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09级通信工程第二教学楼CDMA室分系统方案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河北师大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09级通信工程第二教学楼CDMA室分系统方案建设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2012年6 月目录一.工程站点概述 (3)1. 自然环境描述及建设理由 (3)2. 设计目标 (3)3. 站点位置及周围基站分布图 (3)二. 现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4)1. 现场测试描述 (4)2. 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4)3. 测试结论 (16)三. 本方案说明 (16)1. 容量分析 (16)2. 覆盖区域描述 (17)3. 有源设备使用 (17)4. 边缘场强预测 (17)5. 分区及切换带的设置 (18)6. 泄漏及渗透控制 (18)7. 室分有源设备网管 (19)四. 设备安装说明 (19)五. 工程规模和工程预算(以当期招标合同为准) (202)六. 电磁辐射防护 (21)七. 附图 (23)2. 系统原理图: (23)3. 设备安装平面图 (25)一.工程站点概述本方案为中国电信河北省2011年CDMA网室内覆盖工程,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 座室内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1.自然环境描述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座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其的人流数量适中,话务量中等。
该大楼共6层,本期工程对1-6层进行全覆盖;总覆盖面积约12000平方米。
2.设计目标本工程解决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座CDMA覆盖;改善CDMA网的网络覆盖质量。
本工程主要覆盖总覆盖面积约12000平方米。
3.站点位置及周围基站分布图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二.现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1.现场测试描述表3 测试说明2.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一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2 一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3 一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4 一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5 一楼FFER测试3.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二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6 二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7 二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8 二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9 二楼FFER测试4.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三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10 三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11 三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12 三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13 三楼FFER测试5.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四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14 四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15 四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16 四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17 四楼FFER测试6.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五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2、RXAGC测试3、TXAGC测试4、FFER测试7.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六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2、RXAGC测试3、TXAGC测试5、FFER测试8.测试结论1、通过现场勘测得知,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楼体信号屏蔽较差,致使楼内部分区域,楼层内信号不能满足正常通话的要求。
教学楼层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学空间利用率,本文针对某中学教学楼进行教学楼层设计方案设计。
二、设计原则1. 优化教学布局,提高教学空间利用率;2. 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适应课程改革;3. 考虑学生、教师的使用习惯,提高教学环境舒适度;4. 确保安全、环保、节能、经济。
三、设计方案1. 教学楼层分布(1)一层:主要包括入口大厅、校史展览馆、教务处、办公室、教师休息室、会议室、卫生间等。
(2)二层:设置10个标准教室,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
(3)三层:设置10个标准教室,与二层教室功能相同。
(4)四层:设置5个实验室、3个计算机房、2个图书阅览室、1个教师备课室、1个多功能厅。
2. 教学设施配置(1)教室: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
(2)实验室:配备实验桌、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计算机房:配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满足学生上机操作和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
(4)图书阅览室:配备图书架、阅览桌椅、电子阅览设备等,满足学生阅读和学习需求。
3. 教学空间设计(1)教室:教室采用明亮、宽敞的设计,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实验室:实验室采用通风、防火、防尘、防腐蚀的设计,确保实验安全。
(3)计算机房:计算机房采用防静电、防辐射、恒温恒湿的设计,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
(4)图书阅览室:图书阅览室采用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四、设计实施1. 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2.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中,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设计方案的实施,该校教学楼将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教学空间利用率,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2. 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 提高学生、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效率;4.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楼空间规划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对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教学楼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空间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生活环境。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教学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2. 功能分区合理:明确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提高空间利用率。
3. 空间布局科学:优化空间布局,使教学、办公、休息等区域相互协调。
4. 环境优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的生活品质。
