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 2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输注顺序化疗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上常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设计出许多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

但是,有些联合用药的先后顺序会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药物的周期特异性对疗效及毒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联合化疗的用药顺序是有讲究的。

细胞周期特异性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时相敏感,甚至G0。

包括: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某些时相敏感,对G0不敏感。

包括:抗代谢药物(S期)、长春碱类(M期)肿瘤细胞周期:G0期(静止期)—G1期(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M期(有丝分裂期给药时应遵循的原则(1)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毒性,清除率等。

如紫杉醇与顺铂联用时,顺铂会延缓紫杉醇的排泄,加重不良反应,联用时须先给予紫杉醇。

(2)刺激性原则先用刺激性大的。

因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受损,结构稳定性好,药液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小。

(3)细胞动力学原则对于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如:多种实体瘤;对于生长较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绒癌,白血病等。

1.对增长缓慢的实体瘤,可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期及部分G0期细胞,使瘤体缩小,而驱动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继而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

2.对增长快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宜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伤其他各时相的细胞,待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时再重复上述疗法化疗前药物的使用1. 紫杉醇(ptx)类目的为抗过敏处理。

化疗前 12 小时口服 10 mg 地塞米松,国产地米一般为 0.75 mg,所以一般口服(po) 13 片,即 9.75 mg。

化疗前再用 10 mg 地米静脉冲入,然后静滴(ivggt) 400 mg 西米替丁,紫杉醇半小时前还需苯海拉明 20 mg 肌注(im)。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抗肿瘤药是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DNA损伤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的DNA结构,使肿瘤细胞的DNA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而引发细胞周期的异常,导致细胞死亡。

常见的DNA损伤类药物包括化学药物顺铂、牛蒡子酸以及放射线治疗等。

2.细胞周期调控剂: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周期节奏异常,细胞增殖加速。

细胞周期调控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使之停滞在其中一特定阶段,阻断细胞周期的进一步发展。

典型的细胞周期调控剂有紫杉醇、长春碱等。

3.蛋白质和酶的抑制剂:肿瘤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蛋白质同源物的合成、酶的活化和抑制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细胞蛋白质合成和酶的活化过程,以达到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常见的蛋白质和酶的抑制剂有多西他赛、伊马替尼等。

4.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诱导机体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

5.靶向治疗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或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EGFR的药物、靶向HER2的药物以及靶向VEGFR的药物等。

根据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认识,抗肿瘤药物也可以根据作用靶点进行分类,包括:1.细胞分裂相关的靶点:例如微管靶向类药物如紫杉醇和长春碱,作用于微管蛋白,阻碍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DNA损伤修复相关的靶点:如顺铂和碱基损伤剂,通过干扰DNA的正常修复过程,导致细胞死亡。

3.细胞增殖相关的靶点:如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传导,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4.血管生成相关的靶点:如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阻止肿瘤血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5.免疫相关的靶点: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抗肿瘤效果明显。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v1.0 可编辑可修改1.请简述霍奇金淋巴瘤(HL)有哪几种亚型(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②结节硬化型(NS)③混合细胞型(MC)④淋巴细胞衰减型(LD)附带:在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ABVD方案中,A 指什么B 指什么V 指什么D 指什么Answer: A 指阿霉素ADM ,B 指博来霉素BLM, V 指长春花碱VLB, D 指氮稀咪胺DTI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CHOP方案中,C 指什么H 指什么O指什么 P指什么Answer: C 指环磷酰胺CTX,H 指阿霉素ADM, O 指长春新碱VCR,P 指强的松PDN。

2.简述多药联合化疗原则①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②药物作用的周期&时相不同、③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不要叠加、④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3.简述肺癌化疗策略①SCLC(小细胞肺癌)一旦确诊,不论临床分期如何;②NSCLC(非小细胞肺癌)依不同分期而定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肺癌姑息化疗腔内注射3.甲状腺癌病理分类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和非分化型两大类,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4.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最常见,占60-70%;40岁以下女性多见;恶性度低,发展缓慢;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预后好,5年生存率90%以上。

