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十五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汽车客运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交通部2004年4月16日发布,2004年7月15日实施的交通行业标准)(一)车站等级划分表1注:达不到五级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依托的车站为简易车站(二)车站占地面积指标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2的计量值,规模较小的四级站和五级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m2。

车站占地面积指标表2 单位:m2/百人次二、城市公共交通首末车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2004年4月9日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一)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平方米计算。

(二)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的,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公里,其用地面积为250~500平方米。

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依据1991年11月11日发布,1992年3月1日实施的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1991〕758号通知)(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类别划分(按年经营量)表3(二)建设用地指标(公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筑覆盖率(建筑系数)宜控制在45%~55%。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建设用地指标表4单位:公顷注:1.表中控制指标应根据年经营量取值,年经营量大的取大值,小的取小值,中间值采用插入法计取。

2.表中所列指标不包括码头、铁路专用线建设用地面积。

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含医疗卫生垃圾处理工程项目)(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101号文件)(一)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应按照工程建设规模和额定处理能力确定。

建设规模按总库容量(单位:万立方米)分为以下四类:注:以上规模分类ⅡⅢ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建设规模按额定日处理能力(单位:吨/天)分为下列四级:表5注:以上规模分级ⅡⅢ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上)一、概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在保障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设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制度。

二、控制指标的分类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总体控制指标。

2.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区域内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分区控制指标。

3. 详细规划:制定工业项目详细规划,明确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

4. 建设用地指标: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项目确定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建设用地总量、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等。

5. 合理用地率:合理用地率是指用于建设工业项目的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必须符合当地的用地政策。

三、指标的设置原则1.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 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多功能用地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四、指标的设置方法1. 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用地总量。

2. 划定区域土地利用范围,确定不同类别用地的分区控制指标。

3. 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项目,制定建设用地指标。

4. 根据合理用地率,确定具体工业项目的用地控制指标。

五、指标的动态管理1. 建设用地指标应按照规划的要求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2. 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导致用地需求减少或增加时,应及时做出调整。

3. 已批准用地项目未按照规划要求完成用地的,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4. 定期进行用地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结语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严格执行指标的设置和动态管理,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对其用地范围、分布、形状、限度、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其目的是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 用地范围:根据工业项目建设规模、产能、生产工艺等要素确定用地范围,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2. 用地分布:根据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的交通、能源、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安排用地分布,提高用地利用率。

3. 用地形状:根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用地形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用地限度: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的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制定用地限度标准,确保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5. 用途管理: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用途进行管理,严格禁止非法占用、非法转让、非法分割和非法改变用途等行为。

综上所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 1 -。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求指标2023-全文及说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求指标2023-全文及说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求指标2023-全文及说明一、前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求的指标。

这些指标旨在确保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合理使用和高效利用。

二、用地面积要求1.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面积要求将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而有所不同。

具体要求如下:- 小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

- 中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

- 大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2. 工业项目的用地面积除项目本身的建筑面积外,还应考虑项目的生产、储存、园区道路和绿化等配套设施的需求。

3. 建设用地的选址应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地块规划要求1. 工业项目的地块规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尽量选择平整、无污染、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块。

- 充分考虑地块周边交通、水源、供电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

- 合理规划园区道路、停车场、绿化带等公共空间。

2. 工业项目的地块规划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周边建筑、用地功能相协调。

四、用地环境要求1.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满足以下环境要求:- 周边环境应无明显污染源,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 建设用地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生态敏感区等。

2. 工业项目应制定并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其他要求1.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土地用途。

2. 工业项目应提供必要的土地证明文件,包括土地权属证明、土地规划许可证等。

3. 工业项目应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用地管理的其他要求。

六、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要求的指标,包括用地面积要求、地块规划要求、用地环境要求和其他要求等。

这些指标的合理应用将有助于确保工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一、引言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所需的用地范围、类型和数量的规定。

合理、科学地确定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对于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概念和作用1. 概念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工程的规模、功能和设计要求等因素,确定的用地范围、类型和数量的规定。

2. 作用合理确定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能够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合理布局和顺利进行。

具体作用包括:- 为公路工程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提高公路工程的运输能力和交通运输效率;-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三、指标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基本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标确定应符合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需求,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合理性。

