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和白玫瑰分别代表了什么
红玫瑰和白玫瑰分别代表了纯洁和热恋。
1.红玫瑰是一种令人敬佩的感情,但她的纯洁,她的爱是热烈的。
红色的玫瑰花,代表着热烈,也代表着爱情的巅峰。
红蔷薇的花语是每天都爱你,象征着爱,热情。
送情人红玫瑰,既是对他的爱,也是对他的热情。
2.白色玫瑰花通常被用作结婚时的装饰品,象征着纯洁和浪漫,而送给爱人的白色玫瑰花,则表示对它的珍视和纯真的爱情。
是一种淡雅、质朴、芬芳、高雅的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白色的玫瑰花代表着纯洁,浪漫,纯洁,庄严,尊敬,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白色的玫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在很多人的眼里白色代表纯洁,没有任何的杂质。
除此之外,白玫瑰还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
3.红色玫瑰的数目不同,代表着一种含义。
一支代表一种,八支代表着道歉、原谅我,十一支代表着一生一世,九十九支代表着永恒的爱情,九百九十九支代表着永不分离的爱情。
是很多热恋中的情侣或者爱人送花的首选。
延伸:白玫瑰寓意着纯洁浪漫的爱情,尤其是在西式婚礼上,用它来布置婚礼现场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红玫瑰是情人节,七夕节等节日最受欢迎的花的品种之一,红玫瑰的颜色艳丽,十分引人注目,是情侣或者爱人之间表达情意的好选择。
花朵是用来点缀房屋或者增添气氛的好道具,因此在平凡的日子或是特殊的节日,我们都可以赠送花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红玫瑰与白玫瑰》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种不同颜色的花来象征两个不同性格的女主角,通过她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坎坷。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小说中的红玫瑰是一个美丽而傲慢的女子,她自负、高傲,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慕,却又不愿意真正地付出。
她的个性如同红玫瑰一般热烈而刺人,她的爱情观也是如此,她追求的是浪漫和激情,而不是平淡和真实。
然而,她最终发现自己的爱情观是错误的,她的傲慢和自私最终导致了她的失败。
而白玫瑰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她对爱情充满了信任和执着。
她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她的个性如同白玫瑰一般清新而纯洁,她的爱情观也是如此,她追求的是平淡和真实,而不是浪漫和激情。
她的坚持和执着最终换来了幸福和美满。
通过这两个不同性格的女主角,张爱玲向我们展现了爱情的真谛。
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甜蜜和浪漫,而是需要付出和包容。
红玫瑰的失败告诉我们,自私和傲慢是爱情的毒药,而白玫瑰的幸福则告诉我们,善良和包容是爱情的灵药。
爱情需要真诚和坦荡,需要理解和宽容,需要执着和坚持。
只有这样,爱情才能长久。
除了爱情,小说还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坎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正如白玫瑰一样,她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幸福。
这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读完《红玫瑰与白玫瑰》,我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需要真诚和坦荡,需要理解和宽容,需要执着和坚持。
而人生需要勇气和坚持,需要积极面对,勇往直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幸福的爱情和美好的人生。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读一读这部小说,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更加美好。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意境解读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意境解读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在她的小说中,时而风情万种、婉约柔美,时而深情厚重、含蓄优雅。
其中《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一篇情感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小说,这篇作品不仅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更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印象和表达。
本文将从意境角度分析《红玫瑰与白玫瑰》。
一、红玫瑰还是白玫瑰小说开篇即出现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对比,红玫瑰象征着生命的热情与奔放,而白玫瑰则代表着静谧与死亡。
这种对比的深度和意境,是张爱玲长篇作品中常见的写法。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美,也象征着女性的两种不同的性格和追求。
小说主人公,顾里,既爱着红玫瑰的张先生的妻子珠珠,也喜爱着白玫瑰的赵又廷姐姐。
顾里始终无法做出选择,最终导致了他不堪的结局。
这种红白玫瑰的象征意义,对比鲜明的画面,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突。
二、生活的压迫与想象的自由小说的描写充满着压迫感,人物形象和情感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表面上看,这篇小说似乎是在描述女性追求爱情权利的命运和困境。
但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作为五四以前的女作家,张爱玲早已有了对于生活境遇的清醒认知。
她描写了当时上海的独有的文化生态,女性缺乏平等权利,男人的私生活又常常与伦理道德产生冲突。
在这样的沉闷氛围下,人们看似尊崇繁荣浪漫的情感,却实则是对于自由、光明和心灵径路的渴求。
