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小结与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分式复习教案

分式复习教案

分式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分式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

2.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式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分式的化简和约分。

3. 分式的加减运算。

4. 分式的乘除运算。

5.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分式的兴趣和回忆。

2. 提问:你们还记得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吗?请举个例子。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PPT或板书,对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并给出示例进行说明。

2. 教师讲解分式的化简和约分的方法,并进行相关的示范演示。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分式的化简和约分。

2. 学生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学生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分式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巩固和复习的部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分式的综合运用,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提供更多的分式练习题和挑战题,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个别辅导,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师可以设计小测验或作业,检验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分式复习教案(二)

分式复习教案(二)
【例3】解下列方程组
题型三: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4】若关于 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求 的值.
【例5】若分式方程 的解是正数,求 的取值范围.
提示: 且 , 且 .
题型四: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6】解关于 的方程
提示:(1) 是已知数;(2) .
题型五: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 ;(2) ;
例2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例3
例4分式方程求待定字母值的方法
例5
教后反思
备课专用稿纸
课题
分式复习教案(二)
主备教师
张华伟
备课时间
2012.2.29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复习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
2.复习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3.复习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难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教法学法
引导启发、讲练结合、归纳总结
教具学具
例3.若关于 分式方程 有增根,求 的值。
例4.若关于 的方程 有增根 ,求 的值。
课堂小结:
1.分式方程主要是看分母是否有外未知数;
2.解分式方程的关健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3.解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关健是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恰当地设末知数.
板书设计
分式复习教案(二)
例1例6
投影仪
教学过程
时间
批注
教学过程:
题型一:用常规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1】解下列分式方程
(1) ;(2) ;(3) ;
提示易出错的几个问题:①分子不添括号;②漏乘整数项;③约去相同因式至使漏根;④忘记验

《分式复习》教案

《分式复习》教案

《分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熟练运用分式的化简、运算和比较大小;(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式进行合理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运用举例、讲解、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 分式的化简与运算;3. 分式的比较大小;4.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化简、运算和比较大小;2. 难点:分式的化简与运算,以及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2. 新课:讲解分式的化简与运算,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难问题;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3. 实际应用: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分式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教学资源:教材、PPT、练习题、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步骤:1. 复习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分式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分式的化简与运算,包括分式的乘法、除法、加法和减法,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进行分式化简与运算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4.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复习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分式的化简、运算及应用;(3)能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分式的认知水平;(2)培养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 分式的化简与运算;3.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化简与运算;2. 难点: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分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分式的组成要素;(2)通过例题,复习分式的基本性质;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分式的化简与运算;(2)引导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如面积计算、浓度问题等;(3)组织学生分享解题心得,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3. 课堂讲解:(1)讲解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润计算、比例问题等;(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解题思路;4. 课堂练习:(1)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式的掌握;(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相互批改,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2)让学生谈谈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的体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式的化简与运算;2. 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购物优惠等;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的化简与运算规则;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规则、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复习分式的定义,理解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2. 分式的运算:复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

3. 分式的性质:复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式的符号变化、分式的乘除性质等。

4. 分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规则、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式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分式的概念、运算规则、性质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式的概念、运算规则、性质等知识点。

2. 练习题目:准备分式的练习题目,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问题和回顾已学过的分式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式概念复习:讲解分式的定义,强调分子和分母的概念,举例说明。

3. 分式运算复习:复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进行示例运算,让学生跟随。

4. 分式性质复习: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如符号变化、乘除性质等,并进行示例说明。

5. 分式应用复习: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基础练习:提供一些基础的分式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运算规则。