- 适度原则:指标确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用地规模,避免过度用地现象。

- 可行性原则:指标确定应具备可行性,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 环保原则:指标确定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方法- 调研分析法:通过对公路工程建设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需求等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用地指标。

- 数据统计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确定公路工程建设用地指标,以便满足相应的交通运输需求。

- 经济评价法:通过经济评价指标,如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比等,综合考量公路工程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性。

- 专家咨询法:依托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专门咨询,确定公路工程建设用地指标。

四、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 用地范围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应包括施工区、边坡区、荫盖带和沿线绿化景观带等,同时还应考虑到日后对公路进行维护和追加建设的需要。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工业项目的用地,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和控制要求。

以下是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详细介绍。

首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总量控制指标和用地布局控制指标两个方面。

用地总量控制指标是根据工业项目的规模和需求,确定合理的用地总量,以避免过度占用土地资源或用地不足的问题。

用地布局控制指标是根据不同的工业项目类型和性质,确定用地的布局区域和要求,以确保工业项目的安全和协调发展。

其次,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包括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指标和建设用地布局指标两个方面。

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宗地块的规划要求,包括宗地面积、形状、位置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建设用地布局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用地的空间布局要求,包括园区规模、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等方面,以确保工业项目的有效运作和协调发展。

第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包括环境保护指标和资源利用指标两个方面。

环境保护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噪音、振动、污水、废气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周围环境和人民健康。

资源利用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的资源利用率进行管理,包括水、电、燃气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资源消耗。

另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整理和土地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包括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等。

土地整理是指将零散和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和利用,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效果。

土地保护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工业项目的用地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和要求。

通过合理的用地总量控制、用地布局控制、建设用地宗地块规划控制、建设用地布局控制、环境保护控制和资源利用控制等,可以实现工业项目的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中,对于建设项目所需用地的规模、性质、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它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由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一、用地指标的分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用地规模指标:用地规模指标是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的要求和限制。

它通常以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或容积率等指标来衡量。

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其用地规模指标有所不同。

例如,住宅项目的用地规模指标通常以建筑面积和容积率为主要依据,而工业项目的用地规模指标则主要以占地面积为主要依据。

2. 用地性质指标:用地性质指标是对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要求和限制。

它通常根据建设项目的功能和用途来确定。

例如,住宅项目的用地性质指标通常要求用地用于居住,而商业项目的用地性质指标则要求用地用于商业经营。

3. 用地布局指标:用地布局指标是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的要求和限制。

它通常包括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住宅项目的用地布局指标通常要求建筑物的位置合理、朝向良好,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质量。

二、用地指标的制定和管理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制定和管理主要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

具体的制定和管理流程如下:1. 制定用地指标: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建设项目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用地指标。

制定用地指标时,需要考虑建设项目的功能、规模、性质、布局等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调整。

2. 发放用地指标: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申请和用地指标的制定,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发放相应的用地指标。

发放用地指标时,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 监督用地指标的执行:国土资源部门对已发放的用地指标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督的方式包括现场检查、数据核实、违规处罚等。

国土资源部门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用地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资源的变化。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指标2023-全文及说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指标2023-全文及说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指标2023-全文及
说明
简介
本文档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指标2023的全文及说明,旨在为工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

目标
本指标的目标是确保工业项目在建设用地规划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指标内容
1. 建设用地规模:根据项目性质、规模和需求,确定合理的建设用地规模。

2. 建设用地布局: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确保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和布局。

3. 建设用地要求:根据建设用地的性质和用途要求,确定相应的技术和设施要求。

4. 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土地面积占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工业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包括控制排放、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6. 用地效益评估: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效益进行评估,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虑。

使用说明
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和设计,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指标执行。

结论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指标2023的制定旨在推动工业项目的
规范化发展,合理规划和利用建设用地,保护环境,提高用地效益。

各相关单位应积极遵守和执行本指标,实现工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汽车客运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交通部2004年4月16日发布,2004年7月15日实施的交通行业标准)(一)车站等级划分表1注:达不到五级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依托的车站为简易车站(二)车站占地面积指标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2的计量值,规模较小的四级站和五级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00m2。

车站占地面积指标表2 单位:m2/百人次二、城市公共交通首末车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2004年4月9日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一)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平方米计算。

(二)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站定点服务的,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公里,其用地面积为250~500平方米。