小说描写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现实,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压迫联系起来,深刻剖析了生命中的困厄时刻。
三、爱情的多样性在小说中,张爱玲不是在描写纯净的爱情,她也没有解释谁是好人某某人是坏人的道德标准。
相反,她是在向读者展示一种多元性,教人明白所谓的爱情其实不止一种形式,无论是阴之美、成就之美还是伤痛之美,它们都是个体心灵选择的集体题材。
从此,审美标准和爱情观念便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与提升。
小说中的情感细节,更使得一些情感需要进行剖析,不断厘清自己的情感认识,进而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审美价值体系。
红玫瑰与白玫瑰赏析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而《红玫瑰与白玫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中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含12篇短小说。
⒈《年轻的时候》男主角潘汝良在家庭里的地位可有可无,他从小就在画一张侧脸,久而久之,画的极熟。
有一天,他碰见了跟自己所画侧脸长得很像的沁西亚。
他心里生出了一种奇异的喜悦,仿佛这个女人是他手里创造出来的。
他开始与沁西亚谈朋友,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恋爱的感觉。
他认为自己爱上了沁西亚。
时间慢慢过去,有一天,沁西亚告诉他,她要结婚了。
汝良不知是如释重负还是单纯的惶骇。
但即使这样,沁西亚在汝良的心中还是美丽的。
直至沁西亚婚后生了病,汝良还是决定去看他。
但他是真正的放下了。
从此也不再画那张侧脸。
用有段他人所说的话来描述这个故事最为恰当:喜欢的人不过是自己不停画着的一张模糊的侧脸,后来碰到恰好契合的,就以为它是属于你的,你是属于它的,但你的眼里只有那张合你意的侧脸,其他的一切瑕疵都因为这种巧合变得无足轻重。
你爱的只是你觉得应该喜欢的那张侧脸,你爱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⒉《花凋》故事写的是一个简单但却带悲伤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被描写得很真实,很生动,仿佛感觉生活周围处处是这样的人。
故事其中有对旧社会家庭秩序不公的嘲讽,无聊生活的不满,和女性意识的抒发。
女主人公郑川嫦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在家中时最不起眼的一个人,常常受到欺负和委屈。
她忍让、恬静、坚强、安分。
虽然她跟着她姐姐们,但作者赋予她别的一些不同的气质和神韵。
环境塑造人,姐妹们背地里跟人前全不一样,嘀嘀咕咕,明争暗斗,弱肉强食。
旧社会家庭的斗争浮出水面。
有门第的女孩唯一的出路就是去结婚。
后来,她遇见了她所爱的男人——章云藩。
《红玫瑰与白玫瑰》赏析

《红玫瑰与白玫瑰》赏析张爱玲在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时芳龄二十四,所以很多人都说她的这部作品其实是她自己对爱情的解读。
即使没有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也一定读到过这句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句话现在已俨然成为对天下男人心理最形象的解读。
我觉得天下男人对张爱玲都是既爱且恨的,爱她如此了解自己的心,恨她又将心事公之于众。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描出的人性,还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其中又有琐屑且易逝的欢喜,最终是无奈,淹没在时代里。
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
这是指他的事业心、孝顺父母、提拔兄弟、家有贤妻乖女。
同时,他又是一个虚伪、逃避责任的人。
他可以面对初恋女友的投怀送抱而坐怀不乱,博得个“柳下惠”的好名声,其实他是害怕担负责任。
他与朋友的妻子红玫瑰有染,在红玫瑰爱上他以后,希望可以向丈夫坦白他俩的关系时,佟振保又一次退缩了。
文章处处暴漏他的虚伪和懦弱。
后来他又娶了一个他并不爱的白玫瑰,可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他那“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的形象。
张爱玲在文章中喜欢用一些动作、意象等形式表达人物的内心,这同时也是作者张爱玲的内心独白和她所要表达的文章主旨,用暗示的的方式传递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比如红玫瑰洗头发的泡沫落在了佟振保的手背上,干了以后像有小嘴在吸允他的手背一样;又比如他无意识的收拾红玫瑰遗落在浴室里的头发。
她曾亲口对胡兰成说过“没有我形容不出的事物,任何事再难描绘,想一想之后也就可以描述出来”。
读她的文章你确实会赞同她的说法,再隐秘的人类心理与情结甚至一个时代的特性,一门艺术的发展过程,她都能准确地描绘带你看到实质,文字又如此的干净才气盎然,妙喻盖世,她那一句自评甚至是谦虚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一部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艾青所著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描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以两个家庭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农村人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变化。
小说通过对红玫瑰和白玫瑰两个女主人公的塑造,表现了两种不同性格和命运的女性在大时代浪潮中的成长与命运的抉择。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个女主人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红玫瑰是一个坚强、乐观、果敢的女性,她在家庭和事业上都表现出色,是一个典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而白玫瑰则是一个柔弱、忧郁、内向的女性,她在家庭和事业上都饱受挫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
小说通过对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对比塑造,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女性的成长与命运的抉择,以及社会风貌的变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红玫瑰和白玫瑰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
