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室内分布系统WFDS的应用与分析
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及其施工应用方案

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及其施工应用方案摘要:随着我国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生活中应用也随之广泛起来。
我们都体会到无线通信的提高和发展,无线通信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与快捷。
目前针对于现下4G当中的FDD-LTE2、TD-LTE这两种移动通讯的网络建设需要,对GSM、4G网络分布系统差异进行分析。
同时要找出在4G网络的建设中实施室内分布覆盖技术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从应用、性能方面对4G网络分布覆盖建设合适的光纤覆盖系统进行介绍。
关键词: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覆盖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脚步的加快,致使我国的建筑物功能建设产物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移动通信要求随之增高[1]。
由于我国各个省市的建筑物结构较为特殊,对移动信号起到屏蔽的作用。
因此大多数人在地下停车场、地下室、高楼层中的底层等位置会感觉到信号消失、信号异常、信号薄弱等现象[2],导致人们没有办法正常的使用通信设备,这种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讯盲区[3]。
除此之外在人口流动比较大的火车站、汽车站以及人工较为密集的商场等场所,由于人口居多使用手机的人较多,导致信道出现拥塞,使大家不能够正常的通信或没有办法连接网络。
就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整改,详情如下。
一、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以及原理分析(1)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原理在一般的情况下,将蜂窝技术当做无线室内覆盖系统信号源,即为将无线操作方式当做接入[4]。
如室外站有一定程度的富余,可经过直放站把室外的信号引入到室内,从而达到降低盲区的目的[5]。
直放站具备简易、灵活等优点,为此使用直放站对此类简单问题可给予直接的解决。
除此之外对移动通信缺点进行逐一解决是十分重要步骤,因为这种一种资源丰富、灵活、简单的设备。
(2)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组成经分析,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三个部分而组成的,包含信号源系统、室内光缆以及设备系统、室内的接收系统。
其中信号源系统包含了微蜂窝基站、宏蜂窝基站、直放站;室内光缆以及设备系统包含了光端机、电端机、同轴电缆和其他类型电缆;室内的接收系统包含了室内天线、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等一系列设备。
无线光纤分布系统(WFDS)宣传资料初稿

1、系统设计原理【1】采用0-10dBm功率的基站作为信源,降低无线网容量与覆盖的相关性,使覆盖和容量能够适应基站信源的调整。
在覆盖区域不变前提下,能够方便地实现覆盖区内用户容量的增加和减少;也能够保持原有覆盖不变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实现覆盖区域的增加,从而做到随着用户发展而变化。
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小网络建设投资成本。
【2】采用光纤宽带传输技术,提供足够带宽的无线信号传输,对于不同频段的传输损耗一致性好,能够兼容不同频段,具有极低的分布传输链路损耗,能够支持远距离分布覆盖。
【3】采用中频信号的传输技术,取代大功率射频放大,降低电磁辐射对环境的电磁干扰,保证了信号在传输链路中的信噪比。
【4】仅在靠近天线附近,采用并行多路的低功率远端射频单元来替代大功率的同频功放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及干扰,大大减少整个分布覆盖系统的电源消耗【5】采用贴近天线的前置低噪放大技术(塔放原理),降低到达天线口处的门限电平,大大减少上行信号噪声,改善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2、原理框图WFDS系统原理框图WFDS系统通过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利用五类线或CA TV电缆实现信号分布。
信号源只需要提供0-10dBm的微功率信号输入到WFDS系统的主单元(MH),主单元将输入信号变换为中频,然后通过电/光转换由光纤传送到扩展单元(EH),扩展单元再通过光/电转换变为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又由五类线或CA TV电缆传送到远端天线单元(RAU),最后把中频信号重新变换为射频,并通过低功率功放输出射频信号送入天线。
3、WFDS系统的组成A、标准型WFDS标准型WFDS由主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组成,主单元和扩展单元用光纤连接,扩展单元与远端单元之间用五类线连接。
如果采用多模光纤,光纤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5km;如果采用单模光纤,光纤的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6km。
五类线的长度一般要求不超过100m,加延长器可以放宽到170m。
标准型WFDS最大的连接模式为1:4:8,即一个主单元最多可接4个扩展单元,每个扩展单元最多连接8个RAU,所以一个主单元最多带4个扩展单元、32个远端接入单元。
移动通信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措施初探

