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第一框
[优选]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第1节 生活需要法律(一)共3篇
![[优选]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九课第1节 生活需要法律(一)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aeaeb1a37f111f0855b1c.png)
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2.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自主学习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仅需要依靠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而的,又对生活加以。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2)法律已经深深地我们的生活之中, 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而且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和的。
2.法治的脚步(1)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
(2)法治是依法对进行治理,强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3)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二、合作学习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三、复习巩固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来协调和调整。
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C.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3.法律约束着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一、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P3★★★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二、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P3、P4★★积极影响: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P3消极影响: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P4三、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1.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受2.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3.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4.追求外在美的同时,追求内在美四、产生青春期困惑和矛盾的原因?P5(相关链接)★★1.认知能力得到发展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五、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1.反抗与依赖2.闭锁与开放3.勇敢与怯懦六、如何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P6★★★1.参加集体活动2.求助他人3.培养兴趣爱好4.学会自我调节(写下自己的想法,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第一课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什么是独立思考?P9★1、不一味追求独2、表现为不人云亦云3、有自己独特的见解4、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二、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一看三敢于)P10★★★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2、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4、敢于向权威挑战三、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P11★★★1、利于发现、提出问题2、利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3、能调动经验、激发学习动机4、能促使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四、如何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P11★★★1、有质疑的勇气2、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3、考虑他人感受4、掌握批判技巧(对事不对人;不一味否定,要有一定的建议性)五、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力?P121、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有一定创造力2、创造存在于各方面,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男生女生1、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身体发育与身体外形的变化;2、青春期身体变化有哪些表现: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一些生理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4、身体变化的特点: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5、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③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态、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6、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7、青春期矛盾心理有哪些主要表现:①反抗(独立)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8、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矛盾心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青春期烦恼)?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8、青春期心理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个人成长长大的信号包括两方面:①生理发育;②思想日渐成熟;2、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课件(部编人教版)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1.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 和本质。 2.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3.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树立法律意识。
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身边的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
大家谈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总结: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中国在路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 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之一。
有发生 。
维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作 了新的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 许可制度;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 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 的农作物中;婴儿乳粉配方 必须注册;只要有危险食品 就得召回等。
小组交流
1.你认为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 影响?
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D )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 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 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 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 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笔记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法律知识”。
本课以学习我国宪法和普法法律知识为主线,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普法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合法权益意识。
首先,课堂主要内容是我国宪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条文。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宪法标志、阅读预备篇和主体篇、对比宪法与校规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我国宪法的起源、基本原则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等内容。
学生需要注意宪法的特点,理解我国宪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其次,课堂中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任务和宪法的修法程序等。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思维导图构建等方式来掌握这些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课堂中还需学生掌握普法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分类以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律知识问答等方式深入了解普法法律知识。
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最后,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展开法制宣传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法治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了解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剂良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珍惜法律给予的权益。
总之,道德与法治第九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普法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学生需要掌握宪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条文,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同时也需要掌握普法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法治意识和合法权益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1框《增强安全意识》教案(2024秋)

1.增强安全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增强安全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
[道德素养]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法制观念]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健全人格]了解增强安全意识的一些基本常识。
[责任意识]懂得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懂得如何增强安全意识,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观看视频《生命安全教育》,小组合作讨论:如何理解生命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追求。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良好的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精心探讨生活观察:我的游泳技术很好,我不会在河里溺水的。
学校实验室的墙上贴着安全须知,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但也没有出过事。
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入场后先查找安全疏散通道的标志。
★小组合作讨论: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请你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
探究与分享:★观看视频《邯郸初中生被杀害案》,小组合作讨论:被害人是否有安全意识?精读细研:(一)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探究与分享: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教学案(无答案)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老师评价:_________【学习目的】1.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2. 理解法律的起源和本质。
3.知道法律的内涵、要求和地位。
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的、地位和意义。
4、知道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____________,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谊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公布的,又对生活加以___________,所以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1)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效劳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________。
(2)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①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_____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___。
②法律规定的____________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开展的空间。
1.法律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____________之后,统治阶级开场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现代国家用________替代了人治。
2.法律的本质。
(1)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
(2)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____________的工具。
(3)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______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的内涵、要求和地位(1)内涵。
法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展治理。
(2)要求。
①强调________、法律至上。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_____________。
(3)地位。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 的重要标志。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的、地位和意义(1)总目的。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了解法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难点】法治的脚步【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8·19 徐玉玉电信诈骗案2016 年8 月19 下午,打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让徐玉玉欣喜不已。
家住山东临沂的徐玉玉今年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由于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2016 年8 月21 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2016 年9 月27 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投案自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经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检察院审查终结,于2017年4月17日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3] 2017 年7 月19 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运用你的经验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设问:(1)你能再列举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自法律吗?(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2、探究与分享(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