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DBDB 3702/ FW KJ 003—2017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Specifics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XXXX - XX - XX 发布青岛市科技局发布前言......................................................................... Ill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原则 (2)4.1目的性原则 (2)4.2科学性原则 (2)4.3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3)5评价方法 (3)5.1评价指标 (3)5.2工作分解结构 (3)5.3技术成熟度评价 (3)5.4技术创新度评价 (3)5.5技术先进度评价 (3)5.6 效益分析 (3)5.7项目团队评价 (3)6评价程序 (3)6. 1 总则 (4)6.2确定评价时间 (4)6.3确定评价目的 (4)6.4确定评价步骤 (4)6. 5确定科技评估师 (4)6.6确定咨询专家 (4)6.7评价原始材料釆集 (4)6.8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5)6.9编制评价报告 (5)6. 10行业审核和备案 (5)附录A (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附录C (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8)附录D (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9)附录E (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0)附录F (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1)附录G (规范性附录)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12)附录H (规范性附录)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13)参考文献 (14)4忌・・・、■刖S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评价规范

ICS 03.080.99A10团体标准T/CAS XXX—2019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评价规范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报批稿)XXXX-XX-XX实施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制定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企业需要,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标协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管理。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化协会,以便修订时参考。

该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其版权为中国标准化协会所有。

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标准化协会文字上的许可外,不许以任何形式再复制该标准。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邮政编码:100048 电话:68487160 传真:68486206网址:电子信箱:cas@目次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原则 (3)5 评价程序 (3)6 评价要求 (3)6.1 基本要求 (3)6.2 评价机构 (3)6.3 评价人员 (3)6.4 咨询专家 (4)6.5 评价方式 (4)7 评价方法 (4)7.1 评价指标 (4)7.2 工作分解结构(以下简称WBS)建立 (4)7.3 成熟度等级评价 (4)7.4 创新度等级评价 (4)7.5 先进度等级评价 (4)7.6 效益分析 (5)7.7 项目团队 (5)8 评价内容 (5)8.1 材料 (5)8.2 专家评价 (5)8.3 评价报告 (6)9 争议处置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8)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9)附录D (10)(资料附录)通用的工作分解结构 (10)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11)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2)附录G(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3)附录H(规范性附录)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14)附录I(资料性附录)专家咨询意见表 (15)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标准按照T/CAS 1.1-2017《团体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指南》给出的规则编制。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附件1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经济效益评价步骤................................................................... 3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数据报表....................................................6附录B(资料性附录)社会生态价值表..................................................8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计算报表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计算参数.......................................................12附录E(资料性附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报告.. (1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提出。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规范一、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有关的基本数据报表、经济和社会生态价值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计算报表和计算参数等评价内容。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DB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DB 3702/ FW KJ 003—2017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青岛市科技局发布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凌云、姜荣先、吴新、徐文汇、阮航、伍晓强、于晶晶、肖克峰。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 standard assess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ST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规定、方法和专家的咨询意见,由科技评估师依据科技成果评价原始材料通过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细分化地对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相关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并得出标准化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

咨询专家 expert consultant;EC在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过程中,由评价机构聘请的,熟悉被评成果研究领域的、对成果评价过程进行专业咨询的专家。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2024标准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2024标准

科技成果评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争议处置等技术要求,描述了评估流程、给出了评估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开发和产业化类、软科学研究类科技成果的评估活动,其他类型的科技成果的评估活动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GB/T 32225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GB/T 39057 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指南GB/T 40148 科学评估基本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40148和GB/T 229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科技成果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成果。

注:科技成果通常包括基础研究(3.3)成果、应用研究(3.4)成果、开发和产业化成果(3.5)、软科学成果等类型。

3.2科技成果评估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evaluation在科技成果产出、管理、转移转化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对成果开展的各类专业化评价与咨询活动。

[来源:GB/T 40148-2021,4.9]注1:评估:广义的科技评估包括评估机构或专家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评议和评审活动。

狭义的科技评估特指评估机构开展的与科技活动有关的各类评价活动,见GB/T 40147-2021 注2:评价: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3.3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为了获得关于客观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或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基础科学问题所开展的,不预设任何特定应用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四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42191-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定于2015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科技成果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评价这一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对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确认和评定,才能促进这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推动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供支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力度,每年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达7000多项。

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低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近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后盾。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是比较低。

