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3 ×4 = 12(乘数)×(乘数)= (积)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连加计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列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

注意数位对齐,满十进位。

二、连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去减第三个数。

注意数位对齐,退位。

三、加减混合从左到右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两个竖式连写。

可以口算的,不用列竖式。

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多边形含义:由几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注意必须是直线、首尾顺次。

几边形必须用大写的汉子如:四边形不能写4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形如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如家里用的推拉门。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一、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

注意是相同数。

二、各部分名称2 x 5 = 10 读作:2乘以5等于10乘数乘号乘数积两个乘数分别表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位置是可以互调的。

(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既可以表示相同的加数,又可以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4x3=4+4+4 4x3=3+3+3+3三、1-6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1.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书写口诀时,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要用汉子小写数字。

2.为了使口诀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的,就加“得”字;积满十的,就不加“得”字。

3.一个口诀一般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如:三四十二,3x4=12或4x3=12。

四、乘加、乘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的认识1、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时,无论怎样分,每份都要分得同样多)2、方法:(1)先确定每份的个数,再看平均分成几份;(2)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每份分得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3 ×4 = 12(乘数)× (乘数)= (积)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自然数和整数1. 自然数的认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于等于1的数,这些数就是自然数。

自然数的特点是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并且遵循结合律和交换律。

2. 整数的认识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使用自然数,还会遇到比0更小的数,这些数就是整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零和负数。

3. 整数的比较整数的比较是通过数轴上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的。

数轴的左侧是负数,右侧是正数,零位于原点。

二、数的拆分与合并1. 数的拆分与组合数的拆分就是将一个数分成几个部分,数的合并就是将几个数合并为一个数。

通过拆分和合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结构和运算法则。

2. 数的进位与借位在数的拆分和合并中,我们会遇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

当位数增加时,需要进位;当位数减少时,需要借位。

3. 位置与位的认识数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位置,包括个位、十位、百位等。

每一位都代表了不同的数值。

三、加法与减法1. 加法的认识与运算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

加法的结果叫做和。

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

2. 减法的认识与运算减法是通过求差来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差距。

减法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

3.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加法和减法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运算法则。

通过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解决问题,计算结果。

四、乘法与除法1. 乘法的认识与运算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乘法的结果叫做积。

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用来帮助我们记忆乘法的。

通过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更快地计算乘法。

3. 除法的认识与运算除法是通过求商来确定两个数的比例关系。

除法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五、数的序数表示1. 数的序数表示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顺序、排序等概念。

为了表示数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使用序数。

2. 序数的写法序数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带单位的写法,如第一、第二、第三;另一种是不带单位的写法,如一、二、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 100厘米 100厘米= 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数学学习方法一、看课本补基础基础很差,那就不要总想着有什么捷径,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去偷懒,积累的过程从来就没有捷径,看课本补上基础,是一个缓慢但却最实际最靠谱的方法,特别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对于概念,公式,如何推导公式等一定要重点弄懂,还有每个知识点后面的例题,至于有同学会问那些课后习题需要做么?我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那些针对性也不强,毕竟有些必修课本是面向全部学生,没有分文理科的。

二、跟着老师步骤去看课本补基础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很多同学会觉得很多知识点都不懂并且还会有不知从哪里去看课本好,这时老师复习节奏很重要,你就不要自己计划今天要复习课本哪里,第一轮复习可以跟着老师步骤,老师讲到哪,就去看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具体按照上一步骤。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需要小学生们掌握。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和概念的全面总结。

1. 数的认识与排序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读写0-100之间的整数,掌握基本的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将一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 加法与减法运算学生需要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

加法运算包括两个数的相加与进位,减法运算包括两个数的相减与退位。

3. 1-100之间数的计数学生需要掌握1-100之间数的计数方法,并能够利用准确的计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1-99之间的进位与退位学生需要学习1-99之间数的进位与退位的方法,明白个位、十位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进位与退位。

5. 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学生需要通过100以内的计算题,提高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 100以内数的比较与估算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数的估算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7. 分的认识与分的顺序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分,认识分的符号“/”,并掌握分的顺序关系。

8. 时间的认识学生需要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通过小时和分钟的计量来表示具体时间。

9. 简单的长度比较学生需要学会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大小比较运算符“<”、“=”、“>”来表示不同的关系。

10. 多边形的认识学生需要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11. 表格和图形学生需要学习读懂简单的表格和图形,并通过表格和图形解决问题。

12. 一元一次方程学生需要通过具体问题,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全面要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一、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 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 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 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1.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 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 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 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1.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 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 或4×53.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 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 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3 ×4 = 12(乘数)×(乘数)= (积)6. 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 熟练地背诵1-6 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 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乘法口诀一1.乘加、乘减填一填:1) 4×4-2,先算4乘4得16,再算16减2得14.2) 2乘4得8,再加2得10.3) 3乘3得9,再减去7得2.4) 4个3相加得12,再加8得20.问题:1瓶可乐可以倒4杯,3瓶可乐可以倒这样的几杯?答案:3瓶可乐可以倒12杯。