5.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甲状腺肿物或结节(2)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侵犯气管:咯血、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声嘶、呛咳巨大甲状腺肿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颈淋巴结肿大(4)远处转移相关症状:咳嗽、咯血、骨痛6.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考虑甲状腺癌(1)男性与儿童患者(2)有颈部放射史(3)短期内突然增大(4)出现压迫和侵犯症状(5)肿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平(6)肿块固定,不随吞咽活动(7)伴有颈淋巴结肿大(8)CT或X线提示有砂砾样钙化7.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和内容(1)一级预防鉴别癌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方法: 鉴定环境中致癌促癌剂,建立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改变不良习惯。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肿瘤简答题完整版

1.请简述霍奇金淋巴瘤(HL)有哪几种亚型(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①淋巴细胞为主型(LP)②结节硬化型(NS)③混合细胞型(MC)④淋巴细胞衰减型(LD)附带:在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ABVD方案中,A 指什么?B 指什么?V 指什么?D 指什么?Answer: A 指阿霉素ADM ,B 指博来霉素BLM, V 指长春花碱VLB, D 指氮稀咪胺DTI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CHOP方案中,C 指什么?H 指什么?O指什么? P指什么?Answer: C 指环磷酰胺CTX,H 指阿霉素ADM, O 指长春新碱VCR,P 指强的松PDN。

2.简述多药联合化疗原则①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②药物作用的周期&时相不同、③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不要叠加、④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3.简述肺癌化疗策略①SCLC(小细胞肺癌)一旦确诊,不论临床分期如何;②NSCLC(非小细胞肺癌)依不同分期而定◊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晚期肺癌姑息化疗◊腔内注射3.甲状腺癌病理分类甲状腺癌可分为分化型和非分化型两大类,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4.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最常见,占60-70%;40岁以下女性多见;恶性度低,发展缓慢;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囊性变;预后好,5年生存率90%以上。

5.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甲状腺肿物或结节(2)局部侵犯和压迫症状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侵犯气管:咯血、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声嘶、呛咳巨大甲状腺肿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颈淋巴结肿大(4)远处转移相关症状:咳嗽、咯血、骨痛6.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考虑甲状腺癌?(1)男性与儿童患者(2)有颈部放射史(3)短期内突然增大(4)出现压迫和侵犯症状(5)肿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平(6)肿块固定,不随吞咽活动(7)伴有颈淋巴结肿大(8)CT或X线提示有砂砾样钙化7.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和内容(1)一级预防鉴别癌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方法: 鉴定环境中致癌促癌剂,建立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改变不良习惯。

抗肿瘤药物本

抗肿瘤药物本

雄激素
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激素减少雌激素分泌,对抗雌激素
晚期乳癌或 乳癌骨转移
他莫昔芬
雌激素竞争 性拮抗剂
乳腺癌;卵巢癌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淋巴组织, 使淋巴细胞溶解
急慢淋;霍杰金病 恶性淋巴瘤; 非霍杰金淋巴瘤
有机磷中毒_______和_______ 苯二氮卓类中毒_______ 硫酸镁注射过量_______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_______; 帕金森、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_______; 氯丙嗪急性中毒,升压药_______ 碳酸锂中毒_______ 吗啡急性中毒_______ 强心苷导致的心律失常_______ 铁剂过量_______ 肝素_______;香豆素类_______
选择性不高,多数能引起造血系统抑制、胃肠道黏膜损害、肝损害等。
瘤细胞可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主要干扰DNA合成,也能抑制RNA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共性:
目前较常用的药物有:
甲氨蝶呤(MTX)
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5-Fu) 药理作用 1. 在细胞内经活化途径生成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共价结合,抑制此酶的活性,使脱氧胸苷酸缺乏,DNA合成障碍。 2. 5-Fu的代谢物氟尿三磷结合到RNA,影响其功能。
02
减低药物的毒性
03
从抗瘤谱考虑 胃肠道腺癌 宜用氟尿嘧啶、塞替派、环磷酰胺、丝 裂霉素等。 鳞癌可用博来霉素、甲氨蝶呤等。 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等。
给药方法 联合用药方案 大剂量间歇疗法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抗代谢药 特异性地干扰核酸代谢,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繁殖 主要作用于S期,属周期特异性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护理用)