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依据1991年11月11日发布,1992年3月1日实施的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1991〕758号通知)(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模类别划分(按年经营量)表3(二)建设用地指标(公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筑覆盖率(建筑系数)宜控制在45%~55%。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建设用地指标表4单位:公顷注:1.表中控制指标应根据年经营量取值,年经营量大的取大值,小的取小值,中间值采用插入法计取。

2.表中所列指标不包括码头、铁路专用线建设用地面积。

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含医疗卫生垃圾处理工程项目)(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101号文件)(一)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应按照工程建设规模和额定处理能力确定。

建设规模按总库容量(单位:万立方米)分为以下四类:注:以上规模分类ⅡⅢ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建设规模按额定日处理能力(单位:吨/天)分为下列四级:表5注:以上规模分级ⅡⅢ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由主体工程设施,辅助工程设施和行政办公与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组成。

主体工程设施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洪雨水与地下水导排、渗滤液收集、收集处理与排放、填埋汽体导出、收集处理或利用、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封场工程、监测井、填埋行业设备、挖运土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二)建设用地规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应满足其使用寿命10年以上的垃圾容量,特殊情况应不低于8年,填埋库区每平方米占地平均应填埋5~10m3以上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行政办公与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按填埋区总用地面积的7%计算。

五、看守所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2〕245号通知)(一)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看守所建设规模应按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留所服刑罪犯的羁押人数进行测定,按设计关押容量分为以下四类。

表6注:表6型、中型含上下限值。

看守所建设的工程项目由房屋建筑、场地和警戒设施及装备构成。

看守所房屋建筑包括在押人员用房、民警用房、武警用房以及附属用房四类。

看守所场地建设包括停车场、武警训练场地、民警文体活动场地、集中绿化场地等。

看守所警戒设施包括围墙、岗楼、电网、大门。

装备包括交通……以及相应的综合布线等。

(二)看守所建设用地指标看守所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训练活动用地(含民警体能训练用地)、停车场用地和绿化用地。

看守所用地应符合表7规定:看守所用地面积表表7 单位:m2/每在押人员注:1.建筑用地中在押人员用房、民警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以单层计算,建筑覆盖率(建筑系数)为33%。

2.其余用房以2.5层计算,建筑覆盖率(建筑系数)为27%。

3.看守所围墙外的安全隔离带、外通路、劳动改造用地未计算在,另行报批。

4.绿化用地未计算在,按当地城市绿化规定执行。

六、机动车教练场(训练场)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交通行业标准,2000年发布实施)(一)场地规模和构成教练场的最小训练规模应该达到训练车辆总数不少于50辆,场地由训练场S1、训练道路S2、停车场S3构成。

(二)训练平场训练平场应满足容纳训练车辆总数的1/4车辆,同时进行基础训练和场地式样驾驶训练的要求。

训练平场总面积根据单车平场训练面积和训练车辆数按下式计算:S1=∑1/4mn式中:S1——训练平场总面积m2n——大型、小型训练车辆总数m——单车平场训练面积,大型车取值750m2/车,小型车取值400m2/车。

(三)训练道路训练道路应满足容纳训练车辆总数的3/4车辆同时进行道路训练的要求。

训练道路单车道总长度根据训练车辆平均间距和训练车辆数按下式计算:L=3/4dnL——训练道路单车道总长度md——训练车辆平均间距,取值100m/车n——训练车辆总数训练道路总面积根据训练道路单车道宽度和总长度按下式计算:S2=bL=3/4bdnS2——训练道路总面积m2b——单车道宽度m(四)停车场停车场应满足全部训练车辆同时停放的要求。

停车场总面积根据单车停占面积和训练车辆总数按下式计算:S3=cnS3——停车场总面积m2C——单车停占面积,取值不少于25m2/车(五)训练场地总建筑面积训练场地总建筑面积为训练平均总面积训练道路总面积和停车场总面积之和St=S1+S2+S3St——训练场地总建筑面积m2(六)训练场总用地面积训练场地总用地面积为训练场地建筑面积与训练场地利用率之比S=St/ηS——训练场地总面积m2η——训练场地利用率,平原地区取值大于60%,丘陵地区取值大于40%训练场地总面积视训练实际情况允许浮动5%~10%机动车训练场不得占用耕地,亦不得通过先行办理城市分批次农用地转用等形式变相占用耕地。

