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物质的分子构成》热和能2

合集下载

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2

鲁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2
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
你知道蔗糖是怎么做成的吗?
甘蔗
甘蔗渣 蔗糖
甘蔗汁

甘蔗的细胞中含有蔗糖和水等多种物质
蔗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1、构成甘蔗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甘蔗汁中主要含有 哪些物质?
观察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 蔗糖,你看到了什么?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 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看 到了什么?
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紧密无 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彼此间存在 一定的空隙?
思考:
构成物质的众多的分子是紧密无间的挤 在一起,还是彼此存在一定的空隙呢?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讨论:
举例说明是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 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思考:气体会发生扩散,液体和固体是否也会
发生扩散?
3、将碾碎的蔗糖溶入水中, 用放大镜观察糖水,你还 能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 失了?
分子 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物质由分子构成
以后的学习将可知道有些物质 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思考:细胞与分子 一样吗?
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
水分子结构示意图
酒精分子结构示意图
科学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 探究: 由酒精分子构成的……
物态变化现象的微观解释
沸腾是有别于蒸发的 另一种汽化方式,从 分子运动角度看,液 体沸腾时,一方面处 于液面的分子要离开 液面 ,另一方面液体 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 也要离开液面。
蒸发和沸腾汽化现象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
假如你是一个分子,你怎样向别人自我介绍呢?
我是分子,我很 小,可在各个角 落都有我们的身 影,但你们人类

2021春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19章 19.1物质的分子构成

2021春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19章  19.1物质的分子构成

2.【中考•泰州】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固定不动
【点拨】本题考查粒子和宇宙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 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固体分子也在运 动,故A错误;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B错 误;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故C正确;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固定不动的, 故D错误。 【答案】C
16.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这说明(ꢀꢀ) 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 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 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 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
【点拨】液态的蜡凝固时体积缩小,是因为分子间距 离变小了,故选B。 【答案】B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点拨】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 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 星。 【答案】原子;电子
8.以下分子间距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B A.固体、气体、液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液体、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液体
9.水这种物质有三种状态,当它具有一定形状时的名称 是(ꢀꢀ)D A.江河中的水 B.水蒸气 C.海中的咸水 D.冰块
4.【中考•苏州】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点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且核外电 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的,比质子和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选B。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比热容)热和能新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比热容)热和能新课件

问题:
如果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比如说是水和铁, 质量相等,升高温度也相同,吸收的热量 是否相等?
你的猜想是: 水吸收热量多
铁吸收热量多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设计:怎样比较水和铁的吸热能
力?
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粉加热,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量 多少。
方案二: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粉加热,
A、铝块和水之间无热传递
B、温度由铝块传给水
C、内能由铝块传给水
D、内能由水传给铝快
例8、温度相同的甲铝块和乙铁块,质 量相等,将它们分别加热,使其吸收 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则(C铝>C铁)( C ) A、温度从甲 传到乙
B、内能从甲 传到乙
C、内能从乙传到甲
D、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小结:
比热容:定义;物理意义
夜晚,等质量的水和干泥土相比,在放出 同样多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所以水下降的温度小,因此可以保护秧苗不被 冻坏
夏天,白天是在水里划船凉快?还是岸边散步凉快? 夜晚是在水里划船凉快?还是岸边散步凉快?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种草种树,增加水蒸气蒸腾
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本领 强,来调节气温。
二、热量的计算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 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凉 烫
3、水稻育秧苗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 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 止冻伤,傍晚常常在秧田 里灌一些水过夜,你能解 释原因吗?