抗恶性肿瘤药(护理用)

五、激素类——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二)雄激素:甲睾酮、丙酸睾丸酮等。 • 优点:直接对抗雌激素、对抗催乳素,抗乳腺癌。 • 缺点:轻度男性化。 (三)雌激素:乙烯雌酚。抗前列腺癌。
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都 有哪些呢?
骨髓抑制:常见 胃肠道反应 毛囊毒性:脱发 心脏、肺、肝、肾、膀胱、神经及耳毒性 过敏反应 免疫抑制
• 羟基脲: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 (一)烷化剂-环磷酰胺:其代谢产物——磷酰 胺氮芥,与DNA发生烷化反应,破坏DNA的结构与 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抗菌谱广,为 目前常用的烷化剂。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
(不良:骨髓抑制)
• (二)抗生素-丝裂霉素:与DNA双链交叉联结,使部分 DNA破裂。抗菌谱广,为治疗消化道癌常用药 。(不良:
骨髓抑制)
抗生素-博来霉素:与DNA结合,使DNA单链或双链 断裂。主要用于鳞状上皮癌。(不良:肺毒性最为严重,与剂
量有关)
• (三)铂类化合物-顺铂:与DNA上的碱基形成交叉联结, 破坏DNA的结构。抗菌谱广,可根治睾丸肿瘤。 (不良:
肾毒性)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 物
多柔比星: • 机制: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破坏DNA模板作
胞不能自行合成,需从外摄取。L-门冬酰胺酶可将门冬 酰胺水解,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而正常细胞能自 身合成此氨基酸。因此,药物表现出选择性。
五、激素类——影响体内激素平衡
• 概述:多种癌症与相应的激素失调有关系。因此 本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 优点:无骨髓抑制作用 • 缺点:激素作用广泛,使用不当可诱发较多不良
致突变、致畸、致癌
抗肿瘤药如何联用呢?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治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治疗4年后,与正常人相比,发生第二个癌症的可能性 增加20~30倍。 ❖ 长期使用环磷酰胺(CTX):易患膀胱癌; ❖ 雄激素:肝癌; ❖ 胎儿期母亲使用合成的女性激素,女婴出生后至青年期: 阴道癌。 ❖ 其它药物: ▪ 氯霉素、保泰松:抑制骨髓(再障,白血病) ▪ 非那西丁:肾盂的过渡细胞癌
32
四、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15
CCSNA
E
CCSA
E
C
C
16
二、合理用药
(一)细胞数量与疗效 1.恶性肿瘤的生长过程 (1)开始治疗时:1010~12(约10~1000g) (2)缓解: 109~10(约1~10g) (3)完全缓解:≤ 106 (约1mg) (4)治愈:→0 2.化疗效果与肿瘤细胞的数量有关 ❖ 化疗药物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一定剂量的有效药物杀
灭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
17
二、合理用药
3.生物反应调节剂(免疫疗法) ❖ 生物反应调节剂遵循零级动力学规律。一定的免疫活性
细胞或中间物质消灭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 ❖ 现有的免疫治疗方法只能在残存肿瘤细胞数量很少条件
下发挥作用,多作为辅助手段。 ❖ 积极寻找能促进、加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使治疗水
20
二、合理用药
(三)每个治疗周期长短的设计 ❖ 一般主张至少应包括几个细胞增殖周期。 1.增殖周期时间短的肿瘤(其生长比例较大): ❖ 一个增殖周期内反复应用抗肿瘤药2~3次,疗效明显增加,
因为药物对周期时间短的肿瘤可以大量杀伤肿瘤细胞, 而相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不大,可以达到安全缓解,甚至 治愈。 2.增殖周期与正常细胞相近的肿瘤: ❖ 疗程安排很难避免毒性,疗效较差。
4、疗效与肿瘤生长比例相关
5、有些部位(如颅内)药物不能进入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