三、规划设计方案1. 功能分区(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满足各类课程的教学需求。
(2)办公区:包括教师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等,方便教师办公和交流。
(3)休息区:设置学生休息室、教师休息室等,为师生提供放松身心、交流学习的场所。
(4)辅助设施区:包括卫生间、饮水间、储藏室等,满足师生基本生活需求。
2. 空间布局(1)教学区:教室布局采用“U型”或“回型”,方便教师和学生互动。
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设置在靠近教学区,便于资源共享。
(2)办公区:教师办公室集中设置在靠近教学区,便于教师管理学生和教学。
(3)休息区:学生休息室设置在楼道两侧,方便学生上下楼休息。
教师休息室设置在办公区附近,便于教师下班后休息。
(4)辅助设施区:卫生间、饮水间等设置在各个楼层,方便师生使用。
3. 空间设计(1)教室:采用大窗户设计,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地面采用耐磨、防滑的地砖,墙面采用环保涂料。
(2)实验室:设置独立通风系统,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质量。
实验台采用可调节高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办公区:采用开放式办公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
墙面采用吸音材料,降低噪音干扰。
(4)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沙发,营造温馨的休息氛围。
四、总结本教学楼空间规划设计方案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环境设计,旨在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教学环境。
教学楼的内部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本教学楼内部设计方案以“人性化、环保、智能”为核心,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力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空间。
二、设计原则1. 生态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打造绿色校园。
2. 人性化设计:关注学生的身心需求,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3.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划分教学区、办公区、休息区等,提高空间利用率。
4. 智能化管理:引入智能化系统,实现教学、办公、安保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三、设计内容1. 教学区(1)教室:教室采用宽敞明亮的设计,确保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教室内部布局合理,座位安排舒适,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2)实验室:实验室按照不同学科进行分区,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3)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办公区(1)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3. 休息区(1)学生休息室:休息室设置在教学楼内部,方便学生在课间休息,配备桌椅、饮水机等设施。
(2)图书角:图书角设置在教学楼内部,方便学生借阅图书,丰富课余生活。
4. 公共设施(1)卫生间:卫生间设置在教学楼内部,男女分开,保证卫生。
(2)电梯:教学楼内部设置电梯,方便学生和教师上下楼。
四、智能化管理系统1. 智能门禁系统:实现校园安全防范,提高校园管理水平。
2. 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教学楼内部,确保校园安全。
3. 智能照明系统:根据教室、走廊等不同区域的需求,实现智能照明,降低能耗。
4. 智能音响系统:实现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本教学楼内部设计方案以人性化、环保、智能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
石邮东区教学楼GSM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目录1 GSM系统概述 (1)2 GSM移动网络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1)2.1 概念 (1)2.2 IDS的类型及其特点 (1)2.2.1 信号源的分类 (1)2.2.2 分布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1)3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3)4 石邮东区教学楼GSM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3)4.1 信号源的选择 (4)4.2 天线挂点的选择 (5)4.3 天线口功率设计原则 (5)4.4 馈线的选择 (5)4.5 器件的选择 (6)4.5.1 功分器 (6)4.5.2 耦合器 (6)4.6 方案设计 (6)5 边缘场强分析 (10)总结 (12)参考文献 (13)1 GSM系统概述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TDMA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GSM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数字调制、网络层结构和业务作了规定的蜂窝系统。
GSM是为了解决欧洲第一代蜂窝系统四分五裂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
在GSM之前,欧洲各国在整个欧洲大陆上采用了不同的蜂窝标准,对用户来讲,就不能用一种制式的移动台在整个欧洲进行通信。
另外由于模拟网本身的弱点,使得它的容量也受到了限制。
为此欧洲电信联盟在1980初期就开始研制一种覆盖全欧洲的移动通信系统,即GSM系统。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网就是主要以GSM系统为基础的移动网络系统。
GSM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网络建设初期,主要矛盾是覆盖问题;网络建设中期,主要矛盾是容量问题;网络发展后期,质量就成为主要矛盾。
GSM系统发展到现在,网络质量己成为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关键,只有不断地提高网络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而改善室内覆盖则可以大大地改善网络质量,提高寻呼成功率,吸收更多的话务量。
2 GSM移动网络室内分布系统概述2.1 概念室内分布系统也叫室内覆盖系统(IDS)。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实施方案,近几年在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院教学楼内部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以“人文关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为设计理念,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实用、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环境。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丰富的色彩搭配和艺术装饰,营造一个具有美院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楼。
二、空间布局1.入口大厅:设置宽敞的入口大厅,配备接待台、休息区、公告栏等设施,方便学生进出,提高校园整体形象。
2.教学楼主体:教学楼主体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地上五层主要设置教室、实验室、美术展览馆等;地下两层设置储藏室、健身房、卫生间等。
3.教室:教室采用大开间设计,便于教学活动开展。
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黑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求。
4.实验室:设置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配备专业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5.美术展览馆:设置美术展览馆,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展示美院学生的创作成果。
6.公共区域:设置公共休息区、阅读区、咖啡厅等,为学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三、色彩搭配1.墙面:采用淡雅的米白色和浅灰色,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2.地面:铺设防滑、耐磨的地砖,色彩以白色和灰色为主,简洁大方。
3.家具:选用环保、舒适的家具,色彩以白色、灰色、黑色为主,与墙面、地面形成和谐搭配。
四、艺术装饰1.吊顶:采用简洁的吊顶设计,线条流畅,突出空间感。
