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及相应政策操作效果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聂钦 宗 , 洪进 赵
( 上海理 工大学 【 摘 管理学 院 , 上海 2o9 ) ooo
要】 近年 , 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 我 其原 因, 除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 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以外 。 与我国长期 实
行 出口导向政 策和与美元挂钩 的固定汇率制或实际固定汇率制亦有 关直接 关系。大量外汇储 备 , 推动 了货 币供应量的增加 。 特别是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复 苏, 大量“ 热钱 ” 涌入 , 对我国货 币政 策造成 了较大冲击。在 我国现行 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 目标
e t oc f al g u , ne l yo o n dp i r t he Sd ̄r, t a cp o f rm tnf m du l srlsn 1i de hne a t )x x re y e i ht U o a wh n e et no po oo r si x i i o ob pu i eu
Ke wo ds fr i x h n e r s re mo e r oi y ma a e n y tm, x h g t y r : o eg e c a g e e v , n t yp l , n g me t s n a c s e ecae r e n a


文 献 回顾
下, 外汇 占款这一控制 变量具有很 强 内生性 , 中央银行无法 自主通过 外汇公 开市场业务 调控基础货 币和货 币供应量 , 而 使 从 降低 了中央银行灵活运 用这一货 币政策工具 的独立性。
【 关键词 】 外汇储备 ; 币政策 ; 货 管理体制 ; 汇率
冲 图分类号】 F3 20
ecag eig reo eao ,n erae dpn ec e e ̄ l akb s g n t y oc ei y xhne pnn ktprt n addc ss eed ny fh n abn y i e r l y x l. o ma i e n i ot c u n mo a p i n b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D 00 4 ) 段 成 果 之 一 。 S 2 10 1 阶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
]0 6 19 2 1 )8 0 1- 5 10 — 6 X(02 0 — 0 1 0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是 2 1 0 0年 河 北 省 教 育 厅 重 点 研 究 项 目 “ 际 金 融 危 机 背 景 下 货 币 政 策 问 题 研 究 ” 国
根据 复 式 记 账 原 理 , 产= 债 , NF ND + 资 负 即 A+ C
OA= RM + GD+OL
又 由 货 币 主义 观 点 , 础 货 币 B= 基 RM, 么 B 那 =
NF NDC+ A+ 0A—GD— OL
产 中所 占 的 比重 基 本 上 都 保 持 在 9 % ,0 5年 和 5 20
国外 净 资 产 ( F N A)
国 内信 贷 ( DC N )
储 备 货 币( RM)
货 币发 行 ( I C)
中 央银 行 的 国外 净 资 产 是 由外 汇 占款 、 金 储 黄
备 和 在 国 际金 融 机构 的净 资产 三 部 分组 成 的 。外 汇 占款 是 中央 银 行 为 了 收 购外 汇 而投 放 的本 国货 币 , 是 因 国外 净 资产 改 变 而产 生 的货 币供 给 。在 我 国 , 中 央银 行 的 国外 净 资产 主要 有 外 汇 占款 构 成 , 金 黄
储 备 和 在 国 际金 融机 构 的净 资 产 所 占 的 比例 很 小 。 特别 是 进 入 2 1世 纪 以来 , 国外汇 占款 在 国外 净资 我
对 政 府 债 权 ( L G ) 对 商 业 银 行 贷 款 ( L B ) 其他资产( OA)
商 业 银行 存 款 准备 金 ( R) B 政 府 存款 ( GD) 其 他 负债 ( L) O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探讨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探讨

CAIXUN财讯-5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探讨 □中央财经大学 廖 曼 陈 俊 / 文在2009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2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随之而来的是在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引起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长问题。

外汇储备经由外汇占款来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而中央银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也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近月来外汇储备的持续降低,使我国外汇占款主导的基础货币发行机制进一步衰落,我国基础货币发行机制郑经理深刻转变。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宽了外汇的集中计划管理,外汇管理体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不断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当下中国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制。

尤其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外汇储备一路走高,在2006年突破一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6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资产达到近十年峰值即3.99万亿美元。

