细致:艾灸治疗需要耐心细致,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耐心解答疑问,确保治疗效果。

3. 传播艾灸文化:我积极参与艾灸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艾灸、接受艾灸,让这一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4. 坚守初心:在艾灸工作中,我始终坚守初心,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医“仁爱”精神。

总之,艾灸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文化的魅力和艾灸的神奇疗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发扬艾灸技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艾灸、接受艾灸,让艾灸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

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

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作为基层医师,我在职业生涯中运用艾灸疗法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通过燃烧艾草使热烟熏蒸病患的特定穴位,以改善体内气血的流动。

在我接触艾灸疗法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好处和经验。

首先,艾灸疗法是一种经济、简便且安全的疗法。

传统的艾灸方法通常只需要一束艾草和一个火源,这在基层医疗单位的资源有限情况下非常实用。

艾草本身是天然的,没有副作用,对于一些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来说,艾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艾灸的疗效在一些特定的疾病中表现出色。

艾灸可以通过激活经络,改善气血流动,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我实践中,我发现艾灸在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慢性胃痛、腰背痛等方面疗效较为显著。

这些疾病通常病程较长,且缓解较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艾灸可以提供一种非药物疗法的选择。

此外,艾灸疗法还有一些辅助疗效。

艾草燃烧时释放的热能可以温热经络和肌肉组织,舒缓肌肉疼痛,缓解疲劳。

热烟的熏蒸作用还可以促进病患的血液循环,增加病灶局部的供氧量,改善组织营养。

在运用艾灸疗法时,我也有一些经验。

首先,艾灸要根据具体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穴位。

艾灸的穴位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我会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来确定具体穴位。

其次,艾灸的疗程需要逐渐增加。

一开始我会对患者进行简短的艾灸疗法,然后逐渐增加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来调整。

艾灸的效果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持续的治疗才能体现出来。

最后,艾灸疗法需要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

艾灸疗法在一些疾病中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在实践中,我通常会将艾灸与药物疗法、针灸疗法、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结起来,作为基层医师,运用艾灸疗法可以提供一个经济、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艾灸可以改善气血流动,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穴位,逐渐增加疗程,并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艾灸操作方法实训报告总结

艾灸操作方法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艾灸,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提高我自身对艾灸操作方法的掌握,我参加了本次艾灸操作方法实训。

通过实训,我对艾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艾灸的基本原理艾灸是通过艾绒在穴位上进行燃烧或温熨,通过药物及光热作用刺激穴位,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

2. 艾灸的操作方法(1)艾条灸:将艾绒卷制成圆柱形状的艾条,点燃一端,对准穴位进行熏烤。

艾条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将艾绒做成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穴位上进行燃烧。

直接艾炷灸时,艾炷燃尽后更换,皮肤局部可能出现烫伤起疱,称为化脓灸。

(3)隔物灸:在穴位上放置姜片、蒜片、盐面等,然后将艾绒放在其上进行燃烧。

(4)灯火灸:用灯芯草(或纸绳等代品)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变部位或经穴治疗疾病。

3. 艾灸的注意事项(1)避免烫伤:艾灸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艾柱燃烧情况,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皮肤。

(2)适时调整:根据患者感觉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艾灸的距离和强度。

(3)注意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保持艾灸器具的清洁。

(4)禁忌症:孕妇、心脏病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等禁用艾灸。

三、实训心得体会1. 艾灸操作要领通过实训,我深刻体会到艾灸操作要领的重要性。

在艾灸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穴位定位准确:穴位定位是艾灸治疗的关键,要熟悉人体穴位的位置和功能。

(2)操作手法熟练:掌握艾条灸、艾炷灸、隔物灸等操作方法,确保艾灸效果。

(3)注意火候:根据患者感觉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艾灸的距离和强度。

2. 艾灸的疗效艾灸具有独特的疗效,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训过程中,我了解到艾灸在以下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内科疾病:如腹泻、腹痛、呕吐、哮喘等。

(2)外科疾病:如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

(3)儿科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

肠胃艾灸实践心得体会

肠胃艾灸实践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中医就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

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我亲身实践了肠胃艾灸,深感其神奇之处,以下是我对肠胃艾灸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肠胃艾灸肠胃艾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艾灸的方式对肠胃进行调理。

