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一一对应》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教案:一一对应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2. 学生能够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来解决问题;3. 学生能够将一一对应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1. 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2.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2.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或小玩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先出示一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或小玩具,如红色方块、蓝色球等;2. 教师问学生这些积木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样,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步骤二:讲解一一对应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积木或小玩具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一对应来描述;2. 教师举例子解释一一对应的概念,如红色方块对应蓝色球,黄色长方体对应绿色圆柱等;3. 教师通过图示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一一对应的含义。

步骤三:练习一一对应(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由数字和图形组成的表格,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表格中的对应关系;2.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如表格中的数字和图形可以按顺序进行对应;3. 学生完成后,学生之间展示并讨论,找出表格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步骤四:运用一一对应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包含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2. 教师提问:你们班有多少人喜欢三角形?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答案;3. 学生思考后,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出答案,如5个人喜欢三角形;4. 教师继续提问其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一对应的概念和方法;2.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3.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一一对应的问题,然后互相出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2.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的解答是否正确;3. 教师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积极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班数学活动一一对应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一一对应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一一对应课题内容教学目标: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概念:一一对应,即每个元素都恰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元素。

教学准备材料:动物卡片(小猫、小狗、小兔等),水果卡片(苹果、香蕉、橙子等),对应贴纸。

环境:安静、光线充足的活动室。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利用故事引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动物王国探险,看看哪些动物能找到它们的食物朋友。

”2. 初步感知:展示动物和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家看看,这些小动物和水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 操作探索: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张动物卡片和几张水果卡片。

任务:让幼儿尝试将动物与它们喜欢的水果一一对应起来。

教师指导: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适时提供帮助和提示。

4. 巩固练习:游戏环节:“找朋友”,播放音乐,幼儿围着卡片走动,音乐停止时,每人选择一张卡片,尝试找到与之对应的另一张卡片。

教师评价并纠正。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活动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玩一一对应游戏,巩固课堂所学。

后续活动:在下一节课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例子和游戏,进一步深化幼儿对一一对应概念的理解。

小班数学活动:比高矮课题内容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高度,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核心概念:比较高矮,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材料:玩具娃娃、小树模型、尺子、高矮标记卡片。

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

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利用故事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了玩具乐园,看看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

”2. 初步感知:展示玩具娃娃和小树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家看看,这些玩具娃娃和小树有什么不同?”3. 操作探索: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玩具娃娃、一个小树模型和一把尺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含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含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一一对应。

2.能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

3.能够将一一对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一一对应2.一一对应的操作3.小组活动:一一对应的练习4.生活中的一一对应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教学目标老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什么是一一对应,能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并将一一对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正文部分2.1 什么是一一对应老师用两条竖线分开的两行横线来介绍什么是一一对应(即一一对应的符号||)。

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要注意一一对应这个符号的使用。

2.2 一一对应的操作老师拿出各种颜色的珠子和比较基础的的数学代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操作,例如“蓝色珠子可以和你手上拿的4个小球一一对应,请你将蓝色珠子放在4个小球的旁边”。

2.3 小组活动:一一对应的练习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物品,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一对应并在黑板上做记录。

例如老师会让大家用卡片和颜色不同的木块进行一一对应。

2.4 生活中的一一对应老师提醒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一对应,例如在进行日常的买东西的时候,每一样物品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价格。

3. 总结老师总结了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强调了一一对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观察与感受身边的事物来理解更多的一一对应,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

四、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可在本文档的附件中下载。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进行一一对应的实践,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与一一对应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多加实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科学领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科学领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科学领域活动活动目标通过《一一对应》这个科学领域活动,培养幼儿对于数量的理解、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活动,幼儿将能够:1.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2.进行物品的一一对应数数;3.开始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活动准备1.游戏道具:颜色鲜艳的水果卡片(例如:苹果、橙子、香蕉、草莓等);2.游戏道具:与水果卡片相对应的代表性实物(例如:水果模型、水果图片等);3.游戏道具:数数卡片(1-10);4.游戏道具:一些小篮子或容器。

活动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约10分钟)1.引导幼儿认识一一对应的概念。

2.展示水果卡片,让幼儿猜猜每张卡片上是什么水果。

3.给幼儿展示实物,让他们辨认出与卡片上的水果相对应的实物。

步骤二:一一对应数数(约15分钟)1.准备数数卡片(1-10),将它们放在桌面上。

2.鼓励幼儿一一对应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水果模型,将它们放在数数卡片旁边。

3.引导幼儿根据数数卡片上的数字,进行一一对应地数数。

步骤三:比较和分类(约15分钟)1.提供一些小篮子或容器,并将一些实物或水果放在桌面上。

2.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每个水果的特点,例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3.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分类,将相同特点的水果放在同一个篮子或容器中。

