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的认识与比较1. 数字0-9: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名称,学会正确书写数字。

2. 数的比较:学会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数的比较。

3. 数的顺序:学会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组数。

二、数的组成与分解1. 数的组成:学会将一个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

2. 数的分解:学会将一个两位数拆分成几个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

三、简单的加法1. 口算加法:学会进行10以内的口算加法。

2. 加法的运算法则: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用连加的方法简便计算:例如,10+4=(10+1)+3=14。

四、简单的减法1. 口算减法:学会进行10以内的口算减法。

2. 减法的运算法则:学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 用连减的方法简便计算:例如,11-3=(10-1)-2=8。

五、图形与位置1. 认识几何图形:学会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

2. 图形的分类:学会按照图形的边数和角数进行分类。

3.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使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六、简单的计量1. 长度的认识:学习使用长度单位,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 重量的认识:学习使用重量单位,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重量比较。

3. 容量的认识:学习使用容量单位,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容量比较。

七、数的顺序与数轴1. 数的顺序:学会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组数。

2. 数轴的认识:学会使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点,我们能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在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不断提升数学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概念、数的比较大小。

2.加法和减法:加减法的概念与运算、加法口算和减法口算。

3.数的合并与拆分:数的合并和数的拆分。

4.数量的意义:数量的概念、数量的认识、数量的表示。

5.时间:时间的概念、日常时间的认识与表示。

6.金钱:金钱的概念、小额货币的认识与表示。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数的认识和扩展: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大小。

3.乘法和除法:乘法口诀表、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4.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5.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6.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基本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与表示。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两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数的认识和扩展: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大小。

4.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5.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6.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7.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基本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与表示。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四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三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小数:小数的概念与表示、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5.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6.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7.平面和空间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的认识与表示。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五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四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学一年级资料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资料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资料知识点一、数字与数学运算1. 数字的认识与辨识:包括自然数0-9的认识、各数字的写法、数词的念法等。

2. 数字的顺序排列:数字的顺序排列以及正确的顺序念法。

3. 数字的比较与大小: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4. 基本数学运算:简单的加法、减法运算,以及运算符号的认识与运用。

二、时间与日期1. 星期的认识与念法:对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念法。

2. 季节的认识与区分: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及区分。

3. 日期的表示与读法:认识日期的表示方法,如月份、年份的读法等。

4. 时间的概念与表达:初步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时间。

三、空间与形状1. 基本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辨认它们的特征。

2. 位置与方向:了解上、下、左、右等基本方位词以及它们的使用。

3. 空间关系的理解: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理解空间关系,如近、远、高、低等。

四、颜色与物体1. 常见颜色的辨认:认识基本的颜色,如红、蓝、绿、黄等,并能够辨认它们。

2. 物体的分类与辨识:通过形状、用途等来分类与辨认常见的物体,如动物、植物等。

五、人物与事物1. 家庭成员与关系:认识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并能够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2. 学校与常见事物:了解学校内常见的事物,如教室、操场、椅子、书包等,并能够正确命名。

3. 自然与人工事物:区分自然界和人工物品,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区别。

六、社会与环境1. 节日与习俗:了解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并能够简单描述相关的习俗。

2. 交通工具与安全: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等,并了解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安全知识。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资料知识点。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数字的数数顺序;认识数字的
大小关系,如比大小、比较大小等。

2.数的运算: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通过口算、实际物品的分组来
加减简单的数。

例如:2+3=5,5-2=3等。

3.数量的认识:认识不同数量物品的多少,掌握不同数量物品的称呼,如一朵花、两个蛋等。

4.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和立体图形,如矩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以及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

5.长度的认识: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长度的物体。

6.容量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通过实际的操作
与经验来感知不同容量的物质。

7.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时间,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简单地读
懂时钟上的时间。

8.逻辑思维: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游戏培养逻辑思维,如找规律、
填空题、逻辑判断等。

9.数据统计:通过简单的实物操纵和图表的形式,认识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如柱状图、条形图等。