这与我国现行的不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有着密切关联,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在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不遵循市场规律、资产化评价缺位、市场化评价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10、评价报告书
11
专家咨询
16、综合评价结论征求专家咨询意见。
12
出具评价报告
17、科技评估师签章;
18、咨询专家签字;
19、评价机构盖公章。
13
行业备案
20、评价报告行业备案。
11、评价报告书
14
成果登记
21、科技成果登记
12、成果登记软件
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序号
服务名称
服务内容
关键文档
1
客户委托
1、委托方向评价机构提出成果评价需求;
2、评价机构分析委托需求,明确评价目的—科技成果报奖、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交易;
3、接受客户委托。
1、评价申请表
2
签订合同
4、与委托方签订评价合同,约定有关评价的要求、完成时间和费用等事项。
12、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专家咨询意见,进行项目技术先进性评价。
7、第三方检验检测报告
8
效益分析评价
13、根据项目单位财务数据,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8、审计报告(项目产品投入产出专项审计)
9
项目团队评价
14、对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进行评价。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队学历证明、研究能力证明等
10
综合结论
15、综合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度、技术先进性评价及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等科技评估师给出综合评价结论。
2、评价委托合同
3
专家咨询
5、聘请评价咨询专家。
6、专家咨询,对科技成果所在行业领域、成果所处水平、行业代表性技术分析以及项目创新点提供专家意见。
3、专家咨询意见表
4
查新
7、评价机构根据专家对项目创新点的咨询意见,委托查新机构进行查新和情报文献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16•【文号】国办发〔2021〕26号•【施行日期】2021.07.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

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

针对科技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提高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解决分类评价体系不健全以及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

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的特点,创新成果评价方式方法,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探索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价值早发现、早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DB 3702/ FW KJ 003—2017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青岛市科技局发布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 (2)4.1 目的性原则 (2)4.2 科学性原则 (2)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2)5 评价方法 (3)5.1 评价指标 (3)5.2 工作分解结构 (3)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3)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3)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3)5.6 效益分析 (3)5.7 项目团队评价 (3)6 评价程序 (3)6.1 总则 (3)6.2 确定评价时间 (3)6.3 确定评价目的 (3)6.4 确定评价步骤 (4)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4)6.6 确定咨询专家 (4)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4)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4)6.9 编制评价报告 (4)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5)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7)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8)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9)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0)附录G(规范性附录)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11)附录H(规范性附录)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12)参考文献 (13)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凌云、姜荣先、吴新、徐文汇、阮航、伍晓强、于晶晶、肖克峰。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standard assess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ST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规定、方法和专家的咨询意见,由科技评估师依据科技成果评价原始材料通过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细分化地对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相关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并得出标准化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

3.2咨询专家expert consultant;EC在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过程中,由评价机构聘请的,熟悉被评成果研究领域的、对成果评价过程进行专业咨询的专家。

3.3行业服务机构public service provider; PSP为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主要工作包括:承担全市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机构资质认定、考核、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培训、科技评估师资质认定、考核管理,并对全市科技成果评价报告进行备案管理等。

3.4科技成果评价机构instit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assessment;ISTAA经行业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具有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业务能力,能够独立接受委托,并提供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的服务机构。

3.5科技评估师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raiser;STA在评价过程中负责根据评价标准及相应的评价要求,指导被评价方提供符合标准规定并符合研发基本规律的相关材料,并根据被评价方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对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借助专家的咨询,并最终完成标准化评价报告的人员。

3.6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一种面向可交付成果的项目元素分组,这个分组组织并定义了全部的项目工作范围。

每下降一级都表示一个更加详细的项目工作的定义。

3.7工作分解单元work breakdown element;WBE在工作分解结构中能够独立表达、独立测量、独立评价的基本单元。

3.8技术成熟度 technology maturity level;TML在以技术服务于生产作为技术成熟标志的前提下,科技成果在被评价时所处的发展阶段。

注:技术成熟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13级。

技术成熟度等级表参见附录A。

3.9技术创新度technology novelty level;TNL注:一项技术创新的程度。

技术创新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4级。

科技成果的创新度等级表参见附录B。

3.10技术先进度technology effect level;TEL一项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所处的水平。