31.抑制微管聚合的 抗癌药物是
A.鬼臼毒素 B.阿糖胞苷 C.长春新碱 D.紫杉醇 E.巯嘌呤
答案
答案
32 . 通 过 嵌 入 DNA 中 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 成 的 抗 肿 瘤 药 物是
A.放线菌素D
B.多柔米星
C.羟基脲
D.柔红霉素
E.紫杉醇 答案
33 . 直 接 影 响 DNA 结 构与功能的抗肿瘤药 物是 A.博莱霉素 B.阿糖胞苷 C.丝裂霉素 D.紫杉醇 E.顺铂
A型题
1.阻碍细胞有丝分裂 的抗癌药是
A.阿霉素 B.氟尿嘧啶 C.长春新碱 D.甲氨蝶呤 E.以上都不是
2.烷化剂中易发生出 血性膀胱炎的抗癌药 是
A.氮芥 B.环磷酰胺 C.马利兰 D.长春新碱 E.卡氮芥
答案
答案
3.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的抗肿瘤药物是
A.5-氟尿嘧啶 B.环磷酰胺 C.阿霉素 D.氮芥 E.塞替派
4.抑制二氢叶酸还原 酶的抗肿瘤药是
A.顺铂 B.阿霉素 C.环磷酰胺 D.5-氟尿嘧啶 E.甲氨蝶呤
答案
答案
5.烷化剂中易诱发出 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
A.甲酰溶肉瘤素 B.卡氮芥 C.环磷酰胺 D.苯丁酸氮芥 E.氮芥
6.治疗绒毛膜上皮细 胞癌和恶性葡萄胎疗 效最差的是
A.6-巯基嘌呤 B.喜树碱 C.甲氨蝶呤 D.放线菌素D E.博莱霉素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一节 抗和来源分类
1. 烷化剂 2. 抗代谢物 3. 抗肿瘤抗生素 4. 抗肿瘤植物药 5. 激素 6. 其他类
(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 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3. 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4.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5. 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6. 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原则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设计出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而毒性增加不多。

联合用药有先后使用的序贯疗法,也有同时应用的联合疗法。

一般原则如下。

1.继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死之。

相反,对生长比率高和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则先用杀灭S期或M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以后再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其它各期细胞。

待G0期细胞进入周期时,可重复上述疗程。

此外,瘤细胞群中的细胞往往处于不同时期,若将作用于不同时期的药物联合应用,还可收到各药分别打击各期细胞的效果。

2.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合用可能增强疗效,如甲氨蝶呤和巯嘌呤的合用。

3.从药物的毒性考虑多数抗肿瘤药均可抑制骨髓,而泼尼松、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少,可合用以降低毒性并提高疗效。

4.从抗瘤谱考虑胃肠道腺癌宜用氟尿嘧啶、噻替派、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

鳞癌可用博来霉素、消卡芥、甲氨蝶呤等。

肉瘤可用环磷酰胺、顺铂、阿霉素等。

5.给药方法一般均采用机体能耐受的最大剂量,特别是对病期较早、健康状况较好的肿瘤病人应用环磷酰胺、阿霉素、卡氮芥、甲氨蝶呤等时,大剂量间歇用药法往往较小剂量连续法的效果好。

因为前者杀灭瘤细胞数更多;而且间歇用药也有利于造血系统等正常组织的修复,与补充,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瘤能力及减少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