艾灸是一种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在体表特定穴位进行燃烧,利用艾火的温热作用和艾烟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肠胃艾灸主要针对肠胃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腹泻等。

二、肠胃艾灸的实践过程1. 确定穴位肠胃艾灸的主要穴位有中脘、足三里、神阙、天枢、气海等。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上4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神阙位于腹部,当脐中央;天枢位于腹部,当脐中旁开2寸;气海位于腹部,当脐中下1.5寸。

2. 准备艾条艾条是进行艾灸的主要材料,市场上有多种规格和药效的艾条。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艾条。

3. 艾灸操作艾灸操作时,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进行悬灸,距离皮肤约3-5厘米。

每次艾灸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4. 注意事项(1)艾灸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吸入。

(2)艾灸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

(3)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应慎用艾灸。

(4)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三、肠胃艾灸的实践体会1. 艾灸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在肠胃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疼痛是常见的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肠胃艾灸,我发现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2. 艾灸可改善肠胃功能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可以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改善肠胃功能。

3. 艾灸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肠胃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肠胃疾病的发生。

4. 艾灸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肠胃艾灸不仅可以治疗肠胃疾病,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如改善睡眠、增强体力等。

艾灸个人总结文案范文

艾灸个人总结文案范文

自从接触艾灸以来,我仿佛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养生之旅。

在这段旅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艾灸调理身体,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艾灸的个人总结,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艾灸的起源与功效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以艾草为主要原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力作用于人体穴位,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艾灸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1. 缓解疼痛:艾灸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提高免疫力:艾灸能够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

3. 改善睡眠:艾灸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4. 调理肠胃:艾灸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肠胃问题。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穴位定位:艾灸前要准确找到穴位,避免盲目施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灸量适中: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灸量和灸的时间,避免过度施灸。

3. 饮食调养:艾灸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4. 注意保暖:艾灸后,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5. 休息充足:艾灸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三、我的艾灸实践自从开始艾灸,我坚持每天定时定点进行。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艾灸方法,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 身体状况得到改善:通过艾灸,我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2. 免疫力提高:我很少感冒,身体状况明显优于以往。

3. 睡眠质量提高:艾灸使我告别了失眠的困扰,每天都能拥有充足的睡眠。

4. 肠胃功能改善:我的消化系统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便秘问题得到了解决。

总之,艾灸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艾灸,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我也将不断学习,将艾灸这一传统医学瑰宝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艾灸体会与心得感悟

艾灸体会与心得感悟

艾灸体会与心得感悟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艾绒燃烧后敷于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熏热治疗。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艾灸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认为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等。

在我个人的体会与心得中,艾灸确实带给我了一些惊喜与感悟。

艾灸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在我使用艾灸的过程中,我发现艾灸对于一些慢性疼痛问题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

比如我曾经有一次颈椎病发作,导致颈部非常疼痛,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经过一位中医师的建议,我尝试了艾灸治疗。

在艾灸的过程中,艾绒的热量渗透到我的颈部,让我感到一种温暖和舒适,同时我的颈部疼痛也有所缓解。

经过连续几次艾灸治疗,我的颈椎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艾灸对于疼痛缓解的功效。

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艾灸中的艾绒燃烧后会产生热量,这种热量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人体内部,进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我曾经在冬天体验过艾灸,当艾绒敷在我身体的特定穴位上时,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体的温暖,并且觉得血液在体内流动更加顺畅。

这种热量的刺激对于一些寒性症状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艾灸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寒湿,增强体内阳气,从而改善一些寒性症状,比如寒疮、寒痛等。

艾灸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阳气足够充盈时,身体的免疫力会得到提升。

而艾灸作为一种温热刺激疗法,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增强人体的阳气。

在我个人的体验中,经常进行艾灸治疗后,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抵抗力明显增强,经常感冒的情况减少了,精神状态也更加稳定。

这让我对于艾灸的免疫调理功能有了更深的体会。

艾灸还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中医学中,艾灸被认为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

艾绒燃烧后所散发的气味和烟雾也有一定的熏香作用,可以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我个人的体会中,艾灸不仅可以改善一些具体的症状,还可以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艾灸的温热和熏香可以让我身心放松,增加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性。

艾灸的工作总结

艾灸的工作总结

艾灸的工作总结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通过燃烧
艾草,将热量传递到人体穴位上,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在现代医学中,艾灸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艾灸的工作,通过这篇文章,我想总结一下艾灸的工作经验和心得。

