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 第一章

儿童文学 第一章

人物外部形象的描写 图画:背景不能复杂、避免重叠 使用笼统时间,如“从前”
• 例如:《小熊的栅栏》的图画背景(绘本) • 例如童话故事的叙述结构: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住着… …





《母鸡和小鸡》

《我的妈妈》
• 《我的一家》
• (2)注意 • ①幼儿注意特点: 幼儿注意特点: •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 3岁:集中注意3^5分钟 • 4岁: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 5、6岁: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 例如:小豆豆、小丸子 •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思考: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学时间? • ②幼儿文学要求 • 开头:尽量简短 •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 篇幅:不宜过长
(二)从年龄上看
• 1.“儿童”泛指0-18岁的未成年人 1.“儿童”泛指0 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 • 发展心理学把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0-18岁的发展被分为 :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 乳儿期(0-1岁)
学龄前期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初期(15-18岁)
•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感受” 特征

领悟: 领悟:理性的辨识和思考 感受: 感受:感性的知觉
•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童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儿 学
学 质
• (一)概念 •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 术品性。 • ①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相联系 • ②要体现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
• ③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 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 •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第一,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 • 分不清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及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 第二,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必然导致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 第二, • 第三,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幼儿的泛灵观念 第三,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雨铃铛金波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屋檐上。

屋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就广义而言,它是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总称。

本书以学前儿童文学为主要讨论对象。

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它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学前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一支,它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比如,从文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学前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一样,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真挚丰富的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并打动作者的;从文学所运用的载体看,学前儿童文学也和成人文学一样,都以语言为载体,都是语言的艺术。

这正是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的婴幼儿读物的区别。

一般的儿童读物是适宜儿童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

它的范围比学前儿童文学要广泛得多。

比如,向儿童介绍社会和自然知识的书籍(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等),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儿童文学;再如,供儿童使用的填色、迷宫等游戏书或识字卡片也属于儿童读物,但不属于学前儿童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文学性,以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感染孩子,引起他们愉悦的感受。

【对点案例】冰波的童话《梨子小提琴》中,梨子本是吃的水果,但在小松鼠手里却变成了一把小提琴。

狐狸捕杀小鸡、狮子追杀小兔子是森林里不变的法则,但在小松鼠的琴声中,狐狸和小鸡、狮子和小兔子却成了好朋友,小鸡跟在狐狸的后面、小兔子跟在狮子的后面来到松树下,小鸡躺在狐狸的尾巴上、小兔子躺在狮子的怀里一起听清香芬芳的梨子小提琴流淌出的动人的音乐。

音乐诱发了动物之间的友爱,让他们忘记了追逐捕杀,而是相依相偎,一起欣赏美,一起享受爱。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一种文学类型,也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儿童为对象,以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造出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形象,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取乐趣、启发思考和获取知识。

儿童文学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儿童文学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了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

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世界的阶段。

他们对于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感受。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递教育和价值观的内容。

例如,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努力,向儿童传递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通过创造有爱心和友善的角色,培养儿童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儿童文学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儿童文学是儿童乐园中的一颗明珠。

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可以窥探到整个世界的样子,可以通过阅读进入无穷无尽的想象世界。

在儿童文学中,有着奇妙的魔法,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种魔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拓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们可以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领略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思维。

最后,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儿童文学通过阅读和创作,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学到知识、获得启示、培养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可以让儿童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特点,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创造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在故事中融入教育和价值观的元素,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让儿童进入无限的想象世界,拓展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儿童文学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让儿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启发。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概述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现状
1.建国十七年的儿童文学(主要特征:形式多样) 儿童小说创作:杨朔《雪花飘飘》
叶圣陶《友谊》 童话: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代表当时长篇童话的最高水平。 儿童诗代表人物:艾青 、贺敬之、金近、袁鹰、 柯岩等 儿童散文:代表作: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儿童戏剧: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 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 主要作家作品。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具有知识性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应浅显易懂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老舍《宝船》、《青蛙骑手》
2.“文化大革命”十年(惨痛、摧残、荒芜、黯 淡)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小说:老:臧克家、陈伯吹、柯岩等
代表人物称为“热闹派”童话作家:郑渊洁:作品 有《哭鼻子的比赛》、《开直升飞机的老鼠》、 《皮皮鲁全传》 刊物:《婴儿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的探索19世纪40年代别林斯基《新年礼物》《依里涅爷爷的童话》《评儿童故事》等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1932 年法国保罗·亚哲尔《书·小孩·大人》李丽安·史密斯《欢欣岁月》(有名《儿童文学论》)在中国,周作人是全面探索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1912至1913年间,《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儿歌之研究》1932年汇编成《儿童文学小论》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社“儿童文学”释意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这样四层意思: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是为适应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可属于此类。

2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总结儿童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的概念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18岁以下的公民,(3-18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国,菲力浦·阿利斯儿童观的几种历史模式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约翰·洛克“白板”说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卢梭著作:18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蒙克梭利“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

4.“未完成品”之喻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1.儿童文化的艺术性2.儿童文化的游戏性3.儿童文化的生态性儿童文学的定义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包裹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的文学。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三个层次:1.幼年文学(幼儿文学)(3-6、7岁) 2.童年文学(儿童文学)(6-12岁)3.少年文学(12-18岁)两大门类:A儿童本位 B 非儿童本位王泉根定义儿童文学:作文文学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升3-18岁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