但自此峰值之后,外汇储备规模持续下折,2016年10月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万亿美元,连续下降三月已降至5年来最低点。

通过对全球宏观环境的大体探寻发现,在2013年之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宽松政策催生了较为宽松的全球性的流动性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数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在这种宽松的流动性支撑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景气维持在较好状态,国际收支下的资本项目总体依然呈流入态势。

但在2013年之后,全球经济的增长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面临低速的经济增长,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加深。

而此时的美国走向紧缩周期,对全球流动性环境影响颇深,反观我国,过去主要依赖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供给模式必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我国外汇储备量及其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量及其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9 X(0 7 0 ~09 10 ~22 2 0 )6 06—0 2 票据 数量和频率 不断提高 ,截至 2 0 0 5年末 ,央行票 据总余额
随着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 的不 断提高 ,利用外资规模 的不 断 扩大 ,外汇储备也 随之不断增加 。本文将着重探求我国近年外 汇储备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特征 。
但 到 20 0 5年 ,错误与 遗漏项却 又迅 速转 向借方 。我 国外 汇盈
我国外汇储 备的增加和减少已经成为影响基础货币投放和 收缩的重要渠道。除 了 19 9 2—1 9 以及 19 9 3年 9 8—20 00年我国 外汇 占款 占基 础货币 比重 的增速有所 放缓 ,该 比重 自 2 0世纪 8 O年代后期 以来持续攀升 ,18 年为 3 2 ,19 和 19 98 .% 8 90年 95 年分别 为 9O %和 3 .1 .3 3 %,到 2 0 ,该 比率已高达 1 1 O 0 6年 3 %, 可见外汇储 备增长对 基础货币的影 响越来越大 ,外汇 占款对我
发 生影 响 。
差分别对应 的出口和直接投资 ,长期 以来一直是外汇储备 的主 要来源 ,但近年虽然绝对规模在上升 ,二者贡献度却都急速下 降。除了经 常项 目和资本项 目的双顺差 ,近年变动幅度巨大 的
误差与遗漏项 目 对我 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决不容忽视。从国家外 汇管理 局网站 中公布 的 《 中国国际收支平 衡表》 中可以看到 , 我国的净误差与遗 漏项 目 余额在 20 年 以前 为大额负值 ,自 00 20 年起变 为正值 且快 速上 升 ,20 02 04年达 到 了 2 1 美 元 , 7亿
控 压力仍在持续加大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 ,人 民 行从 2o 银 06 年 4 2 开始上调 了金融机构贷款 的基准利率 , 加息 预期 月 8日 但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目标影响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目标影响分析
曲 线