七、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2006年3月26日建设部420号公告)转运站设计能力按日转运能力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或ⅠⅡⅢⅣⅤ五小类新建的不同规模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表8规定:表8注:1.表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它功能用地。

2.用地面积含转运站周边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带,但不含兼起绿化隔离作用的市政绿地和园林用地。

3.与相邻建筑间隔自转用站边界起计算。

4.对于邻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上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

5.以上规模类型ⅡⅢⅣ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Ⅰ类含上下限值。

八、科学技术馆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007年建标〔2007〕166号通知)(一)建设规模科技馆建设规模按建筑面积分类,分成特大、大、中、小型四类。

建筑面积30000m2以上的为特大型馆。

建筑面积15000m2以上至30000m2的为大型馆。

建筑面积8000m2以上至15000m2的为中型馆。

建筑面积8000m2及以下的为小型馆。

科技馆的建筑面积不宜小于5000m2,常设展厅建筑面积不应小于3000m2,短期展厅建筑面积不宜小于500m2。

科技馆建设规模适用围:特大型馆一般适用于城市户籍人口400万人以上的城市。

大型馆一般适用于城市户籍人口在200万以上至400万人的城市。

中型馆一般适用于城市户籍人口在100万以上至200万人的城市。

小型馆一般适用于城市户籍人口在50万至100万人的城市。

科技馆建设规模中建筑面积和展厅面积与该馆所在城市建馆当年的城市户籍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见下表:科技馆所在城市的城市户籍人口数量与建筑规模的关系见表9:表9注:1.接近200万城市户籍人口的中型科技馆,其建筑面积宜采用万人面积指标低值。

2.接近100万城市户籍人口的小型科技馆,其建筑面积宜采用万人面积指标低值。

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热点地区的城市,科技馆建筑规模可在本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但增加的规模不应超过20%。

(二)建设用地科技馆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确定总平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并优先利用周边的公共资源。

建筑密度宜为25%~35%,容积率宜为0.7~1。

室外用地应统筹安排道路、观众集散场地、室外展览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地面停车场地。

绿地率应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

科技馆总用地面积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用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容积率九、消防站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建标〔2006〕42号通知)(一)分类和建筑面积消防站可分为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两类普通消防站可分为一级和二级消防站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普通消防站2300~3400m2,二级普通消防站1600~2300m2,特勤消防站3500~4900m2。

(二)建设用地消防站建设用地应根据建筑占地面积、车位用地和室外训练场地面积等确定。

配备有消防艇的消防站应有供消防艇靠泊的岸线。

各类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普通消防站3300~4800m2。

2.二级普通消防站2000~3200m2。

3.特勤消防站4900~6300m2。

注:1.上述指标应根据消防站建筑面积大小合理确定,面积大者取高限,面积小者取低限;2.上述指标未包含道路、绿化用地面积,各地在确定消防站建设用地总面积时,可按0.5~0.6的容积率进行测算;3.消防站建设用地紧且难以达到标准的特大城市,可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建设训练场地或训练基地,以保障消防员开展正常的业务训练。

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建标〔2005〕156号通知)(一)基本项目与面积指标1.基本项目城市社区体育的基本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轮滑、滑冰、武术、体育舞蹈、体操、儿童游戏、棋牌、台球、器械健身、长走(散步、健步走)、跑步。

少数民族地区应设置符合民族特点的城市社区体育项目,其面积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需要开展其他体育项目的城市社区,可根据实际需要与活动特点确定面积规模。

基本项目的竞赛规则如有改变,本章中的场地尺寸与面积指标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2.篮球、排球、足球、门球篮球场地可分为标准篮球场地与三人制篮球场地,其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0的规定。

篮球项目面积指标表10注:1.如设有防护网等围护设施,场地边线外缓冲距离可设为1.5m;如无围护设施,则应设不小于2m的缓冲距离。

2.如考虑设置临时看台,可在单侧选用5m的最大缓冲距离来设置临时看台。

排球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1的规定。

排球项目面积指标表11足球场地可分为11人制足球场地、7人制足球场地、5人制足球场地,其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足球项目面积指标表12门球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3的规定。

门球项目面积指标表133.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的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4的规定。

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宜设置在室。

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面积指标表144.游泳游泳池分为标准游泳池、普通游泳池和小型游泳池,其综合场地面积应符合表15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