19.2分子热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物理

19.2分子热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物理

18.小松在制作“拔丝地瓜”时发现:“拔丝地瓜”香甜浓郁,很远都能闻到它的香 甜,这是 扩散 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夹起一块地 瓜就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引力 .
19.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
第十九章 热和能
第二节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1.发生范围:可以在 固体 、 液体 和 气体 2.表明: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之间进行.
二、分子的热运动 1.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2.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跟
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 有关,
. 温度
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 引力和斥力 . 2.特点 (1)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 斥力 . (2)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 引力 . (3)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一 扩散现象 1.(2023·济南历城模拟)济南是一个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古老 城市.下列关于济南的自然景观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 A.千佛山,山间云雾缭绕 B.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解放阁,红色教育基地
考点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5.端午浓情,剥开粽叶时总能发现米和叶子“藕断丝连”,该现象说明( D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6.(教材P78习题3变式)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记住其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内能及其改变》热和能PPT教学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内能及其改变》热和能PPT教学课件
只发生热传递时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晶体熔化的过程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晶体凝固的过程
注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 中才讨论热量。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新知探究
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 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谢谢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一、内能
1.定义
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C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叫机械能
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 什么?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一、内能
新知探究
Tips:那些年关于内能的注意事项
T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 T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内能。
T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随堂练习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
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物质的分子构成)热和能新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物质的分子构成)热和能新课件
• 判断: • 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X )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 √ )
3.由分子构成了一切物质。 ( X )
课堂检测
1.关于分子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 B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关于扩散现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固体和液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B.固体、液体、气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C.扩散快慢和温度高低无关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科学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 探究: 由酒精分子构成的,……
那么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紧密无 间地挤在一起还是彼此间存在 一定的空隙?
小组实验
黑豆
大米
量筒
第一步:往量筒里倒人黑豆 ( 大约2/3左右)
第二步:往量筒里加米(加到100ml)
第三步:用手盖住量筒口 轻轻摇晃量筒
想一想:
黑豆之间有空隙, 大米能进入黑豆的间 隙中去,所以总体积减小了。
联想: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那, 么水分子这种颗粒之间有 没有间隙呢
你发现了什么? 混合液的体积 小于
和酒精的体积。
(大于、小于、等于)水
结论: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是有空隙 的。
你认为固体水和液体水分子之
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水分子之间 的空隙大?
做一做:
1、用针筒抽去一定量的水,一个同学用 手按住针筒口,另一个同学推活塞,观察 水和活塞的变化情况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物质的分子构成
导入新课
1、构成甘蔗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甘蔗汁中主要含有 哪些物质?
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
糖水有甜味,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而是以 微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

3480.鲁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热和能教案

3480.鲁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热和能教案

第十一章热和能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第二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生]我们用显微镜.[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生]闻到香味.[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二、新课教学[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1.扩散现象[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师] 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生丙]……[师]从这些可以看出气体和液体都有扩散现象.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看投影.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生]固体也有扩散现象.[师]固、液、气体都有扩散现象,想想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生]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蓝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很快变蓝了.说明热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想想议议[生甲]从前面的几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生乙]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扩散进行得快,是由于分子运动得快;扩散进行得慢,是由于分子运动得慢.[师]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展示扩散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是如何进行扩散的.蓝色小球代表一种分子,粉色小球代表另外一种分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由图可以看到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有时两个分子会撞到一起.正是分子的无序运动的宏观效果,一种分子混入另一种分子中去,宏观上就是扩散现象. 2.分子间的作用力[师]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生]分子之间有引力.[师]请看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演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生]这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师]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生]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师]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请看投影.[投影]课本图11.2-5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扩散现象.2.分子间的作用力.四.布置作业A类物理基础训练1——10B类1、物理基础训练1,2.3.42、P31五、板书设计1、物质由分子组成2、护散现象3、分子间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教学后记:2节讲述了“物质的分子构成”‘“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三、内能及其改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分子热运动》热和能PPT教学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分子热运动》热和能PPT教学课件
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课堂检测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 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 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5、用粉笔写字就能在黑板上留下字迹,是因为( )。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3、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 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 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与大家共享收获的喜悦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第五页,共十六页。
学以致用
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我国采用 “禁种、禁贩、禁制、禁吸”四禁并举的禁毒方针。
经过训练的警犬依靠灵敏的嗅觉可以从旅客的行李 箱中发现夹带的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这利用了什么 物理知识?
第六页,共十六页。
小试身手
1、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情境描写,下面摘录的一部分语句都是
描述我国大好河山的,其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 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 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土飞扬 C.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料,整片湖 受到污染 3、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香袭人知骤暖”中,花香袭人是_____现象, 说明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上亿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
肉眼下的金条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条
说明: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数量有多大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1cm3的水中 含有大约3.35×1022个水分子,若把这些 水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1cm3面 积上可得5000多个水分子!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距离模拟动画
《物质的分子构成》热和能 2
鲁教版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什么是分子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 最小微粒叫做分子
*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 *分子数
目巨大
分子到底有多小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___C______ A、10-5m B、10-6m C、10-10m D、10-12m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距离变大
固态、液态、气态比较
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排列 分子间距
固态分子排列紧动比较自由 距很大,并以
高速向四周运 动
比固体大
很大
分子间作用力 很大
作用力比固体 极小,容易被

压缩
外在特点
固体有一定的体 没有确定的形
积和形状
状,具有流动

气体具有流动 性
•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结冰 时体积变大),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大。
固态
液态
气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