2. 提高练习:提供一些综合性的分式运算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解答,提高解题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六章分式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六章分式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分式》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进行分式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能应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回顾分式概念、计算、应用的过程,提高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能力,.领会其算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内在价值.重难点、关键1.重点:通过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运算、应用.2.难点:分式的通分以及分式方程的“建模”.3.关键:把握分式的基本性质,领会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制作与本节课有关的投影片,图片等.学生准备:做一份本单元知识小结.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在学习了不等式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混合运算,•以及分式方程、应用内容后进行反思.2.知识线索:3.学习方式:采用知识体系梳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达到巩固提高本单元知识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巩固反馈【组织交流】教师活动:打开投影机,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准备的单元小结,然后开展小组汇报.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交流内容是(1)单元知识结构图;(2)课本P41“回顾与思考”的5个问题;(3)自己的单元小结.活动形式:先小组合作交流,再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媒体使用:学生汇报中,可借用投影仪,辅助讲解.教师归纳:本章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混合运算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这些内容在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时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投影显示本单元知识体系,见课本P41)1.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恒等变形的依据,•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一性质是学好分式的关键,因此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基本性质中的字母表示整数,(,A A M A A M B B M B B M⨯÷==⨯÷,M ≠0) (2)要特别强调M ≠0,且是一个整式,由于字母的取值可以是任意的,所以M•就有等于零的可能性,因此,应用基本性质时,重点要考查M 的值是否为零.2.约分,约分的目的是化简,关键是找分子和分母的最高公因式,•即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3.通分,通分关键是确定n 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最简公分母.4.分式的乘除法本质就是(1)因式分解,(2)约分.5.分式的加减法本质就是(1)通分,(2)分解因式,(3)约分.6.解分式方程的本质就是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但要注意验根.【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以自主、合作、交流的手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寓思与练,讨论交流【显示投影片1】演练题1:当x 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22461;(2);(3)512x x x x m-++. 思路点拨:(1)令5x+1=0,相应求出x 的值,然后x 不取这个值时分式必有意义.(•x ≠-15);(2)由于无论x 取何值x 2+2的值均大于零,因此,x 取任何实数,此分式都有意义;(3)因为任何数的平方均为非负数,则m 2≥0,所以m ≠0即可.演练题2:当x 取什么数,下列分式的值为零?(1)23||2;(2)47(2)(5)x x x x x +-++-. 思路点拨:令分子等于零,由此求出x 的值,此时应考虑分母是否等于零,•若等于零,则分式无意义,应舍去.(1)x=-32;(2)x=2. 【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训练,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学生活动:独立完成演练题1,2,以练促思.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x 为何值时,2||5x x -的值为零;(x ±5) 2.x 为何值时,259x x +-没有意义;(x=9) 3.x 为何值时,6721a a -+的值等于1.(a=2) 4.课本P42复习题16第6题.四、X 例学习,提高认知例1 计算.2244222815(1);(2)()(66).583()[:(1),(2)]6x y a b xy x y x y ab xy x y ax xy x y b -÷-++答案思路点拨:按法则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如果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一定要约分,对于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按乘除的顺序依次进行;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使运算简化.例2 计算.222222222(1);11112(2)()().4444224xy y x x y y x x y b a ab b a ab b a b a b a b -+--+-÷+-+++-+- 思路点拨:(1)•分式的加减运算就是把异分母的加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因此,在通分过程中找出最简公分母是关键.(2)对于分式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顺序.【活动方略】教师活动:通过分析例1、例2的算理,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学生活动:参与例1、例2的分析,同老师一道领会算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计算. 22225(1)221(2)1111(3)1();()121x xx x x x a a a a a a a a +----+-+--÷-+--+ 2.先化简,再求值:()(2)(1)x y x y y y x y x x -÷+-÷+,其中x=115,.[]253y = 六、联系实际,实践应用【显示投影片2】例3 解分式方程:1-6351x x x+=-+ [x=2] 思路点拨:解分式方程基本思路是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使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但解后必须验根.例4 某水泵厂在一定天数内生产4 000台水泵,工人为了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每天比原计划增加25%,可提前10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台?(80台)思路点拨:工程问题常用的关系式是时间=总工作量日产量,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台,•列式4000400014x x x-+=10.【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正确解答.学生活动:利用例3、例4,复习分式方程解法,以及应用题“建模”方法,并归纳小结.七、继续演练,反复认识【显示投影片3】1.解方程:8177xx x----=8(无解)2.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预计行程450千米,当它开出3小时后,因出现特殊情况多停一些,耽误30分钟,后来把速度提高了0.2倍,结果准时到达目的地,•求这列火车原来的速度.[提示:设火车原速为x千米/小时,列车450314531.22xx x-+=,x=75]3.课本P43“复习题16”第11,12题.八、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42“复习题16”第1,2(3)(4)(6),3(2)(4)(6),4,5,8,9,10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九、课后反思课时作业设计【驻足“双基”】1.x______时,分式755x x +-有意义. 2.分式2134,,11m m m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 3.计算:(a+b )·2222a b a b a b---=______. 4.当x=______时,分式752x x-与的值相等. 5.当m=______时,方程233y m y y =---会产生增根. 6.若分式29(3)(4)a a a -+-的值为零,则a 的值是( ). A .±3 B .-3 C .3 D .以上结论都不对7.能使分式233x x x+---2值为零的x 的值是( ). A .x=4 B .x=-4 C .x=-4或x=4 D .以上结论都不对8.计算.(1)2(1)1132(2)(1)(1)(1)1166x x x x x x x x x x x +---÷-+-++-- 9.化简求值:133(2),(2)(1)24x x x x x x +÷-+=+-+其中. 10.解方程:1122x x x----=-3 【提升“学力”】 11.a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12325x a x a +-=-+的解等于零? 12.某个体商贩一次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讨论在这次买卖中,该商贩能否赚到钱?13.某某到某某铁路长300千米,为适应两省、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车的行车速度每小时比原来增加了40千米,这样使得由某某至某某的时间缩短了1.5小时,•求列车原来的速度及现在的速度.请参照上面的应用题,编一道类似的应用题(不需要求解)这道应用题应满足:(1)不改变分式方程的形式; (2)改变实际背景和数据.答案:1.x ≠5 2.m (m+1)(m-1) 3.a+b 4.-5 5.-3 6.C 7.A8.(1)2211,(2)9.1610.2()11.13(3)5x x a x x --==--增根 (提示:先把a 看作已知数,•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步骤求出x ,然后令x=0,得到关于a 的方程,求出a 值.(8-a )x=1-5a ,当a ≠8时,x=15151,0,150,885a a a a a a --=-=∴=--解唯一令则.) 12.赚不到 13.设列车原来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30030040x x -+=1.5.。