移动通信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措施初探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房屋建筑数量的持续增多以及人口密度的逐渐增大,都对建筑环境内的移动通信网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具体实际,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室内分布优化工作作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优化引言: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整体的移动通信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无线网络通信已经深刻地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了人们通信娱乐的重要技术支撑。
但是目前,我国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室内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大型房屋建筑拔地而起的情况下,室内的移动信号较差成为了阻碍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一项顽疾,下面笔者将针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一.无线室内分布系统概述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利用蜂窝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其信号的发散作用形成无线状态下的网络接入,如果室外的信号站处于空余状态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直放站的作用将室外的信号向室内引入。
直放站的设置和操作都非常简便,能够有效减少室内信号覆盖不足所产生的盲区,是应用非常广的无线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理念。
从系统组成来看,无线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有这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信号源系统,其中包括微蜂窝基站、室内直放站以及宏蜂窝基站;室内光纤系统,其中包括光端机、电端机以及同轴电缆;无线信号接收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室内天线、干线放大器以及耦合器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流程化模式,将信号进行层层处理和传递,最终实现无线信号的室内全覆盖。
二.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优化应用1.大型公用建筑设施当中的应用大型公用建筑设施包括场馆、综合性商场等。
这些建筑往往具有非常明显的人员密集期和人员空闲期,因此在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建筑本身的共享范围以及持续维护需求来进行建设。
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系统优化。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WFDS系统来选择附件当中的房间,一般来说都位于基站的中心源点处,之后将光纤传输拓展单元设置在建筑当中的不同区域里,这样就能够将不同区域的集中源设备设置到一个房间当中,可以有效地节省房间,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维护。
新型室内分布系统WFDS的应用探析

关键词 : 无线 光纤分 布 系统( D ) 室 内覆 盖; 用 WF S ; 应
Ke r s W i ls Fb rDi r u in S se WF S :n o rC v rg : p l - in y WO d : r e s i e s i t v tm( D ) id o O ea e a pia 0 e tb o (t
O 引言 1 F W DS简 述
一
输出接 口
WF S Wi ls Fbr ir ue yt ) 线 光 纤 分 布 系 统 是 D ( r es i s i tdS s m 无 e e D tb e 种 以光纤承载无线信号传输和 分布 的解决 方案 , 系统充 分发挥 该
输出接 口
图1 F W DS系统 拓 扑 结构
作 者 简 介 : 雪 强 (9 5 , , 北 石 家 庄 人 , 国联 合 网 络 通 信 有 限公 司 张 17 一)男 河 中 河 北 省 分公 司 , 程 师 。 工
WF S应用时 , D 仅需要将不同制式的信号源( 功率基站 ) 中 微 集 放 置 于一 处机 房 内 , 站输 出 的 电信 号 分 别 输 入 主 单 元 ( U)完 成 基 M ,
・
2 0・ 0
价值 工程
新 型 室 内分 布 系统 W F DS的应 用 探 析
An l ss o e Ap l a i n o w n o r Dit i u i n S s e F a y i ft p i t fNe I d o srb t y t m W DS h c o o
,
a p iain c s fW FDS o du t ae ts aaa ay i,a d ds u s s te a lc to h r ce sisa d a v na e fte W FDS byt ec m[ rs n p lc to a eo ,c n csc s e td t n lss n ic s e h ppiain c aa tr t n d a tg so h i c h o ) io a wi h r dto a srb in s se t t eta iin lditiut y tm. h o
室内覆盖三网融合探讨

【摘要】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或演进应该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共存,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协同服务。
文章主要介绍了GSM/WCDMA/WLAN三网的现状、覆盖方法、发展策略及业务融合等问题。