2.墙面装饰:利用壁画、油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进行墙面装饰,展现美院特色。
3.灯具:选用具有艺术气息的灯具,如吊灯、壁灯等,营造温馨、浪漫的学习氛围。
4.门窗:采用透明玻璃窗,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同时增加空间通透感。
五、环境优化1.绿化:在教学楼周围设置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为学生提供清新、舒适的学习环境。
2.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采光: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光线。
4.无障碍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卫生间等,方便残障人士使用。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注重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艺术装饰和环境优化,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舒适、实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环境。
教学楼室内案例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场所,其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学环境质量,提升师生学习、工作满意度,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功能齐全、美观舒适的教学楼室内空间。
二、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室内污染,确保师生健康。
3.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既要满足教学需求,又要体现现代审美观念。
4.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运营成本。
三、设计方案1.空间布局(1)入口大厅:设置接待台、咨询处、休息区等,方便师生交流。
(2)教学区: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划分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厅等空间。
(3)办公区:设置教师办公室、教务处、会议室等,提高工作效率。
(4)辅助设施: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食堂等,丰富师生课余生活。
2.功能分区(1)教学区:教室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调整和布置;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2)办公区: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教务处设置独立的空间,确保办公秩序。
(3)辅助设施:图书馆、阅览室布局合理,便于师生借阅;体育馆设施齐全,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需求。
3.室内装饰(1)色彩搭配:以简洁、明快的色调为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材质选择:采用环保、耐磨、易清洁的材质,提高室内品质。
(3)灯光设计:采用自然光与人造光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
4.智能化设计(1)网络系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师生上网、教学资源共享。
(2)监控系统:设置高清摄像头,保障校园安全。
(3)智能化教学设备:引入智能黑板、电子书包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总结本方案以师生需求为核心,注重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旨在为师生营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智能化设计,使教学楼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
教学空间布局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空间布局成为学校建设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科学合理的教学空间布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学校提供一个全面、科学、实用的教学空间布局方案。
二、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
2.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划分教学、办公、活动等功能区域,提高空间利用率。
3. 空间布局合理:遵循教学流程,使教学活动顺畅进行。
4. 环境优美舒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师生满意度。
5. 绿色环保:选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降耗。
三、设计方案1. 教学楼布局(1)功能分区:教学楼分为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辅助区等。
(2)教学区:教室设置在主教学楼的一至三层,保证采光、通风,方便学生出入。
(3)办公区:位于教学区旁,方便教师办公、备课、交流。
(4)活动区:设置在主教学楼四层,包括多功能厅、实验室、美术教室等,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求。
(5)辅助区:包括图书室、医务室、心理咨询室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2. 宿舍楼布局(1)功能分区:宿舍楼分为生活区、学习区、公共活动区等。
(2)生活区:设置在宿舍楼的一层,包括洗漱间、浴室、洗衣房等。
(3)学习区:设置在宿舍楼的二至三层,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4)公共活动区:设置在宿舍楼的四层,包括休闲区、健身房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 校园景观布局(1)绿化景观:校园内设置绿化带、草坪、花坛等,营造优美环境。
(2)人文景观:设置雕塑、名言碑、历史墙等,弘扬传统文化。
(3)交通布局:校园内道路宽敞、平整,满足师生出行需求。
四、实施建议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设计方案顺利实施。
2.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 注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4. 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校园生活品质。
5. 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保持校园整洁。
通过以上教学空间布局设计方案的实施,相信该校能够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高效、环保的教学环境,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楼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河北师大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建设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09级通信工程专业2012年6 月目录一.工程站点概述 (3)1.自然环境描述 (3)2.设计目标 (4)3.站点位置及周围基站分布图 (4)二.现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5)1.现场测试描述 (5)2.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一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5)3.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二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7)4.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三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9)5.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四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11)6.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五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13)7.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六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 (15)8.测试结论 (17)三.本方案说明 (17)1.容量分析 (17)2.覆盖区域描述 (18)3.有源设备使用 (18)4.边缘场强预测 (18)5.分区及切换带的设置 (19)6.泄漏及渗透控制 (19)7.室分有源设备网管 (20)四.设备安装说明 (20)五.工程规模和工程预算(以当期招标合同为准) (21)六.电磁辐射防护 (22)七.附图 (24)1.拓扑图 (24)2.原理图: (25)3.设备安装平面图 (28)一.工程站点概述本方案为中国电信河北省2011年CDMA网室内覆盖工程,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 座室内覆盖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1.自然环境描述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座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其的人流数量适中,话务量中等。