它既是幼年文学,儿童文学,,又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所构成的整一体。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1.叙事视角文本——世界1.儿童视角2.成人视角3.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4.少年作者视角儿童艺术的母题1.儿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母题、爱的母题(刘绪源)2.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动物的母题、自然母题(王泉根)“儿童文学“一词由来1.古已有之2.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3.文人著作的书面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特质1.现代性2. 故事性3.幻想性4.成长性5.趣味性6.朴素性(“成长”: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一、“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 文学 ——鲁兵《教 育儿童的文学》
儿童文学”释义
◆ 如何看待“工具论”? 肯定并强调了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功能, 但忽略了儿童文学的审美作用。
儿童文学”释义
“解放儿童”的文学 ◆ 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 发展儿童。 ——朱自强 ◆儿童文学就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儿童最最喜爱的文学 作品,因为它最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最符合 儿童的审美需要。作家的作用是发挥具体地、实际 地展开儿童心灵的作用。 ——王富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 的世界”。 ——杜威
一、“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 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 准” ——周作人《儿童的书》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便是以儿童为本位, 儿童所喜看所能看的文 学” ——郑振铎《儿童文学 的教授法》
一、“儿童文学”释义
◆ 如何看待“儿童本位论”? 积极意义—— 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 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 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
接受对象:是0-6岁的幼儿
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童
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散 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 用儿童的耳朵去听, 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 ----陈伯吹 (东方安徒生)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 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 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 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
语言的艺术。
1.拿出一张纸,对折, 必须是儿童的文学 折痕向上 2.折好后,按照以下黑 接受主体:儿童 (考虑心理特 线撕开 3.再沿着黄色折痕撕开 征接受能力) 喜闻乐见 4.展开
儿童文学的范畴
根据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征,我们把儿童 文学分为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儿童文学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P3)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类。

(P10)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理解: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文学,是基于人类对儿童的爱。

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儿童文学,还在于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给予的文化期待。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两代人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与精神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现实社会对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与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寄予着成人社会(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对未来一代(接受主体是未成年人)文化期待与殷殷希望的专门性文学,其美学取向自然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学之处,这就是“以善为美,这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本质上说,以善为美是为了在人类下一代的心灵做好一个人之为人的打底的工作,是为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工作,是一件涉及“人的目的”的伟大事业。

3.儿童文学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爱的母题(母爱型父爱型);自然的母题;幻想的母题;成长的母题。

(P14-16)4.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体裁: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科幻小说。

儿童小说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

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

(P17-18)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

P19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叶圣陶原创的文学童话《小白船》(1922)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1923)。

P19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concep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history
In the west, the concep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children’s behaviors had prevailed for a long time, almost from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In China, there were three main visions of such a concep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around the 20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teaching children (the 30s until the 80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literature adapting to the children (after the 80th century)
I What is children’s literature?
1.1 Children's literature is a literary genre of books that appeal to children, though many books within the genre can also be enjoyed by teenagers and adults. -----from Wikipedia
As far as folktales are concerned, the Brothers Grimm,Jakob and Wilhem of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writing down and preserving of the oral tradition. Previous to Newbery, literature marketed for children was intended to instruct the young, though there was a rich oral tradition of storytelling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many tales later considered to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such as the fairy tales of Charles Perrault(夏尔· 佩罗) may have been considered family fare.
Chapter5 Nursery rhymes Ⅰ. Nursery rhyme and its origin Ⅱ. Nursery rhyme and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Ⅲ. English Classic for Children Nursery rhyme Ⅳ. TPR Nursery rhymes Ⅴ. Nursery rhymes and finger play Ⅵ. Questions for thinking Ⅶ. Skill build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also teaches history,
and when children do not see their history in school they began to think it is not worthy of learning." ---- Rudolpho Anaya
Chapter4 Modern literature Ⅰ.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Ⅱ. Stories relate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s Ⅲ. Questions Ⅳ. Skill building
Additionally, some literature not written with children in mind was given to children by adults. Among the earliest examples found in English of this co-opted adult fiction are Thomas Malory's Morte d'Arthur and the Robin Hood tales.
Note: Orbis Pictus, or Orbis Sensualium Pictus (The Visible World in Pictures) is a textbook for children written by Czech educator Comenius and published in 1658. It is something of a children's encyclopedia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picture book intended for children.

/fairy_tales/Andersen_audio_fairy_tales .html
/2009/08/17/thenightingale/
皇帝住的皇宫,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是用最精美的 瓷砖瓷瓦砌成的。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 在花枝上都系着银铃,发出清脆的声音。在御花园 里,一切都是非常精心布置过的。花园是那么广阔, 连花匠自己也不知道尽头在什么地方。如果你不停 地走,你就会走进最美妙的树林,树林一直延伸到 海边,大船可以一直驶到岸边树枝下。在树丛中有 一只夜莺,它唱得十分动听,连那位贫苦渔夫夜间 去收鱼网时,也会一动不动地躺下倾听。 (儿童文 学特点 作品与作家 有童心的作家 儿童品 质的普世价值 written and accepted by adults)
Note :Charles Perrault (12 January 1628 – 16 May 1703) was a French author who laid foundations for a new literary genre, the fairy tale, and whose best known tales, often derived from pre-existing folk tales, include Le Petit Chaperon roug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Tales of Mother Goose
2.2 The depth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or much of its history, children's literature has been overlooked or looked down on by scholars. But in recent years children's literature has assumed greater importance, as literary critics, psych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historians have begun to discover what children and parents have known for centuries: that this is a literature of extraordinary richness, depth, and delight.
1.2 Competing histor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作家与作品)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in defin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trace its history to a precise starting point. In 1658 Jan Á mos Komenský published the illustrated informational book Orbis Pictus; it'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picture book published specifically for children. John Newbery's 1744 publication of 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 sold with a ball for boys or a pincushion for girls, is considered a landmark for the beginning of pleasure reading marketed specifically to children.
2.3 Children’s literature vs. adults’ literature (two perspectives involved here)
While most children's literature is specifically written for children, many classic books that were originally intended for adults are now commonly thought of as works for children, including Mark Twain'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