【关键词】融合 GSM WCDMA WLAN Femto WFDS收稿日期:2012-01-121 概述现阶段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尤其是在城市区域,但建筑多、楼层高并且位置相对集中也给无线通信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这些区域的楼宇内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往往都不是附近基站的直射信号,多数是反射、绕射信号或者是远处基站越区覆盖信号。
用户在拨打手机时,会出现信号不稳、通话质量差、掉话率高、接续困难的情况。
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大网信号的延伸,很好地解决了室内信号弱区和盲区问题,能够把用户驻留在室内,可以减少用户投诉。
据统计,室内的业务总量占据总业务量的70%,运营好室内这张“小网”可以为运营商带来相当可观的业务收入。
2 研究背景2.1 项目现状GSM、WCDMA、WLAN分布系统建设分属三个项目进行投资管理,融合建设缺少统一规范或指导意见。
部分覆盖系统的WLAN三网融合的设计方案不合理、建设思路单一,未结合实际场景及业务需求考虑覆盖方式,投资效益和实际覆盖未达到预期效果。
2.2 研究目标对GSM、WCDMA、WLAN三网的分布系统融合建设进行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融合建设规范,指导公司对分布系统进行合理建设和有效投资,实现新建覆盖系统具备GSM、WCDMA、WLAN三网的快速接入及开通能力。
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合理规划综合覆盖系统的建设,实现投资效益与用户感知的最优化。
邱远贺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公司广州分公司3 目前三网融合可行性研究随着WLAN网络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如何避免目前的三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三网融合低成本的建设方案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如何将合路技术有效指导实际工程建设,需综合考虑三网合路技术对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业务场景及用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验证融合组网技术能否达到提供业务标准。
基于移动通信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措施分析

基于移动通信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措施分析摘要:现阶段,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加快,各类建筑物规模逐步扩大,当前,大部分建筑物均附有集成化功能,从而对于通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各类建筑物自身结构较为独特,使得移动信号在建筑物内部极易受到屏蔽,比如: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
针对此类问题,需在建筑物内部构建无线室内分布系统,本文简述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分析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在各类建筑物中的应用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前言:伴随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建设更为优质化,从而通信信号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无线设备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无线电台、无线电视、手机等,在移动通信业务不断完善的同时,逐步从以往的语音通话向视频、图像等方面发展。
伴随4G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通信内容更为丰富,但由于室内信号质量较差给移动运营商带来不小的问题,因此,对室内信号质量加以改善极具重要意义。
1.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简述在城市各类大型建筑物中十分适合应用无线室内分布系统,无线室内分布系统是指是以蜂窝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对信号来源进行获取。
无线接入操作模式是普遍选取的接入方式,从某些地区室外站方面来讲,可将室外信号通过直放站引入室内,从而避免通信过程出现盲区。
选取直放站的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在技术方面更具灵活性及简便性,有效解决信息盲区这一问题,还可对移动通信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使得移动通信系统更为完善[1]。
在建筑物内应用无线室内分布系统不但可使通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具灵活性及便利性。
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具体涵盖以下三部分:信号源、接收系统、光缆设备,在此之上建立室内通信体系,对建筑物实现信号全覆盖的目的。
可将信号源系统划分为微蜂窝基站及宏蜂窝两类,另外还包含直放站。
就室内系统来讲,还包括点端机、同轴电缆、光缆设备、光端机等。
接受系统内包含功分器、天线、耦合器、干线放大器等。
浅析室内分布系统

