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zhubob政治学原理练习题答案4
《政治学原理》 试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
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4.在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象征,代表____________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职责。
6.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____________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8.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选择题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4.()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 B.共产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6.()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7.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9.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 B.两院制 C.多党制 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朱明zhubob政治学原理试题21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决议案
D.选举权
10.亚里斯多-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城市
C.法律
得分
评卷 人
、填空(毎空1分,共6分)
)。 B.民主
D.国家
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2. 对_ __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13. 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 _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14.
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16. _S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_两方面的内容。
得分
评卷 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17.有限政府: 18.政治共识: 19.寡头铁律:
得分
评卷 人
四、«答埋(每小题12分,共36分)
2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1.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22,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意义
试卷代号:22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政治学原理试题
座位号m
题号
一
一
二
四
五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 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
能得分)
1.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
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8.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政治制度B. 政治行为C. 政治思想D. 政治文化答案:B2. 政治权力的来源是()。
A. 法律赋予B. 人民授权C. 个人能力D. 历史传统答案:B3.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讨论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政治制度D. 军事力量答案:B5. 政治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资源分配B. 社会控制C. 权力运作D. 价值整合答案:D6. 政治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B. 传统C. 民意D. 权力答案:C8.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政治民主化C. 社会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答案:B9. 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经济理论B. 政治哲学C. 社会制度D. 文化价值观答案:B10. 政治沟通的主要目的是()。
A. 信息传递B. 利益协调C. 权力分配D. 社会动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独裁制答案:ABCD2. 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
A. 个人B. 政党C. 政府D. 国际组织答案:ABCD3.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答案:ABCD4.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投票B. 抗议C. 游说D. 参政答案:ABCD5. 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有()。
A. 强制力B. 影响力C. 权威D. 资源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正确2. 政治权力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朱明zhubob政治学原理试题9

2.(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政治发展
C.共同富裕 1296
B.文化世俗化 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B.政治制度化 D.政治革命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法酉斯主义
4.(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 1300
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 治。这种政治观曾经迷惑人,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4分)
3.权力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 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 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分)
试卷代号:22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
座位号
题号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二
四
、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五
总分
1. 19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
、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
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4. 一元主义和__ 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得分 评卷人
政治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答案及答案所在教材页码)说明:该练习题出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6年1月第4次印刷的《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第4次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公民的意志P2672.根据________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分权制衡 P186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________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暴力P94 4.经验事实证明,_____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权力P645._________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政治文化P197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____________问题。
权力P13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___________、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工会P1378.___________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宪政建设P256二、选择题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C P268A 直接民主B 间接民主C 宪政民主D 人民民主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 P123A 委员会B 君主立宪C 共和民主D 议会民主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 B C D P180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A B P216A 福利改革B 经济干预C 自由经济D 自由贸易5.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政治学原理综合复习题与答案(四)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四)、选择题101、在现代法治社会,( 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 、社会C、公民 D 、新闻舆论102、一般来讲, A )只有在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A、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103( B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 、公民监督C、政党监督 D 、社会团体监督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D )A、对政治参与权的保护 B 、平等的参政权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 、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105、舆论监督以其( ABCD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 、广泛性C、及时性 D 、公开性106、( A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B 、《政治文化》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 AD )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C、《政治社会学》 D 政治心理学》A、新社会主义 B 、保守主义C、自由主义 D 、后社会主义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D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 =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 支持( AB )。
A 、代议制B 、制C 、法治D 、法制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 的( AC )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 、冲突B 、合作C 、竞争D 、团结111、( A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 300 多年的历史。
政治学原理形考4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考4答案政治学原理形考4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与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是:国家社会2、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正确答案是:合法性危机3、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正确答案是:军人集团4、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是:伦理5、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和政治改革。
正确答案是:政治革命6、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是:政治管理、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得以传播和沿袭。
7正确答案是:政治社会化8、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
正确答案是:普通公民9、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正确答案是:专制君主制10、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正确答案是:政治稳定1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正确答案是:公民的意志12、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正确答案是:政治合法性13、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正确答案是:理性经济14、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正确答案是:法家15、19世纪,由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正确答案是:市场经济16、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正确答案是:经济自由17、政府以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正确答案是:法律制度18、现代社会科学把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4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分配B. 政治制度的变迁C. 政治文化的传承D. 政治行为的规范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的根源是()。
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政治文化D. 政治行为3. 政治学中,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
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人民4.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
A. 选举B. 游行C. 抗议D. 投票5. 政治学中,意识形态是指()。
A. 政治信仰C. 政治行为D. 政治权力6. 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定量分析是指()。
A. 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B. 通过历史文献进行分析C. 通过理论推导进行分析D. 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分析7. 政治学中,利益集团是指()。
A. 政治组织B. 经济组织C. 社会集团D. 军事组织8. 政治学中,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 法律的完善B. 政治文化的认同C. 政治权力的分配D. 政治参与的广泛性9. 政治学中,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选项10. 政治学中,政治文化主要包含()。
A. 政治信仰B. 政治制度D. 政治权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
A. 政治理论B. 政治制度C. 政治行为D. 国际政治2. 政治学中,政治权力的来源包括()。
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人民3. 政治学中,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选举B. 游行C. 抗议D. 投票4. 政治学中,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民主制B. 君主制C. 共和制D. 独裁制5. 政治学中,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
A. 利益集团B. 政治文化D. 经济状况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国家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 _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 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 _问题。
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_、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
试卷代号:22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
、填空(每空1分,共8分)
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
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5.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
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
观要素。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531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
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
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E).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C.共和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A.平等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A.福利改革
C.自由经济B.君主立宪
D.议会民主
)。
B.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
)0
B.经济干预
D.自由贸易
5.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6.“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
它与所谓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C.自由主义
7.()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共产党领导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1532B.保守主义
D.后社会主义
B.首长负责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
C.市场
.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对应的一个群体。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行业协会
政党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A.文化
C.政治
10.美国政治学家(
经济
D.道德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C.汉密尔顿
B.戴维•伊斯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11.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
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
)的合法性得到承
国家元首C.政党
立法机关D.政治秩序
12.)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组织
C.身份资格B.能力素质
D.理论与策略
13.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
因为公民可以利用(
)等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撤销决定C.否决议案B.制止行为
选举权利
1533
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16.民主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7.()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C.阶级
1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
A.无政府主义
C.保守主义
19.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隐性价值问题
B.利益
D.国家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B.自由主义
D.法西斯主义
)0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1534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意识形态:
2.公民权利:
3.共和制:
4.市民社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
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五、论述题(20分>
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请详述之。
试卷代号:22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1月
―、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权力
7.工会
8.宪政建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1536
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3分)
(2)妥协精神;(2分)
(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3分)
2.(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分)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2分)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
法的行为;(2分)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
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2分)
3.(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3分)
(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3分)
(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2分)
4.(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
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荀政、刑律治天下;(2分)
(2)法家则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取人民;
(2分)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2分)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2分)
五、论述题(20分)
要点提示:
(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
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