红玫瑰的家庭是一个新型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生活富裕,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而白玫瑰的家庭则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生活贫困,充满了阴霾和挫折。
通过对这两个家庭的对比描写,作者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及人们在这一时期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变化。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塑造,表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女性的成长与命运的抉择。
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个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但她们都坚强地走过来了,成长为了一个独立、自立、有尊严的女性。
她们在家庭和事业上都表现出色,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典范。
通过对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塑造,作者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女性的成长与命运的抉择,以及社会风貌的变迁。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个女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及女性的成长与命运的抉择。
一文读懂:《红玫瑰与白玫瑰》及背后的启发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之我见:我猜很多看过听过红白玫瑰的人都知道这句: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段虽在开篇,但却不是本文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在我看来本文是想通过振保这个人物表达一个本就普通的人却想要做一个世俗眼光中的好人时,往往经不起骨感的现实的拷问而被生活本身撞得头破血流。
文中开篇写到: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这里,笔者已经以旁观者的视角给出了振保普通人的身份;一次不够,还要在振保自定义的自由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他普通人的身份:实在很难得的一个自由的人,不论在环境上,思想上,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
振保的扇子却还是空白,而且笔酣墨饱,窗明几净,只等他落笔。
那空白上也有淡淡的人影子打了底子的,像有一种精致的仿古信笺,白纸上印出微凹的粉紫古装人像。
——在妻子与情妇之前还有两个不要紧的女人。
这里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无非就是作为普通人的振保如何撞破头为“桃花扇”着色的过程。
但是在一片已经有了烙印的空白的扇面上,还真的能逃出烙印的枷锁吗?我看未必,因为这就是振保的基调啊~下面我们来看这两个无关紧要的女人:1、第一个是巴黎的一个妓女。
2、振保认识了一个名叫玫瑰的姑娘,因为是初恋,所以他把以后的女人都比作玫瑰。
这就是他的性格偏好,也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的性格,一个人最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就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我们来看振保的性格:他和巴黎情人分手的原因是出于他认为自己没办法控制她,所以要分手;而和玫瑰分手则是因为在他看来偌大的中国容不下这样的一个女子,他将控制欲念上升到的了国家认知层面的高度,所以得分手~这样的理由好笑吗?好笑!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打从心里想要做别人的主人,却从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一个连自己的主人都做不了的人谈何控制别人,况且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为什么要想着要去控制别人呢?说到底,不过是怕担责任。
小说赏析红玫瑰与白玫瑰

小说赏析红玫瑰与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主要以描写两个家庭和两个女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社会变革对个人与情感的影响。
小说通过对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引发人们对生活和情感的思考。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大陆时期的上海,与平民家庭的红梅相比,富贵家庭的白玫瑰显得更加傲慢和自负。
红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下,但她却有着坚强的个性和渴望改变命运的勇气。
她努力学习,通过考试进入上海高级等级学校,最终成为一名职业女教师。
红梅的坚韧和顽强精神,以及她在逆境中的努力和奋斗,给予了读者积极向上的启示。
相比之下,白玫瑰是一个富家千金,她从小就被父母宠爱,无忧无虑地长大。
白玫瑰和红梅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社会阶级的差异和人性的弱点。
白玫瑰在感情方面历经了许多曲折和痛苦,她的婚姻经历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
她渴望得到真爱,但却一次次被现实击垮,最终导致她内心的恐惧和沉默。
白玫瑰的遭遇引发了对社会道德观念和女性独立意识的思考。
小说中描写了红梅和白玫瑰的家庭,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纠葛,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变迁。
红梅的父母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为了红梅的前途,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而白玫瑰的家庭虽然富有,但缺乏真正的温暖和关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冷漠而疏离。