资 产 央行 的再 贷 款f L R)
负 债 流 通 中的 现 金 f) C
政 府 债 券 (B 商 业 银 行 在 央行 的存 款 (D G1 B1

引 言
外 汇储 备 (R F1 其 他 资产 f 1 0 A
财政 存 款 (D F1 其 他 负 债 (L O)
近 年 来 , 国外 汇 储 备 增 长 很 快 。 国人 民银 行 最 新 公 我 中
布 的 金 融 数据 显示 , 至 20 截 0 4年 1 2月 末 , 家外 汇 储 备 余 国
额 已达 到 6 9 0 9亿美 元 . 比增 长 5 _ 同 13 %。 外 汇 的 快 速 增 长 对 我 国 的 货 币政 策 带 来 什么 样 的 影 响 ? 是 学 界 所 关 注 的 。 这
体 现 在物 价 上 。 放 经 济 条件 下 , 过 中 央银 行投 放 基 础货 开 通
币 的千 为 .外 汇 储 备 成 为 影 响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一 个 重 要 因 亍
素 。我们 利用 简化 的 中 央银 行 资 产 负 债 表( 表 1 说 明外 见 ) 来
汇 储 备 与 货 币 政 策 的 内 存联 系 。
币 发 行 的 准 备 资产 全部 由外 汇储 备 构 成 时 ,外 汇发 行 国 的 货 币 政 策 , 及 国 际 金 融 市 场f 别 是 外 汇 市 场) 任 何 变 化 以 特 的 都将 对 国 内货 币供 应 以及 货 币 当 局 政 策 的实 施 产 生 重 大 影
其 中 , 货 币 供 应 总量 , M 为 K为 货 币 乘 数 。式 中 K C xL 为通 过 国 内 信 贷 渠 道 创 造 的 货 币 供 应 量 . F 则 是 由 外 Kx R 汇储 备引 致 的 货 币 供应 量 。外 汇 储 备 的迅 速 增 长 给 央 行 以 增 加 货 币 投 放 的 压力 . 央行 可 以通 过 调 整 其 资 产 负 债 结 构 来 消 除这 一 压 力 , 这 种调 整改 变 了 央行 货 币 投 放 的 渠 道 , 但 这 对 宏 观经 济 会产 生 一 些 实 质 性 的 影 响 .央 行 不 可 能总 是 保 持 对 金 融 部 门 、 府 与 非 金 融 部 门 的 净 资 产 持 续 下 降f 政 在 外 汇 储 备 的增 长 速 度 超 过 货 币 投放 速 度 时 .央 行 的 这 种 政 策操 作 必 定 会 } 现 这 一 结果 ) 从 长 期 来 看 , 国 的外 汇 储 I J 。 我 备的 快 速 增 长 引 起 货 币投 放 的增 加 是 必 然 的 。 由上 式() 们可 以看 到 . 放 经 济 条 件 下 . 国 的 外 汇 1我 开 一 储 备 与 国 内 货 币 供 应 有 如 下 关 系 : 外 汇 储 备 变 动 是 货 币 1 供给的重要渠道 : 2外 汇 储 备 占款 是 中 央银 行 的 一 项 资 产 , 具 有 高 能货 币 的性 质 ,通 过 乘 数 效 应 可 以对 货 币供 应 产 生 成 倍 的放 大 作 用 。 见 , 汇 储 备 主 要是 通过 影 响 货 币 供应 可 外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我 国外汇储备对货 币政 策的影 响分析
胡瀚 文 梁迟 霞
( 湘潭大学商学院 4 1 0 1 0 0 )
【 摘 要】 近年来, 在受到 国际收 支双顺差和外汇体制改革的影 响下,
放 出了基础货币 。
根据相关货 币经济理论 和 中央银 行资 产负债表 , 外 汇储 备和
我 国外汇储备 增 长迅速 、 外 汇规模 庞 大。在这 个过 程 中 , 对 中央银 行 采 取 的货 币政 策产 生 了一定 的影响 。本 文试 图通过 联 系我 国的外 汇储备 现 状和货 币政 策 中 的操 作 目标 货 币供 应 量 与 最 终 目标 之 一 经 济增 长 来 分析 外汇储 备 对货 币 政 策 的影 响。
的增长率高达到 了 5 1 3 %。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最终 目标包括物价稳定 、 经 济增长 、 充 分就业 和国际收支平衡 , 在本 文 中对其 中的经济增 长来分析外 汇 储备对其的影响 。因为经济增长反映的是一个 国家或地 区在 一定 时期诶经济总量 的增长速度 , 是衡量 该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标 志。 而外汇储 备也是体 现一个 国家经 济实力 的重要经济指标 之一 , 对 国家 的综 合实力和提 高 国家在 国际上 的地位 有很大 的影响 ,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 。 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不 断发展 和加 深 , 我 国经 济发展 在一定 程 度上也 受到某些大 国经济变 动的影响 , 因此外汇储 备成为 了维护 本 国经济稳定增长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在全球经济危 机 发生时 , 为 了避免经济遭受 到严重 的损失 , 包括我 国在 内的大部 分 发展中 国家会选择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 另一方 面 , 在 国内国民经 济发展过热 , 出现 恶性通货膨胀 的时候 , 如果本 国持有 比较充 足的 外汇储备 , 就 可以减少外汇储备 的持有量 以此扩 大进 口, 这样就 维 护 了经济的运行 , 使得 国内经济 能有序地不 断增长 。 但是 , 外汇储备对 国内经济 的增长也 有一定 的负 面影 响。一 方面是 , 当受 国际经济影 响储备货 币遭到贬值 时 , 本 国持有 的外 汇 储备也遭到大幅度缩水 , 因此 打乱了国内的生产投 资和财政信贷 , 从而给 国民经济带来 了负面 的影响 ; 另一 方面 , 由于我 国外商 引资 的数额 与外 汇储备 的持 有量之 间存在很大 的空缺 , 这样一来 大量 外汇储备的持有存在着高额 的机会成本损失 , 随着 时间的积累 , 必 定会 对 国内经济增长产生负面 的影响 。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表 1 、 2 0 — 0 7年 我 国 外 汇储 备 规 模 00 2 0
能 取 其 二 。19 9 4年 汇 改 以 来 , 民银 行 通 过 扮 演 富 余外 汇 的 人 最 终 收 购 者 和 余 缺 外 汇 的惟 一 供 给 者 的 角 色 , 致 名 义 上实 导 施 的有 管 理 的浮 动 汇 率 制 度 . “ 制 有 余 而 浮 动 不 足 ”实 因 管 , 质 上 以看 作 是 一 种 盯 住美 元 的 固定 汇率 制 度 。 资 本 流 动方 在
中央银 行 控 制 货 币供 应 量 的 主动 性 和灵 活 性 大大 地 削 弱 了 。
22 . 限制 了货 币政 策 的 独 立 性
根 据 美 国经 济 学 家 罗 伯 特 。特 里 芬 ( oetTi , 4 ) R br r mn1 7 9 提 出 的 RM 比例 法 标 准 国外 汇储 备 的 上 限 是 其 年 进 口 总 / 一 额 的 4 %,下 限 是 其 年 进 口总额 的 2 %,适 度 储 备 额 ~ 般 为 0 O
发展 经 济 学家 认 为 , 展 中 国家 在 积 累 外 汇 的 时 候 , 须考 虑 发 必 偿 还 外 债 的 需 求 ,根 据 国 际 经 验 ,一 国 应 当 持 有 外 债 余 额
l%左 右 的 外 汇 储 备 O 以应 付 偿 还 外 债 的 需 求 。 根据 我 国进 现 出 口规模 较 大 、 口依 存 度 适 中 、 家综 合 实 力 较 强 等 特 点 , 进 国 考 虑 将 应 付 各 种 冲击 而 持 有 的外 汇 储 备 定 为 4 0亿 美 元 , 0 三 项 相 加 即 得 到 外 汇 储 备 的 理 论 标 准 规 模 。从 表 2可 看 出 , 我 国外 汇储 备 的 实 际规 模 远 远 高 于理 论 标 准规 模 。

