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引发的内部控制新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1选题背景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迅速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先后实施了两权分离、扩权让利两权分离、抓大放小、转变经营机制、“三年攻坚”等一系列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进入新世纪后,国家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国有企业脱困的政策,如: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关闭小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主辅分离等,通过国家承担改革成本、构建体制机制、创造改革环境,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的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的脱困、形成大型,特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形势愈加复杂,市场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并呈现下行的趋势,国有企业盈利减少,甚至亏损,揭示出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国有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稳步的发展,还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三五十年改革的历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受传统体制的机制和历史遗留的问题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为了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府成立了中央、省、市三级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代表履行所有者职责。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虽然对其管理的国有资产有控制权,但是并不享有收益分配的权利,从而缺乏监管国有资产的核心动力。同时,在当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所有者的职责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规,且监管机构本身的职能,职责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各级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缺乏,形成事实上的国有企业所有者的“缺位”。

二是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首先就要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文化还很浅薄,这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法

人的治理结构存在许多制度性,机制性缺陷。所有者事实上的“缺位”给企业经营者牟取私利和企业内部的小部分人集体利益的可乘之机。同时,由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刚刚开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化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和选拔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使得该类经理人对国有企业的监控作用非常有限。

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无法真正的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内部驱动机制,严重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国有企业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反思和探索,要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怎样从自身出发,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1.2选题意义

从二十世纪开始,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发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规制,特别是美国法案颁布和报告发布后,掀起了西方各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高潮。企业内部控制的权威人士曾经说过“公司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发的”,这一点从世通、安然等企业失败案例中得到了认证,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也越来越被当做是一种解决企业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人们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企业风险的一种有效的机制。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处于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要从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我国国企在现阶段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理论界才开始这一领域的探索及研究。当时,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经营的主体,市场风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及其对于风险防范的紧要作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研究资料并没有很多,而且多数是对国外基于管理实践与审计理论的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介绍和翻译。如李天民对内部控制在基础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并论

述了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朱荣恩编译《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十版第七章内容,指出内部控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纪律和实物控制;徐玉棣通过翻译第七章的内容,对内部控制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的内容进朽了阐述,如组织控制、系统幵发控制、批准与报告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附加保护控制、管理监督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局限性等;张杰明在深入探讨了现代审计与内部控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的审计界对企业内部控制认识的动向,并对我国企业审计如何实现向内部控制的延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对国外研究经验和成果的翻译与介绍,推动了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会计、审计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也不再仅仅是再对国外研究文献的介绍和翻译,更多地是对我国实际情况的描述,研究视角也从审计学向会计、财务和管理学等领域转移,并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对风险防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也越发突出,很多公司由于管理得不善和控制不严而亏损甚至濒临破产,如银广夏、郑百文事件等,再加上美国发布的报告以及安然、世通等舞弊案发生后美国政府颁布的法案等,使得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开始关注企业内控的问题研究,在我国刮起了研究企业内控问题的浪潮。2008年我国财政部、审计署、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中国在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上的研究文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

三中航油企业简介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 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的海外子公司, 2001 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成为中国第一家利用海外自有的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领导下,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的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 业务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的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开始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 总资产近30亿元,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 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 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