分式复习教案(经典)

分式复习教案(经典)

分式(一):【知识梳理】 1.分式有关概念(1)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

对于一个分式来说:①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②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没有意义。

③只有在同时满足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这两个条件时,分式的值才是零。

(2)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______________时,叫做最简分式。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____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将一个分式约分的主要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________,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

(4)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__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_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___________ 。

(5)最简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当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 ;②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 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③最简公分母能分别被原来各分式的分母整除;④若分母的系数是负数,一般先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分式性质: (1)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分式的值 .即:(0)A A M A M M BB MB M⨯÷==≠⨯÷其中(2)符号法则:____ 、____ 与__________的符号, 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a a a ab bbb--==-=---3.分式的运算:注意:为运算简便,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符号法则:()nn a b a b c ca c ad bc d bd a c ac d bd a c a d ad dbc bc a a n b⎧±⎧±=⎪⎪⎪⎪⎨±⎪⎪±=⎪⎪⎩⎪⎧⎪⋅=⎪⎪⎪⎨⎨⎪⎪÷=⋅=⎪⎪⎩⎪⎪=⎪⎪⎪⎩n 同分母c 加减异分母b 乘b 分式运算乘除除b 乘方()为整数b①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系数是分数或小数时,一般要化为整数。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

分式单元复习教案教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分式的化简、运算及应用。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加深对分式知识的理解。

(2)运用分式的化简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复习分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掌握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式值等基本概念。

(3)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乘除法等。

2. 分式的化简(1)掌握分式化简的方法,如约分、通分等。

(2)学会运用分式的化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分式的运算(1)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学会运用分式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分式方程的解法(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2)学会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分式问题。

(2)学会运用分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分式的化简与运算方法。

(3)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分式的化简与运算。

(2)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的概念与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会分式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讲解法、示范法,指导学生掌握分式的化简与运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引入分式的化简与运算。

(3)提出分式方程及实际应用问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探究分式的化简与运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数学年级八年级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 2.使学生在掌握通分、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熟练掌握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4.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 5.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 6.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 (1)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分式四则运算. (2)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2.教学难点: (1)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去括号及符号问题. (2)分式方程的验根问题.3.疑点及分析和解法方法:本章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分式的运算,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所以要多练习、多动手才能熟练掌握.学生最易出的错是在学完分式方程后,在进行分式计算时也去分母,对于这种错误要及时纠正,分析清楚错误原因.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总结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读教材P.103的小结与复习,在读书时思考讨论:
1.这一章学习中要掌握哪些内容,有哪些知识点?
2.这一章中每一节学习的内容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定义、性质、运算:
(二)例题
分析:提问.
(2)分式的分子、分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分母≠0)
(3)分式的分子、分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的值为正?(分子、分母同号)
即 x=4或x=-1时,分式值为零.
求A、B的值.
分析:
1.符号“≡”是恒等号,表示等式为恒等式.
2.两个整式是恒等式,那么意味着这两个整式的项相同,相同项的系数相同.
小结:此题的关键是将分式的恒等关系转化为多项式的恒等关系.分式恒等的依据为:
(1)分母不为零且相等.
(2)分子相等.
(三)小结
分式这一章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这也是我们以后学习的基础.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六、作业 1.复习题
2.作业本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