我国外汇储备、储蓄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储蓄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

23 rn e 因果 检验 .G agr
在研究储蓄方面, 陈学彬(05等发现我 国现阶段决定 2 0)
居 民消费储蓄 的最 主要 因素 是 居 民收 入 。张华 江 (04 采 20 ) 用 了 L g i模 型 , o —Ln 得到 收 入水平 对 我 国居 民储蓄 的影 响 较 大且 正相关 , 际利率 与居 民储 蓄正 相 关 , 票市 场 价值 实 股 与 居民储蓄无 关 。
在研 究货 币供 应量 方面 , 青 (05使 用 G agr 张青 20 ) rn e 因 果检验法 对货币 供应量 与 物 价 、 入波 动 的关 系进 行 考 察 , 收 发现我 国货 币政 策的效应 总体是 明显 的 , 但长期 货 币政 策 的 效果被 削弱 。韩 平 (05 研 究 发 现 , 国 M2G P的变 动 20 ) 我 /D 路径具 有 L g t 曲线的基本 形状 , 历加 速上 升后 增 长速 oi i sc 经 度减缓 , 最终趋 于稳定 状态 的变化过程 。
Y : 瓯 + 吼 _ + … + a 1 + + … + b. 3 2 五 一 口 + n 1 … + n b y 1 … + by 一 0 1 + 口 一 + l + i
明: 外汇储备 继续增 长 , 占用经 济资源 , 宏观 经济产 生 消 将 对
极 作用 。
金融在 线
我 国外汇储备 、 储蓄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
张红新
( 州职 业技术 学院 , 湖 浙江 湖州 3 3 0 ) 1 0 0
摘要: 我国储蓄、 外汇储备的增长势头强劲, 这些是否影响了居 民消费, 进而影响我 国货 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呢?本文
应 用 国外成熟的 向量 自回归模 型 ( R: co trg es n 、 冲响应 函数 (RF: us ep n eF n t n X VA VetrAuoe rsi )脉 o I I leR so s u ci )  ̄ mp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及相应政策操作效果的分析
作者:杜广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外汇储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央行为应对流动性增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展开论述。