问题:丛老师带小明、小雨、小豪和小斌到公园去玩,成人票是4元,学生票是3元,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答案:一共要付16元。

2.乘法口诀写算式和口诀:3个5相加乘法算式:5+5+5=15,所以是3×5=15.口诀:三个五,十五。

4和5相乘乘法算式:4×5=20.口诀:四五不变,二十。

5个1相加乘法算式:1+1+1+1+1=5,所以是5×1=5. 口诀:五个一,五。

三、找规律填数。

1) 1、3、5、7、9······2) 5、10、15、20、25······3) 32、16、8、4、2······四.6的乘法口诀1) 4个6相加是24.2) 6和6相乘的积是36.3) 两个乘数分别是6和5,积是30.4) 2片雪花有12个瓣,4片雪花有24个瓣,6片雪花有36个瓣,8片雪花有48个瓣。

五、里最大可以填几?2×6<20,所以最大可以填3.4×3<25,所以最大可以填8.6×3<18,所以没有符合条件的数。

5×6<30,所以最大可以填5.6×6<36,所以最大可以填5.4×3<12,所以最大可以填4.2×6<12,所以最大可以填1.5×6<32,所以最大可以填5.六、(1) 名同学去看模型展览,一张门票6元,一共要付24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乘法口诀一一.乘加、乘减填一填(1)4×4-2,先算()乘()得(),再算()减()得()。

(2)2乘4得(),再加2得()。

(3)3乘3得(),再减去7得()。

(4)4个3相加得(),再加8得()。

1瓶可乐可以倒4杯,3瓶可乐可以倒这样的几杯?丛老师带小明、小雨、小豪和小斌到公园去玩,成人票是4元,学生票是3元,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二.5的乘法口诀写算式和口诀3个5相加乘法算式()或()口诀()4和5相乘乘法算式()或()口诀()5个1相加乘法算式()或()口诀()按规律填数(1)1、3、()、7、()······(2)5、10、15、()、()······(3)()、16、()、8、4······三.6的乘法口诀(1)4个6相加是()(2)6和6相乘的积是()(3)两个乘数分别是6和5,积是()1片雪花有6个瓣,2片雪花有()个瓣,4片雪花有()个瓣,()片雪花有36个瓣,()片雪花有()个瓣。

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6<20 4×()<25()×3<18 5×()<30 6×()<36 4×( ) <12 2×( ) <12 ( ) ×6<32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张老师带4名同学去看模型展览,一张门票6元,一共要付( )元。

小明家有4盆月季花,每盆有5朵,共有()朵花。

奥数附加题若,,则()。

小亮家住的一幢楼,每层有7级台阶,他住5楼,小亮每天放学回家要走()级台阶。

一只猫5分钟吃完一条鱼,5只猫同时吃5条同样大小的鱼需要()分钟。

一桶花生油,连桶共重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花生油重()千克。

第三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四.认识除法一.平均分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么样?把6个分成两堆,请你画出不同的分法。

(1)()(2)()(3)()上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6,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6名同学,每人分()颗。

把一根绳子剪成6段,共用了30分钟,平均每剪一次要多少分钟?12个花瓶,每4个装一盒,装了()盒。

12个花瓶,装了3盒,平均每盒装()个。

二.除法的含义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枝。

8只玩具小象,每4只装一盒,装了()盒。

15个小朋友,每5人一组,分成了()组。

读一读算式,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几。

6÷3=2 12÷6=2 30÷5=6(1)每只船上坐5个小朋友,3只船上一共坐()个小朋友。

(2)每只船坐5个小朋友,15个小朋友需要()只船。

(3)3只船上坐了15个小朋友,平均每只船上坐()个小朋友。

兔妈妈为兔宝宝和她的5个朋友准备了30根胡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能分得()根胡萝卜。

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把6个桃分成3份,每份一定有2个。

()2.8÷28除2”。

()3.15颗5份,没份有3颗。

()4.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个,列式是3×2=6。

()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几?2.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几?解决问题1.2盒七巧板一共几块?2.买6袋同样的方便面共用了18元,每袋方便面多少钱?3.妈妈把12个苹果分给小明和哥哥,小明分到4个,哥哥分到几个?4.寄往本地的信要贴6角的邮票,3元能买几张这样的邮票?5.果园苹果树的棵树与4行桃树的棵树同样多。

如果苹果树有24棵,那么每行桃树有多少棵?6.一只青蛙掉进一个深9米的枯井里。

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又掉下去2米。

照这样计算,青蛙至少需要几天才能爬上来?五.口诀求商(一)一.口诀求商美术组有6人,一共做30朵花,平均每人做多少朵?口算8÷2= 10÷2= 15÷5= 20÷4= 6÷2= 25÷5= 24÷4= 12÷6= 6÷1= 5÷5= 12÷4= 4÷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有30名同学进行跑步比赛。

(1)分成5组,每组几名同学?(2)已经跑了18人,还剩几组没有跑?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