浅析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时广大移动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单单满足于良好的室外移动通信服务,而且也要求在室内(特别是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级写字楼等)能享受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而现代建筑由于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衰减特别厉害,使通话质量严重下降。
具体影响如下,在大型建筑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基站接收信号十分微弱,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信号覆盖的盲区;在大型建筑的中间楼层,由于手机可以接收到周围多个不同基站的信号,使基站信号发生重叠,产生乒乓效应,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大型建筑的高层部分,进入室内的无线信号非常杂乱,既有附近几个基站的信号,也有不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接收信号忽强忽弱极为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十分严重。
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在空闲状态时小区重选频繁,在通话过程中频繁进行切换,话音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容易产生掉话现象。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太大,信道十分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好室内信号的覆盖问题,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解决以上所说的室内信号覆盖不理想的问题,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建筑物内安装室内覆盖分布系统。
就是将基站的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入到室内的每一个区域,再通过小型天线将基站信号发送出去,从而达到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的目的,为楼内的移动通信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室内信号,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峰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室内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
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及优化分析

无线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及优化分析作者:赵毅宏来源:《中国新通信》2017年第06期【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与之相应的建筑行业规模也在扩大。
从现状来看,很多建筑物都具备集成化的功能,因此在客观上也应当设置较高的通信需求。
某些情况下,建筑物本身具有独特的结构,因此建筑物内部的移动信号就可能受到屏蔽。
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室或高层建筑的最下层等。
对于此类建筑,有必要构建无线室内系统,运用分布式系统的模式来优化室内的信号传输。
对于无线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这样做有利于拓宽室内的通信覆盖面,在此基础上优化现阶段的无线通信模式。
【关键词】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具体应用优化目前的状态下,城乡很多地区都构建了4G的新型通信网络。
相比于GSM的通信网络,4G网络表现为全新的技术特性。
具体在建设移动通信时,关键应当在于室内信号分布与信号覆盖,在此前提下确保网络信号在室内空间的完全覆盖[1]。
运用无线光纤建成的室内无线分布系统更适合运用于较大规模的城市建筑物,例如大型停车场、火车站或医院等。
经过试验可知,室内的无线分布系统有利于优化移动信号的全覆盖,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拓宽了信号覆盖面。
由此可知,运用于室内的无线分布系统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因此有必要优化与之相关的无线通讯技术。
一、基本的系统原理无线的室内分布系统适合运用于各种类型的大型建筑物。
从基本原理来讲,分布式的无线室内系统建立于蜂窝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蜂窝技术来获得清晰的信号来源。
具体在选择接入方式时,通常可以选择无线接入的操作模式。
对于某些地区的室外站而言,可以借助直放站的方式来引入室外信号,这样做有助于杜绝通信中的盲区[2]。
相比来看,直放站运用于无线通信的方式具有简便性与灵活性的技术优势,对于移动通信中的缺陷也能进行相应的弥补。
由此可知,分布系统用于无线室内通信的模式具备灵活性与简便性,同时也充分运用了现阶段的通信资源。
分布的无线室内通信应当包含光缆设备、接收系统与信号源这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全覆盖的室内通信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室内分布系统WFDS的应用与分析
( 2010/12/16 15:34 )
本文关键字: 网络20, 光纤1, 电缆1, 3G1, 移动通信1, 光缆1
1 WFSD系统简述
WFDS(Wireless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无线光纤分布系统是一种以光纤承载无线信号传输和分布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充分发挥光纤承载带宽大和传输损耗小的优势,适应了通信运营商多业务运营的网络建设需求,是一种有效的多制式、多业务融合的分布系统建设方案,该方法还实现了国家及运营商的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