10.分数概念的初步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和实例引导学生对一半、四
分之一等分数进行初步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认知
1.数的读法和书写:0、1、2、3、4、5、6、7、8、9
2.比较大小:大、小、相等
3.数的数量关系:多,少,相等
4.数的顺序关系:1在2前面,4在6后面等
二、数的加减法
1.加法口诀:1+1=2、1+2=3、1+3=4等,直到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加法的运算规律:1+2=2+1,3+4+2=3+(4+2)
3.加法的交换律:2+5=5+2
4.加法的有序性:2+3=5
5.减法的认识:10-1=9、8-3=5等,直到10以内的减法口诀
6.减法的运算规律:2-1=1,(3-1)-1=1等
三、数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1.形状的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形状的分类:些许形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实物形状的画法:用直线和曲线画出形状
4.位置的认知:上、下、左、右等
5.位置的指示:将物体放在一些位置
四、数的观察和整理
1.数据的图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
2.图表的观察:看懂图表中的数据
五、数的排序与分类
1.数的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2.数的分类:数字、形状等的分类
3.数的组合:数的加法、组合
六、时间和金额
1.时间的认知: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等
2.时钟的认识:钟面和指针的认识
3.金额的认识:元、角、分等的认知
七、数的工具
1.尺子:量长度
2.秤:量重量
3.容器:量容积。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与识别:学会书写和识别1-100的数字。

2. 数数:能够正序和倒序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3. 比较大小: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的组成。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形状比较: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边数等特征。

3. 图形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2.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五、测量与数据1. 基本测量: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2. 数据收集:学会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或图形简单地表示数据。

六、逻辑与推理1. 简单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识别并延续简单的图形、数字和颜色模式。

3. 问题解决:通过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七、数学语言与表达1. 数学词汇:学习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词汇。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这份总结旨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概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20篇)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20篇)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20篇)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第1篇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第2篇观察与测量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认识米)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小学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公式汇总+解读一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导语】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是常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一
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不管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曲折的,我们把曲折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转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

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2.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二
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和就是几十。

整十
数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剩几,差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先将两位数的个位数与那个一位数相加得几
作为和的个位数,和的十位数就是两位数十位上的那个数。

两位数加整
十数,先把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作为和的十位数,和的个位数就是两位数的那个个位上的数。

运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也能够利用数的.组成运算。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超过十的三种算法:
(1)两个数的个位相加后得一个新的两位数,这个两位数再与本
来那个两位数的十位相加。

(2)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上余下的数。

(3)先把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4、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的,直接用它去减一位数,所得的
差是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就是本来两位数中的十位上的数。

两位数
减整十数,先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去减整十数,所得的几十再和本来两位
数的个位数相加。

5、比较大小,一样是算式的应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去比较。

6、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不够减的,有两种算法:
(1)将被减数分成几个十和十几,先用十几去减一位数,差再和
几个十相加。

(2)将被减数分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和10,先用十减那个一位数,所得的差再和那个新的两位数相加。

不管哪种算法,运算结果十位上的
数要比本来少1。

7、整十数减一位数,把被减数分解成几十和10后,用10减个位
数后的差和几十相加就行。

8、几次加、几次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一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小括号的必须先算小括号中的。

小括号起到了改变运算顺序(就
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作用。

9、求几个相同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求一个数中含
有几个某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

10、解决这部分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数一数、圈一圈、列表等方式。

11、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十位上的数应当比本来
多1,个位上就看加了凑够十外还有几个一了。

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三
20之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8、7、6、5、4、3、2,运算方法有点数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点数法就是画出被减数的个数,圈出减数的个数,点出没
圈到的是几,这个数就是差。

想加算减法就是利用数的组成,将十几分
成9加多少,或8加多少,或7加多少,或6加多少,或5加多少,或
4加多少,或3加多少,或2加多少,这个多少就是要求的差。

破十法
就是将十几分成十加几,先用十去减减数,再把减得的数和几相加,就
是要求的差。

2、巧算法:十几减9等于几加1;十几减8等于几加2;十几减7等于几加3;十几减6等于几加4;十几5等于几加5;十几减4等于几加6;十几减3等于几加7;十几减2等于几加8。

3、运算十几减去5、
4、3、2,还可以先将
5、4、3、2分成几和
多少,十几减去几后,再减多少就行了。

4、看图列式时,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求其他的一
部分就用减法,知道各部分求总数用加法。

5、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问题挑选合适的数字信息,有不该用的数字就不能管它。

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都是用大数减小数。

4.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四
100之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之内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之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之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之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
7、用语言来描写数的大小关系
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写;
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很多”“少很多”描写。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5.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五
20之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几的运算方法
(1)点数法
(2)破十法
(3)平十法
(4)想加算减法
2、解决问题
(1)挑选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