(1)锯断一次要5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2)如果完成任务用了20分钟,那么锯断一次要几分钟?第五单元考点精题训练列式计算1.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2.6个2相加是多少?3.20里面有几个4?4.5和6相加得多少?5.2个5相乘得多少?解决问题1.一趟运5个箱子,要运25个箱子到仓库,需要运多少趟?2.24位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能坐几人?3.明明和玲玲都借了20本书,明明每天看5本,玲玲每天看4本,需要几天看完?5.水彩笔6元一盒。

(1)买6盒水彩笔要付多少元?(2)李老师带了20元,买3盒水彩笔够不够?把一根钢管锯成一些小段,锯一次要用2分钟,紧接着休息1分钟。

现在要锯成4段。

锯完这根钢管一共要用多少分钟?六.厘米和米一.认识线段连一连,数一数.(用直尺把下面每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 .一共有( )条线段.比一比,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①②线段()最长,线段()最短。

将长方形中,A、B两点连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请你照样子画一条线段,使这条线段比AB 短。

AB二.认识厘米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先量一量,再填空。

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1)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短()厘米。

(2)第三条线段比第一条长()厘米。

(3)第一条线段和第二条线段一共长()厘米。

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画两条线段,使它们的长度相差2厘米。

画一个三角形,使其中一边的长度是5厘米。

二.认识米填一填(1)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通常用()作单位。

(2)量比较长的物体长度,通常用()作单位。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米 30厘米 10米 70厘米 7米 3米99厘米解决问题(1)教室门宽1米,课桌宽60厘米,课桌能搬进教室里吗?(2)一条隧道限高3米,一辆货车高4米,货车能通过隧道吗?(3)小明从家到学校,已经走了45米,离学校还有50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第六单元考点精题训练用学生尺从刻度“0”画到刻度“9”的线段长应该为()厘米,要画6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从刻度“3”开始画到刻度()。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幢楼高约28()。

一本数学书长约25()。

床长2()。

一根黄瓜长约20()。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1..2. . .. . . .解决问题1.花圃的长为18米,用3米长的卷尺量,需要量几次?2.小明用6米长的绳子量篮球场的宽,一共量了5次。

篮球场的宽是多少米?3一根彩带对折2次后,长度是5厘米,这根彩带原来长是多少米?4一座大桥限高4米,一辆货车高3米,货车能从桥下通过吗?5小华家离学校30米。

早晨,小华上学,走了10米后又回家拿东西,然后又走到学校,这样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把两根长都是40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如图)是5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5厘米七、位置与方向一、确定位置 右图中,第一排第二个是 4 (1)排第( )个。

3 (2)第3排第2个是( )(3)第( )排第( )个是(4)第( )排第( )个和第( )排第( )个都是 1 1 2 3 4二、认识东、西南、北 确定方向早上,小明面向太阳站立。

小明的前面是东,小明的后面是( ),小明的右面是南, 小明的左面是( )。

如图,小刚房间的衣橱在北面,房间的南面有( ),西面有( ),床在房间的 ( )面,门在房间的( )面。

(1)一个人头朝东平躺着,他的脚指向()。

(2)如果晶晶顺着风向南走,那么风是朝()吹的。

三、认识平面图看图在()里填上“东”“南”“西”或“北”。

北小亮去公园玩,从西门大门进去,向()走到假山,再向()走到猴山,再向()走到观鱼池,再向()走到松林,再向()走到花园,最后向()走到东大门。

2格,再向西走3格,再向北走1格,最后向东走2格,最后到达哪里?在图上画出来。

北第七单元考点精题训练傍晚,面对太阳。

你的右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背面是北极星,你的前面是()面,左面是()面,后面是()面。

拓展题全班48个同学站成一横排,小明站在左起第23个,小红站在右起第22个,小明和小红中间有几个同学?下图中的“”表示商场,其他的请你来设计。

10米1.在商场的北面50米建一个花园,用“”表示。

2.在花园的南面20米建一个小区,用“”表示。

3.在小区的西面30米建一个饭店,用“”表示。

4.在饭店的东面40米建一个书店,用“”表示。

八、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在>”“<”或“=”3×6 7×5×××77××7 7××6-7小红做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7朵,她一共做了多少朵花?5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二、乘法竖式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 7× 7 × 62 8 4 2一个风轮有4个三角形,7个这样的风轮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列式计算(1)3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多少?(3)7乘2得多少?一根绳子被对折再对折后是3厘米长,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三、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同学们一共做了28朵花,每7朵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同学们一共做了28朵花,扎成4个花环,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计算49÷7=(),想口诀(),商是()。

妈妈买来42颗奶糖,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6个伙伴,每人分得多少颗奶糖?3匹马拉着一辆马车跑了21千米,每匹马跑了多少千米?四、除法竖式下面的竖式错在哪里?请在下面改正过来。

3 5 2÷ 7 6 ) 1 25 1 2写出下面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6 ) 3 0 ······()3 0 ······()和()相乘的积 03) 1 8 的商应对着被除数的()位,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