该大楼共6层,本期工程对1-6层进行全覆盖;总覆盖面积约12000平方米。
2.设计目标本工程解决河北师范大学公教楼E座CDMA覆盖;改善CDMA网的网络覆盖质量。
本工程主要覆盖总覆盖面积约12000平方米。
3.站点位置及周围基站分布图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部,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二.现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1.现场测试描述表3 测试说明2.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一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2 一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3 一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4 一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5 一楼FFER测试3.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二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6 二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7 二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8 二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9 二楼FFER测试4.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三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10 三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11 三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12 三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13 三楼FFER测试5.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四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图14 四楼Ec/Io测试2、RXAGC测试图15 四楼RXAGC测试3、TXAGC测试图16 四楼TXAGC测试4、FFER测试图17 四楼FFER测试6.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五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2、RXAGC测试3、TXAGC测试4、FFER测试7.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六楼CDMA网络测试扫描图及统计分析(CDMA工程适用)1、Ec/Io测试2、RXAGC测试3、TXAGC测试5、FFER测试8.测试结论1、通过现场勘测得知,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楼体信号屏蔽较差,致使楼内部分区域,楼层内信号不能满足正常通话的要求。
2、由于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对网络信号屏蔽较严重,楼层的信号受到较大影响。
3、本次覆盖6层楼。
三.本方案说明1.容量分析1、楼内共有100人,流动人员150人。
2、没有高端用户。
3、总话务量=该覆盖区总人数*手机持有率*运营商市场占有率*忙时同时打电话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平均忙时话务量=100*100%*30%*10%*0.02=0.06ErL2.覆盖区域描述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教楼E座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本期工程覆盖面积为12000平方米,覆盖百分比为100%。
3.有源设备使用直放站覆盖区域的话务量不超过其施主基站话务量的40%,当直放站覆盖区域的话务量超过其施主基站话务量的40%时,应改换宏蜂窝或微蜂窝基站作信源。
此系统CDMA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安装在其站附近,CDMA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安装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第二教学楼1楼弱电井南侧墙。
4.边缘场强预测选取1楼ANT1做为边缘场强预测对象图18 一楼天线分布ANT1天线口输出功率:3.7 dBm全向天线增益:2dBi自由空间损耗=-27.5+20lg(fMHz)+20lg(dm)ANT1所要覆盖的最远路径15.31m自由空间损耗:55.039dB穿过一扇墙隔断损耗:20dB多径、人体损耗:3dB边缘场强=天线口输入功率+天线增益-自由空间损耗-隔断损耗-多径损耗-人体阻挡边缘场强:3.7+2-55.039-20-3-3=-75.3397dBm(CDMA系统要求边缘覆盖场强大于-80dBm,结果符合标准)。
5.分区及切换带的设置本大楼各层采用同一信源,分布不存在切换图19 弱电井6.泄漏及渗透控制要求:室内信号泄露到室外10m处,室内信号要比室外信号强度低10dB。
选取1楼ANT1为泄露对象耦合器用的是10dB规格的。
图20 一楼天线分布ANT1天线输入口功率:3.7dBm天线增益:2dBiANT1到从室内室外10m处的路径20m自由空间损耗=-27.5+20lg(875MHz)+20lg(30m)=60.88dB穿过两扇砖墙的隔断损耗:30dB人体、多径损耗:3dB泄露到室外10m处场强:=3.7+2-60.88-30-3-3=-81.18dBm室内信号的泄漏及室外信号的渗透描述。
1) 本系统各楼层采用吸顶天线,天线安装在走道内,输出功率较小,不存在泄漏的问题。
2) 而在大楼外面,泄露出室外的室内信号电平远低于室外基站信号,因此在室外不会占用至该室内覆盖小区信号。
7.室分有源设备网管光纤直放站近端通过光纤与远端设备连接,调整近端与远端设备参数,通过二者自带的监控盘实现近端设备对远端设备的监控;光纤直放站近端设备中固化了无线Modem,无线Modem中的中国电信UIM卡可以与监控平台互发点对点短信,从而实现了远程监控直放站设备。
四.设备安装说明五.工程规模和工程预算(以当期招标合同为准)表6 工程预算表六.电磁辐射防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即国标GB9175—1988,室内天线发射功率应不大于15dBm每载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即国标GB9172—88,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为两个级别,见下表所示:活的一切人群,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电子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
本方案最强天线口功率为4.6dBm,加上天线增益2dBi,则天线的发射功率是6.6dBm (4.6mw),将该天线看为一个点源,设人员活动半径为2米,采用球面积公式S=4πR²,得出该点源覆盖半径2米内最强功率密度为 0.00916μW/cm²。
可证明电磁辐射满足一级标准要求七. 附图1.拓扑图BTS(GSM)基站的一个扇区3dB电桥GSM网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基站耦合器1m跳线1m跳线3m 跳线GSM网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公教楼E座24dBm/5W天馈系统光缆光纤配线架(ODF)光缆终端盒跳纤跳纤图例7/8馈线1/2馈线光缆跳线3dB电桥基站耦合器2.原理图:附CAD设计图纸——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交楼E座CDMA网室内覆盖工程系统原理图图22公教楼E座CDMA网室内覆盖工程系统原理图3.设备安装平面图附CAD设计图纸——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公交楼E座CDMA网室内覆盖工程平面图1、一楼图图23 一楼天线设计图2、二楼图图24 二楼天线设计图3、三楼图图25 三楼天线设计图4、四楼图图26 四楼天线设计图5、五楼五楼天线设计图6、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