首先,艾灸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准确地
找到人体的穴位,并且掌握艾灸的温度和时间,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艾灸的技术要领,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水平。

其次,艾灸的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艾灸的过程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且需
要不断调整火候和压力,这就需要我保持细心和耐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在实际操作中,我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努力做到每一次的艾灸都精益求精。

最后,艾灸的工作需要善于沟通和交流。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
的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艾灸服务。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努力做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他们在艾灸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总的来说,艾灸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细心的操作和善于沟通,这些都是我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方面。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艾灸服务。

听艾灸工作总结

听艾灸工作总结

听艾灸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艾灸工作,并且深刻地体会到了艾灸的益处和效果。

通过这段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艾灸的知识,也对艾灸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对艾灸工作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草,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调理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艾灸对缓解肌肉酸痛、调理内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艾灸工作需要严谨的操作技巧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火候的控制、穴位的准确和灸的时间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观察病人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灸的强度和位置。

这需要艾灸师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后,艾灸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

艾灸是一种慢疗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因此,艾灸师需要有耐心,引导病人坚持治疗,并且需要细心观察病人的身体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艾灸工作是一项需要严谨、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通过这段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艾灸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和技能都会对我有所帮助。

希望通过我的总结和体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艾灸的益处,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艾灸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基层医师运用艾灸心得体会1作者:王贵勇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31岁12年前患有重症肌无力,一直口服药维持,身高155cm,体重40公斤,两年前听说可以手术治疗,到北京手术,术后出现不思饮食,体重下降到34公斤,患者自述,没有胃口,吃饭后恶心想吐,浑身无力,不愿意活动,后经中医开中药调理,喝了一年多,没有慢性起色,更加没有胃口了。

20天前来找我调理,根据患者情况,和沟通需要时间比较长,不能追求快速,饮食必须配合好,坚持艾灸调理,适当运动。

因患者这两年什么办法都用了,实在是不愿意喝药了,所以沟通比较顺利,比较配合。

头五天艾灸中脘穴,温和灸,嘱患者要多配合。

艾灸两天后排气明显,五天患者自述什么都想吃,问是不是可以吃鱼虾等,嘱清淡为主,先不吃大鱼大肉。

第六天开始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第十天患者早上来很高兴的告诉我昨天走亲戚上六楼没有喘,而且吃了鱼虾,没有什么不适,非常高兴.对艾灸信心大增,嘱患者坚持艾灸注意配合。

现在坚持艾灸调理中。

调理思路:患者有慢性病,身体瘦小,体质差,手术后中医认为大伤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大夫用中药治疗,本没有问题,关键是所有的口服药都需要脾胃的消化吸收,长时间喝药更加损伤脾胃,所以不见好转。

早期不用过多的穴位是因为艾灸出汗也要损伤正气,虚不受补,单穴调理中脘,平补脾,使脾胃运化加强,排气增多,使体内邪气外出(扶正祛邪)。

后面加上足三里补脾益气。

2作者:张金龙患者,男,4岁,2年前不定时反复发作脐周疼痛,多次服用助消化药、抗生素、解痉止痛药(具体药物不详)疗效欠佳,2016年4月再次发作较前加重,急诊于黄河三门峡医院经b超诊断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好转,停药三天再次发作,如此反复治疗三月余,依然不定期发作,于2016年七月求诊于我,经过详细询问病史认为该患儿属于饮食不节,痰热互结,食滞中焦,郁而久发。

治疗采用启脉热敏灸疗法,具体选穴为:1、大肠俞小肠俞先回旋灸五分钟,后选取其中一穴温和灸十分钟(因小儿表述不清晰,固不找热敏穴)。

2、天枢关元神阙先回旋灸五分钟,后选取其中一穴温和灸十分钟。

3、双侧足三里温和灸十分钟。

以上三步骤每天治疗一次,七天为一疗程,该患儿治疗三天时腹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每次疼痛时间缩短,继续治疗至一周疼痛已不再发作,食欲大增,睡眠可,精神佳。

嘱其休息三天继续第二疗程治疗,7月26日第二疗程治疗结束三天,自第二疗程治疗以来患儿没有腹痛,精神食欲均可,嘱其b超复查显示其肠系膜淋巴结正常,不再肿大,因家长不放心,又再次巩固治疗一周,至今患儿一切正常,没有再次发作。