通过对两个家庭的对比,小说表达了对家庭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反思。
小说的文学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
张爱玲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各种人物形象,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她的描写细腻而真实,情感流露自然而饱满。
通过精心的安排和细腻的描写,她将读者带入一个情感丰富和思考深刻的世界。
综上所述,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独到的观点,展现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和情感的影响。
通过对红梅和白玫瑰这两个女主人公的描写,小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
红玫瑰与白玫瑰
文/综审处高静
有些书是适合一读再读的,比如红楼,比如张爱玲。
因着年龄的不同,阅历的不同,当时心情的不同,甚至环境的不同,光线的不同,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读张爱玲的故事,适合在周末下午慵懒的阳光下,或者冬日清夜温柔的灯光下,带着细细的一丝丝的伤感,静静地来品,来梦回三十年代旧上海的前尘往事。
她在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中是这样开头的: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
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
振宝出身寒微,自己争取自由,得以留洋求学,由于成绩优越,没毕业就被预聘到一家老牌子的外商染织公司,一回上海就来就职,最终做到了相当高的位置。
为着工作的方便,振保带着要考学的弟弟笃保,租了老同学王士洪公寓的一间房子来住。
王士洪的太太叫做娇蕊,听说是新加坡华侨,在伦敦读书的时候也是交际花。
闻名不如见面,娇蕊果真生得丰润柔美,娇懒多情,是让振保心动的那类女人,热烈,一点放浪,娶不得的女人。
之后王士洪便去新加坡出了远门,振保与娇蕊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了解。
除了娇蕊的美貌,她的聪明直爽可爱也吸引着他,这让振保真正感觉到威胁。
他是一个克己的人,为了朋友之情,他故意早出晚归,尽力躲着娇蕊。
然而最终也还是没有躲过娇蕊的娇痴诱惑,他们在一起了。
振保没有想到或者不愿想到的是娇蕊真正爱上了他,她的心不再是一所公寓,而是振保所要的单幢的房子。
她打算等丈夫一回来就摊牌,离了婚来嫁振保。
然而她没有注意到振保的迟疑。
虽然心里也爱着娇蕊,振保毕竟是现实的,他从最初就有着清楚的衡量:自己比不得王士洪家中有钱,他只能全靠自己往前闯,这样的女人完全是个拖累;他也不像士洪那样好性子,由着女人不规矩,若是整天与这女人吵吵闹闹,更是把男人的志气全消磨了。
他不能为着这个女人坏了朋友的交情,坏了自己的名声,更坏了自己的前途。
因此,当得知娇蕊给丈夫寄信,告诉他一切要他还她自由的时候,振保无法承受事情发展到这种不可救药、无法控制的地步,病倒了。
在病房中,振保请娇蕊体谅他的难处,为他考虑,不要让他承担母亲的伤心失望,不要让他承担社会的谴责。
娇蕊哭了两回,就走了,一句话也没说,他也没有话。
以后听说她与王士洪协议离婚,再以后听说她又嫁人,丈夫姓朱。
然而这些都很遥远,仿佛都与他无关了。
在母亲的催促下,振保娶了烟鹂。
烟鹂给人第一印象是笼统的白,单薄秀丽,安静柔和,家庭也算门当户对,应该是当时标准男人的标准的妻。
她爱自己的丈夫,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男人是她的。
日子久了,对于一切习惯了之后,烟鹂的少女的美在振保眼中失去了光泽,更显得苍白,她变成了一个乏味的妇人,即使有了女儿,她也像什么事都没有经过似的,永远的空洞白净。
直至有一天,振保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了抱着孩子去看牙齿的娇蕊。
她比前胖了一点,很憔悴,一副打扮俗艳的中年女人模样。
快要下车的时候,振保还是问了她是否爱自己的丈夫,她点着头,告诉他,是从他起,她才学会了认真地去爱,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
振保忌妒她的快乐,而娇蕊笑了一声道:“我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
”振保斟酌着自己的完美幸福生活,流下泪来。
更加讽刺的是,振保后来发现,最合理想的美丽娴静的妻居然与一个裁缝有染。
振保开始堕落起来,公开地在外面玩女人,不再拿钱回来养家。
而烟鹂在这个时候成长起来,开始有了自尊心,有了社会地位,有了同情和友谊。
故事的结尾,在一次歇斯底里的摔打发泄之后,振保改过自新,又变成了一个好人。
……
每次读张爱玲,都会让我多一层惊心,是怎样的天赋让一个二十出头未经世事的女孩子写出如此看透人心世情的文字来。
她用冷冷的笔触,冷冷的态度,以一个完全的旁观者,描述着这个关于人生关于感情的冷冷的故事。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博取我们的同情。
振保赤手空拳打天下,事业有成,孝顺母亲,提拔兄弟,热心待友,任何事都有始有终,有条有理,孝悌忠义,可谓是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中国人物形象。
他一心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对”的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他是绝对的主人。
为此他兢兢业业,克己守礼,不惜抛却真心相爱的女人。
而讽刺的是,最终他一手创造的世界背叛了他,让他精神濒于崩溃。
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小世界也还是他的,他无法砸碎,无法抛弃,他只有重新打起精神来面对。
白玫瑰般的烟鹂,由于没有自我而过于苍白空洞,经营着毫无生气的婚姻生活,直到最终,由于振保的堕落,她的内心才开始有所成长。
而在白玫瑰的映衬下,红玫瑰倒显出一些有生命力的娇艳。
虽然娇蕊最初一直玩弄情感,过着放浪任性的生活,而她还是在爱情中得到了拯救,她满腹柔情爱上了振保,虽然遭受了抛弃,吃了苦头,但她还是学会了真爱,认为爱毕竟是好的,而且勇敢地继续付出真情。
她说自己“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
好像充满着无奈,无奈中又透出勇敢,那种即使一无所有也无所畏惧往前闯的女人的勇敢。
因为这勇敢,我心受感动。
因为这勇敢,我喜爱这娇艳的红玫瑰。
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