步骤四:总结和展示(约10分钟)1.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在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

2.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一一对应的概念以及数数和比较的方法。

3.将幼儿的成果展示出来,例如让他们展示他们分类好的水果。

活动延伸•在课后,可以让幼儿在家里继续进行一一对应的数数活动,例如与家人一起数数家中的物品,或者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可以利用其他常见的物品或者实物来进行一一对应的练习,例如动物、玩具、家具等。

知识点拓展•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多种物品的一一对应数数练习,例如用颜色卡片一一对应数数物品的个数。

•可以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数数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跳数数或倒数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数数灵活性。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一一对应;•掌握一一对应的基本应用。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求同存异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2.1 什么是一一对应一一对应指的是集合A的每个元素都与集合B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同时集合B的每个元素都与集合A中的唯一元素相对应。

简言之,即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相同,一一对应关系是每个元素都不多也不少地对应另一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2.2 一一对应的应用•数据分析•量化分析•结构分析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和物品(比如苹果、布娃娃、笔、手表等),让学生观察物品的数量,并提问:“这些物品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要求学生用手指进行计数。

导入后,老师引导学生自然得出:每个物品都有一个数量,而且不重不漏,一个物品也只能被计数一次。

3.2 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解释什么是一一对应,同时给出演示例子。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并梳理一一对应的概念。

3.3 游戏环节(15分钟)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一一对应。

游戏规则如下:•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按照序号排队;•第一组的学生拿出一张银行卡,第二组的学生拿出一张信用卡;•根据老师所提示的安全密码,第一组的学生需要在银行卡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小圆圈,第二组的学生需要在信用卡上画出相应数量的小三角形,然后将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正面朝下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画的小圆圈和小三角形对卡片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将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正面朝下摆放在同一位置;•当所有卡牌都成功配对后,款项就被成功地传输了。

3.4 拓展练习(20分钟)老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练习。

例如:•用花瓣贴画出相应数量的邮票;•用颜色区分出拥有相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工具。

幼儿园教案设计小班数学一一对应

幼儿园教案设计小班数学一一对应

幼儿园教案设计:小班数学一一对应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一一对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与一一对应相关的实物,如积木、图形卡片等。

准备一些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数数游戏、配对游戏等。

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发现实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一对应游戏(3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一一对应的游戏,如将积木放入相应的盒子中。

让幼儿参与游戏,并引导他们观察和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配对绘画(20分钟)
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一张图形卡片,并准备相应的配对图形。

让幼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将自己的图形与配对图形进行配对绘画。

数数游戏(4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数数游戏,如数数图形卡片上的图形数量。

让幼儿参与游戏,并引导他们用手指或计数工具进行数数。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和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并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观察和数学能力。

四、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学习一一对应的概念,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即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对应的物品。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一对应的概念和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小物件(如积木、水果卡片等)若干。

2. 平坦的工作台或者地面。

3. 对应的教学图片或者动画。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一一对应的概念,例如“小熊和它的苹果,每个小熊都对应着一个苹果”。

2. 讲解:教师展示教学图片或动画,解释一一对应的概念,强调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对应的物品。

3. 实践:分组活动,每组幼儿分配一定数量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物件。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比如将红色积木和蓝色积木一对一对地配对起来。

4. 分享:让幼儿分享他们的配对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一对应的现象,如鞋子的左右脚、餐具的勺子和叉子等,让幼儿理解和应用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学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一一对应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和应用一一对应的现象。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幼儿对一一对应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在后期的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自发地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概念,同时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一一对应数学教案

小班一一对应数学教案

小班一一对应数学教案【篇一: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拼小树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活动过程:一、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

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二、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三、分享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

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四、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听音数数活动目标: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活动准备: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重点难点: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活动过程:一、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二、教师一粒一粒地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三、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四、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瓢虫找家活动目标:1.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2.培养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3.通过游戏,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有1.2.3个斑点的瓢虫图片若干;分别粘有1、2、3个圆点的树叶3片。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及瓢虫数,巩固数数1、2、3。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归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通过照顾小瓢虫,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

2.送瓢虫宝宝回家,按数量进行分类(1)让幼儿把不同数量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对应圆点的树叶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一一对应》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

一是以小动物盖
房子,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
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
对应的操作。

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
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

容易使幼儿进行
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

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
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
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
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
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
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
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