注:技术先进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7级。

应用研究类技术的先进度等级表参见附录C。

4 基本原则4.1 目的性原则评价的目的应明确。

4.2 科学性原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a)特征性:应符合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研的基本规律;b)准确一致性: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应合理;c)完备性: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

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应适应于:a)评价的方式;b)评价活动对时间、成本的限制;c)被评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接受能力;d)评价结果使用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5 评价方法5.1 评价指标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度、技术先进度、经济效益和项目团队等指标,每一项评价指标都应规定具体的评判标准和评价方法。

5.2 工作分解结构对被评价成果进行技术分解,建立工作分解结构,并确定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交付物类型。

5.3 技术成熟度评价以GB/T 22900《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为基本依据,根据相关证明材料,确定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成熟度等级和科技成果整体的成熟度等级。

技术成熟度评价参见附录D。

5.4 技术创新度评价由第三方机构对被评价的科技成果的创新点进行检索分析,根据查找的地域范围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从而判断该科技成果的创新度等级。

技术创新度评价参见附录E。

5.5 技术先进度评价确定被评价成果所在领域的核心指标,并将被评成果的核心指标与该应用领域中其他类似技术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根据被评成果证明材料和对照物证明材料的水平确定技术先进度等级。

技术先进度评价参见附录F。

5.6 效益分析分析被评成果的前期投入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社会效益情况。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该部分所评价的核心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5.7 项目团队评价评价项目研发团队应对成果第一完成人和项目团队的整体情况做出相关评价。

6 评价程序6.1 总则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实行“政府、行业、评价机构、科技评估师”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具体分工如下:a)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作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出台方案;b)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作为行业服务机构,承担全市科技成果行业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规范工作;c)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根据相关行业规范提供专业化评价、社会化服务,受托开展评价并对评价过程及结论承担法律责任;d)科技评估师持证上岗,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从事科技成果评价,并对出具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终身负责。

6.2 确定评价时间确定一个评价时间点。

所有评价的结论都应建立在被评价对象在评价时间之前的完成情况。

6.3 确定评价目的确定一个评价目的。

评价目的包括且不局限于:a)成果管理;b)科研管理;c)技术交易。

6.4 确定评价步骤确定评价实施步骤,具体评价步骤参见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附录G。

6.5 确定科技评估师确定一名科技评估师作为评价过程的负责人。

科技评估师负责:a)根据评价标准、规定和方法,指导被评价方提供符合标准规定并符合科研基本规律的评价原始材料;b)根据被评价方所提供的材料,借助专家的咨询,对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级别的判断;c)完成标准化评价报告。

6.6 确定咨询专家确定至少一名咨询专家。

咨询专家负责:a)对科技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和审核;b)完成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详见附录H《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6.7.1 科技成果被评价方提供成果原始材料。

成果原始材料应全面反映被评成果的相关信息,包含:a)成果的基本情况;b)国内外研究现状;c)研究经过;d)技术创新点;e)技术先进性;f)技术发展阶段;g)经济和社会效益;h)项目团队的情况等。

6.7.2 评价原始材料中的关键数据和核心成果都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所有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展示,其撰写和引用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714,并在文后每条证明材料信息后面提供证明材料关键页。

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应借助工作分解结构对评价原始材料进行技术分解,并对每个工作分解单元进行相应指标的描述或对比。

6.9 编制评价报告由科技评估师根据评价原始材料和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在咨询专家的意见下编制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应包含且不局限于以下几部分:a)综合评价结论。

该部分总结了被评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综合展示后面各项指标的评价级别,并由此给出综合评价结论。

b)科技成果概述。

详细介绍被评成果的研究内容、所取得的相关业绩等。

c)技术成熟度评价。

根据证明材料分析被评成果各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成熟度,并确定成果的整体成熟度。

d)技术创新度评价。

总结被评成果各工作分解单元的创新点,并根据技术创新度评价方法,确定成果的创新度。

e)技术先进度评价。

利用技术先进度的评价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先进度,并由多个指标的先进度等级确定成果的整体先进度等级。

f)效益分析。

分析被评成果的前期投入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情况。

g)项目团队评价。

列出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详细信息,并列出项目团队的基本信息。

h)专家咨询意见。

列出咨询专家的基本信息和专家意见。

i)附件。

附前面评价原始材料采集要求所涉材料。

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评价报告应经行业管理机构审核和备案后方可生效。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注:摘自巨建国等编著的《科技评估师职业培训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