3作者:李爱峰女孩李某某,18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腰腿疼痛急诊。

嘱患者俯卧,十七椎找到压痛点,指压十七椎两分钟痛立减,马上用热敏灸法进行雀啄灸,而后定灸十七椎,五分钟后,李某某感觉热流入腹,十五分钟后满腹发热,病人症状改善,灸半小时后热感消失,嘱患者仰卧,按"十六字要诀"找到神阙穴,行隔药灸半小时敏消量足,病人及家属喜笑颜开,热敏灸治疗三天愈。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嘱患者每次月经前七天来此治疗。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这是一位痛经患者12岁初潮至今痛经逐渐加重,常用药物控制症状,自从7月3日跟随马云飞老师学习热敏灸回来后,恰逢该患者发病,经热敏灸治疗三天,8月这次月经来潮未有任何不适,与患者家属沟通准备治疗半年,以巩固疗效!之后经多名患者验证,十七椎配合神阙穴疗效确切。

十七椎虽为经外奇穴,实际是在督脉循行线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又起于胞中所以对于寒凝血瘀之痛经有效。

神阙穴可通治一切妇科病症,因妇科基本病机是冲任督带四条经脉损伤,而神阙穴直接与四脉相通,能治痛经不足为奇。

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配合隔药灸药为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元胡,温经散寒疗效神奇也意料之中!热敏灸解决了灸疗中定穴定量的难题,又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调动人体内源性抗病能力达到治病目的。

4作者:杨甜甜。

张*芳,女。

38岁,左下腹胀痛半天来诊,痛苦面容。

患者自述,喝一瓶凉白开后腹胀痛,一年前就时有腹痛,部位不定,最近半年下腹部疼为主,半年前查b超右卵巢囊肿1.51.11.4.,平时痛经,有血块,月经色暗,.第一天治疗消除局部疼痛,神阙,中脘,足三里,次穴位灸,雷火灸疼痛部位,艾灸半小时患者自述疼减轻,艾灸一个半小时结束,中药贴外敷,嘱患者回家忌寒凉第二天给于任脉,腹部大面积隔姜灸,外加足三里,脾胃腧穴位灸,患者好转第三日重复第二日治疗,第四日患者自述无症状,随改为穴位灸,外加八穴位刺血,拔罐。

第五日同第四日重复治疗。

患者感觉良好,嘱患者10日后继续任脉隔间灸,肾经疏通治疗,口服红金散结片,以后患者督灸和任脉灸交替做了三个月,患者月经血块无,不在痛经下坠,自己复查b超,卵巢囊肿消失,不相信又去一家医院,结果还是没有囊肿,患者万分感谢,直说艾灸的神奇。

完成了马老师,有聊天记录,和b超单子为证,5作者:林广场艾灸针灸联合治疗崩漏李玉芬女46岁主诉月经量多一月余现病史患者诉一月前出现月经量过多,最多时如解小便样,伴暗红色血块。

乏力,倦怠。

面色苍白,贫血貌。

多次做B超,子宫附件正常。

既往月经10-15天,量多。

病人服西药,输液效果不佳,邻居介绍来诊。

取穴:断红穴,平刺1.5寸留针15分。

鸡啄式艾灸断红穴15分钟。

第二天来诊,诉月经量减少一半,三天后基本消失,给予治疗七天,痊愈。

随访一年半,未复发。

6作者:吴咏梅患者女46岁,脖子痛来诊从20岁左右开始干低头的工作,最近几年卖早点,早上3,4点骑摩托出门,三伏天也感觉不到热,浑身酸痛。

做过ct没有器质性病变。

初步诊断为颈椎病,受寒侵,适合做三伏灸,配合针灸治疗七月初二第一次铺灸,铺到第二壮感觉热传到小腿,铺灸后每天做针灸,现在感觉颈椎舒服多了,七月十二第二次铺灸,热感向双臀部传导,向双腿传导。