WFDS系统采用树形扩展的拓扑结构,能灵活适应不同的场景规模(见图1和图2)。
图1 WFDS系统拓扑结构
图2 东方星城小区总体平面图
WFDS系统应用时,只要求将不同制式的信号源统一放置于机房内,基站输出的电信号分别输入主单元(MU),完成多业务信号合路和电光变换,再经光纤和扩展传输单元(EU)将其分布到区域内的各远端单元(RU),然后恢复成原来的射频信号覆盖一个特定的区域。
WFDS这种新型的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在泉州电信的一个分布系统项目进行了试点应用,获得了很好的无线网络覆盖,本文尝试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浅析其在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特点。
2 WFDS应用案例
东方星城小区共有8栋高层住宅楼和一个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大,楼宇间距小,建筑结构复杂,用户密度大,小区内部和部分楼层天翼无线网络信号达不到覆盖要求。
该小区信号覆盖及建设主要存在:
(1)电梯、地下室为信号盲区。
(2)部分平层信号杂乱,切换频繁,掉话率高。
(3)业主反对在楼宇间布放射频电缆,协调布线困难。
(4)无预留管道,楼间馈线布放困难,传统覆盖方式需要在多处安装大功率有源设备,对基站干扰大,成本高,取电和工程难度大。
针对东方星城的实际情况,鉴于传统覆盖方案无法实施等不利因素,决定采用WFDS 系统来完成本小区的覆盖。
2.1 工程概况
该小区1#,2#楼由于电梯是观光电梯,无线网络覆盖信号好,3#,4#,6#,7#楼做电梯覆盖,5#,8#楼和地下室做平层加电梯覆盖。
信源RRU安装在5#楼地下室的弱电井,且地下室与5#楼和6#楼有连通,为了合理利用基站功率,地下停车场,5#,6#楼用RRU信号直接覆盖,3#,4#,7#,8#楼采用WFDS系统进行覆盖。
由于每栋楼都是独立的,地下室没有与8栋楼都贯通,利用传统馈缆传输方式,在施工中需走管道,存在距离较远,损耗较大,口径较粗的馈线电缆在工程实施中阻力较大基本无法进行实施建设,因此该分布系统的走线线路由与末端天线功率的控制是本次覆盖的重点考虑因素。
2.2 系统方案设计(见图3)
图3 东方星城WFDS系统原理图
采用WFDS全光纤传输方式,一个RRU基站和一个主单元安装在机房,利用光纤传输将扩展单元放置在小区的不同区域,避免馈线长距离传送带来的高损耗和施工困难的难题。
扩展单元安装在每栋楼的弱电井里,通过随路供电光缆连接各个远端单元。
远端单元采取集中供电的方式,减少了取电点。
2.3 电梯覆盖实施方案
电梯覆盖是将电梯专用随行馈电光缆与电梯的随行电缆用扎带捆绑在一起,连接到安置在电梯轿箱顶部的远端单元,远端单元直连定向天线覆盖电梯。
远端单元和天线随电梯一起移动,可以保证电梯轿箱内的信号稳定(见图4)。
图4 电梯覆盖实施方案
2.4 平层覆盖实施方案
平层覆盖是将扩展单元安装在中间楼层的弱电井中,再通过馈电光缆把远端天线单元安装在各个楼层的弱电井中,其主干线用的是光纤,解决了布线施工困难的问题,方便工程施工,也不会影响大楼原来的装修。
而信号覆盖采用微功率,多天线分布方式解决频繁切换,同时每个平层功率可独立控制信号外泄。
工程现场图片参见图5和图6。
图5 挂墙安装的远端单元
图6 机柜安装的扩展单元
3 覆盖测试分析
分别就工程设计所覆盖电梯和平层进行了开通前后的DT测试,从RxPower,TxPower,Ec/Io,FEER进行覆盖效果对比说明。
3.1 电梯覆盖前后数据对比(见图7)
图7 电梯覆盖前后数据对比
WFDS电梯覆盖的优势是信号电平稳定,不产生切换,通话效果佳。
WFDS分布系统覆盖电梯,天线随电梯移动,轿箱内信号均匀,信号强度不随电梯轿箱的升降而变化。
3.2 平层覆盖前后数据对比(见图8)
图8 平层覆盖前后数据对比
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接收电平,手机发射功率,Ec/Io,误码率等明显得到改善,满足了用户的通信需求,从而达到并超过了传统分布系统建设的质量要求。
4 试点评价
东方星城的WFDS系统现已开通运行,效果良好,通过各方面的考查,结合传统覆盖方式,从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网络性能、网络升级等几个方面做出对比分析和评价。
4.1 网络建设方面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WFDS采用网络化的结构组网方式,利用光纤进行传输,可实现多网共建,工程实施隐蔽性好,施工简单,对业主干扰降低。
网络扩展性好,可起到快速布网、快速解决用户的投诉;后续维护简单,运维成本低。
表1 网络建设方面对比分析
4.2 网络优化方面对比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WFDS系统具有灵活的覆盖控制优势,可实现室内外一体化覆盖,可灵活的根据覆盖区域不同时期的用户进行小区的分裂或合并,并可方便地控制不同小区间的切换边界,灵活控制室内信号到室外的泄漏程度。
表2 网络优化方面对比分析
4.3 网络性能方面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WFDS系统所建的网络性能与传统方式相比较有较大的优势。
表3 网络性能方面对比分析
4.4 未来网络建设的升级改造
从表4可以看出,WFDS具有明显的扩容和升级优势,具有新业务快速推出的优势,原有设备的利旧效率很高。
表4 未来网络建设的升级改造
5 结束语
利用WFDS系统较好地满足了东方星城小区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要求。
与现有馈线电缆覆盖系统方案相比,WFDS分布系统建设方案的灵活性、优越的性能,以及在多系统共享统一平台能力、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管理能力、网络升级适应能力、施工简单、工程维护方便等方面的优越特点,特别是针对自干扰的3G移动通信网络,对于室内外覆盖达到很好
的衔接,有效地提升了网络的覆盖质量。
存在的不足表现在普通站点投资较高、远端单元功率较低、光缆维护量大等方面,具体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来自:/164/a56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