首先,在分析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其次,对于外汇储备变化及相应政策操作与货币供应量变化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有显著影响;然后,结合央行票据发行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并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1
一、近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特点与货币政策操作
1.近年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之后,储备余额开始出现连年攀升,其上升步伐虽然受到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经过几年的恢复与调整,从2003年起又再一次呈现出大规模增加的趋势,并且在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一。

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大量外汇收入;经常项目差额从2003年的458.7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261.07亿美元,扩大近十倍。

另外,除了经常项目下的资金流入之外,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也十分强劲。

中国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通过股权参与中国经济活动。

同时,在国际资本流入经济增长高速区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的背景下,也有大量国际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

特别是我国的误差与遗漏项目在近些波动幅度加大,短期的国际资本非正常流动便是其原因之一。

2.外汇储备变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引起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较快上升。

在我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外汇收入被结汇给指定的外汇银行,通过外汇市场交易,这些外汇最终被央行购进,外汇储备便转化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占款;与此同时央行也向金融体系中释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可知[1],我国基础货币的年增长率已从2003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6%,而通过对乘数的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每年保持在17%左右的增长速度。

同时,外
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投放比例从原来的30%激增至80%,体现出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绝对数方面,外汇占款的数额扩大了5倍。

由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我国货币供应结构在这一时期内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的依赖程度加强,强化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内生性,大大削弱了央行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动性。

3.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情况
针对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冲击,央行果断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调整。

自2003年以来,曾先后20余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适当调整基准利率等,综合使用各种工具手段收缩银根。

货币供给方程:
其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m可分解为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及流通中的现金比例h的代数形式。

从货币供给方程可知,对于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可以从乘数的调节和基础货币调节两方面入手。

即在货币乘数的控制方面和在基础货币的变动渠道方面,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仍然不高,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利率工具的效果相对有限。

相关学者曾经指出[2],利率变动与储蓄、消费、贷款、投资的相关性均较弱,目前情况下还不具备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条件。

二、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政策建议
1.从源头入手,控制外汇储备不合理增长
外汇储备的增加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有显著影响,随着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例的增大,货币供应的内生性逐渐加强,从而加大了央行的调控难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货币供应量过度扩张的问题就需要首先从源头入手,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

在对外贸易方面,要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出口项目;加强对国内需要的大型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进口。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实现内外并重。

尽管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考虑,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扩大国内市场发展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2.完善金融市场,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控制货币供应量有着比较快速、明显的效果,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它被作为货币当局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于回笼流动性还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相关分析显示[3],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于对冲由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效果相对有限,并且由于在票据发行的之后几期需连本带息进行赎回,因此央行不仅面临着较高的发行成本,而且还被动释放出流动性,其作为政策工具的效果也被大打折扣,因此以央
行票据为主的公开市场业务只能被视为权宜之计。

总体来看,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目前所主要使用的政策工具效果相对有限。

但在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增加短期国债发行规模、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开发更加丰富的外汇市场交易工具,都有利于拓展政策的操作空间。

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有效地影响宏观经济、治理通货膨胀与紧缩等诸多问题。

3.完善制度建设、分散外汇风险
现行的结售汇制度虽然有利于国家对外汇收支进行统一管理,但也导致外汇占款的急速增加,使得货币当局不仅面临着相当大的持汇成本,而且还独自承担汇率风险。

因此除了在长期内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还有必要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进,选择适当的时机调整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适当放松银行、企业的外汇周转额度,实现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建立、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许冬玲,许先普.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08(6).
[2]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8).
[3]郑小萍,肖雯,王丽芳.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