七月二十二第三次铺灸,热感传到N窝,随在此处加上艾盒灸,十分钟后,热感传到脚趾。

铺灸完毕,覆盖留热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后整个脊背轻轻拍打封穴。

病人自述,铺灸后浑身酸冷痛的感觉没了,颈部转动没阻力了。

嘱患者少做低头工作,常做颈椎操。

7作者:王峰一女,40岁,站李子树下与人聊天时,感觉胳膊痒,拍打后剧疼,才发现是一黑绿相间毛毛虫,随后胳膊处红肿似橘皮样,疼的直吸气。

来我诊室后,开始快速给她准备隔蒜灸,取一独头蒜,切片扎孔,用太阳灸具装艾绒点燃,几分钟功夫,患者竟疼的直流泪,放上切好的蒜片,对患处开始灸,两分钟,患者说不那么疼了,十分钟后患者开始笑逐颜开,连呼神奇。

大蒜别名胡蒜、葫。

其性味辛温喜散,入脾、肾、胃、肺、大肠经,具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的功效,用于阴疽流注、疮疔疖毒、乳痈、一切急性炎症、瘰疠、疮毒、痈疽、无名肿毒等外科病症、虫蛇咬伤和蜂蝎蜇伤、疣及腹中积块、肺痨等症。

同行们遇此类病症可大胆尝试治疗。

8作者:王桂丽艾灸太溪穴的治疗虚寒症(怕冷宫寒)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灸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体内的冰雪"变成春天的滑滑细流……太溪是肾经上的穴位,在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的凹陷处,当我们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

太溪穴它是阳气汇聚的一个重要之地。

自从老师对我多方面的指导,并且发些相关的资料。

从开始的不认可到现在就深深的爱上艾灸,有种离不开的感觉,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艾灸的很多奥妙,神奇所在。

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这么好的事何尝不去尝试呢!在这里说一个特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女士40岁,家庭很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再想要一个孩子,之前有一个孩子,六年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就是没能怀上,一直没能如愿,去多家医院检查,夫妻双方都正常,吃了很多药,试了民间很多偏方,也没有用。

病人在其她人的口中听了小小的我,他带着怀疑的态度来到了我这里,很急迫的跟我说,王医生我都四十了,现在到底能不能再怀上呀!你有什么好方子没?你帮我问问你的老师,在这方面擅长的有经验的教授,你得帮我啊!我先给他两盒艾条,让她每天灸太溪穴。

神撅。

关元。

足三里穴。

我教病人灸穴位的方法是,把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以能感觉烫为宜,感觉到烫就离开一点,一个穴位灸30分钟,这位病人就是这么灸的,但是两天后她打来电话说王医生:我按你说的方法灸的太溪穴感觉没什么反应,我当时一听,心里也有点怀疑难道对你真的没效?便问她;"为什么没用呢"别的穴位稍微就一会儿就感到烫,但是就这个穴位没感觉,灸了半天还是不烫。

我便对她说你来我诊所吧!等我忙完闲下来的时候我帮你灸,果不其然,艾条离她的皮肤不到一厘米,她只能微微感觉到暖和,大约一个小时后,整整一根艾条烧完了,她仍感觉依旧,我又点了一根,继续给她灸太溪穴,她有点耐不住了,着急了的说:"灸了这麽久,究竟有没有用啊"有种想放弃的态度。

没有用干吗给你灸啊!你感觉就的舒服吗?"我问她说:"倒是挺舒服的越来越感觉有股暖流从双腿到肚子里了,这不就是效果吗?第二跟艾条又快完了,当时我也有点放弃的感觉,此刻她突然说:"哎呀我感觉烫了".但是我一愣,感觉奇迹要出现了。

我就跟她解释说,你的太溪穴缺乏的热量太多了,它大口大口吸收艾灸的热量呢!吸收这么多才能够满足它,这说明你体内寒气太重了,热量全部被太溪吸进温暖你的肾经去了,所以你一直感觉不到烫,你回去后别的穴位不用灸了,只灸太溪就够了,这是最直接补充你体内热量和阳气的方法,说完她很自信的说难到我的病根就在这里,总算你王医生给找到原因了,说完高兴的离开了。

这个病人配合得很好,虽然治疗得疗程久了些,但是还是有成果的,贵在坚持的呀!大约在四个月后,她打电话说她回去后头两天还得多灸半个小时,才能感觉到烫,后来这个时间段就迅速缩短了,现在艾条放上去几秒钟,就能感觉到烫了,她还说近几天查出来自己已经怀孕了,问要不要继续灸了,我说:"你的目的不是达到了吗?何不得~忘荃呢"!此刻的自己非常的有成就感。

通过这位女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长灸太溪穴试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